[转]服务治理过程演进

本贴最后更新于 332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渤澥桑田

转自 梁飞的博客 http://javatar.iteye.com/blog/1345073

 

在大规模服务化之前,应用可能只是通过RMI或Hessian等工具,简单的暴露和引用远程服务,通过配置服务的URL地址进行调用,通过F5等硬件进行负载均衡。

(1) 当服务越来越多时,服务URL配置管理变得非常困难,F5硬件负载均衡器的单点压力也越来越大。

此时需要一个服务注册中心,动态的注册和发现服务,使服务的位置透明。

并通过在消费方获取服务提供方地址列表,实现软负载均衡和Failover,降低对F5硬件负载均衡器的依赖,也能减少部分成本。

(2) 当进一步发展,服务间依赖关系变得错踪复杂,甚至分不清哪个应用要在哪个应用之前启动,架构师都不能完整的描述应用的架构关系。

这时,需要自动画出应用间的依赖关系图,以帮助架构师理清理关系。

(3) 接着,服务的调用量越来越大,服务的容量问题就暴露出来,这个服务需要多少机器支撑?什么时候该加机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第一步,要将服务现在每天的调用量,响应时间,都统计出来,作为容量规划的参考指标。

其次,要可以动态调整权重,在线上,将某台机器的权重一直加大,并在加大的过程中记录响应时间的变化,直到响应时间到达阀值,记录此时的访问量,再以此访问量乘以机器数反推总容量。

(4) 规模继续扩大,应用之间不再是扁平的对应关系,开始分层,比如核心数据层,业务集成层等,就算没有出现循环依赖,也不允许从低层向高层依赖,以免后续被逼循环依赖。

这时,需要在注册中心定义架构体系,列明有哪些层的定义,每个服务暴露或引用时,都必须声明自己应用属于哪一层,这样注册中心能更快的发现架构的腐化现象。

(5) 服务多了,沟通成本也开始上升,调某个服务失败该找谁?服务的参数都有什么约定?

这时就需要登记每个服务都是谁负责的,并建立一个服务的文档库,方便检索。

(6) 慢慢一些敏感数据也都服务化了,安全问题开始变得重要,谁能调该服务?如何授权?

这样的服务可能需要一个密码,访问时需带着此密码,但如果用密码,要改密码时,就会很不方便,所有的消费方都要改,所以动态生成令牌(Token)可能会更好,提供方将令牌告之注册中心,由注册中心决定是否告之消费方,这样就能在注册中心页面上做复杂的授权模型。

(7) 就算是不敏感的服务,也不是能任意调用,比如某服务突然多了一个消费者,这个消费者的请求量直接把服务给拖跨了,其它消费者跟着一起故障。

首先服务提供方需要流控,当流程超标时,能拒绝部分请求,进行自我保护。

其次,消费者上线前和提供者约定《服务质量等级协定(SLA)》,SLA包括消费者承诺每天调用量,请求数据量,提供方承诺响应时间,出错率等,将SLA记录在监控中心,定时与监控数据对比,超标则报警。

(8) 虽然有SLA约定,如果不能控制,就只是君子协定,如何确保服务质量?

比如:一个应用很重要,一个不那么重要,它们调用同一个服务,这个服务就应该向重要应用倾斜,而不是一视同仁,当支撑不住时,应限制不重要应用的访问,保障重要应用的可用,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这时,就需要服务路由,控制不同应用访问不同机器,比如:
应用分离:
consumer.application = foo => provider.host = 1,2,3
consumer.application != foo => provider.host = 5,6
读写分离:
method.name = find*,get* => provider.host = 1,2,3
method.name != find*,get* => provider.host = 5,6

(9) 服务上线后,需要验证服务是否可用,但因防火墙的限制,线下是不能访问线上服务的,不得不先写好一个测试Main,然后放到线上去执行,非常麻烦,并且容易忘记验证。

所以线上需要有一个自动运行的验证程序,用户只需在界面上填上要验证的服务方法,以及参数值和期望的返回值,当有一个服务提供者上线时,将自动运行该用例,并将运行结果发邮件通知负责人。

(10) 服务应用和Web应用是有区别的,它是一个后台Daemon程序,不需要Tomcat之类的Web容器。但因公司之前以Web应用为主,规范都是按Web应用的,所以不得不把服务跑在一个根本用不上的Web容器里,而搭一个这样的Web工程也非常费事。

所以需要实现一个非Web的容器,只需简单的Main加载Spring配置即可,并提供Maven模板工程,只需mvn dubbo:generate 即可创建一个五脏俱全的服务应用。

(11) 开发服务的人越来越多,更注重开发效率,IDE的集成支持必不可少。

通过插件,可以在Eclipse中直接运行服务,提供方可以直接填入测试数据测试服务,消费方可以直接Mock服务不依赖提供方开发。

(12) 因为暴露服务很简单,服务的上线越来越随意,有时候负责服务化的架构师都不知道有人上线了某个服务,使得线上服务鱼龙混杂,甚至出现重复的服务,而服务下线比上线还困难。

需要一个新服务上线审批流程,必须经过服务化的架构师审批过了,才可以上线。

而服务下线时,应先标识为过时,然后通知调用方尽快修改调用,直到没有人调此服务,才能下线。

(13) 因服务接口设计的经验一直在慢慢的积累过程中,很多接口并不能一促而蹴,在修改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兼容性,怎么判断是否兼容?另外,更深层次的,业务行为兼容吗?

可以根据使用的协议类型,分析接口及领域模型的变更是否兼容,比如:对比加减字段,方法签名等。

而业务上,可能需要基于自动回归测试用例,形成Technology Compatibility Kit (TCK),确保兼容升级。

(14) 随着服务的不停升级,总有些意想不到的事发生,比如cache写错了导致内存溢出,故障不可避免,每次核心服务一挂,影响一大片,人心慌慌,如何控制故障的影响面?服务是否可以功能降级?或者资源劣化?

应用间声明依赖强度,哪些功能强依赖,哪些弱依赖,然后基于依赖强度,计算出影响面,并定期测试复查,加强关键路径上的服务的优化和容错,清理不该在关键路径上的服务。

提供容错Mock数据,Mock数据也应可以在注册中心在运行时动态下发,当某服务不可用时,用Mock数据代替,可以减少故障的发生,比如某验权服务,当验权服务全部挂掉后,直接返回false表示没有权限,并打印Error日志报警。

另外,前端的页面也应采用Portal进行降级,当该Portal获取不到数据时,直接隐藏,或替换为其它模块展示,并提供功能开关,可人工干预是否展示,或限制多少流量可以展示。

(15) 当已有很多小服务,可能就需要组合多个小服务的大服务,为此,不得不增加一个中间层,暴露一个新服务,里面分别调其它小服务,这样的新服务业务逻辑少,却带来很多开发工作量。

此时,需要一个服务编排引擎,内置简单的流程引擎,只需用XML或DSL声明如何聚合服务,注册中心可以直接下发给消费者执行聚合逻辑,或者部署通用的编排服务器,所有请求有编排服务器转发。

(16) 并不是所有服务的访问量都大,很多的服务都只有一丁点访问量,却需要部署两台提供服务的机器,进行HA互备,如何减少浪费的机器。

此时可能需要让服务容器支持在一台机器上部署多个应用,可以用多JVM隔离,也可以用ClassLoader隔离。

(17) 多个应用如果不是一个团队开发的,部署在一台机器上,很有可以误操作,停掉了别人的服务。

所以需要实现自动部署,所有的部署都无需人工干扰,最好是一键式部署。

(18) 机器总是的闲时和忙时,或者冗余机器防灾,如何提高机器的利用率?

即然已经可以自动部署了,那根据监控数据,就可以实现资源调度,根据应用的压力情况,自动添加机器并部署。

如果你的应用是国际化的,有中文站,美国站之类,因为时差,美国站的机器晚上闲的时候,可能正是中文站的白天忙时,可以通过资源调度,分时段自动调配和部署双方应用。

按关键词归纳为:

1. 服务注册与发现

2. 软负载均衡与容错

3. 服务监控与统计

4. 服务容量评估

5. 服务上线审批

6. 服务下线通知

7. 服务负责人

8. 服务文档

9. 服务路由

10. 服务编排

11. 服务黑白名单

12. 服务权限控制

13. 服务依赖关系

14. 服务分层架构

15. 服务调用链跟踪

16. 故障传导分析

17. 服务降级

18. 服务等级协定

19. 服务自动测试

20. 服务伪装容错

21. 服务兼容性检测

22. 服务使用情况报告

23. 服务权重动态调整

24. 服务负载均衡调整

25. 服务映射

26. 服务模板工程

27. 服务开发IDE

28. 服务健康检测

29. 服务容器

30. 服务自动部署

31. 服务资源调度

  • 服务

    提供一个服务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把硬件和软件累加在一起,它包括了服务的可靠性、服务的标准化、以及对服务的监控、维护、技术支持等。

    41 引用 • 24 回帖 • 1 关注
  • 应用
    4 引用 • 1 回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推荐标签 标签

  • LeetCode

    LeetCode(力扣)是一个全球极客挚爱的高质量技术成长平台,想要学习和提升专业能力从这里开始,充足技术干货等你来啃,轻松拿下 Dream Offer!

    209 引用 • 72 回帖
  • PWA

    PWA(Progressive Web App)是 Google 在 2015 年提出、2016 年 6 月开始推广的项目。它结合了一系列现代 Web 技术,在网页应用中实现和原生应用相近的用户体验。

    14 引用 • 69 回帖 • 185 关注
  • Mac

    Mac 是苹果公司自 1984 年起以“Macintosh”开始开发的个人消费型计算机,如:iMac、Mac mini、Macbook Air、Macbook Pro、Macbook、Mac Pro 等计算机。

    167 引用 • 597 回帖 • 1 关注
  • 国际化

    i18n(其来源是英文单词 internationalization 的首末字符 i 和 n,18 为中间的字符数)是“国际化”的简称。对程序来说,国际化是指在不修改代码的情况下,能根据不同语言及地区显示相应的界面。

    8 引用 • 26 回帖
  • Flume

    Flume 是一套分布式的、可靠的,可用于有效地收集、聚合和搬运大量日志数据的服务架构。

    9 引用 • 6 回帖 • 663 关注
  • 学习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 —— 习近平

    172 引用 • 541 回帖
  • 区块链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 。

    92 引用 • 752 回帖
  •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智能合约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这些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智能合约概念于 1994 年由 Nick Szabo 首次提出。

    1 引用 • 11 回帖 • 1 关注
  • Openfire

    Openfire 是开源的、基于可拓展通讯和表示协议 (XMPP)、采用 Java 编程语言开发的实时协作服务器。Openfire 的效率很高,单台服务器可支持上万并发用户。

    6 引用 • 7 回帖 • 119 关注
  • JavaScript

    JavaScript 一种动态类型、弱类型、基于原型的直译式脚本语言,内置支持类型。它的解释器被称为 JavaScript 引擎,为浏览器的一部分,广泛用于客户端的脚本语言,最早是在 HTML 网页上使用,用来给 HTML 网页增加动态功能。

    730 引用 • 1284 回帖 • 2 关注
  • 导航

    各种网址链接、内容导航。

    45 引用 • 177 回帖 • 1 关注
  • IDEA

    IDEA 全称 IntelliJ IDEA,是一款 Java 语言开发的集成环境,在业界被公认为最好的 Java 开发工具之一。IDEA 是 JetBrains 公司的产品,这家公司总部位于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布拉格,开发人员以严谨著称的东欧程序员为主。

    181 引用 • 400 回帖
  • MongoDB

    MongoDB(来自于英文单词“Humongous”,中文含义为“庞大”)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由 C++ 语言编写。旨在为应用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数据存储解决方案。MongoDB 是一个介于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之间的产品,是非关系数据库当中功能最丰富,最像关系数据库的。它支持的数据结构非常松散,是类似 JSON 的 BSON 格式,因此可以存储比较复杂的数据类型。

    91 引用 • 59 回帖 • 1 关注
  • Ant-Design

    Ant Design 是服务于企业级产品的设计体系,基于确定和自然的设计价值观上的模块化解决方案,让设计者和开发者专注于更好的用户体验。

    17 引用 • 23 回帖 • 10 关注
  • 安装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132 引用 • 1184 回帖 • 2 关注
  • 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311 引用 • 794 回帖
  • Outlook
    1 引用 • 5 回帖
  • frp

    frp 是一个可用于内网穿透的高性能的反向代理应用,支持 TCP、UDP、 HTTP 和 HTTPS 协议。

    17 引用 • 7 回帖 • 2 关注
  • Facebook

    Facebook 是一个联系朋友的社交工具。大家可以通过它和朋友、同事、同学以及周围的人保持互动交流,分享无限上传的图片,发布链接和视频,更可以增进对朋友的了解。

    4 引用 • 15 回帖 • 441 关注
  • 开源中国

    开源中国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开源技术社区。传播开源的理念,推广开源项目,为 IT 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发现、使用、并交流开源技术的平台。目前开源中国社区已收录超过两万款开源软件。

    7 引用 • 86 回帖
  • 心情

    心是产生任何想法的源泉,心本体会陷入到对自己本体不能理解的状态中,因为心能产生任何想法,不能分出对错,不能分出自己。

    59 引用 • 369 回帖 • 1 关注
  • H2

    H2 是一个开源的嵌入式数据库引擎,采用 Java 语言编写,不受平台的限制,同时 H2 提供了一个十分方便的 web 控制台用于操作和管理数据库内容。H2 还提供兼容模式,可以兼容一些主流的数据库,因此采用 H2 作为开发期的数据库非常方便。

    11 引用 • 54 回帖 • 673 关注
  • GitBook

    GitBook 使您的团队可以轻松编写和维护高质量的文档。 分享知识,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让用户满意。

    3 引用 • 8 回帖
  • Typecho

    Typecho 是一款博客程序,它在 GPLv2 许可证下发行,基于 PHP 构建,可以运行在各种平台上,支持多种数据库(MySQL、PostgreSQL、SQLite)。

    12 引用 • 67 回帖 • 445 关注
  • Logseq

    Logseq 是一个隐私优先、开源的知识库工具。

    Logseq is a joyful, open-source outliner that works on top of local plain-text Markdown and Org-mode files. Use it to write, organize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keep your to-do list, and build your own digital garden.

    7 引用 • 69 回帖 • 3 关注
  • Redis

    Redis 是一个开源的使用 ANSI C 语言编写、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亦可持久化的日志型、Key-Value 数据库,并提供多种语言的 API。从 2010 年 3 月 15 日起,Redis 的开发工作由 VMware 主持。从 2013 年 5 月开始,Redis 的开发由 Pivotal 赞助。

    284 引用 • 248 回帖
  • 脑图

    脑图又叫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32 引用 • 100 回帖 • 1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