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ter is Coming

本贴最后更新于 271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沧海桑田

❤ 转载请注明来自 Murph 丶璇 的微博 ❤

这几天正在看一本书,Morgan Stanley 的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 Ruchir Sharma 的 The Rise and Fall of Nations《国家的崛起与衰落》。虽然看名字很像是一本历史书,但是它的内容其实是 Ruchir Sharma 总结了十条他用来判断一个国家未来五年经济是会变好还是会变差的标准 。书已经看了一大半,我可以说如果用这十条逻辑来判断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趋势,那么在一大半的标准中,中国的得分都会是负的。怪不得在接受采访的时候 Ruchir Sharma 说中国经济就像一个乒乓球在一个向下的多级台阶上滚动,每下一个台阶,就会反弹一下,然后就再下一个台阶,然后再反弹一下。而每一次反弹,都需要更大规模的刺激(前面我发过微博提到 “恐怖的逆回购”)。刺激一下,就反弹一下,但一段时间过后还是免不了下另一个台阶。

“To me, the China economy is like a ping-pong ball falling down a steep staircase, bouncing upward temporarily when credit stimulus is added before continuing its relentless downward path.”

如果要写《中国经济 2017》的话,我应该就会用这十条逻辑来向大家展示中国经济的现状到底是什么样儿的,未来大概会如何演变。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就是 winter is coming 。不过我已经等不到写文章的那一天了,先让我们来简短的看一下其中的一条吧 —— 债务之吻 (the kiss of debt) ~

通过对 1600 年至今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 Ruchir Sharma 和他的团队给出了这样一条结论:如果一个国家私人债务占 GDP 的比在五年之内增加了超过 40% 的话,那么这个国家在接下来的五年中将会有很大的可能性陷入危机。当然,五年和 40% 这两个数据是不必太在意的,因为经济学不是科学。但我们应该可以这样说:对一个国家来说,如果私人债务占 GDP 的比增长速度太快的话,那么危机可能就在眼前。

让我们来举两个例子:

日本

日本私人债务占 GDP 的比(Private debt to GDP Ratio),World Bank 数据。

如图,日本私人债务占 GDP 的比(Private debt to GDP Ratio)从 1980 年的 130% 快速的上升到了 1990 年的 190% 以上,超过了 40% 的警戒线,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也伴随着严重的房地产和股市泡沫,随后 1990 年泡沫崩溃,日本经济也陷入了长期的停滞。

美国

美国私人债务占 GDP 的比(Private debt to GDP Ratio),World Bank 数据。

我们都知道,最近美国历史上有过两次大泡沫,2000 年互联网泡沫和 2007 年房地产泡沫。在它们之前发生了什么?私人债务占 GDP 的比增长超过了 40%!而且单从这个数据来看的话,美国次贷危机后的经济复苏确实是真正的经济复苏,因为债务在下降。虽然美国的国债在增加,但是根据 Ruchir Sharma 以及 OECD 的研究,国债增长跟经济发展的关系不大(除了对欧元区国家来说,因为它们不能印钞)。

中国

中国私人债务占 GDP 的比(Private debt to GDP Ratio),World Bank 数据。

Okay,是不是很可怕?中国从 08 年之后债务增长的速度在和平时期是前所未见的。而且这还只是 2015 年的数据,2016 年因为中国房地产的火爆,这个数据应该又猛增了很多。因为这个数据是一年一度的,所以目前我们还不知道 2016 年的数据是多少,我猜最少也应该在 160% 以上。

让我们再把历史上发生过危机的国家放到一张图里看一下:

私人非金融部门负债占 GDP 的比,Private non-financial sector credits to GDP ratio.

如图,这个数据和刚才那个数据有一些不同,不过差别不是很大,这是《经济学人》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在 2016 年 3 月制成的一张图。大家可以看下,日本在私人非金融部门负债占 GDP 的比超过 200% 的时候爆发了 1990 年平成泡沫;西班牙在超过 200% 的时候房地产泡沫崩盘;美国在达到 170% 的时候就爆发了次贷危机。而中国在 2008 年 “四万亿” 之后,这个数据,就像我前面说的,正在以和平时期前所未有的速度上涨。Again,因为 2016 年房地产的火爆,等 2017 年新的数据出来后它应该又向上冲了不少,很可能已经创出了人类史上的新高了。

当然,因为是中国,所以肯定有人会说没问题,债务危机不可能爆发,因为政府会救的!是的,但是美国政府不会救吗?日本政府不会救吗?要知道日本都已经 QE 了十几年了。美国和日本都在危机时向自己的银行注过资,美国虽然让雷曼兄弟这样的投资银行倒闭了,但是救花旗这样的商业银行花 3000 亿美元可是眼睛都没眨一下。(喔,by the way,如果在国内大家买什么理财产品这种影子银行发行的产品时一定要千万小心,因为发生危机时政府可是不会救影子银行的,政府不是万能的,它只会去救那些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救,但是会救不代表危机不会爆发,因为债权人不是傻子。当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害怕的时候,他们就会把钱从房地产市场里拿出来去换美元,从中国经济体系里拿出来去换美元,因为大家都清楚,树不能涨到天上去。

而且如果细看的话,其实中国经济的问题更多,因为它还有结构性问题。这个结构型问题就是中国能借到钱的很多都是一些没有效率的僵尸国企。如图:

中国私人企业投资年增长率

这张图叫做中国私人企业投资的年增长率,如图,到 2016 年已经是负增长。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因为中国企业的负债率太高了,所以银行在发放贷款的时候只敢贷款给国企和地方政府,因为这两者违约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虽然其实中央政府已经多次强调该违约还是要违约,而且确实已经有地方政府违约的情况出现),这就导致私人企业能够获得的贷款越来越少,从而让它们的投资能力严重下滑。之前我在文章中写到过,要想让生产力增长,第一步就应该是投资去购买机器设备,或者投资搞科技研发。一个国家跟生产力的增长最相关的东西就是它的投资增速了,而中国私营企业的投资增速已经达到了负值。又由于国企的效率太低,所以结果是中国虽然加了这么多债务,但是经济的增速却在大幅下滑,如图:

中国的 “僵尸” 借债

这张图已经在我博客中出现过好多次了。黄色的是中国 GDP 的增速,蓝色的是债务。很明显,2011 年以后两者出现了明显分道扬镳的现象。我必须强调的是,这在和平时期的历史上可能也是第一次!因为当债务增加的时候一般都是经济发展火爆的时候,你可以联想一下上面的日本和美国的那两张图,它们加债务的时候可都是 GDP 大幅增长的时候。而中国不是!中国的 GDP 增速在快速的下滑!说明经济中的投资都流向了一些没有效率的东西 —— 如房地产!说的专业一点的话,有一个数据是衡量经济效率的,叫做全要素生产率 —— 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2015 年中国的 TFP 已经是 “负 1.3%” 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是不可想象的 …… 因为对中国来说,我们可以把美国的最新科技拿来就用,生产率的增速理应超过美国才对呀!如图,2015 年,TFP 比中国低的就只有拉丁美洲、俄罗斯和中东这些已经处于严重危机中的国家: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好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在之前的微博中总是说中国的债务已经在天上了的原因。我觉得现在的中国真的非常非常像 1990 年的日本,为此过去的一个月我基本上一直在研究日本,读了很多报告,把以前看过的关于日本经济的书也重温了一些,结论 中国经济给我的感觉真的是 winter is coming ~

P.S.

《世界经济 2017》和《中国经济 2017》写什么都已经想好了,但是实在是有点忙,短期内大概是写不了了,不好意思呀 …… 有了微博之后变懒了,不想写长文了,喜欢写短文了 ……

  • 经济
    32 引用 • 155 回帖 • 2 关注
  • GDP
    1 引用 • 13 回帖

相关帖子

3 回帖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someone1764

    我对未来的经济发展也是有点悲观的

    1 回复
  • 其他回帖
  • royburns
    作者

    我主要是换了美元吧,然后买了点黄金的 ETF。我炒股亏的一塌糊涂,最好是别炒股了,仅供参考!

  • royburns
    作者

    嗯啊,其他行业也一样,很多外企在国内都在收缩

  • royburns
    作者

    你还在看 GDP,没看 GDP 的成份吗[捂脸],就是因为说了几十年都还没崩溃才更让人担心。我也不想太悲观,总之还是小心为妙吧

    1 回复

推荐标签 标签

  • RESTful

    一种软件架构设计风格而不是标准,提供了一组设计原则和约束条件,主要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交互类的软件。基于这个风格设计的软件可以更简洁,更有层次,更易于实现缓存等机制。

    30 引用 • 114 回帖 • 1 关注
  • Webswing

    Webswing 是一个能将任何 Swing 应用通过纯 HTML5 运行在浏览器中的 Web 服务器,详细介绍请看 将 Java Swing 应用变成 Web 应用

    1 引用 • 15 回帖 • 632 关注
  • 分享

    有什么新发现就分享给大家吧!

    244 引用 • 1762 回帖
  •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代表了最佳的实践,通常被有经验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人员所采用。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是众多软件开发人员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试验和错误总结出来的。

    198 引用 • 120 回帖
  • 游戏

    沉迷游戏伤身,强撸灰飞烟灭。

    171 引用 • 813 回帖
  • SQLServer

    SQL Server 是由 [微软] 开发和推广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它最初是由 微软、Sybase 和 Ashton-Tate 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并于 1988 年推出了第一个 OS/2 版本。

    19 引用 • 31 回帖
  • 负能量

    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然后就去睡觉了....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轻松 (° ー °〃)

    87 引用 • 1206 回帖 • 452 关注
  • 程序员

    程序员是从事程序开发、程序维护的专业人员。

    540 引用 • 3529 回帖
  • 服务器

    服务器,也称伺服器,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由于服务器需要响应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因此一般来说服务器应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

    124 引用 • 580 回帖
  • MySQL

    MySQL 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由瑞典 MySQL AB 公司开发,目前属于 Oracle 公司。MySQL 是最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

    675 引用 • 535 回帖
  • 旅游

    希望你我能在旅途中找到人生的下一站。

    86 引用 • 896 回帖 • 1 关注
  • RIP

    愿逝者安息!

    8 引用 • 92 回帖 • 313 关注
  • Sillot

    Insights(注意当前设置 master 为默认分支)

    汐洛彖夲肜矩阵(Sillot T☳Converbenk Matrix),致力于服务智慧新彖乄,具有彖乄驱动、极致优雅、开发者友好的特点。其中汐洛绞架(Sillot-Gibbet)基于自思源笔记(siyuan-note),前身是思源笔记汐洛版(更早是思源笔记汐洛分支),是智慧新录乄终端(多端融合,移动端优先)。

    主仓库地址:Hi-Windom/Sillot

    安卓端仓库:Hi-Windom/Sillot-android

    注意事项:

    1. ⚠️ 汐洛仍在早期开发阶段,尚不稳定
    2. ⚠️ 汐洛并非面向普通用户设计,使用前请了解风险
    28 引用 • 25 回帖 • 55 关注
  • WiFiDog

    WiFiDog 是一套开源的无线热点认证管理工具,主要功能包括:位置相关的内容递送;用户认证和授权;集中式网络监控。

    1 引用 • 7 回帖 • 552 关注
  •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技术科学。

    74 引用 • 157 回帖 • 1 关注
  • 域名

    域名(Domain Name),简称域名、网域,是由一串用点分隔的名字组成的 Internet 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用于在数据传输时标识计算机的电子方位(有时也指地理位置)。

    43 引用 • 208 回帖 • 4 关注
  • 周末

    星期六到星期天晚,实行五天工作制后,指每周的最后两天。再过几年可能就是三天了。

    14 引用 • 297 回帖
  • WebClipper

    Web Clipper 是一款浏览器剪藏扩展,它可以帮助你把网页内容剪藏到本地。

    3 引用 • 9 回帖
  • 又拍云

    又拍云是国内领先的 CDN 服务提供商,国家工信部认证通过的“可信云”,乌云众测平台认证的“安全云”,为移动时代的创业者提供新一代的 CDN 加速服务。

    21 引用 • 37 回帖 • 519 关注
  • JVM

    JVM(Java Virtual Machine)Java 虚拟机是一个微型操作系统,有自己的硬件构架体系,还有相应的指令系统。能够识别 Java 独特的 .class 文件(字节码),能够将这些文件中的信息读取出来,使得 Java 程序只需要生成 Java 虚拟机上的字节码后就能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上进行运行。

    180 引用 • 120 回帖
  • SendCloud

    SendCloud 由搜狐武汉研发中心孵化的项目,是致力于为开发者提供高质量的触发邮件服务的云端邮件发送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便利的 API 接口来调用服务,让邮件准确迅速到达用户收件箱并获得强大的追踪数据。

    2 引用 • 8 回帖 • 448 关注
  • Bootstrap

    Bootstrap 是 Twitter 推出的一个用于前端开发的开源工具包。它由 Twitter 的设计师 Mark Otto 和 Jacob Thornton 合作开发,是一个 CSS / HTML 框架。

    18 引用 • 33 回帖 • 682 关注
  • VirtualBox

    VirtualBox 是一款开源虚拟机软件,最早由德国 Innotek 公司开发,由 Sun Microsystems 公司出品的软件,使用 Qt 编写,在 Sun 被 Oracle 收购后正式更名成 Oracle VM VirtualBox。

    10 引用 • 2 回帖 • 13 关注
  • GAE

    Google App Engine(GAE)是 Google 管理的数据中心中用于 WEB 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托管的平台。2008 年 4 月 发布第一个测试版本。目前支持 Python、Java 和 Go 开发部署。全球已有数十万的开发者在其上开发了众多的应用。

    14 引用 • 42 回帖 • 708 关注
  • RYMCU

    RYMCU 致力于打造一个即严谨又活泼、专业又不失有趣,为数百万人服务的开源嵌入式知识学习交流平台。

    4 引用 • 6 回帖 • 49 关注
  • OpenStack

    OpenStack 是一个云操作系统,通过数据中心可控制大型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池。所有的管理通过前端界面管理员就可以完成,同样也可以通过 Web 接口让最终用户部署资源。

    10 引用 • 2 关注
  • ReactiveX

    ReactiveX 是一个专注于异步编程与控制可观察数据(或者事件)流的 API。它组合了观察者模式,迭代器模式和函数式编程的优秀思想。

    1 引用 • 2 回帖 • 140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