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itor 实现 Markdown 所见即所得

本贴最后更新于 176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水流花落

阶段性目标

大概在去年这个时候萌生了开发 Vditor 的念头,两个月后 Vditor 第一版完成。第一版基于 textarea 开发,该版本的主要目标是替换在用的第三方编辑器,实现 B3log 各产品线上编辑器的统一。

Vditor 的定位是“下一代的 Markdown 编辑器,为未来而构建”。第一版离这个目标相差还远,但经过这大半年的迭代我们离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

  • 由基于 textarea 改为基于 contenteditable
  • 实现 Markdown 引擎 Lute,并由 markdown-it 切换为 Lute
  • 图表渲染、多媒体播放、语音阅读等功能
  • 所见即所得模式

所见即所得

所见即所得(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缩写即 WYSIWYG)在编辑器领域指的是看到啥就是啥,比如我想加粗某个字,那“加粗”只是个操作,操作结果就是得到加粗后的文本,而加粗的操作(标记符)是不会出现在文本中的。

目前看来,大部分人习惯所见即所得的编辑方式,因为这种方式非常直观。但在程序员圈子里却恰恰相反,我们更喜欢标记类排版编辑方式,其中最为流行的是 Markdown。显然这类标记语言不是所见即所得的,但从程序员的角度理解的话,其实这才是真正的所见即所得,就像《黑客帝国》中的代码绿幕。

Markdown 实时渲染

在实现“Markdown 所见即所得”的方向上,Typora 作为先行者广受好评,但它到目前为止并不开源。和它类似的应用并开源的是 Mark Text,不过它的编辑器似乎还不能方便地抽取出来应用于其他 Web 应用。

通用的所见即所得 Markdown 编辑器也有项目,比如 HyperMD。它的编辑器内核用了 CodeMirror,依赖项较多。

除此之外,从标准 Markdown 规范(CommonMark/GFM)的支持上来看,它们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不遵循规范的话一旦渲染出现偏差,会给用户带来较大困扰,编辑发布后的渲染结果和编辑时的渲染结果不一致,这个问题在内容发布多平台时尤为严重。

这三款编辑器设计的出发点是以 Markdown 为核心,所达到的效果是 Markdown 实时渲染,并且保留标记符,光标如果在标记内部则展开整个标记节点。这个设计可以让 Markdown 用户更专注于内容创作,减少标记符带来的视觉干扰,同时也基本兼顾 Markdown 的优势:排版不用记各种不同编辑器的快捷键。但这样设计的不足之处是对非 Markdown 用户不太友好,展开的标记符会让普通用户有点不知所措,并且还是会产生视觉干扰。

选择方向

综上,Vditor 的演进路线有两个方向:

  1. 实现保留标记符的 Markdown 实时渲染
  2. 所见即所得编辑器,支持 Markdown

起初我们主要在方向 1 上做出了努力,基本实现了支持 GFM 的 Markdown 实时渲染,但最后还是因为产品思路转变而放弃了,因为我们觉得方向 2 更加普适。

方向 2 是实现一款所见即所得的富文本编辑器,并对 Markdown 提供支持。这样一来,Vditor 的受众用户会变宽很多,同时 Markdown 用户也可以继续平滑地使用 Markdown 语法进行排版。知乎的编辑器是支持简单的、类似 Markdown 语法排版的,不过稍微复杂一点的排版标记支持就不太好了。

另外,在表格的处理上实时渲染方案是不一致的。表格的 Markdown 表示稍微复杂,所以现有的实时渲染方案也都是做成了所见即所得(弹框编辑)的,这导致整体设计不太一致。

这些因素促使我们决定将 Vditor 往所见即所得的方向演进,同时保留传统的 Markdown 分屏预览模式。从此 Vditor 的定位也就变成了:“一款所见即所得的编辑器,支持 Markdown”。

技术实现

虽然前面提到的路线 1 已经放弃了,但还是分享一下技术实现。这个方案主要构成如下:

  • 基于 AST 渲染带各种标记语义的 DOM,标记语义主要通过 span 属性实现
  • 将 DOM 通过 text() 还原为 Markdown 原文
  • 通过源码映射将 Markdown 原文和 AST 做关联,通过计算字符偏移量来实现光标位置重置

这个方案中最难的部分是实现光标重置,因为 CM 参考实现(基本所有实现了 CM 规范的解析器都是用的参考实现的算法)只能做到块级元素的源码位置记录,做不到行级元素。要做到行级元素的源码位置记录只能通过词法分析时记录每个 token 的字符位置来实现,但由于这样做会降低性能,所以大部分解析器都没有实现源码映射,毕竟 Markdown 源码映射的应用场景太窄了。

Lute 引擎的源码映射是通过条件编译实现的,服务端渲染时编译的版本是不带源码映射的,Vditor 中用的 JS 导出版本带了源码映射,并提供了 Vditor DOM 渲染器。

路线 2 的实现方案就简单很多,因为不走源码映射的思路:

  • 基于 AST 渲染 Vditor DOM
  • 解析 DOM 还原为 Markdown 原文
  • 在 DOM 中记录“插入字符”实现光标位置重置

“插入字符”目前用的是 wbr 标签,解析时内部映射为 Caret \u2038 ,在解析过程中带着这个字符走,渲染 DOM 时在替换为 wbr 。使用标签的原因是通过 DOM API 处理起来较为方便。

这个方案的弊端显而易见,输入 wbr 标签或者 Caret 字符将影响解析导致错误,不过实际使用时不大可能出现,所以暂时就这样吧。

计划未来

功能实现好后就是性能优化了。大致的技术方案是局部解析渲染,这一步较为容易的是先做到根上的第一层块级,一般来说一个块子树不会太大,所以估计这样做性能应该足够好了。如果追求极致的话可以考虑将这个算法在块级子树上递归,通过控制深度来进行较细粒度的局部解析渲染。

在源码模式上可以基于 AST 做语法高亮,因为 Lute 实现了完整的 Markdown AST,“完整的”意思就是所有源码都会被解析为节点,包括了标记符。这样就比较容易在渲染时带上 CSS 类来实现语法高亮了。

更远一些的构想:

  • 实现块风格编辑器,支持块复用
  • 支持其他的标记语法
1 操作
88250 在 2020-01-30 11:37:26 更新了该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