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桑式 DailyNote 工作流整理之难

本贴最后更新于 134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移世改

语雀链接:https://www.yuque.com/clouder0/siyuan/20211106004101-vsw71w9

哈桑的 DailyNote 工作流旨在解决「快速无压记录」的问题,然而这样做的话:

  • 记录确实是能记录,后期也确实能找到、整理笔记。
  • 但是在将压力推给未来之后,在整理时还是相当困难的。
  • 例如高效笔记完全指南的作者举了这么一个例子:
    • 他在「假新闻」标签下加入相关的内容,而有一天,他决定写一篇关于「假新闻」的文章。
    • 于是他点开标签,面对着 218 个反向链接……
      • 想象你坐在桌子前面。在一周的调查之后,你逐渐感觉假新闻也不是什么重大社交问题,你现在想在 Medium 或者 Substack 上写一篇文章,但你有 218 个链接。你现在要干什么?你要如何发现其中的结构,再把它转化为一篇文章?你要如何处理这些彼此独立的高亮,特别是此时你已经忘记记下他们,并且由于缺乏语境而无法理解它们?这就是问题所在。

  • 在我写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了的时候,我也将子主题、原因、材料等一股脑 Link 到主题中,最后全部拖拽到页面里,便开始了痛苦的整理。
  • 我当时设想利用 Writeathon 之类的软件进行辅助。
  • 但我没有意识到,将非线性的材料组织为线性的文章,我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线性与非线性,还是结构与混乱。
  • 在我的无压记录中,笔记之间是没有强结构的。而这些笔记一股脑涌入主题后,便产生了相当的混乱。
  •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用 Writeathon 也要面对一堆混乱的卡片,难以下手。(不过 Writeathon 大概有智能推荐之类的)
  • 因此可以说,这种工作流在整理时还是有不足之处的。当然,其面临的不足和仅使用标签的用户是没什么区别的。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6403 引用 • 109795 回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感觉更复杂的结构可以用 Gingko 来整理也挺不错的,应该不比 scapple 或 draw.io 差吧?

    gingko 能表达的结构比较简单,就是普通树状结构,它只是操作手感好
    deerain
  • 其他回帖
  • deerain 4 3 赞同

    不是先维护一个索引,如果预先维护一个结构,那就失去 daily notes 的意义了。

    要预先维护的东西有两种,一是主题锚文本或子主题(roam research 或 logseq),思源如果要写成 [[主题]]:子主题 下级节点不会展开,这个信息可以写在子节点里;二是局部承接关系,conor 在下面的视频里做过一点演示,在他觉得某段话可能紧接在过去记录的某段话之后时,就会用块引用把两段话链接一下。

    这个视频

    我是这样做整理的 ↓

    最重要的第一步:判断当前这个主题究竟需不需要做整理。用几个具体的切入角度来说:

    1. 对当前这个主题,自己花费时间去整理,其效果是不是真的比插入个 SQL 块随机查看更好?
    2. 如果自己整理的效果只比随机查看好一点点,有没有必要花这个时间?
    3. 如果这是一些不对外公开、仅供自己个人查阅的笔记,有必要必要花这个时间?

    只要认真对待这一步,就能节约大量的时间精力,毕竟「整理」也不是什么天经地义的事,比如像 code snippets 这种笔记哪怕在传统笔记工具上也没多大必要整理,有个全局搜索就行了。就我所见,以很多人对大主题长文本的驾驭能力,整理半天可能还真的不如直接用 SQL 块随机查看。所以我的感觉是,只有出于任务不得不做,或者对某个主题有了比较深度的思考,才有必要去整理。

    第二步,如果真的要整理某个主题了,我就先阅览反链里的所有资料,这个过程中可能做一点修改或者添加;把所有反链资料看熟之后,这个主题的结构就已经开始在脑海里涌现了,然后我就先在正文区把它记录下来,比如我觉得这个话题得分三个主要部分来讲,就先在正文里写三个标题

    # part 1
    # part 2
    # part 3
    

    最关键的一点是,到这里为止都不需要把所有反链内容转移到正文doge 。等结构思考得差不多了,再把侧栏反链的内容直接拖向它应该在的地方。如果一开始就把所有反链拖进正文,整理起来肯定是超级麻烦的,反链在底部的大纲型双链笔记其实也有这个问题,它们不分屏的话得不断上下翻动。

    只要结构梳理完了,后期整理是很轻松的。更复杂的结构我直接用 scapple 或 draw.io 整理,换句话说如果非要把内容整理到正文编辑器里,这种复杂结构多少会损失一些,还不如直接嵌入绘图,顶多再往图上插几个链接 ,这同样是一种整理。我写一万字以上的文章,背后一般都有包含近百个节点的 scapple 草稿,但最后真正能反映到正文里的大概不到一半,这是文章比起图形的局限性,所以「整理」这件事的内涵也不只是拖反链。

    总结来说,那些不整理的东西之所以不整理是为了节约时间,这种理念救不了强迫症;而那些要整理的东西之所以要整理是因为每个人自己的思考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理念救不了抄书匠。整理 daily notes 还可以列出很多细节技巧,但更重要的还是对「整理」这件事本身的看法,后期的整理并不是在为前期的懒惰买单,而是在有了充足的素材之后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思考,传统记录方式其实包含了一个隐藏意图——想一开始就在舒适区内把逻辑结构安排好,那种做法才是真正的偷懒,而且这懒往往还偷不成。

    1 回复
    4 操作
    deerain 在 2021-11-13 12:14:22 更新了该回帖
    deerain 在 2021-11-13 11:42:55 更新了该回帖
    deerain 在 2021-11-13 11:41:37 更新了该回帖
    deerain 在 2021-11-13 11:39:14 更新了该回帖
  • Clouder

    纳博科夫 hhh

    这个思路是先维护一个结构明确的索引,而在 DailyNote 中将快速记录的内容 link 到索引上的对应部分?

    1 回复
  • lanran

    当天的笔记当天整理归类,总比要用的时候从一堆碎片里重新整理来的快,重点还是平时的积累

  • 查看全部回帖

推荐标签 标签

  • Sphinx

    Sphinx 是一个基于 SQL 的全文检索引擎,可以结合 MySQL、PostgreSQL 做全文搜索,它可以提供比数据库本身更专业的搜索功能,使得应用程序更容易实现专业化的全文检索。

    1 引用 • 223 关注
  • App

    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 的缩写)一般指手机软件。

    91 引用 • 384 回帖 • 2 关注
  • Google

    Google(Google Inc.,NASDAQ:GOOG)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公有股份公司),于 1998 年 9 月 7 日以私有股份公司的形式创立,设计并管理一个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 公司的总部称作“Googleplex”,它位于加利福尼亚山景城。Google 目前被公认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它提供了简单易用的免费服务。不作恶(Don't be evil)是谷歌公司的一项非正式的公司口号。

    49 引用 • 192 回帖
  • SEO

    发布对别人有帮助的原创内容是最好的 SEO 方式。

    36 引用 • 200 回帖 • 39 关注
  • 创造

    你创造的作品可能会帮助到很多人,如果是开源项目的话就更赞了!

    186 引用 • 1021 回帖 • 1 关注
  • Anytype
    3 引用 • 31 回帖 • 28 关注
  • 宕机

    宕机,多指一些网站、游戏、网络应用等服务器一种区别于正常运行的状态,也叫“Down 机”、“当机”或“死机”。宕机状态不仅仅是指服务器“挂掉了”、“死机了”状态,也包括服务器假死、停用、关闭等一些原因而导致出现的不能够正常运行的状态。

    13 引用 • 82 回帖 • 78 关注
  • GitHub

    GitHub 于 2008 年上线,目前,除了 Git 代码仓库托管及基本的 Web 管理界面以外,还提供了订阅、讨论组、文本渲染、在线文件编辑器、协作图谱(报表)、代码片段分享(Gist)等功能。正因为这些功能所提供的便利,又经过长期的积累,GitHub 的用户活跃度很高,在开源世界里享有深远的声望,并形成了社交化编程文化(Social Coding)。

    209 引用 • 2040 回帖
  • 程序员

    程序员是从事程序开发、程序维护的专业人员。

    591 引用 • 3528 回帖 • 1 关注
  • SVN

    SVN 是 Subversion 的简称,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版本控制系统,相较于 RCS、CVS,它采用了分支管理系统,它的设计目标就是取代 CVS。

    29 引用 • 98 回帖 • 697 关注
  • Notion

    Notion - The all-in-one workspace for your notes, tasks, wikis, and databases.

    10 引用 • 77 回帖
  • Netty

    Netty 是一个基于 NIO 的客户端-服务器编程框架,使用 Netty 可以让你快速、简单地开发出一个可维护、高性能的网络应用,例如实现了某种协议的客户、服务端应用。

    49 引用 • 33 回帖 • 43 关注
  • Android

    Android 是一种以 Linux 为基础的开放源码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便携设备。2005 年由 Google 收购注资,并拉拢多家制造商组成开放手机联盟开发改良,逐渐扩展到到平板电脑及其他领域上。

    336 引用 • 324 回帖 • 1 关注
  • OpenCV
    15 引用 • 36 回帖 • 2 关注
  • Telegram

    Telegram 是一个非盈利性、基于云端的即时消息服务。它提供了支持各大操作系统平台的开源的客户端,也提供了很多强大的 APIs 给开发者创建自己的客户端和机器人。

    5 引用 • 35 回帖
  • SMTP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是一组用于由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送邮件的规则,由它来控制信件的中转方式。SMTP 协议属于 TCP/IP 协议簇,它帮助每台计算机在发送或中转信件时找到下一个目的地。

    4 引用 • 18 回帖 • 640 关注
  • 钉钉

    钉钉,专为中国企业打造的免费沟通协同多端平台, 阿里巴巴出品。

    15 引用 • 67 回帖 • 266 关注
  • Kafka

    Kafka 是一种高吞吐量的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它可以处理消费者规模的网站中的所有动作流数据。 这种动作(网页浏览,搜索和其他用户的行动)是现代系统中许多功能的基础。 这些数据通常是由于吞吐量的要求而通过处理日志和日志聚合来解决。

    36 引用 • 35 回帖 • 2 关注
  • OkHttp

    OkHttp 是一款 HTTP & HTTP/2 客户端库,专为 Android 和 Java 应用打造。

    16 引用 • 6 回帖 • 88 关注
  • BAE

    百度应用引擎(Baidu App Engine)提供了 PHP、Java、Python 的执行环境,以及云存储、消息服务、云数据库等全面的云服务。它可以让开发者实现自动地部署和管理应用,并且提供动态扩容和负载均衡的运行环境,让开发者不用考虑高成本的运维工作,只需专注于业务逻辑,大大降低了开发者学习和迁移的成本。

    19 引用 • 75 回帖 • 681 关注
  • 快应用

    快应用 是基于手机硬件平台的新型应用形态;标准是由主流手机厂商组成的快应用联盟联合制定;快应用标准的诞生将在研发接口、能力接入、开发者服务等层面建设标准平台;以平台化的生态模式对个人开发者和企业开发者全品类开放。

    15 引用 • 127 回帖
  • FFmpeg

    FFmpeg 是一套可以用来记录、转换数字音频、视频,并能将其转化为流的开源计算机程序。

    23 引用 • 32 回帖 • 8 关注
  • 正则表达式

    正则表达式(Regular Expression)使用单个字符串来描述、匹配一系列遵循某个句法规则的字符串。

    31 引用 • 94 回帖
  • Ant-Design

    Ant Design 是服务于企业级产品的设计体系,基于确定和自然的设计价值观上的模块化解决方案,让设计者和开发者专注于更好的用户体验。

    17 引用 • 23 回帖 • 3 关注
  • MongoDB

    MongoDB(来自于英文单词“Humongous”,中文含义为“庞大”)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由 C++ 语言编写。旨在为应用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数据存储解决方案。MongoDB 是一个介于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之间的产品,是非关系数据库当中功能最丰富,最像关系数据库的。它支持的数据结构非常松散,是类似 JSON 的 BSON 格式,因此可以存储比较复杂的数据类型。

    91 引用 • 59 回帖
  • abitmean

    有点意思就行了

    36 关注
  •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集团)是以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 18 人,于 1999 年在中国杭州创立,他们相信互联网能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小企业通过创新与科技扩展业务,并在参与国内或全球市场竞争时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43 引用 • 221 回帖 • 54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