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一九九

本贴最后更新于 32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移世易

标签:#写作/思源使用方法#​​

用一九九是因为 101 这个名头应当由开发者来写,我觉得自己是没啥资格和能耐写思源的 101。

本文并不想过多使用技术类名词,那不是我所长,本篇不是技术指南。实际上思源笔记内置的用户指南已经足够详细,关于面包屑、虚拟引用、块属性等等名词解释亦不是本文重点。

考虑到阅读本文的读者还是有极小概率不是思源笔记的用户,所以还是先简单总结一下思源的特点:

  • 本地优先,虽然数据是 json,但是支持导出格式非常丰富
  • 打磨时间长、功能齐全的 Markdown 编辑器,大纲体验尤其出色
  • 类 notion 的「块」容器概念,每个块、每个文档都有独立 ID,颗粒度最好的笔记软件(应该没有之一了吧)
  • 优秀的搜索功能,全文、标题、块都不在话下
  • 端到端加密的无感同步体验(48 元就可以永久同步,还要什么飞机?)
  • 时间管理超人、钢之肝的拥有者 D 和 V

个人主观评价:如果有一天只有一款笔记软件可以选,那我的选择是思源。

思源的黑点自然也不少,比如 1.x 时代天天被用户喷的同步,原始 UI/UX 往往成为劝退理由(其实比 ob 的默认主题要好看),对非技术人士不友好(多少要会点 SQL)……

关于思源本体的介绍暂时就告一段落,我想分享的是一个非程序员是如何使用思源的。

零、必要的准备

  • 挑一款喜欢的主题。我现在是用的「任我行」

  • 推荐安装的插件:

    • 增强思源:方方面面强化你的思源,比如把反链置于文档底部(类似 logseq)
    • 卡片式写作/Knote:快速输入。不同的是卡片式写作会按指定路径生成一个时间戳文档,而 Knote 会在今日日记下方以不同形式的 callout 记录
    • 目录插件。一键汇总所有子文档
    • 文档漫游。思源本体要用 SQL 才能实现漫游功能,这个点按钮就可以了
    • 高亮搜索结果。弥补思源搜索的不足
    • web 工具集成。以侧边的方式打开网页,内置了 flomo、滴答、cubox
    • 文档树自定义。瀑布式浏览你的文档,还有花样繁多的自定义
    • 文档层级导航。在标题下方显示上下层级文档链接(父子关系)
    • 文档流。特定场景下非常有用
    • 日历/日历热力图。笔记软件标配

一、日记

在任何笔记的方法论中,日记已经成为了一个最重要的入口。久远如 RR,近如 heptabase,都将日记放在了突出位置甚至是第一优先级。概因日记解决了用户使用笔记软件的最大难题:打开软件写什么?

我将日记分为四个板块

我构建思源框架的灵感来自于林宜丙的 LifeOS,但并不那么高度自动化。

  • 项目列表:一段时间内在进行的工作、任务
  • 工作日志:当天的工作记录。我会在其中用形如 项目1-工作 A​​ 的标签。一个项目自然有不同阶段的工作,利用标签来进行汇总不仅便于查询,也避免了后续查看反链时存在的“污染”,工作日志之类的实无必要进入反链面板,记录下来,留待日后查阅就好
  • 每日阅读:阅读记录大杂烩。知识大爆炸一词流行已经二十余年,今天的「阅读」早已不是简单的阅读书本,我将文章、书籍、播客、视频等等都放在这一板块,概因尚未找到合适的词语去囊括上述种种。一般而言我只会直接复制网址,然后自己总结、简评几点(这与 AI 总结并不矛盾);而如果遇到让我有较多感触的,我则会直接用双链的形式记录
  • 今日总结:简单回顾总结今天的工作、阅读所得,但是不在这里记录心情。

与日记配套的当然还有周、月、季度、年度总结。这其中其实需要自动化汇总的只有周总结,因为后三者如果都用自动化汇总呈现的话,除了满足虚荣并无实际用处。

SQL 语法比较简单,我使用的是非常基础的一段代码:

SELECT * FROM blocks WHERE content like '%今日总结%' 
and type = 'i'
and created >= '20240122' and created <= '20240128';

搭配思源的 Query 挂件(不是插件!) 就可以非常轻松的一览周记,只需要变动 20240122​​和 20240128​​这两个日期就可以了。

滴水成河,饮水思源。通过日-周-月-季-年,可以开展不同层级的阶段总结与回顾,发挥笔记的基本功能。

二、文件夹体系

文件夹体系并无新意,采用的仍然还是 Forte 提出的 PARA 体系。

卡片盒其实是所有新建文档的“家”,周期笔记第一点已经介绍过。

关于 PARA,我想主要介绍的是领域和资源这两点。在这两个文件夹我稍作了调整,一是领域中完全抛除了工作的部分,贯彻工作就是项目,领域专注于个人成长;二是所有剪藏类的资源我全部放入「4.归档」,资源文件夹中存放的都是自己思考过的、相对成熟稳定的东西。

我将资源文件夹分为了三类,分别是:

  • 概念卡:用来储存术语、名词等内容,主要是他人文章中有的、基本得到公认的内容,同时记录自己的理解
  • 摘录卡:用于摘录文章部分内容、句子及对文中部分观点的短评
  • 观点卡:用于表达自己对一篇文章、一个事件、一本书等的看法

三者之间是渐进的方式,这也是我希望自己能够实现渐进式学习。我觉得渐进式阅读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反复参阅的价值,是比原文更加有用的资源。

三、使用技巧

我原本觉得使用技巧是没啥必要分享的,因为职业不同、经验不同、对象不同,使用的技巧很难说谁好谁坏,在这里就权当抛砖引玉,分享一下尽可能不用代码也能较好的使用思源。

(一)巧用书签和标签。思源中是书签和标签是不同的,书签可以呈现同一书签下的所有内容,标签不能。

所以书签其实提供了一种最简单的数据汇总方式,只要在属性栏中记得添加书签我们就可以快速浏览同一类内容,而标签则更多可以充当一个搜索提示词的作用,比如我在第一节日记中提到,我会在工作日志使用标签来标记工作进度或节点,需要回顾是直接点击标签就好。

一个建议就是书签最好有体系,标签其实没啥所谓。不用担心标签太多太混乱,经验告诉我标签这种东西要么不用,要用就一定熵增,烦恼标签实在是没啥用的事情,用的时候自己能明白就好。

(二)写 README。我认为在项目、领域写个 README 是比较好的。一是帮助分类。分类好还是不好自双链笔记诞生以来就一直有争论,我经历数次转变后现在是有限分类的支持者,用 README 文档可以提醒自己如何分类。二是保证内容可读性。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读 README 可以让我们立刻记起主要内容,起到一个锚点的作用。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3019 引用 • 92589 回帖

相关帖子

2 回帖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