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链接时代的快速无压记录》点击查看原文链接
疑问点
-
daily notes,对我来说天生是不合适的,因为任何想法或笔记,都可以归于某一类笔记。daily notes 的思想是面向过程的,notes 如同一个函数,双链使得允许对函数直接的、白盒的修改,于是最终形成一篇完整的笔记。在代码中我写面向过程的语言比较多,因此也习惯于针对某一类笔记来写一个想法,简单的说,这就是面向对象思想。原文的虚假的折腾的相关步骤,对我来说,依然难以体现完美体现双链的优势。对于 logseq 的设置,按照面向对象的思想,它应该放在“工具-笔记软件-logseq-配置”的类别中,再进行记以下内容
变量:显示或隐藏节点 :ui/show-empty-bullets?
至于类别是如何体现,Typora 用的是文件夹,因此“工具-笔记软件-logseq-配置”表示为文件夹。在思源笔记中,(仅仅考虑左侧那栏的话)是文档树的形式。双链的用于 daily notes,来对比与其他传统笔记工具只能算小胜。
不过换句话说,这些相关步骤,似乎只适合面向过程思想的人?如果我的想法是错误的,请纠正我。
-
在“真正的折腾”的相关步骤里,也有疑问。为了最快捷打开一个文档。我用了三年多 typora,有俩种方式,
- 方式一,给常用的文档的文件名增加一个"!"。比如“工具-笔记软件-!logseq-!配置”,这样的文件夹结构表示 logseq 在笔记软件中排最高的优先级,下级的“!配置”文件夹也同理,点击左侧的文件夹就可以快速找到了。
- 方式二,给文档的开头设定统一格式的标签。比如在"配置"这个文件中,增加一行“logseq 配置”,这一行的格式为“工具名 动作”,以此来提高搜索结果的顺序的优先级。然而,我搜索这功能用得少,因为我的文件夹结构相对清晰。下图是以前的文件夹结构
双链看法
基于 1 和 2 点,原文没有再继续看了,我说下我的双链的看法。
我从 typora 换到 wolai 以及思源笔记时,是考虑到一个问题。比如我想要记录“通过/proc/diskstats 查看硬盘统计信息”,这里有三种记录方式:
- 根据文件系统的结构,从/proc/到/proc/diskstats 来介绍 diskstats 文件的作用
- 根据系统状态,比如 iostat,iotop 和/proc/diskstats,这里包含 CPU 负载,硬盘负载等
- 根据硬盘的基本信息,比如硬盘分区大小、硬盘格式、硬盘负载。
typora,根本无法解决的是,当你从文件系统记录到/proc/diskstats 和从系统状态中的硬盘状态的/proc/diskstats,这两种途径所记录的**/proc/diskstats**的文档的同一性问题,因为这俩个文档应该是同一个,内容相同。即使用链接的方法,效率很低下,因为要确定路径和文件名。
至于块级的文档,使得双链的目标的颗粒度更细。
双链可以简单的、有效的、系统的组织个人知识体系。它把你的个人知识体系从原来 typora 的树型,换到网状。双链解决的是在传统笔记软件中概念的结构问题。就这么简单。
结尾
我觉得思维不同,造成喜爱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工具在不同的场景可能会发挥不一样的优势。即使上文 typora 被我贬得似乎一无是处,但我依然用它写开源项目的 README.MD。毕竟切换成源代码模式,就能复制 md,这可比思源笔记和 wolai 快多了。(但如果思源笔记也有类似功能,请告诉我)。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