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人生困境的 10 步法

本贴最后更新于 45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异事殊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遭遇类似的困境:

“我是留在这段关系中,还是选择离开?”

“我是选择辞职了?还是继续留在这家公司?”

“我是应该选择要孩子,还是不要呢?”

“我是要接受这份工作,还是接受那份工作?”

“我是留在这个城市,还是换一个城市?”

当我们处于这种情况时,我们的头脑很容易过度、拼命地想办法去解决它,去做出正确的决定。但问题是,在某些情况下,比如不幸的婚姻或不尽如人意的工作,我们可能需要几天、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最终做出选择。

与此同时,我们可能每天都在纠结中过日子——无休止地思考“我是不是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自己弄得过于焦虑和紧张,以至于错过了当下的生活。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以下是我根据《幸福的陷阱》的作者路斯·哈里斯(Russ Harris)的建议整理出来的十步法。

第一步:接纳

当我们身处这样的困境,尤其是人生中那些比较重大的两难境地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白的是,我们几乎不可能在接下来的 24 小时内解决它。

所以,我们需要允许和接纳这种困境的存在,在内心为它出空间。想要快速解决,只会使情况更糟。

第二步:分析成本与收益

有时,一个两难的困境可以通过“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来解决,也就是,写下每个选项的所有好处(收益)以及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成本)。

如果你已经做了,但没有帮助,那没关系,至少你试过了。但是如果你还没有做,或者你只是在头脑中想过,没有在纸上写下了,那么你应该试着把它写出来。

在头脑里思考和在纸上写出来是截然不同的经历,或者你还可以考虑和朋友一起讨论——这可能会帮助你最终决定。

然而,无可回避的一个事实就是,选择越艰难,这种方法的帮助就越小(为什么?因为如果一个选择明显比另一个好得多,那么你一开始就不会有两难的处境了。)

第三步: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你需要认识到不存在完美的解决方案。(如果有,你一开始就不会有两难的处境了。)

所以,无论你做出怎样的选择,你都可能会因为不确定而感到焦虑和不安,你的头脑很可能会告诉你,“这可能是错误的决定”,然后找出各种你不应该这样做的理由。

如果你想要等到自己完全确定,没有任何焦虑和不安的感受时再做决定,那么你会永远处在等待之中。

第四步:你没有办法不选择

认识到无论你的困境是什么,你实际上都已经做出了选择。

假如你不喜欢这份工作,那么只要你没有辞职,那么你的选择就是继续留下来。假如你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意,直到你收拾行李搬出屋子的那一天,你的选择就是留下来。

第五步:承认今天的选择

意识到“不选择”就是你的选择之后,每一天开始的时候,你都要承认你为这一天做的选择。

例如,你可以对自己说:“好,在接下来的 24 小时里,我选择留在婚姻中”,或者“在接下来的 24 小时里,我选择继续留在现在的公司。”

第六步:表明你的价值观

当你承认了自己的选择之后,接下来你需要做的就是问问自己,在接下来的 24 小时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在生活的这个领域,你想要信奉怎样的价值观?

如果你选择在婚姻中再呆一天,那么这一天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伴侣?如果你选择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多呆一天,那么这一天你想要成为怎样的员工?

第七步:花时间去反思

定期留出时间去仔细反思这个情况。最好的方式是依照第二步,在纸上(或者电脑上)写下每个选项的成本和收益,看看和之前相比,这次是否有所变化。

或者你也可以试着想象一下当你做出不同选择之后,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包括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方面)

对大多数人来说,一周 3 到 4 次 15 分钟左右的反思时间已经足够了,但是这段时间你得静下心来,不做任何其他事情,只思考。

第八步:给思维反刍命名

当你身处两难境地的时候,你的大脑常常会不受控制地经常陷入有关这个困境的思考之中,尝试解决它,尝试找到答案。

然而,如果这样的思考真的有用的话,那你早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不是吗?这个时候==,你可以通过给这样的思考命名的方式来提醒自己,避免陷入徒劳无益的反刍之中。==

例如,当你发现自己又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可以试着对自己说:“啊,这个「要走还是要留」的故事又来了!谢谢你,我的大脑,我会在计划好的反思时间好好思考这个问题的”,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价值观指导的活动上。

第九步:呼吸练习

无论你做出了怎样的选择,焦虑感几乎肯定会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当这些焦虑感出现的时候,你可以进行呼吸练习,通过呼吸来稳定自己的情绪,然后敞开心扉,给这些感受腾出空间。

与此同时,你可以承认这种感受的存在,“这是焦虑。”并提醒自己,“这样的感受是很正常的。每个人在一个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第十步:自我关怀

最后,你还需要对自己抱有关怀之情,善待自己,把自己从那些毫无帮助的、自我评判的中解脱出来。

记得提醒自己,这的确是非常困难的决定,承认这样的困境让你感到痛苦,然后有意识地给予自己需要的关怀和支持。

这可能包括与亲密的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鼓励自己参加喜爱的休闲活动、腾出时间从事一项运动或创意活动,甚至烹调一顿健康的晚餐等等。

另外,练习某种形式的自我关怀冥想通常也是很有帮助的。

每天通过这些步骤循环使用。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选项变得比另一个更具吸引力,你知道自己该怎么选择了,那就太棒了。

然而,如果你的困境还没有解决,那么至少你可以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认真地度过每一天,而不是迷失在焦虑和犹豫不决之中。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推荐标签 标签

  • InfluxDB

    InfluxDB 是一个开源的没有外部依赖的时间序列数据库。适用于记录度量,事件及实时分析。

    2 引用 • 120 关注
  • frp

    frp 是一个可用于内网穿透的高性能的反向代理应用,支持 TCP、UDP、 HTTP 和 HTTPS 协议。

    17 引用 • 7 回帖 • 4 关注
  • Facebook

    Facebook 是一个联系朋友的社交工具。大家可以通过它和朋友、同事、同学以及周围的人保持互动交流,分享无限上传的图片,发布链接和视频,更可以增进对朋友的了解。

    4 引用 • 15 回帖 • 441 关注
  • IBM

    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或万国商业机器公司,简称 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总公司在纽约州阿蒙克市。1911 年托马斯·沃森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全球雇员 30 多万人,业务遍及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17 引用 • 53 回帖 • 159 关注
  • 又拍云

    又拍云是国内领先的 CDN 服务提供商,国家工信部认证通过的“可信云”,乌云众测平台认证的“安全云”,为移动时代的创业者提供新一代的 CDN 加速服务。

    20 引用 • 37 回帖 • 560 关注
  • Excel
    32 引用 • 29 回帖
  • C++

    C++ 是在 C 语言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通用编程语言,应用广泛。C++ 支持多种编程范式,面向对象编程、泛型编程和过程化编程。

    108 引用 • 153 回帖
  • Solo

    Solo 是一款小而美的开源博客系统,专为程序员设计。Solo 有着非常活跃的社区,可将文章作为帖子推送到社区,来自社区的回帖将作为博客评论进行联动(具体细节请浏览 B3log 构思 - 分布式社区网络)。

    这是一种全新的网络社区体验,让热爱记录和分享的你不再感到孤单!

    1448 引用 • 10087 回帖 • 491 关注
  • wolai

    我来 wolai:不仅仅是未来的云端笔记!

    2 引用 • 14 回帖 • 3 关注
  • Kubernetes

    Kubernetes 是 Google 开源的一个容器编排引擎,它支持自动化部署、大规模可伸缩、应用容器化管理。

    119 引用 • 54 回帖 • 3 关注
  • MyBatis

    MyBatis 本是 Apache 软件基金会 的一个开源项目 iBatis,2010 年这个项目由 Apache 软件基金会迁移到了 google code,并且改名为 MyBatis ,2013 年 11 月再次迁移到了 GitHub。

    174 引用 • 414 回帖 • 347 关注
  • SQLServer

    SQL Server 是由 [微软] 开发和推广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它最初是由 微软、Sybase 和 Ashton-Tate 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并于 1988 年推出了第一个 OS/2 版本。

    21 引用 • 31 回帖
  • Spring

    Spring 是一个开源框架,是于 2003 年兴起的一个轻量级的 Java 开发框架,由 Rod Johnson 在其著作《Expert One-On-One J2EE Development and Design》中阐述的部分理念和原型衍生而来。它是为了解决企业应用开发的复杂性而创建的。框架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允许使用者选择使用哪一个组件,同时为 JavaEE 应用程序开发提供集成的框架。

    949 引用 • 1460 回帖 • 1 关注
  •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涉及概率论、统计学、逼近论、凸分析、算法复杂度理论等多门学科。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

    78 引用 • 37 回帖
  • 反馈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makers and users.

    120 引用 • 906 回帖 • 294 关注
  • Gitea

    Gitea 是一个开源社区驱动的轻量级代码托管解决方案,后端采用 Go 编写,采用 MIT 许可证。

    5 引用 • 16 回帖
  • Dubbo

    Dubbo 是一个分布式服务框架,致力于提供高性能和透明化的 RPC 远程服务调用方案,是 [阿里巴巴] SOA 服务化治理方案的核心框架,每天为 2,000+ 个服务提供 3,000,000,000+ 次访问量支持,并被广泛应用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各成员站点。

    60 引用 • 82 回帖 • 629 关注
  • 国际化

    i18n(其来源是英文单词 internationalization 的首末字符 i 和 n,18 为中间的字符数)是“国际化”的简称。对程序来说,国际化是指在不修改代码的情况下,能根据不同语言及地区显示相应的界面。

    8 引用 • 26 回帖 • 1 关注
  • SOHO

    为成为自由职业者在家办公而努力吧!

    7 引用 • 55 回帖
  • Gzip

    gzip (GNU zip)是 GNU 自由软件的文件压缩程序。我们在 Linux 中经常会用到后缀为 .gz 的文件,它们就是 Gzip 格式的。现今已经成为互联网上使用非常普遍的一种数据压缩格式,或者说一种文件格式。

    9 引用 • 12 回帖 • 195 关注
  • 外包

    有空闲时间是接外包好呢还是学习好呢?

    26 引用 • 234 回帖
  • 黑曜石

    黑曜石是一款强大的知识库工具,支持本地 Markdown 文件编辑,支持双向链接和关系图。

    A second brain, for you, forever.

    30 引用 • 310 回帖
  • Ubuntu

    Ubuntu(友帮拓、优般图、乌班图)是一个以桌面应用为主的 Linux 操作系统,其名称来自非洲南部祖鲁语或豪萨语的“ubuntu”一词,意思是“人性”、“我的存在是因为大家的存在”,是非洲传统的一种价值观,类似华人社会的“仁爱”思想。Ubuntu 的目标在于为一般用户提供一个最新的、同时又相当稳定的主要由自由软件构建而成的操作系统。

    127 引用 • 169 回帖
  • 数据库

    据说 99% 的性能瓶颈都在数据库。

    347 引用 • 762 回帖
  • 架构

    我们平时所说的“架构”主要是指软件架构,这是有关软件整体结构与组件的抽象描述,用于指导软件系统各个方面的设计。另外还有“业务架构”、“网络架构”、“硬件架构”等细分领域。

    145 引用 • 442 回帖
  • WebSocket

    WebSocket 是 HTML5 中定义的一种新协议,它实现了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全双工通信(full-duplex)。

    48 引用 • 206 回帖 • 283 关注
  • Electron

    Electron 基于 Chromium 和 Node.js,让你可以使用 HTML、CSS 和 JavaScript 构建应用。它是一个由 GitHub 及众多贡献者组成的活跃社区共同维护的开源项目,兼容 Mac、Windows 和 Linux,它构建的应用可在这三个操作系统上面运行。

    16 引用 • 143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