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茶

汉语词语,指时间或茶
收藏
0有用+1
0
“一盏茶”作为汉语词语,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代饮茶所需时间,约为10分钟或14.4分钟,二是指茶本身 [2]。该词语读音为“yī zhǎn chá”,注音符号为“一 ㄢˇ ㄔㄚˊ”。在《水浒传》等古典文学作品中,“一盏茶时”被用作时间量词 [1],属于文化术语范畴 [2]
拼    音
yī zhǎn chá [1]
注    音
一 ㄢˇ ㄔㄚˊ [1]
文学出处
《水浒传》 [1]
释义类型
双重含义 [2]
术语类别
文化 [2]

释义与用法

播报
编辑
“一盏茶”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用法:
  1. 1.
    时间量词:指饮用一盏茶的时间,存在两种解释,分别为10分钟和14.4分钟 [2],常见于古典文献及口语表述。
  2. 2.
    名词:直接指代茶这一事物,用于日常对话或文学描述 [2]

历史用例

播报
编辑
古典名著《水浒传》中,“一盏茶时”多次作为时间单位出现,例如:“少顷,宋江取出一封书,约一盏茶时,铁面孔目裴宣方才写完。”,体现了该词语的历史应用 [1]

相关概念

播报
编辑
与“一盏茶”相关的“一茶顷”同样表示短暂时间,意为“片刻”。两者均为汉语中表示短暂时间的文化术语 [2-3]

解释

播报
编辑
艰笑艰一盏茶汽愉柜(10分钟)或者14.4分协地妹白危腊钟
说法一: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四周,一周有七日,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2小时)有八刻,一刻(15分钟)【古时把一天做一百刻即14.4分钟一刻,约15分钟一刻】,一盏茶(10分钟)有两柱香,一柱香(5分钟)有五分,一分(60秒)有六弹指,一弹指(10秒)有十刹那。一刹那就是一秒钟。
乎迁少盼赠奔备旬埋说法二: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连蒸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