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思源笔记体验录 #642

Closed
Closed
@wrwe3888

Description

@wrwe3888

0 总说思源

笔记软件我用过不少了,为知、有道、印象、幕布、dynalist、typora、RoamResearch、RoamEdit、Obsidian、hulu、loseq、RoamOutline,乃至于 WPS、xmind、theBrain 等。今天说说思源。

我在思源 2.8 的时候用过一两天,感觉效果不太好,感觉还不如用 obsidian。这几天(20201202)再次用思源,发现功能上有很大改观,十分惊艳。不出意外的话,初步决定明年 8 月 RR 到期以后,把上面的上万条笔记都迁到思源上来(大工程)。

从用户角度来说,我觉得一款笔记软件最吸引人的,肯定是高效的知识组织方式,所有功能都应该围绕它来。高效组织的方式,最常见的是:互链、搜索、标签、关系图等。互链、关系图是当下最火的。不过大家居然都忘记了还有:搜索、标签。

1 搜索功能

无论怎么说,搜索绝对是知识组织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前几年传统笔记软件大战中,印象笔记突出重围的重要法宝之一,是多关键词搜索秒出结果,而那个时候,为知、有道云搜单关键词都卡半天。

我理想中的思源搜索有如下功能:

1.1 多关键词 and or not 搜索

到目前为止,notion 还不支持多关键词搜索,这是让我抛弃它的唯一原因。就这个问题,我曾经给 notion 写过邮件,后来 notion 回复说近期(20200715)不打算升级搜索,让我从此告别 notion。

搜索功能强大,会给人很强的知识掌控感。而与或非搜索,肯定是基础之基础。目前(20201204)思源只能 or 不能 and,功能需要改进。而且思源把空格作为 or 关系,不太合乎一般把空格当作 and 的认知习惯。

1.2 指定搜索范围

思源打动我的,是它的内容块、超级块的概念。这是非常好的搜索基础,一个内容块就可以作为一个搜索范围。比如,指定在列表块中搜索「苹果 and 手机 not 电脑」。类似的,也可以在文档块里搜,在列表块里搜,在引用块里搜,把 1 级标题下的全部内容作为一个超级块来搜……这样用户会对使用这些内容块有规划。比如,我就决定以后在引用块里只写自己的想法。以后在引用块里一搜,就知道以前某个时候是什么想法。而以前的笔记,比如 RR 之类的,总是把原文和自己的想法写在一起,非常不易区分,要打标签,又十分繁琐。

目前所有笔记软件的搜索都是基于节点。这就导致,如果我的某个文章的不同段落中有「苹果」和「手机」两个词,就不会被用 and 关系组合搜索出来。而思源笔记的超级块概念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这甚至可以打造成思源的一个亮点

1.3 在 md 符号里搜

RE 对标 RR,虽然很不稳定,但功能还是很强大的。其中有个功能,比如,可以在所有标有指定颜色的文字里搜,在指定背景颜色里搜。近而,可以在所有删除符号里搜,可以搜所有标题文字。这就更近一步让用户对自己的笔记有了掌控感:只要做好了前期准备,我的知识随时可提取出来。

思源目前已经有了一些很好的基础,比如,可以在代码块里搜、在引用块里搜。很快思源会有文字颜色功能了,我相信这些搜索功能,真要做,对思源来说,不会特别难。

1.4 高阶搜索

目前的高阶搜索似乎是通过select语句来的,我这几天正好学了mysql,马虎能看懂,不过这样是不是太麻烦?能否直接在界面上实现,或者简单的几个语句就实现?

这方面我觉得可以看一下dynalist 的搜索功能。

2 标签功能

2.1 标签分类

印象的另一法宝是标签。标签功能改变了早前的文件夹思维,让一个文件可以从属于多个类别。虽然标签也有缺点,比如维护管理麻烦。但其分类功能是不可替代的。wolai 的马总很讨厌标签,不知为何。

目前思源有标签功能,但总感觉标签层级的设置有点奇怪,它的标签类似这样#文学/中国文学/唐代文学 唐诗#,这样的话,一个标签如果有几个层级,打一个标签需要输入好几个层级,这太麻烦太麻烦。实际操作中,我估计不会有几个人用。

我觉得可以借鉴印象笔记的标签体系:比如,文学 中国文学 唐代文学 唐诗,印象笔记可以把这 4 个标签拖拽成 4 个层级,又可以独立作为一个标签。比如一篇欧洲文学的文章,我会把它标成「文学」,因为我的文章基本都是唐代文学,欧洲文学的没有细类,所以标「文学」就行了。这种标签方式比较灵活。

但印象有一点不足,比如新增一篇关于李白文章,我会马上想到标成「唐诗」,但如果我同时也把它们标唐代文学、中国文学、文学,那标签工作就太麻烦了。如果不标,到时候想搜「文学」主题的时候,又搜不到这篇文章,因为我没有给他标「文学」标签啊。

那能不能这样:所有「唐诗」标签的文章,都自动加上它的父级、祖先级标签?当然,也可以把自动加的标签和自己主动加的标签区分开,比如搜索「文学」标签的时候,可以给个选项:是在所有自己打的「文学」标签里搜?还是搜索的范围同时也包括机器自动打「文学」标签?

2.2 多标签搜索

印象笔记的多标签搜索很棒,同时选中几个标签,则同时标有这几个标签的文章就出来了。这一功能,后来被 dynalist 发挥到极致。dynalist 左侧有个标签列表,可以显示每个标签的节点数量,点击 1 个或多个标签,就可以在右侧显示同时标有这些标签的节点。注意是点击哦,不是手动输入搜索内容,这丝滑度,感觉真是太爽。这一点三四年了,至今没有其它软件能达到,包括她们自己的 obsidian。不过 ob 应该尽早会有的。很多人赞赏的 notion 连标签都没有、多关键词都不能,简单还活在太古时代。

不过 dynalist 不足的地方是,它的标签列表没有层级,所有标签都在标签列表中,一溜的列下来。如果能像印象笔记那样加个层级,就更牛了。

2.3 不同内容块的标签

一般标签被认为是打给节点的,也就是思源中的段落。既然列表也是块、超级也是块、文档也是块,为何不给它们也打标签呢?我是指给整个块打标签,比如整个文档而非某个段落。

以上功能,如果能达到,把这些功能组合起来搜索,功能就会强大无比了,想突破笔记重围,是分分钟的事。

3 其它功能

3.1 正向链接

3.1.1 目前的流行笔记,正向链接都用 [[ ,思源用(( ,这当然无不可。但顺手度不太好,毕竟 (( 需要用到 shift,比较麻烦。

3.1.2 RR 选中一段文字,alt+[ 即可使之成为一篇文章,如果这段文字作为标题已有文章,就链接到旧文章,没有文章,就创建新文章。思源没有这个功能。

3.1.3 可能是开发者遇到了与多关键词搜索一样的难题,输入(( 以后,无法通过搜索多关键词,来更细致的定位目标内容块。这让思源的互链功能有所削弱。

3.1.4 正向链接的预览功能很棒,能否给个功能设置一下预览窗口的颜色,这样方便区分主文档与预览文档。有时候叠到一起了,有点乱。当然,这是很小的问题。

3.1.5 想打开正向链接的文档,要点右侧的下或右,这不太方便。能否直接点击互链就能打开?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说小,毕竟它只是个是否丝滑的问题。说大,又因为这个问题处在互链这个核心功能的当口上。一点点不够丝滑,就会让人体验不好,因为有明确的比较对象,这方面是明显的比较点啊。人大多数时候都是非理性、体验型的动物。

这一点上,wolai 的马总把握的相当好,就中英文自动隔开一个小距离,这么个小功能,就被拿出来当核心功能宣传。这个功能解决了一个小痛点,给人爽的体验,以此让人对整个软件都有了好感。然后人就忘记了这个功能其实没那么重要。这就类似餐厅3元送麻婆豆腐一样。代价很低,但因为宣传的好,博得了好感,引流不少。

3.2 反向链接

3.2.1 思源的反向链接和 obsidian 一样,要点击才能出现,而不是像 RR 或 wolai 那样放到文尾。这当然也可以。但反向链接的内容展示比较乱。能否这样:假如 b 文档中有 10 处引用了 a 文档,查看 a 文档的反向链接时,这「链接」的 10 处能否放置于 b 文档的标题下?目前是 10 处都单独散开,每处是完整的路径名。这样看起来比较杂乱。同理,如果一个标题下的内容多次引用某处,也最好把它们归到一处。简言之,反向链接的内容展示,最好按原有内容层次组织起来,而不是一个一个的按顺序排下去。

3.2.2 反向链接内容如果过多,可否选择折叠部分内容?

3.2.3 同样可能是由于搜索功能有限,反向链接中的「提及」会出现很多冗余的内容,且其中的关键词用亮黄标出来,十分眨眼。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很明显,反向链接的内容中,上面的「链接」才是重要的,「提及」的亮黄盖过了「链接」。

3.3 文件组织

3.3.1 需要给库下一个明确的定义。ob 的库是完全隔离的,所以在 a 库中无法链接 b 库的内容,这个大家可以理解。但思源以一级文件夹为库, 不同一级文件夹之间互相不通。这对新用户来说很是迷惑:为什么在一个界面中却无法互通呢?目前老用户知道什么叫不能跨笔记本,新用户就无法理解:一级文件夹是一个笔记本,难道二给文件夹就不是吗?如果不能跨笔记本,那二级之间能不能跨?

新用户打开界面以后,一般会自己新建一个一级文件夹,而试验互链等功能时,又会用到指南文件夹里的内容,这会导致互链不成功,然后去群里问。。。。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3.3.2 能否为我们这些 RR 用户设置一些功能,放便导入 RR 文章。RR 被墙住了,一年或说半年后,很多人的使用期满,应该就会逃离了。需要一些批量替换的功能。

3.3.3 一个小问题:一个文章的标题能否在文中显示?一般的笔记软件,都是能很清楚的看到文章名的,思源虽然也可以,但是字体太小,有时候忘记了自己的文章是什么标题。

3.4 其它方面

3.4.1 付费的 4G 如 果作为附件的媒体文件,那这空间真是太小太小了,功能再棒,空间小的话,也会直接劝退很多人的。这方面我觉得付费用户至少要 10G 或 20G 起吧。

3.4.2 建议将软件的图标与名称赋与意义,能给出可行的高大上的解释更好。笔记用户多半都是知识分子,从观念上打动,比从功能上打动,更有效,相对来说也更容易。

3.4.3 建议对功能指南的文章内容进行重新排布与编写,目前的文章体系比较乱。有些重要的地方,没有在重要的位置显示。有些语焉不详。有些太过专业,知识前提没有交待清楚。这也导致后续在 QQ 群之类的地方,用户们反复询问一些简单的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时间精力浪费。

比如,关于内容块的文章很重要,是开发者想强调的,那就把它放到指南的最前面啊。

再比如,markdown 有关的内容写了 4 篇文章,4 篇文章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太清楚。。。我对 md 有一点点了解,看第一篇的时候,迷惑不少,看完整个 4 篇,才明白意思。。。但花了好长时间。。。可否按认知顺序,一篇篇的写?

webdav 的内容,指南中没有提到。希望能补上。

3.4.4 思源默认打开时是编辑功能,切到预览功能下比较慢。从编辑功能到预览功能时,界面布局有时候发生了改变。。。这方面体验不太好。

3.4.5 需要 ctrl+ 点击,才能打开网址。这是个小问题。能直接点开最好。当然,我知道这是在 md 编辑模式下,一点就开,可能不太好实现。

3.4.6 脚注上的数字与原文之间,不能互相跳转。

3.4.7 思源的营销几乎没有,我昨天搜微博,内容不到 10 条,知乎也很少。知名度低的话,让人担心是否活得下去啊。

3.4.8 把内容从思源上复制到其它地方,带有很多段落id,这是如何办?总不能每次都一个个去掉,和导出吧?

3.4.9 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距离,大于行与行之间的距离。那每个标题之间,要不要把默认距离设置得更大一点?

Activity

self-assigned this
on Dec 4, 2020
wrwe3888

wrwe3888 commented on Dec 4, 2020

@wrwe3888
Author

我是文科生,没考虑开发难度,建议都是从使用者的角度说的,开发者视情况而定咯。

88250

88250 commented on Dec 5, 2020

@88250
Member
  • 搜索方面的改进大致分为两部分,Ctrl P 快速搜索和搜索页签 搜索页签 #104。这两部分都会考虑条件过滤和路径过滤,比如支持按选择的文件夹或者排除指定路径
  • 标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收集用户反馈,也许标签结合双链是比较妥当的,仅靠其中一种方法可能会有场景限制。标签组合搜索之前有其他用户反馈过,我们还需要时间学习
  • 引用时支持 【【 或者 [[ 触发自动完成的
  • 选中内容右键可以创建文档,文档块和标题块的互转 打通正文与文件树的壁障 #556
  • 跳转块引可通过按住 Ctrl 点击,或者点击悬浮窗口中的链接图标(回形针)
  • 反链列表的改进计划 反链页签上下文展现 #295
  • 笔记本的定义请参考帮助文档,界面上已经用图标做了和文件夹的区分
  • 导入其他平台的数据暂时不是重点,也许已经有其他项目解决了,这一点暂时没有去了解
  • 付费仅支持 4G 是出于风险考虑,我们尽量做一些有把握的事情。以后随着思源的发展,免费扩容应该是会有的
  • 帮助文档一直在改进,需要些时间
  • 文件树上右键菜单有用预览模式打开
  • 感谢帮忙考虑生存问题,但我们不会去做内容营销,我们坚信产品自己能说话,坚信用户会帮助我们口口相传……
  • 复制内容带 ID 是个缺陷,在 v0.5.2 中修复

非常感谢你花时间帮助我们改进思源,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88250

88250 commented on Dec 7, 2020

@88250
Member

感谢反馈,我关闭该提议了,如果需要进一步反馈请直接跟帖,谢谢。

Jackiexiao

Jackiexiao commented on Dec 16, 2020

@Jackiexiao

这个反馈牛逼了

onlyacat

onlyacat commented on Jan 16, 2022

@onlyacat

厉害,今天体验了一下思源,很多感觉和作者类似。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Metadata

Metadata

Assignees

No one assigned

    Labels

    No labels
    No labels

    Type

    No type

    Projects

    No projects

    Milestone

    No milestone

    Relationship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Participants

        @88250@Vanessa219@Jackiexiao@onlyacat@wrwe3888

        Issue actions

          思源笔记体验录 · Issue #642 · siyuan-note/si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