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硬核,不科幻?"——关于科幻软硬之争,科幻简史以及一切

"无硬核,不科幻?"——关于科幻软硬之争,科幻简史以及一切

本文是有感于最近一些关于科幻的讨论而成,最主要的是集中在几个问题

“科幻一定要带有很强的科学性吗?”
“软硬科幻的分界是什么?”
“硬科幻就一定优秀,而非硬科幻就一定垃圾吗?”
“科幻就不能讲人情味吗?”

为此决定以整个科幻史为背景,穿插一些实例,也同时推荐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讨论一下这几个问题。



目录

第一部分、黄金时代与新浪潮时代
1、科幻小说的创世纪与黄金时代
2、社会系小说
爱德华·贝拉米《回溯过去:2000-1887》
E·M·福斯特《机器休止》
儒尔·凡尔纳《机器岛》
威廉·戈尔丁《蝇王》
3、新浪潮时代
斯坦利·库布里克\亚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
厄休拉·勒吉恩《一无所有》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群星,我的归宿》

第二部分、赛博朋克时代
1、赛博朋克起源
菲利普·迪克《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威廉·吉布森《神经漫游者》
尼尔·斯蒂芬森《雪崩》

2、赛博朋克语境下的日本动画与漫画
木城雪户《铳梦》(《阿丽塔:战斗天使》)
大友克洋《阿基拉》
中村隆太郎《Serial Experiments Lain》(玲音的系列实验动画, 简称Lain)
今敏\筒井康隆《盗梦侦探\红辣椒》
佐藤博晖《Key the metal idol》(非常偶像key)

第三部分、其他
迈克尔·克莱顿《神秘之球》
道格拉斯·亚当斯《银河系漫游指南》
吉恩·布鲁尔《K星异客》

第四部分、结语
《小马宝莉》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人工智能》、《外星人E.T.》
丹尼尔·凯斯《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

关于科幻作家们对软硬科幻的讨论


科幻到底是什么?硬科幻和软科幻又是怎样定义的?硬科幻会比软科幻更优秀吗?双方在科幻历程中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关于这些问题,还是要倒回100年前,看看“科幻小说”诞生的时候。

软硬科幻这个分类,是雨果奖的纪念人,科幻小说之父,雨果·根斯巴克最早去尝试分类的。但当时也没有实际使用这两个词。雨果创办的《惊奇故事》以及后来的《奇迹故事》《科幻小说+》。杂志中连载了大量的科幻小说。最初的文章包括儒尔·凡尔纳埃德加·爱·伦坡以及威尔斯的作品。而到后来,雨果的杂志包含了非常庞杂的种类,甚至我们熟悉的”克苏鲁神话”创建者H. P Lovecraft也曾经在雨果的杂志中发表一些令人不可名状的恐怖小说。



当时的科幻小说并没有现在人认为的这么“硬核”,而是充斥着大批大批拥有瑕疵的、套路重复的类型文学,最典型的就是太空歌剧这个类别。Space Opera,太空歌剧,其实是来源于Horse Opera,也就是所谓的西部冒险故事。这种故事非常老套,基本上就是一个充斥个人英雄主义的家伙在美国西部沙漠上驰骋。随着太空歌剧之父E. E. Smith在《惊奇故事》中,发表了名为《Skylark of Space(太空云雀)》的故事,成功把这一套搬上了太空。然而因为写作门槛低,写的人还贼多,导致各种套路重复粗制滥造的文章被反复发表,弄的大家都审美疲劳了……

另外的例子则是”pulp fiction(纸浆小说)”这个类别,其故事基本上是描写一系列怪异惊悚的冒险故事,主角通常有常人难以企及的能力,代表如“佐罗”,“青峰峡”,“蛮王柯南”,“魅影奇侠”等,也有类似“失落的世界”这种类型的冒险故事,讲述人们去荒无人烟或者充满史前遗迹的地方挖宝探险,包括写《福尔摩斯》柯南·道尔爵士《失落的世界》罗伯特·E·霍华德《所罗门凯恩》系列,以及后来我们很熟悉的“印第安纳·琼斯”也属于这个类别。雨果的杂志极大地推动了纸浆小说这种类型,以至于其中一个分支后来发展成了我们非常熟悉的另一个类别,“超级英雄”

但雨果对这种现象并不是太满意,因为他认为,“最好的科幻小说应该是75%的文学掺杂了25%的科学”。再加上他本人是个企业家,推动了早期无线电行业的发展,甚至是业余无线电早期有力的推动者之一。所以他对拥有实用意义的科学幻想很着迷。

于是雨果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指“各种包装在科幻外衣下的童话和怪异故事”),鼓励更有创造精神的科幻,他甚至提出通过专利改个要给予这些科幻作家专利…………那已经是早在1930年的时代了……

于是自此,科幻的软硬之争就开始了。最早的科幻软硬区分就是指上述所说的“具有前瞻与创意性,着重于技术细节,甚至能被赋予专利”的科幻作品。

之后的情况大家也了解了,科幻迎来了“黄金时代”,甚至产生了被称为“科幻三巨头”的作家们,罗伯特·海因莱因、艾萨克·阿西莫夫、亚瑟·克拉克掀起了所谓“硬科幻”史上的高潮,他们的影响力至今延续。


但随着50年代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到最后,就连科学界也产生了软硬之争,自然科学(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学)被称为硬科学,而社会科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这种依赖统计和图表的被称为软科学。随后科幻界迎来了黄金时代的落幕,前人的丰碑实在是太高了,光科幻三巨头就基本把能写的写了个遍,科幻作者不得不寻找更多的类型和方法。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上面提到的太空歌剧这个子类别。因为《星际迷航》《星球大战》的成功,太空歌剧再次进入大众视野,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科幻类型。谁又能想到,太空歌剧在30年前还是歧视链底端呢?

另一方面,就像之前说的,社科的进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改变。人们更多地开始试图探索人类自身。而科幻界也随即跟上,包括从《1984》开始,到《华氏451》《发条橙》《银翼杀手》,从《少数派报告》《蝇王》。在50~60年代,光《银翼杀手》的作者菲利普·迪克就写了不下7部社科类的科幻,对比之前,这样的产量完全是井喷式的。

但在这之前,难道就没有社会系科幻小说的存在吗?

答案当然是有的。在早期科幻,甚至连“科幻小说”这个词都还没出现的时候,社会系小说就已经存在了。在十九世纪的社会主义潮流席卷之时,诞生了大批以“近未来”为背景的社会小说。其中较为著名的是爱德华·贝拉米在1888年发表的的《回溯过去:2000-1887》,讲述了公元2000年美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蓝图。E·M·福斯特在1909年发表的的短篇《机器休止》,预言了一个有着即时通讯和互联网的世界遭受毁灭的结果。

以及,可能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尔·凡尔纳于1895年发表的,但知名度却并不高的小说,《机器岛》


《机器岛》讲述了一个极端奢华的,全由机械帮助人们生产生活的岛屿,上面住着世界上最富有的富翁们。本应该成为天堂的岛屿,最后却因为利欲熏心的权力斗争,整个岛屿分崩离析,这座天堂岛最终沉没在了深海之中。

凡尔纳用《机器岛》表现了对技术爆炸但社会体系及精神文明却无力追随的忧虑,对资本主义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本质进行了批判。可谓是在那个社会主义浪潮中诞生的必然产物。

而时间再次回到1950~1960年代。

刘慈欣《超新星纪元》想必大家都熟悉,故事讲述了一个大人因为辐射病全部死亡,而由小孩子掌控的未来世界。而在半个世纪之前,也有一部影响深远的描写小孩子间争斗的小说,威廉·戈尔丁于1954年所写的《蝇王》。关于这部小说的分类有很多争议,一般认为是寓言体小说,但也有不少人会把它分类成带有科幻性质的敌托邦小说,故事中描写了一场虚幻的战争,为了逃避战争运送孩子们的飞机坠毁在了一座孤岛上,一开始众人合作并充满秩序的开始野外生存,但随之而来的种种事件最终引发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厮杀。因此,在整本书中,除了那场“虚拟的战争”,其余部分都是毫无任何传统意义上的“科幻元素”的,但它深刻揭示了人性与社会形态的某一种发展模式,是毫无疑问的一场思想实验。

在同一时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落幕,经历了不同意识形态轮番上阵,却最后仍旧被笼罩所谓“权威”“传统”的秩序之下,虽然有着优越的物质基础,但青年们对世界未来的走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于是他们发动了对主流文化与价值的反叛。在美国文学界,“垮掉的一代”开始兴起。而在大洋对岸的法国,“新浪潮运动”迅速爆发。这两次运动像两把枪,以后现代主义的名义发出了尖锐的巨响,影响余波甚至持续到现在。

对此,科幻界也跟上了脚步,新浪潮科幻迅速崛起。与美国和法国的青年们一样,科幻界的年轻作者和读者同样感到了迷茫,因为科技在一段时间的停滞,局限于旧有秩序的科幻已经不再富有激情,不再引人入胜了。终于,他们决定对雨果·根斯巴克建立的“pulp fiction”类型发起反叛。

在此之中,最震撼的枪声来自于科幻电影界。1968年,由斯坦利·库布里克亚瑟·克拉克共同编剧拍摄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将震动科幻电影史,乃至整个影史。


库布里克将过去传统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与电影中的元素,如原始与进步,人类与外星人,时间与空间,人类与AI,进行解构,甚至加入了哲学与古典音乐元素,一起放入了当代语境之下。

因此,有趣的一点是,通常意义上,因为《2001:太空漫游》中充斥着类似“天地通话”、“环形空间站”、“冷冻技术”、“月面基地”、“星际旅行”的技术描述,甚至包括“太空中无法传声”这一点也被忠实的描写,所以被大部分人们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硬科幻”。但它实质上的内核并不是单纯的唯物主义。从影片开场奏响《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那著名的五度音,到人们从猿类进化到太空,甚至最后主角蜕变成了“星孩”,这一切都是在向着“唯意志”致敬,其根本就是弗里德里希·尼采从“权力意志”所提出的“超人哲学”。

另一方面,该片对于“外星生命”的描述非常具有独特性。在天文学家卡尔·萨根的提议下,2001太空漫游里的所谓“外星人”,不是异形这样令人胆寒的,也不是像ET一样虽然丑陋但很可爱。而是一种远超过人类的,甚至根本没有在影片中出现,就把人类玩弄于鼓掌之中的神明。他的最好体现,就是剧中的“黑石”。



小说中是这么形容黑方碑的:
“它十一英尺高,横截面是一又四分之一乘以五英尺。经过最认真的检查发现,它的长宽高比例恰好是1:4:9——即头三个整数的平方。谁也提不出任何看来有道理的解释,但它肯定不是偶然的,因为这个比例经受过最精确的度量。使用地球上的全部技术,用任何物质,也制造不出具有这样难以想象的精密度的板块”
“根据判断,它的长宽高比例,恰好与T.M.A.—1一样——是1:4:9.“我现在距离只有三英里,离地四千英尺。还是丝毫没有动静——任何仪表都没有反应。各个侧面都是绝对平滑的。经过这么年深日久,竟然毫无任何慧星创痕!”

黑石在电影中就这样静静的伫立在那,一言不发,仿佛在宇宙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面对人类穷尽自己的极限也无法找出一丝不平整的事实,黑石仿佛在嘲笑连认知的资格都没有的人类。只要人类探索过的地方,黑石总是先一步静悄悄的在那里等待。那种巨大的颓废感和压抑感随着影片光怪陆离般的电子音效传达给了观众。

而《2001:太空漫游》就像一块“黑方碑”,矗立在名为科幻的地平线上,既引导着后来者,又成为一座难以逾越的里程碑。比如小岛秀夫,比如刘慈欣的《三体》(他自称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及小说,但是他在《三体》中,却把黑石的比例搞错了,写成了1:3:9而不是1:4:9……)、比如拍摄《星际穿越》克里斯托弗·诺兰,甚至苹果公司也受到了这部电影的启迪,乔治·卢卡斯也因为《2001:太空漫游》的特效技术,后来建立了工业光魔,奠定了电影特效工业的基础。几乎新生代的科幻工作者甚至科学工作者应该都曾经有一段时间为其着迷。

另一方面,在科幻文学领域,一位杰出的女性科幻大师脱颖而出。厄休拉·勒吉恩在这个男性大师众多的领域里,带来了全新的视点。

她到目前为止,仅凭小说就获得过5个轨迹奖,4个星云奖,2个雨果奖,1个世界奇幻奖,甚至获得了达蒙·奈特大师奖这一终身荣誉。

她较为出名的作品包括,曾经被日本吉卜力动画公司搬上银幕的《地海传奇》(虽然动画与原著的差异很大),在新浪潮运动中颇为有名的《黑暗的左手》,以及甚至被称为“超越了科幻进入了文学领域”的《一无所有》



她凭借《一无所有》成为史上第一个同时因为一部作品获得雨果奖和星云奖的科幻作家。《一无所有》本质上是一部在乌托邦与敌托邦中徘徊的小说,故事描述了两个社会,一个是由无政府主义者建立的公有制社会,另一个是由有产者们建立的存在阶级与政府的社会。

按照以往的乌托邦小说,作者肯定会选择一个心仪的体制,然后一屁股坐稳并对另一种大肆批判。但《一无所有》并没有。

厄休拉·勒吉恩曾经用长达40年的时间翻译了中国古籍《道德经》,因此她对东方哲学与思想有着深刻的了解,这与以往任何一位西方科幻作家都不一样。她并没有单纯的把《一无所有》中的几种社会体制二元对立起来,并决出高下。

事实上,最终的结论是,并没有“完美”“终极”的社会形态。书中的社会体系各有优势,有产者建立的旧社会虽然充满了战争与不平等,但却富有活力。无政府主义的公有制社会虽然平等,但却失去了进取心。这样一个相对主义的观念使《一无所有》成为了西方科幻文学乃至主流文学中别具一格的篇章。

在《一无所有》中,无政府主义者建立的社会环境恶劣,人们不得不团结起来。厄休拉·勒吉恩肯定了集体主义在极端条件下的优势。而近半个世纪后,真正来自中国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同样赞美了集体主义。不得不承认的是,厄休拉·勒吉恩确实跨过了那堵名为“意识形态”的墙,展现了卓绝的洞察与远见。

而在更早时期,《群星,我的归宿》横空出世。200年前,大仲马凭借着《基督山伯爵》登上了通俗小说的王座,而1957年由阿尔弗雷德·贝斯特所写的,被称为“太空版《基督山伯爵》”的《群星,我的归宿》则毫无疑问的是科幻界的无冕之王。它虽然没有获得过三大科幻奖项,但作者贝斯特仅凭借它和《被毁灭的人》就荣获大师奖,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科幻大师。

小说《群星,我的归宿》基本按照《基督山伯爵》中,冤狱——逃狱——复仇的主线来进行,但背景则完全的科幻化了。小说描述了在未来太阳系殖民的世界,某种被称为“思动”的技术开始流行发生的故事。“思动”可以让你一瞬间,随心所欲的到达任何你所认识的地方,甚至能够超越光速的桎梏。本应该是一桩伟大发明的思动,却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现有的政体与经济模式,最终爆发了战争。

在这由新技术引发的巨大变革中,主角被卷入其中,先是被封入金属棺材在宇宙中漂流了半年,甚至被当做垃圾抛弃,最后被关入了为思动罪犯特制的监狱。

这所监狱深藏于星球的地幔之下,错综复杂。并且为了防止思动,整个监狱没有一丝光亮,暗无天日,实在是实至名归的地狱。

主角就在如此绝望下开始了自己的复仇之路。

科幻是一种“点子文学”,而作者仿佛不要钱一样往这部小说里塞了一大堆点子,其数量和想象力,足够写出数十篇不同题材的小说了。超光速旅行、读心术、财阀与大公司、机械义体及人体改造、宗教崇拜与科学崇拜,等等等等,多到数都数不完的点子竟严丝合缝的全塞在了这篇小说中。

无怪乎另一位科幻小说家兼NASA的科学家杰弗瑞·兰迪斯评价这本书为“伟大中最伟大的。”

“格列佛·佛雷是我名,
塔拉是我的母星。
深深的宇宙是我的居所,
群星是我的归宿。”

主角念诵的这首深沉而沧桑的诗句,将会与想象力的极限一起,回荡在浩瀚的宇宙,在那里,在群星之中,那最后的归宿。

而作者阿尔弗雷德·贝斯特,也成为见证了“黄金时代”的结束、推动了“新浪潮时代”的进程,并启发了“赛博朋克时代”的杰出科幻大师。

二十世纪终于过半,新浪潮运动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具体涉及了怎样的变化或者具体涉及了哪些作者在后世中一直有所争论。但这一切都不要紧了,因为马上,一场新的浪潮即将袭来。


新的浪潮。

还记得之前提到,E·M·福斯特在1909年发表的的短篇《机器休止》吗?该短篇小说预言了某个高度自动化甚至还有互联网的世界,而从那个年代往后近30年,在炮火阴霾之下的英国布莱切利庄园,一个名叫图灵的年轻天才为后来电子计算机的蓬勃发展写下浓重的一笔。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
1969年,ARPANET诞生
1973年,第一台个人电脑诞生
1981年,TCP/IP协议规范建立
1985年,首个域名出现
1991年,万维网正式诞生。

如今,互联网对于大众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到了日常生活无法离开的地步。但在1980年,不论是PC,还是网络,对当时的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自然,与此息息相关的科幻界也不会袖手旁观,科幻界正式进入赛博朋克时代。

有趣的是,与大多数人的印象不同,赛博朋克最初的印象并不是由《银翼杀手》的原著1968年出版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提供。实际上该小说并没有在一开始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1982年改编版的《银翼杀手》也票房惨淡,甚至不如同样是赛博朋克的《电子世界争霸战》,后者甚至在没有赛博空间这个词的时候,就已经描述了虚拟世界。但《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贡献了一个影响了之后几乎所有赛博朋克的命题,那就是:人是什么?

另一方面,通常意义来说,科幻界把较早塑造“赛博朋克”这一类艺术风格的小说认定为1984年由威廉·吉布森出版的《神经漫游者》

网络Matrix、控制论、黑客、人工智能、脑机接口、人体改造、由大公司垄断的敌托邦。这些几乎是后续赛博朋克必备的元素。而更重要的是,《神经漫游者》将故事的背景放在了以往其他科幻小说基本没有尝试过的地点,日本

《神经漫游者》发生的地点在日本千叶,那个时候实际上作者威廉·吉布森并没有去过日本千叶。而当他来到日本的涩谷时,不禁感叹:“现代日本就是赛博朋克。”



事实上,另一部在赛博朋克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小说,尼尔·斯蒂芬森于1992年出版的小说《雪崩》,其主角也同样是一个日本人,名为弘·主角(您没看错,人家名字就叫主角……Hiro Protagonist,而hiro在日语里和hero读音相似,所以实际上他的名字很可能是“主角·主角”……可以说是非常的朋克了)。他手持着一把日本刀,边当快递员边砍翻了整个虚拟世界……


不得不说,日本确实是“赛博朋克”这个题材最好的发生地。身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点,既有着东方神秘的文化背景,又有着西方开放现代的时尚气息。实际上日本人对于赛博朋克的吸收与理解非常成功。

阴暗潮湿的街巷、耸立的高楼与霓虹灯、大企业与政府互相勾结、形状扭曲古怪的电子义体。这些是被大家称为赛博朋克风格的艺术元素。但如果问起赛博朋克的内核究竟是什么,可能有不少人并不能一下子回答出来。

但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只用一句话就能完美概括:“High tech, Low life.(高科技,低生活)

很久以前的人们,一直认为科技的发展力决定了生产力,而生产力决定了财富和生活的幸福度。但自从进入后现代之后,许多人渐渐开始质疑这一点。

关于这句话最好的诠释,是来自于日本漫画家木城雪户的作品《铳梦》(美版译名:《阿丽塔:战斗天使》,由卡梅隆监制罗德里格兹导演的电影版即将在大陆上映)。

《铳梦》有着西方赛博朋克的标准元素,故事讲述了一个合成人医生与猎头的依德,生活在被天空都市萨雷姆统治的废铁镇,而废铁镇则是天空都市的排污厂。某天依德无意中捡到了从天空都市落下来的改造人头颅,依德修复她后赐予了她一个名字——加里。失忆的加里却拥有着已经失传的火星古武术,以此,加里开始了在这个世界格斗生存的历险。



在漫画中,废铁镇就如同赛博朋克中通常的都市一样,肮脏潮湿,充满着猎头与盗贼,到处都是令人胆寒的危险分子,人们借助黑市来交易义体,改造人体,从而在这个恶劣的环境中生存。

而另一方面,天空都市萨雷姆则是高度发达的乌托邦,人们保持着正常的肉体,由AI控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并且将废铁镇作为排污和压榨对象。

但当故事继续发展之后,一切都改变了。加里最后发现,萨雷姆人的大脑竟然是电子元器件。原来萨雷姆人早已将自己的大脑改造成了储存意识的机械,萨雷姆人和废铁镇的人们一样,也是合成人,只不过废铁镇的人保留了身为人类的大脑改造了肢体,萨雷姆人没有改造肢体而改造了大脑,而萨雷姆人竟然自诩高人一等,这是多么荒谬啊!

至此,我们终于绕回了由《银翼杀手》引出的那个问题:“人是什么?”,或者“人的心、人的灵魂究竟该怎样定义?”。

这便是“High tech, Low life”的体现,也是赛博朋克最为核心的内涵。在这一点上,另一部著名的赛博朋克,由士郎正宗原著,押井守导演的1995版《攻壳机动队》也同样涉及了类似的命题并大受好评。


《铳梦》与《攻壳机动队》只是日本吸取了西方赛博朋克的一个典型例子,但日本的赛博朋克却发展出了西方所没有的另一种模式。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日本社会与赛博朋克这个题材,有着天然的契合度。

还记得“新浪潮运动”是怎样发生的吗?没错,经历了战后洗礼紧接着进入经济腾飞,随后在面对各种意识形态中渐渐迷茫,开始了对主流和权威的反叛。而这也同样发生在了1980年代的日本青年身上。

经历过帝国主义,战败,经济复苏,左翼思潮的崛起与破灭,经济腾飞,紧接着不安感悄悄的笼罩在了所有日本人的心中,最终,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日本社会陷入空前的停滞期,被称为失去的30年,日本青年开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在这之中,作为日本赛博朋克起点的《阿基拉》就已经隐隐的感受到了那股阴霾。


大友克洋的漫画与动画电影《阿基拉》,与同时期的赛博朋克更多了一些幻灭。在这部电影里,东京甚至被毁灭了两次。在剧中,1988年日本东京被爆炸摧毁,引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2019年,重建后的东京被笼罩在财阀与政府勾结的统治之下,并秘密的进行超能力实验。平常总是被保护的少年铁雄因此得到了无可匹敌的超能力。突然间获得强大力量使他平常被压抑的欲望膨胀,心态失去了控制,最终再次摧毁了东京。

《阿基拉》毫无疑问地表现出了那个年代日本大众与精英对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滋生蔓延,并最终在奥姆真理教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后爆发开来。在当时的日本,不乏知识分子与高阶层精英迷信奥姆真理教,或许正是因为之前所提到的不安感作祟吧。

奥姆真理教事件则在某一种程度上反而启发了日本动画。受此启发,1995年由庵野秀明导演的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彻底改变了日本动画的工业结构,其推广的“动画制作委员会”制度如今已经是日本动画制作的基本模式了。但《新世纪福音战士》最大的贡献则是把后现代语境引入了日本动画中,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动画“只是给小孩卖玩具”的印象。

苏珊·J·内皮尔(日本文学和动漫批评家,研究方向多与影视、日本文学与文化相关)在《当机器休止:《新世纪福音战士》和《玲音》中的幻想,现实和终极身份》(下文称当机器休止:EVA与Lain)一文中写道:“故事的另一条线索要复杂和刺激得多,它被主角们精神和情感上的不安状态推动。主角们都有精神上的重大伤口,在越来越疯狂的末世背景中(后来我们知道NERV的诡计和使徒同样可怕),主角们的精神混乱更加严重。尽管《新世纪福音战士》里有极具吸引力、想象力丰富的战斗场面,但真正具有开创性的是对人物心理斗争的复现。心理斗争范围广泛,并且很耗精力,而心理分析中的诡辩也被展现出来。角色试图把握内心焦虑,把握自我和他人的关系,以及把握和终极意义上的那个它者(Otherness)的关系。”

而苏珊·J·内皮尔还总结道:“东京以现代日本中心的形象出现在《阿基拉》、《玲音(Lain)》和《新世纪福音战士》等动漫中,成为T•S•艾略特(T. S. Eliot)的《荒原》(The Waste Land, 1922)中道德沦丧的、后现代主义的、虚拟现实意义上的“虚幻城市”。”

“真实与虚幻”,这个在日本赛博朋克中极为重要的话题就这样浮出水面。其中,1998的《玲音》(全称玲音的系列实验动画,Serial Experiments Lain,下略称Lain)是最为杰出的代表,它被认为是“《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接任者”,当然也许会有人戏谑道:“

”,毕竟相比《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意识流,《Lain》可能是最贴切文学上“意识流”的动画,通俗来讲,就是中途不小心少看一集你也很可能不会发现……但Lain本身的艺术性十足,其片头与片尾曲也很独特。

“I am falling, I am fading,I have lost it all.”——《Lain》片头曲
片头曲与片尾曲观看地址:
[bilibili.com/video/av25]
[bilibili.com/video/av25]




《Lain》有着十分“硬核”的设定。导演中村隆太郎可能是会拍动画里最懂IT,而懂IT里最会拍动画的。他本身是苹果公司的狂热粉丝,在动画中多次出现对苹果公司产品的致敬。


如主角使用的电脑,其实就是苹果公司发售20周年的纪念MAC机。




还有诸如主角的学校所学习的课程是一种早期的计算机语言LISP。



桌子上的电脑则毫无疑问是上世纪的IMAC一体机




甚至还有携带式的全景AR,其搭载的是苹果公司未完成项目Project X中名为HotSauce的系统



甚至就连在动画中垄断了整个电子科技的公司“橘总研”也是neta自苹果机品牌“Macintosh”(就是我们说的Mac,实际上是一种苹果的名字)。另外在动画中出现的字体也来自于苹果公司,甚至开场的播报音“Layer”也是来源于苹果的语音合成。

除此以外,包括网络的设定也颇为“赛博朋克”,1998年的《Lain》所设定网络与现在人们使用的网络颇为相似。

Wired(连线,同时还是“迷幻的”,是一个双关语)成功连接着每一个人,人们通过网络交互,生活,网络成为了人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玲音的世界里,脑机接口技术高度发达。人们能依靠“Protocol 7(协议7)”将电脑和人脑连接起来。更为惊人的是,在动画中,协议7被利用,与地球电磁场结合,实现了以舒曼共振为技术的脑机接口体系。



舒曼共振最早由特斯拉发现,他在《The Transmiss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Without Wires As A Means Of Furthering World Peace》一文中这样描述舒曼共振:“如此令人震惊的事实是在这个连接中,就好像造物主他自己对这个星球进行了电力设计……”。随后由德国科学家舒曼测量确认其频率为7.83hz。

在动画中,认为舒曼共振与人脑电信号频率相似,因此通过协议7使人类可以不经过任何终端,直接与其他人进行互联,使地球成为一个巨大的网络。

由此,催生出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在Lain世界中,一种被称为Accela(词根带有加速的含义)的机械毒品被大量使用。Accela利用脑机接口通过将人脑超频,让思维速度提升以跟上网络传输的速度,从而获得信息流下的欣快感(剧中称这种病态需求为Infornography,大致等同于信息依赖症)。这是否让你想起了每日手机电脑不离手,通过疯狂浏览各种碎片化信息以满足自身的现代人呢?




同时,人们彼此相连,彼此的独立人格渐渐互相融合,每个独立个体的隐私已经无法在安然无恙的保存在别人无法探查的黑暗之下了。在网络还并不发达的那个年代,制作人们就已经深刻的预言到了深处信息流中的现代社会难以避免的隐私问题。

另一方面,在Lain世界中,人们使用一种被称为NAVI的终端,其功能非常类似电脑。NAVI可能是“Knowledge Navigator”的缩写,由苹果CEO John Sculley在1987年提出。他在Ted Nelson提出的“超文本”概念上,认为“Knowledge Navigator将可以应用于多媒体应用,能够利用大面积高分辨率平板显示器来支持文本、全彩、图片和电脑动画。它也可以实现高保真的语音合成与语音识别。Sculley强调Knowledge Navigator不需要采取任何特定的外观形式;它可以是桌式电脑,手提电脑,甚至可以放在衣服中。”

而如今,这个预言早已实现。但在Lain的世界里,这个设想被进一步展现,不仅仅是多媒体,甚至于人类的思想也以超文本的形式碎片化的连接在了一起。

由舒曼共振连接着人类们的集体无意识(荣格提出的心理学概念),最后竟然让地球这个巨大的网络生成了一个类似盖亚意识的智能人格。更为可怕的是,这个集体无意识人格的终端渐渐发现,真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的边界开始模糊了,“记忆中不存在的事情就从未发生过……你只管去改写记忆好了。”,连记忆也能随心所欲的篡改,甚至能影响现实世界,毫无疑问真实与虚拟被彻底的消解了,整个世界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与此同时,随着真实与虚拟的融合,主角对于自我的认知也开始疑惑。“我是谁?”这个问题再一次抛出。最终,主角虽然明确了自我,也明白了一个事实:“真实与虚拟是彼此分隔的。”于是到最后,主角选择消解了别人记忆中的自我,最后成为在真实与虚幻中徘徊的幽灵,陷入永世的孤独。


毫无疑问《Lain》整体上影射了因对现实迷茫,进而选择藏匿进亚文化,回避甚至反叛主流价值的青年人。他们可能会成为现代社会精神上的“嬉皮士”,同样成为那个在真实虚幻的夹缝中失去自我的幽灵。

“末世论声称毁灭的不仅是物质世界。相反,观众和读者面对的常常是一种渐强的,由无助感推动的故事。这一无助感同某些外在与内在的压迫力量息息相关。作品弥漫着幽闭恐惧症和妄想症,最终导致的不仅是文化的危机,而是文化的绝望。”《当机器休止:EVA与Lain》中这样评价到。

事实上这一主题在日本动画中并不少见。2010年,由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盗梦空间》轰动一时,影片所讲述的梦境世界大受好评。不过在《盗梦空间》的4年前,一位来自日本的导演与小说家,今敏筒井康隆(代表作《穿越时空的少女》)也出色的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梦境,这就是《Paprika》(盗梦侦探\红辣椒,下称红辣椒),曾被称为“绝对不可能被影视化的小说”。



关于《红辣椒》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赞美之词满溢可能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但只要看看动画开场曲的短片,我想就能窥见一二了,一起来感受一下红辣椒这个梦之妖精的迷人魅力吧。
《红辣椒》片头曲:[bilibili.com/video/av19]

《红辣椒》与《盗梦空间》在某些地方颇为相似,包括同样涉及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包括同样使用了失重和方向错位来描述梦境(在《红辣椒》里甚至通过扭曲线条来表达梦境),包括同样使用了电梯下降来象征通往潜意识的过程,包括同样使用镜面破碎来表达梦境表里的交界。




但实际上,二者所要表达的内涵则完全不同。

《盗梦空间》更像是裹挟了好莱坞元素的弗洛伊德概念,用某种视觉几何上,也就是梦境嵌套的概念迷惑观众,同时加上各种潜意识带来的混乱感,让观众失去对梦境边界的掌握,从而让人感受到梦境的危险与深邃。

而《红辣椒》表面上看起来也仿佛是使用弗洛伊德观念,但内在则是萨特存在主义。 它虽然以梦为主题,但实际上是在影射现实,借助“梦”这一充满幻想般的主题,去表达现实意义深厚的社会问题,其挑战是严峻的,但《红辣椒》出色的完成了这一任务,既表现了梦中天马行空的景象,又充分展现了今敏所关注的现实问题。

故事先从身为警察的粉川一场光怪陆离的梦开始,先是人物的形体完全的被打破,紧接着进入了一场莫名其妙的抓捕,人物的面容开始混淆,随后粉川开始坠落,不断跳跃的电影片段和元素充斥着画面,从《泰山》、《007》到《罗马假日》,最后终于到了案发现场,但案发现场的走廊却开始失去形态渐渐扭曲,阻碍粉川去抓捕犯人……

原来这是在名为红辣椒的梦侦探使用了能进入梦境的机器DC mini进入粉川梦境中看到的画面,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梦境进行精神治疗。

事实上当整部影片结束,我们会得知这里的映象全是由男主角潜意识投射而成。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愿望的达成,是清醒状态的延续。”他认为,梦境很大程度上是现实欲望压抑以寻求解放的某种代偿。这一点被今敏使用象征主义手段完美的展现了出来


最为明显的是白天冷峻认真的冰美人千叶,梦境则是火辣热情的红辣椒



看似醉心工作但实际上却是异装癖同性恋的冰室在梦中是身着女装的人形



看起来如精英一般的小山内,实际上既扮演了冰室眼中的“阿波罗”,





又扮演了“被命运肆意摆布的俄狄浦斯”(红辣椒则刚好扮演了被俄狄浦斯杀死的斯芬克斯)



外表是个粗糙肥宅但内心单纯仿佛孩子一样的天才时田



平时坐着轮椅的理事长但在梦中却是下半身长着树根的怪物



虽然是热爱工作的警察但内心却压抑着拍警匪电影的粉川



甚至连所长在梦中都摆出了纳粹礼,暗示臣服于理事会的独裁。




在《红辣椒》中出现的角色们通常背负着二重身份。由于社会及他人的压力,他们不得不将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萨特存在主义认为“他人即地狱”,在他人窥视与社会身份的双重作用下,与他者的冲突最终导致了自我的压抑。

但随后,更加可怕的事情发生了,DC mini因为试图利用梦境实行独裁的某个阴谋彻底失控了。角色们分别沉溺于自己的梦境里再也无法醒来。随后DC mini彻底暴走,梦境开始侵蚀现实,实际意义上的,“梦境与现实”再也无法区分了。

现世为梦,夜梦为真。”,这是日本推理小说之父江户川乱步的名言。日本文化深受庄子思想影响,比如齐物与物哀就非常类似。在日本文化中,“庄周梦蝶”也是非常流行的元素,因为它混淆了“梦境与现实”的边界,主体与客体的桎梏。在《红辣椒》中也不例外


混淆梦境与现实的人们开始解放自己的欲望。


屈从于现实从而感受到绝望的人开始了自杀表演



平时衣着工整的上班族化成了摇滚乐队



期望着一夜暴富的主妇们变成了金神像



陷入物欲之中的少女们沉迷不良的宅系文化



偷窥狂们则肆无忌惮的应邀而上



流浪汉和NEET们也加入了游行队伍



本应该严肃的民主选举却仿佛闹剧一样



沉迷于职场斗争的人们大打出手



以及最后把自己的现实寄托给宗教的人们。




今敏和对日本的社会现状感受到了由衷的不安。由于日本森严的社会结构和保守的人际关系,使日本人陷入了压抑与释放的矛盾之中,纷纷选择逃避现实,最终也许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但如何解决呢?

今敏自然也给出了解决办法,只需要一点“调料”就好了,这个调料就是“红辣椒”

在动画中,红辣椒是激情与奔放的象征,是梦里无拘无束的梦之精灵。人们都是被名为现实的牢笼囚禁的犯人。而创造这牢笼的不是别人,正是每个人自己。



每个人都藏在虚假的外皮之下,在“他人即地狱”的影响下,在梦想与现实之中,在他人与自我中反复纠结,最后的结果就是个体完全的撕裂,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最终扎入虚无的深渊。



在动画最后,拯救这个濒临世界的方法是:“对付影子用光明,对付梦境用现实,对付死亡用生命,对付男人用女人。那里需要缺少的一味调料——红辣椒。”
于是,当自身的两面互相承认彼此,不再因为外部的眼光和内心的牵绊分割的时候,二元对立自然而然的就被消解了。人们能够,也应该寻找自己为之生存的目的和生活的激情,而不是堕入空虚。

于是影片的最后,当女主角化身为荣格心中的男性心目中的女性原型Anima,与她自己心中女性对男性的原型Animas融合,最终彻底解放自性,并于另一边仿佛擎天柱一般巨大的阴影原型进行最后的战斗。非常有意思的是,与其他天崩地裂的boss战不同,最后消灭boss的手段其实是把它吞噬掉了,最后二人消失,世界再次回复原装。就这样,撕掉了人格面具,Anima与Animas的融合解放了自性,消解了阴影,最终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

这就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另一条重要的思想“存在先于本质”

《红辣椒》用仅仅90分钟的时长,以“动画”这个无拘无束的载体,利用包括“以形为线索的无技巧剪辑”等在内的电影手法,让观众彻底的沉浸在这场如梦似幻的惊险之旅中。它的主题也并不是科幻片惯用的宏大叙事,没有外星人入侵,没有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没有令人震撼的高科技装备。每一个角色都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唯一的拯救者。

“是懦夫把自己变成懦夫,是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这是萨特的存在主义送给人们的礼物,而《红辣椒》也是今敏送给大家的一份富有人文关怀的饯别礼,今敏用自己的一生去“造梦”,希望动画不再被贴上“给小孩子看”的标签,希望动画能启迪观众们深思,并因此让自己更加幸福。

“我要怀着对世上所有美好事物的谢意,放下我的笔了。我就先走一步了。”——今敏遗书,于2010年8月24日病逝。

日本动画漫画中类似主题的作品非常之多,其他的还包括《少女革命》《无限地带23》《泡泡糖危机》等对这个问题也都有所涉及。

另一个例子是于1995年拍摄的《Key the metal idol》(非常偶像key)。故事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带有唯心主义的赛博朋克背景。身为机器人的主角Key的父亲,也就是制造者去世了,而临终前嘱托Key,一定要取得3万人的心才能够变成人。可是身为机器人的Key又怎么能知道人心是什么呢?

动画就以这种充满了梦幻感的设定开展了,就如同它那充满了神秘感的片头曲一样
《非常偶像key》片头曲:[bilibili.com/video/av32]



于是Key来到了大城市,中途被一个偶像猎头盯上了,想要劝说不明就里的Key去拍三级片,幸好Key儿时的玩伴及时的阻止了她。

但Key为了成为人,于是仍然决定成为偶像。她在电视上看到了最受欢迎的偶像们起舞歌唱,而台下的观众们则兴奋不已。于是Key决定以她们为目标。

但随后发生的故事完全超出了Key的想象范围。原来那些翩翩起舞的偶像们,并不是人类,而是机器人。一个军火公司,将人类的意志抽取出来做成凝胶,以此做成机器人,而这些机器偶像们则是为了吸收观众们狂热的的意志做成凝胶,用以驱动武器。

而更令人惊讶的是,Key并不是机器人,而是吸收保存了人们信仰凝胶的人类。自以为是机器人的人,却梦想要成为自以为是人类的机器人,简直是绝佳的讽刺。

最后,Key在演唱会上,用一只动听的摇篮曲,将被吸收了意志而沉睡的人们唤醒。

动画中经典的摇篮曲:[bilibili.com/video/av43]



《非常偶像key》的表面主题是明确的,偶像亦或是流行文化,仿佛流水线一般,压榨产出者,另一方面却吸收着狂热者的金钱与信仰。这样的过程使得偶像,流行文化,亦或是各种内容产出者,渐渐失去了人类的心,失去了那份真诚与坦率。

另一方面,如果大家对用心的人与作品也回报以真心与坦率,而不是仿佛对待某种流水线产品一样用完即弃,也许真的能让作品再一次的鲜活起来。

时至今日,不论是之前流行的“虚拟歌姬”(如初音未来、洛天依等),还是从2017年开始发展的Vtuber(Virtual YouTuber,虚拟视频主,例如绊爱。),都已经渐渐融入流行文化,人们开始接受部分虚拟或者甚至完全虚拟的偶像了。传播的渠道与门槛大幅度降低,人们已经毫无疑问的走上了个体创作的时代,甚至连创作主体也并不需要是身份统一的真实人类。因此,人们是否会走上《非常偶像key》所担忧的道路上呢?






但同时也毫无疑问的,《非常偶像key》也同样包含了对自我认知的寻找与肯定。不论是想要变成人的Key,作为偶像却没有心的机器人,还是那些狂热的试图寻找信仰崇拜的观众们,他们都渐渐从迷失自我中寻找到了回归心灵的途径。

最后就用Key的配音,也就是岩男润子演唱的《手心中的宇宙》结束关于这部动画的介绍吧。
[bilibili.com/video/av43]

至此,科幻的轨迹已经走过了超过100年了。在100年间诞生了许许多多不同形式的科幻作品,在这里的提到的只是非常少数而已,科幻的世界就如同人们的想象力一样广阔,梦想有多大,科幻的世界就有多大。

《侏罗纪公园》迈克尔·克莱顿在他的另一本小说《神秘之球》中这样说道:“……然而熊在一个重要方面与你们迥然不同,它无法进行一种你们称为想象的活动。它无法在脑海里形成现实中也许会有的形象。它无法回顾你们称为过去的一切,也无法展望你们称为未来的一切。这种进行想象的特殊能力,就是使你们这个物种变成像现在这样了不起的原因。没有别的原因了。不是你们模仿的本能,不是你们使用工具的本能,也不是你们使用语言、行使暴力、关心后代或形成社会集团的能力。都不是这些能力,因为这些能力在其他动物身上也可以找到。你们之所以了不起,就在于你们具有想象力。”

迈克尔·克莱顿一生写过众多的各类小说,其中有13部都被拍成了电影,比较著名的是《火车大劫案》、《侏罗纪公园》、《神秘之球》等。还当过导演与编剧,他不仅拍摄自己的作品,也拍摄出类似《西部世界》《急诊室的故事》这样的作品。他甚至还自己制作了一款游戏《亚马逊》,卖的也很不错,他的一生毫无疑问的拓展了人类的想象力。

除了之前提到的这些类型的科幻,还有一种科幻是无论怎样都塞不进别的类型中的作品。比如下面提到的《银河系漫游指南》

《银河系漫游指南》是由道格拉斯·亚当斯所写的系列科幻小说。他之所以不能分进任何类别的科幻小说是因为,它独特到大概只能被分进被称为“银河系漫游指南”这个分类了。具体为什么,我想,我只要引用这本书开头的引子及几段剧情就能很好的体现了。
“这颗行星上存在着——或者说曾经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部分的居民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感到不开心。针对这一问题曾提出过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但其中大部分都是紧紧围绕那些绿色小纸片的运动来着手的——这很奇怪,因为实际上并不是这些绿色小纸片不开心。”

而本书的故事呢,则开始于这颗星球上的一所房子。

我们可怜的主角亚瑟·邓肯,他的房子就要被强拆了……

他这会儿正躺在推土机面前阻止强拆呢,而他那伪装成地球人的外星好友却有一个比他的房子被强拆更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他,但是强拆工人可不管这么多,毕竟亚瑟的房子挡住了政府规划的高速路了。

于是这只流落地球的外星人三言两语把强拆工人忽悠到了推土机前代替亚瑟躺下,而他则把亚瑟带到了酒馆喝酒。

哦对了,说道那个比强拆亚瑟房子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地球就要被强拆了。
“地球上的人们,请你们注意了,”一个声音响起,音质美极了。这个完美的四声道声音几乎没有一丝扭曲,纯得足以使一个勇敢的人留下眼泪。

“这里是银河系超空间计划委员会的沃贡·杰尔兹,”这个声音继续说道,“你们无疑已经知道,开发银河系偏远地区的计划需要修建一条超空间快速通道穿越你们这个星系。令人遗憾的是,你们居住的这颗行星属于被清除的范围。清除行动将在你们地球时间两分钟之内展开。谢谢。”

然后,广播系统停止了工作。

无法理解的恐惧降临到地球上围观的人们中间。这种恐惧开始慢慢在人群中蔓延开来,就像一张纸板上放着铁屑,而有一块磁铁在纸板下移动。恐慌开始蔓延,这是一种因为绝望而想逃跑的恐慌,但实际上却无路可逃。

看到这些场景,沃贡人又一次打开了广播系统。它说;“没有必要对此表现出惊慌。所有的计划表格和清除指令都已经在位于半人马座主星上的你们这个地区的规划部门里展示了50个地球年,所以你们有足够的时间提出任何正式的投诉意见。现在才开始慌乱已经太晚了,没有任何意义。”

就开头短短几段文字就彻底地展现了《银河系漫游指南》无与伦比的黑色幽默,它是那种让你总是在莫名其妙的地方会心一笑但仔细想想却好像颇有现实道理的书。

当然《银河系漫游指南》贡献的最重要的一个话题,就是那个“关于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答案”。

当你把这个问题输入谷歌计算器或者wolframalpha的时候,会得到以下答案:




42,这是贯穿了全书的一个数字,它的意思,除了是“关于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答案”以外,什么也不是。也许有一天,当外星人真的试图强拆地球的时候,人们或许可以用42这个数字予以回应,搞不好外星人也是那本神奇的《银河系漫游指南》的忠实读者呢?

“记住《银河系漫游指南》封面上用大而友善的字母写下的忠告吧:不要恐慌。”

还有一种科幻则更为神奇,大概可以堪称科幻版的“安乐椅推理”。相信大家也有听过《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部另类的科幻电影。该片只用了一万美元预算,在两个星期内就拍摄了一部没有特效、没有豪华道具纯用对白推进剧情的科幻电影。其实早在之前,科幻小说领域也有一些类似这样的“特立独行”的作品。其中最为有趣的例子大概是由吉恩·布鲁尔所写的《K星异客》,顺带一提,作者在成为科幻小说家前主要是进行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生物研究者。但有趣的是,《K星异客》并不“硬核”。

事实上,《K星异客》颇有点像科幻版的《脑髓地狱》(由梦野久作1935年发表,被称为日本四大奇书之一)。该书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记述了一位精神病医师收治了一位“自称来自K星”的精神病人。至此,这位精神病医师就开始了和这位“K星人”斗智斗勇,试图设法证明这位“K星人”并不是外星人,而是一位精神病患者。

全篇几乎以对话和小情节组成,作者对于剧情的把控很出色,让你总是会在认知的天平上反复徘徊,当你开始觉得他是K星人或者精神病时时,天平的另一边也总是会多出一串砝码。

虽然这位“K星人”对自己星球生态与社会结构的描述非常清楚,但与这位“K星人”聊天并不是本篇小说的主旨。在小说中,与他在同一所病院的病人们,或多或少都承受着生活中的苦恼与绝望,但自从有了这位“K星人”,一切都慢慢变好了。在这位可敬的“K星人”的帮助下,这些可怜的病人们慢慢恢复,重新走向了正常的生活。

既然如此,这位“K星人”究竟是不是真的外星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科幻就是这样,100多年的科幻史,有着各种千奇百怪的科幻类型,与时俱进的出现在不同的载体上,作者有不同国家,不同信仰,不同的意识形态,但他们写科幻的目的却是一致的: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与希冀。

科幻虽然涉及了科学这一题材,但科学并不是冰冷坚硬的。科幻也可以是富有人文精神,像寒冬中一杯加了蜂蜜的浓茶,温暖滋润每一个人的心灵。


结语

首先再强调一下,本文想要讨论的对象是以下言论:


1、XXX不是硬科幻,所以XXX是个垃圾。X
2、硬科幻永远比软科幻高端优秀。X
3、硬科幻必须有一条完整的贴合理论与实际的科学理论,否则就是软科幻\垃圾。X
4、XXX是奇幻\灾难\怪兽\超级英雄,所以我要把它们开除出科幻。

而不是以下内容

1、XXX不是硬科幻,我不喜欢。√
2、我更喜欢硬科幻,而不是软科幻。(反之同样)√
3、我认为XXX科幻中出现了理论错误,将其列出:………………………√


说到底,前者从整个科幻史来讲,都是奇怪的误会。在本文中我也以描述整个科幻发展历程以及举出了部分例子作为佐证。我举得例子呢大部分都属于,就是资深科幻迷们基本都看过,但是初接触科幻的人可能不太了解的例子。因为我发现很多人对科幻的了解与印象还基本停留在黄金时代及以前,这部分人可能对所谓“硬科幻”很有好感,但是对所谓的“软科幻”或者“看上去很硬实际上很软的科幻”了解不太多,所以我举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而跳过了几乎整个黄金时代,并不是他们不优秀,而是我觉得了解的人应该挺多的了,没有必要详细描述。

另外用比较大的篇幅写了一下日本动画与漫画,在赛博朋克这边,日本动画与漫画确实是比较有影响力的,而且科幻很长一段时间属于亚文化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中国的《科幻世界》目前每年发行大概15万份,已经是世界最大发行量的科幻杂志了…… ,而日本动画与漫画也同样是亚文化 虽然在日本好像挺主流 ,所以两者相加,了解的人会比较少,所以给予了不少篇幅 以及我其实真的想推荐其中两部

想了好几年了一直没空写,主要是感觉水平不够,写不出来。

另外还有一些零碎的不适合放在正篇内的,就放在这了,先来说一说关于科幻是否需要严格遵守科学一事。

实际上不论你是否承认,寻找到对科学理论描述完美无缺的科幻作品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就像之前我也提到了,科幻小说之父雨果这样说过:“最好的科幻小说应该是75%的文学掺杂了25%的科学。”科幻小说还是文学性占了多数,科学只是少部分。另一方面,考虑到作者时代、背景、学识、以及对作品的艺术性追求,很多时候只能对作品中的科学性加以妥协。

比如《2001:太空漫游》,众所周知它对于科学的描述和预言一般认为是比较精确的,甚至连“太空真空中无法传声”这一点都有所考虑,但它还是不得不故意犯下一个错误:在发现号飞船航行的时候,背景的群星不应该出现肉眼可见的位移。但库布里克明知这一点是错误的,仍然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如果背景的群星不动,那么飞船与背景就很难产生冲突感,导致观众会一头雾水。

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想象力的极限。事实上不得不承认的一点,那就是人的想象力,会因为认知本身的原因产生极限。

科幻三巨头之一的阿西莫夫将其称为“电梯效应”。

“假设有一名1850年代的科幻作者(文章中阿西莫夫以第一人称举例),他通过某种途径得知了近未来的百层高楼的存在,他开始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思在摩天大楼中的生活情况:首先,爬楼层很辛苦,所以大厦里的人会不愿离开大厦,所以大厦会发展出独立的经济体系;这摩天大楼里也会有文明人生活的必须设施,比如餐厅,理发厅,健身房等,因为大多数人不会爬太多层,所以这些设施会几层就循环出现;大楼需要物资供给,所以会有一套专门的物资运输系统如同生命线一般工作,对应的楼侧面会有收取这些物资的门存在;在低楼层房间的租金会比较高,因为走到地面更加简单;而在高层的穷人们要在楼与楼之间来往,所以两栋邻近的大楼间会有桥梁,如果要到达地面,可能是坐一个螺旋的滑梯,而上楼可能就要每上几楼就在休息室休息一下……接下来还有可能会去想这栋摩天大楼是怎么盖出来的……仿佛有一些蒸汽朋克风格,不过我们从现在的眼光看,虽然有部分是言中了(比如不愿离开大楼,低楼层贵……)但是其他的东西在“电梯”一物的出现后变得毫无意义,甚至错的有些荒谬可笑。”

事实上另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来自于1927年的德国电影《大都会》,其讲述的是2000年一个敌托邦世界,阶级分化严重,并且地上的资本家们为了享受优厚的待遇,无尽的压榨在地下工作的人们。有趣的是,该片预言了包括摩天大楼和复杂拥堵的城市立交,在空中和地面穿行的有轨交通,甚至于可能是影史上第一个实际意义上的“机器人”,她完全的拥有人类的外表和超高的智能。

然而饶是如此,这部电影仍然没有想到把工厂与机器人合二为一,2000年后的世界拥有着流水线与人工智能,那么影片中压榨工人们的事情也会相应的更少一些。当然,影片其他地方仍然有很大的价值,特别是描述犹太资本家的那部分,以至于希特勒当时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希特勒他就有啥是不喜欢的吗…… ,就算今天来看仍旧有不少启示。


另一个是关于“软科幻与硬科幻”的分类,实际上这套二分法在100多年的科幻发展之后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原因的话之前我也有提到,科幻的软硬边界其实已经开始慢慢模糊,已经有不少的科幻评论家认为,软硬度是不能足以区分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科幻类别的,尤其是在新浪潮运动之后……
比如1979年出版至今仍在坚持修订的的《科幻小说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里就提到

“ The contrasting of soft sf with hard sf is sometimes illogical. Stories of Psi Powers or Supermen, for example, have little to do with real science, but are regularly regarded by sf readers as hard sf. The New Wave was generally associated with soft sf; Cyberpunk falls somewhere between the two.”

翻译过来就是“软硬科幻的对比有时候没有什么逻辑。超自然力量或者超人和真正的科学啥关系没有,但通常读者会认为是“硬科幻”。新浪潮运动通常和软科幻相关,赛博朋克则在两者之间。”

实际上你看,关于“超级英雄”究竟属于什么科幻还有所争论,甚至算不算科幻都能引来争吵。

目前国外科幻界对于科幻和奇幻基本不太做区分,虽然也有专门的奇幻奖项,不过三大奖项,雨果、星云、轨迹奖基本都会颁发给奇幻文学。

比如《哈利波特与火焰杯》曾经把罗伯特·索耶的《计算中的上帝》打败,荣获了2001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

更有趣的是,雨果奖甚至给儿童动画《小马宝莉》一个提名。众所周知,《小马宝莉》讲述了一个完全没有人类,全是小马的魔法世界。

顺带一提,《小马宝莉》被提名的那集,实际上是改编自《1984》、《动物庄园》以及《美丽新世界》,片中出现了这样的台词:





实际上那是《1984》作者乔治·奥威尔另一篇名气较小的作品《动物庄园》里最有名的一句话:“ all animals are equal,but some animal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其中还有秘密警察(《1984》的梗),把小马的可爱标记都拿走(也就是小马们每个人的个性和魔法,这个是《美丽新世界》的梗)。

哦顺带一提,因为这个原因,图片上的紫色小马在爱好者口中的外号是“书记”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科幻作品有时候是允许一定的看似“魔法”,或者叫“超能力”元素出现的。

“黄金三巨头”之一的亚瑟·克拉克提出过一个“克拉克三大定律”,其中第三条的内容是:“定律三:任何非常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

其实我们从“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知道,一个形式系统是不可能同时包含完备性和相容性的,再加上我们通常认为,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即科学是可以被证伪的,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些“超能力”只要在作品中能够自洽(相容性、无矛盾),就可以作为某种科学——在另一个世界的尺度上。毕竟在真实世界,由于与现有科学体系矛盾,或者目前没有证实,是不能当做科学结论的。

这就是为什么,之前提到的《群星,我的归宿》里,出现了能超光速、只要思考一下就能立刻瞬移的“思动”,但《群星,我的归宿》仍然被算作科幻小说,甚至有些人认为是“硬科幻小说”的原因。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有看到很多人表述类似的想法:“《星际穿越》\《流浪地球》等等等等最后主题是去表述情感,变成感情片了,所以它们不是科幻。”

对此我真的非常震惊,就如上所说,科幻其实一直是一个人文精神非常浓厚的文学类别,且不说之前提到过的《K星异客》,还有非常多的科幻内核实际上是讲述一个情感故事。

比如库布里克的遗作,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人工智能》,该片看名字仿佛是讲一个机器人的。但是非常有趣的是,这部电影并没有延续所谓的“智械危机”话题,而是完完全全的温情片,更像是一个适合全家一起看的童话故事。

斯皮尔伯格这样评价这部作品的构思:“80年代,我从斯坦利口中得知了这个让人无法忘怀的美妙故事,我被其中科学与人性的巧妙融合深深吸引了,斯人远去之后,就让我来为他讲述这个故事吧。”

说道斯皮尔伯格,那么不得不提一下《外星人E.T.》,这部片子有名到了E.T.后来成为了外星人的代名词,而它的核心也不是什么外星人入侵地球的老套故事,也同样是一部温情故事,该片讲述的外星人E.T.与小男孩艾利奥特直接纯真而真挚的感情感动了荧幕前的无数人。

还有一部很有意思的科幻小说,名字叫《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该书讲述了感人的故事,一个智力低下的人,因为经过了手术反而成为了高智商天才。可是好景不长,与他一起进行试验的一只小白鼠慢慢的失去了往日的聪明劲,没多久就死去了。而这位主角也渐渐发现,自己的智力开始显著降低。

该书以主角报告式的记述为文体,从一开始错别字和错句满篇的报告到中间渐渐清晰灵动的描写,以及到后面又开始慢慢出现错别字和错句,那种令人无力的绝望感深刻的体现了出来。但毫无疑问,主角的一系列经历令人感怀但又有着些许温暖。

可以这么说,正因为其内核的人文关怀,它才能分别以不同的形式获得了雨果奖与星云奖,甚至其电影改编版的男主角还获得了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

再往前一步,甚至人类史上第一部实际意义的科幻小说,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也是一个略有些伤感的故事。小说讲述的是,弗兰肯斯坦利用尸块制造出了一个人形怪物。怪物一开始心地善良,只是面貌丑陋,甚至吓到了自己的制造者。怪物偷偷的在人类村庄里学习人类的语言,也懂得了爱与情感,甚至曾经救助过一个落水的女孩。但因为样貌丑陋,他只会遭受到无尽的冷漠与唾弃,最终彻底成为了一个怪物。

这个怪物就仿佛《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但很可惜的是,他并没有他心爱的“艾丝美拉达”拯救他,最终只能成为一个毫无人性的怪物、

所以,所谓的“科幻”真的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体,他可以表述人类想象力极限中任何想要表达的命题,既表达对人类宏大叙事下命运的不安与希望,也可以表达人类个体的细小情感。

以及最后再放上一篇关于“科幻小说们讨论硬科幻与软科幻”的采访作为结束吧。(只翻译部分,其他还请原文查看)
原地址(英文):[tor.com/2017/02/20/ten-]

Nancy Kress(星云及雨果奖多项获得者)
硬科幻或者软科幻实际上都是用词不当的(虽然他们很有用),硬科幻有很多种类,以“硬”开始,并且在编纂未来时不会偏离已知的科学原理。他们也会被称作“现世科幻”。然而,就算最硬的科幻也仍然会包含一些猜测,否则它就不是科幻了。

Tade Thompson(坎贝尔奖、雪莉杰克逊奖,英国科幻奖提名或获得者)
……被定义为‘软’可能会有一些贬义。我已经看到了一些关于性别歧视的讨论,虽然并没有在纸面意义上。接受厄休拉·勒古恩的大量工作。虽然她对人类学和心理学有清楚的认识,但大多数人都不认为她的科幻是硬科幻。对文化的探索并不应该退而求其次的探索太阳系。通常上的第一本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也不会有人认为它是硬科幻。但它确实使用了科学信念。在小说写作的时候,电流是很重要的事,复活不被认为是不可能的,英国皇家人文协会甚至始于“让死者复活”,他们的座右铭是“星光之火隐而不现”

软和硬科幻的分歧来源于一种“我比你更科学”的态度,这是不必要的,这是各种口味的科幻小说迷们最不需要关注的事情,就是关注于20世纪50年代引入的概念。


Elizabeth Bear
我觉得软硬科幻分歧是其中一种人类最喜欢的二分法之一,就像黑白,男女等等,事实上它是武断的,我创作的作品包括从童话到科幻等各种类型,以及我认为把所有东西都塞到一些小盒子里非常和那些营销策略有关,而且很浪费时间。

……

无论如何,我认为这是个无聊而且做作的论题,就像我在这说的


Max Gladstone
……我不认为存在二分法,硬度就像是个X轴从0开始的图标,就像星球大战——没有提到数学或者轨道动力,但是仍然认为是科幻。比如阿波罗13,它硬到甚至不是小说。另一边有个X轴,代表质量,你可以将科幻文本放到图表任何一处地方但是没有曲线,Neal Stephenson的Cryptonomicon(编码宝典)甚至能硬到接近技术惊悚,但这种硬度并不决定他的质量,比如 黑暗的左手 (情节取决于 FTL通讯(超光速通讯))或者 童年的终结 (立场,超能力风暴等。)

Aliette de Bodard
我认为他们是标签,作为标签它们是有用的,因为它们能告诉你你会读到怎样的故事,以及文章在关注什么……标签的问题是双重的:“首先,它们可以被轻易使用,即“如果他们不是硬科幻,他们就不是真正的科幻。”或者,“硬科幻是最好的科幻而其他的一切都没价值”,不幸的是我经常看到这种事情发生。


Walter Jon Williams
我将硬科幻定义为极客小说的细分……但我可以将极客小说定义为最关注流程的小说。

至于软科幻,最好用它是什么而不是它不是什么来定义。归根结底,软科幻包含太空歌剧,科学幻想,敌托邦,近未来,架空历史,时间旅行,讽刺和漫画科幻,以及像《戴尔各领》一样无法分类的伟大壮举。只需要说它是什么就好了。

Ellen Klages
试图区分软硬科幻意味着“科学”在某种尺度下具有类似“莫氏硬度”上的渐变性。就像滑石科学与钻石科学一样。科学不是一个既定的体系,而是在试图去探索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并把它们以系统的方式组织起来。

当大多数人说“这是一部硬科幻小说”时,他们的意思是情节是取决于关于物质世界的,可以证明的,已知事实。坚硬的就像混凝土一样不会像水一样到处流动和变化。

我有时候认为这和30年前PC用户看不起MAC用户的意思相同: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编程,你真的不知道如何使用计算机。如果它不硬核,它的价值就会降低。

Maurice Broaddus
有趣的是,尽管我是个科学家,我有生物学学士学位,我仍然记得那些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抱怨自己被介绍为科学院毕业生。挺讽刺的是,即使在环境毒理学工作了快20年,我的科幻仍然是偏向软的那边。

Linda Nagata
我对硬科幻的定义简单与包容,科幻小说尝试遵守已知或者合理的科学规则的同时推断未来技术,当然,“合理”这个词是个“软”的术语,因为它会被主观影响。

我不使用“软科幻”这个术语,因为它很难被定义,并可能会随着环境改变。

Michael Swanwick
我和Algis Budrys所说的那样,硬科幻并不是一种子类别,而是一种品位,那种味道是硬的。你的科学有多好并不重要,如果你不能理解这单,你将永远不能因为你的科幻作品获得街头荣誉,。你不仅要提出一个问题,而且你的角色应该努力的以正确方式解决它——以一种有决心,坚韧的,甚至连整个宇宙都抛弃他时。



参考目录:

WIKI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John Clute · Peter Nicholls


《当机器休止:《新世纪福音战士》和《玲音》中的幻想,现实和终极身份(When the Machines Stop: Fantasy, Reality, and Terminal Identity in “Neon Genesis Evangelion” and “Serial Experiments Lain”) 》, 苏珊·J·内皮尔

本文地址:[aisixiang.com/data/9939]


《Lain的思想实验》,Lawrence Eng (注:该网站存有大量和Lain相关的资料,最难能可贵的是该网站已经存在了至少20年……)

中文版:[tieba.baidu.com/p/57071]

英文版:[cjas.org/~leng/lain.htm]


《剑桥科幻文学史》,爱德华·詹姆斯 法拉·门德尔松


《Robot Ghosts and Wired Dreams: Japanese Science Fiction from Origins to Anime》, Isolde Standish


《Japanese Visual Culture: Explorations in the World of Manga and Anime. 》,Richard Howells · Joaquim Negreiros

编辑于 2019-12-09 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