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实现在页面内无限次滚动复习闪卡?
2024-08-09 23:51如果卡片数量可控的话,还是用 Anki 吧,提供的筛选牌组功能可以筛选出近期需要复习的内容。重新整理一遍卡片也是一种复习方式罢(
或者考虑到考试后可能这些内容就会被抛之脑后,数量不多的话,也可以考虑直接手动取消制卡和重复制卡(但这次对闪卡的评分更为严格,或者说刻意消极评分加大复习量和频率)
-
代码片段, 用于简化界面操作
2024-08-06 21:31写了个很生草的脚本,简化色彩工具。(这里懒得写监听直接挂循环了,css 用来删组件,js 用来注入行内样式
默认颜色为:当前字体颜色、渐进阅读插件在分片中改变文字后出现的黄色,链接的蓝色,引用色
纯自用了属于是:
/** 颜色工具 **/ .protyle-font>div:nth-Child(1), .protyle-font>div:nth-Child(2), .protyle-font>div:nth-Child(3), .protyle-font>div:nth-Child(4), .protyle-font>div:nth-Child(8), .protyle-font>div:nth-Child(12), .protyle-font>div:nth-Child(13), .protyle-font>div:nth-Child(14), .protyle-font>div:nth-Child(15), .protyle-font>div:nth-Child(16), .protyle-font>div:nth-Child(17), .protyle-font>div:nth-Child(18), .protyle-font>div:nth-Child(19), .protyle-font>div:nth-Child(20), .protyle-font>div:nth-Child(21), .protyle-font>div:nth-Child(22), .protyle-font>div:nth-Child(23), .protyle-font>div:nth-Child(24), .protyle-font>div:nth-Child(11)>button:nth-Child(5), .protyle-font>div:nth-Child(11)>button:nth-Child(6), .protyle-font>div:nth-Child(11)>button:nth-Child(7), .protyle-font>div:nth-Child(11)>button:nth-Child(8), .protyle-font>div:nth-Child(11)>button:nth-Child(9), .protyle-font>div:nth-Child(11)>button:nth-Child(10), .protyle-font>div:nth-Child(11)>button:nth-Child(11), .protyle-font>div:nth-Child(11)>button:nth-Child(12), .protyle-font>div:nth-Child(11)>button:nth-Child(13), .protyle-font>div:nth-Child(11)>button:nth-Child(14) { display: none!important; }
(function () { setInterval(()=>{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protyle-font > div:nth-child(11) > button').forEach((button, index) => { switch (index + 1) { case 1: button.style.color = 'var(--b3-theme-on-background)'; break; case 2: button.style.color = 'var(--b3-font-color7)'; break; case 3: button.style.color = 'var(--b3-protyle-inline-link-color)'; break; case 4: button.style.color = 'var(--b3-protyle-inline-blockref-color)'; button.style.opacity = '.86'; break; } }); }, 200) })();
-
js 片段,让折叠的代码块显眼一点,并添加代码块注释
2024-08-05 09:19你可以尝试下点击这个框是否可以编辑内容。点击出这个框之后可以尝试直接输入内容。这种情况可能是你的第一行为纯空白字符,例如几个空格(这个属于脚本的问题,没做排除空白字符)
一般情况下仅支持思源最新版本和默认主题(因为是我当前的配置)
-
[css] 分享默认主题下自用的一些代码片段
2024-08-04 17:37隐藏图标可能会导致钉住的文档变成空白,稍微改了一下
.b3-list-item__icon, li:not(.item--pin)>.item__icon { display: none !important; }
-
如何查看今天写了哪些笔记呢?
2024-07-27 09:25「日记」功能?
或许可以利用查询挂件收集当日编辑的内容
根据思源 SQL 新人指南:SQL 语法 + Query + 模板 – 链滴试着写了个,更改为查段落快然后再加上一些判断之后应该就能用了
```sql SELECT * from blocks -- 查询块类型 列表、段落、引述 WHERE type IN ('l', 'i', 'b', 'p') -- 一天以内编辑的块 AND updated > strftime('%Y%m%d%H%M%S', datetime('now', '-1 day')) -- 判断非空 AND markdown <> '' ORDER BY updated DESC;
-
什么是 Protobuf?如何使用 Protobuf?
2024-07-13 00:03fixtypo:
「Protocol Buffers 基本类型和默认值」 标题下第一个表格的
fixed32
fixed64
的描述应该是无符号整数。 -
意志力真的是有限的吗?一次边耍边学的探索......
2024-07-05 05:45以前摸鱼的时候有过这样的表现——边「打游戏/看视频」边「背单词/看书」。多见于加载、泡泉水等不需要专注的场景时会抱着一种「最大化利用时间」的乡愿去做点普适积极的行为弥补。这时候一般最后注意力都会被集中到更娱乐的事项上,例如专注的看小说、电影……以至于进入心流状态。
而学习上似乎囿于预设的心理预期,也可能是陌生概念的冲刷挤占了大部分工作记忆,通常在 50 分钟之后注意力就会变得粘稠、离散,想脱离当前事项又因为任务分配不合理导致的焦虑心态而难以停止。除此之外,久未运动或睡眠不佳带来的肌肉僵硬和疲惫也会使活力水平不佳而影响注意力的调度。
建设心理预期而避免挫败感对意志力的影响是很好啦,但个人感觉一般来说还会有 精力(保持睡眠充足)、活力(避免身体僵硬)、兴趣(自我驱动意愿)的影响。
从我刚看了七个小时网文,偶尔兴致上来能反复 debug 一个程序数小时(虽然后续发现思路被当时的情况卡住了)直到身体遭不住的经历来看,意志力还是很有可发挥的空间的。
-
Siyuan x LifeLog - 先导|2024 年什么笔记软件最好用呀?
2024-06-29 15:34记录什么,什么时候记,怎么记是现在比较困扰个人的问题。一回望过去写的流水账 daily note 就痛不欲生 😭
-
删除“以上或以下”内容
2024-06-28 21:09没看懂,是指复制到了带格式的文本还是指网页的版权声明?
前者用
Ctrl Shift V
只粘贴值不带格式或许可以解决,后者则可能需要一些浏览器脚本的帮助。 -
打开知乎网页解码错误
2024-06-26 18:21可以试试修改插件内置的 UA
我在另一台设备上测试了一下,修改了 UA 后以未登录状态下进入知乎会显示网络活动异常,但后续仍然可以正常通过扫码登陆,也没有显示乱码。
-
思源笔记渐进阅读上手经验分享
2024-05-30 16:10最近再看叶哥在知乎上翻译的系列文章,发现这一篇高亮引导的实践与理解辅助跟当前的流程非常的贴切。
看了内容,然后划线拆分,交给间隔重复安排复习的时候再细化。觉得有意思的内容制卡,随时将前文内容摘要或制卡引用读起来也不会太割裂。下图就是在复习大概三次后对内容的摘要结果
就是刷卡时间会变得格外的长,因为刷卡改卡和阅读在这个流程中几乎耦合在一起了。
依旧是基于渐进阅读插件的极简化阅读流程如下:
-
思源笔记渐进阅读上手经验分享
2024-04-17 12:01主要是通识类知识像《第一推动丛书》或者一些科普、专业类知识像计算机的一些大部头和关于间隔重复相关的内容。主要是希望用这种方式解决线性阅读中的长文阅读困难 😭
-
思源渐进学习手册:双链与间隔重复系统
2024-04-10 18:05花了三天(有效时间 3 个小时)终于将内容扫完了
使用 stayfree 软件计时
这次酣畅的阅读也算一次学习吧,个人从强迫性的线性阅读(理解内容)到
I don't fuxking care
式的先扫读一遍,保持开放预期的先看感兴趣的内容。发现了一些以往在知乎看过的一些内容时,会感受到一些先验知识终于发挥作用的快感。
也出现过尝试每个词弄懂、阅读时还要摘录转述的方法,然后太累直接猪脑过载了。
发现和大米相似的是,平时快速记录的时候也是习惯用无序列表。
因为深感写解释性文本的麻烦,就丢一份简要记录的摘要吧(
还有就是,思源的资源占用有点夸张啊。下图是阅读到一大半时,已经有些卡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