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高谁的错?
1、kfs。早有新闻,解释了开发商如何和银行、zf“协作”,空手套白狼。但我认为kfs贷款、卖房的模式本身没有错;只要不是故意偷工减料、虚假宣传,即使明着给出一些霸王条款(如“验资”)也在情理之中。
kfs在房地产黄金10年中确实挣了很多钱,但也帮很多人挣了钱;而如今利润并不是十分丰厚了。勉强可算是功过相抵。
2、中介。版上骂中介的人很多,我只想说:鄙视个别中介哄抬房价、隐瞒实情、拿钱不办事的状况,但是中介也是人,也需要挣钱吃饭,是否我们买房人和卖人做过不厚道的事情呢?
三四线城市为什么见不到中介的影子,因为没有需求;zf为什么不能立刻接手中介的任务,因为太过麻烦。中介可能是房价走高的推手,但他们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还有存在的必要。如果有一天,zf买卖房的手续足够简明安全,供需信息尽量均衡,中介或许就自动消失了。
3、老百姓。分三类人:没房的,仅有自住的,投资的。舆论会倾向支持前两类人,认为投资者推高房价,是万恶的。在我看来,三类人都是平等的--都希望自己的劳动获得 能够升值 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资金来源不正的 不值得同情)。三类人各有自己的烦恼 因为这是人的本性 总希望生活更加好。
早期的投资者,是获益最大的,但好歹也促进了民智--让普通老百姓找到了一种相对可靠的投资方式。而在今天,想以个人之力从房地产谋取暴利,已经遥不可及,其危害已经降低。
4、zf。
1)可以建廉租房,但不应该建保障房。保障房有相当一部分比例被“挪卖”了,有保障房的人未必只有一套房,未必是真正的穷人。如果只租不卖,每年审核,住的人不仅是穷人,也可能是“夹心层”。
2)对银行的照顾。国外银行是有破产之说的,我国国情特殊,不予置评。
3)对GDP和“政绩”的渴求,以及多次变化的土地政策。不说大家也清楚。
4)伟大的四万亿。谁能再说房价上涨和它没关系?
5)高额的税费。
6)作为既得利益者,不愿割舍。
*zf(对kq目前无法判断,指的是yd)为何制定这么多“有效”的政策
想从动机上做一个推断:
1、zf居庙堂之高,没搞清楚状况,处于摸索阶段。
2、zf真心想降房价,可惜事与愿违。
3、zf在为自己利益打算。
个人片面的看法:
1、没搞清状况,最初的几年我认了,之后这么多好的建议不采纳,偏偏弄出一个“新国五条”,就连“愚钝”的老百姓都知道是推房价还是降房价。
2、房价不是降不了,也可以避免硬着陆,方法见后文。
3、排除法,及种种迹象表明,只能选它了。
*已有政策的评价
1、限购。
限购会产生几种后果:1)限购城市,意识到房产为稀有资源,房价上涨;2)限购城市周边开始上涨;3)部分人群从限购的一线城市,挤回小城市,小城市上涨;4)限购城市房价稳定。
个人认为限购城市出现房价下降是个例,和限购本身无关,和供求关系变化有关。
只讨论北京:北京同时会产生1)、2)、3)种效果。记得新闻大概有句话“政府人员说百姓只会抱怨房价上涨 但是却不认可我们做的努力--使房价上涨不那么快”。平心而论,如果没有北京的限购政策,一般的家庭绝对不可能买的起房,因为会有大量有钱人和企业,抢购房屋。所以我认为限购政策是“堵”系政策中,有实际效果的一条,也是短期内不会(不能)放开的一条。
2、限价。
限购对北京是正确的(仅讨论北京),但似乎从此之后zf就以“堵”为中心思想,而限价政策目前流于形式,传播了危机感,对房价保值、上涨判断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3、各类贷款优惠。
细节不具体说了,总而言之,第一套房贷款基本能保证(个别人悲剧在认房又认贷),第二套房就很困难了(卡住的是普通老百姓)。
4、税费。
一句话:薅羊毛,使劲薅羊毛,不是我薅的,我是为羊好。
5、土地竞买。
以前是价高者得,后来似乎要搭配保障房建设,要综合评分。但仍然地王不断,就当我不懂吧。
6、和婚姻挂钩的政策。
这个年代很奇葩,假结婚和假离婚不是小说中的情节。可以假结婚骗资格,假离婚减税费。
总之,以行政手段、以堵为主的控房价方式,容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产生“抗药性”、出现暴涨暴跌。
*北京的特殊之处
虽然讨论房价时,“北上广(深)”常常一起提及,但北京具有独到之处:
1)政治中心。高官都在;
2)文化中心。小、中、大学样样齐全,在我国名列前茅,中国人又注重“教化”。
3)首都。无钱人、有钱人向往之地,前者觉得梦幻、挣钱易,后者觉得繁华、档次高。北京资金相对宽裕,生活成本相对较低。
4)只是一个市。不像广东,如果广州、深圳房价过高,在广东境内还有别的城市能成为替代品。而北京呢,看看燕郊的发展轨迹就知道了。
5)资源集中于城中心和少数地点。每天需要大规模的人口移动。工作变、学校变,房子可能也得变。
*房产税
这个话题仅供参考,请认真思考,谨慎采纳。
1、征收房产税的困难之处:
1)房产种类多、房源不清。至少要全省联网,能查到各种房屋信息(包括小产权、福利房、保障房),否则何谈公平。注意:现在民众处于逐渐开化状态,而zf对网络监控尚未到位,若有人爆料,可能引起蝴蝶效应,所以联网技术容易,推进太难。
2)未得到人大同意。收税要通过人大投票,之所以zf能对一些地方试点房产税,是因为有一次人大同意将收暂行税的权利交给zf(具体情况记不清了)。这意味着,要试点,可以;要正式实行,先投票。个人认为人大已经不像以前,必然百分之百通过,而且人大中有不少既得利益者,也有不少知道税收一定会转嫁给老百姓的人。所以缺少铺垫工作,很难通过。
3)收税成本可能高于税收本身。这点重庆、上海试点初见端倪;房屋价值的标准无法统一,谁能决定,是否会引起新的问题?
4)远水难救近火。地方与其慢慢等细水,不如一次性卖地、造城更能解决前任的财政问题,营造现任的功绩。
5)土地非永久。其实土地是否永久不是问题(明确产权到期后到底怎么办,也是很有必要的),问题在于:老百姓已经花了大量的钱购买70年的“租房钱”,交易税足够高了,如果再收持有税,很难让人接受。不少西方国家土地是可继承的,但是有持有税和继承税,因此购买房子的费用不高。
2、房产税可能会怎么征收?
如果采用莽夫模式,不管三七二十一,收了再说,那么我无话可说,至少有很多做这项决定的人会丧失大量的利益,那么我这等平民陪着损失一点,也算为革命工作做出贡献了。
那最有可能的征收模式是什么呢?
1)对现房、期房征收。即已有房(存量房)不应该随便收(豪宅除外)。
2)要避开刚需。即首套房或一定面积的房,平安无事。
3)明确征收的房屋类型、征收的范围。
4)要顾及全国的发展。比如,你在老家(外地)有房,来北京买了一套,就不应该按两套征收,否则城镇化就完了。
简单的应对措施:
1)一个省只能买一套;
2)避免大面积的房子,最好选国民户型“两居室”;
3)尽可能早买,尽量一次到位。
对于北京,我认为为了体现公平性,以及北京上述种种特殊性,房产税试点可能性不会太高,仍会以“堵”或者“不管”为主。但是,世事难料,出现一些信号时,大家应该有所反应。个人觉得,最终极的信号是:常委公布财产!否则,该干嘛干嘛去。
*如何指定房价软着陆的政策
1、告知一段时期(3个月或半年)后,网签过的房屋开始征收房产税(按省划分、以家庭为单位、按套累进)。
2、在该段时期,尽量减少税费,但贷款、限购从严。
3、时间点一到,新购房屋开始征收房产税。
4、房价稳定后,逐步放松前期制定的各种行政政策,如贷款、限购、限价等。
5、凡是产权到期的房子(如果zf不收回用地),重新网签,自动转换为征收房产税的房子。
6、凡是觉得无法持有多套房子的,可以申请zf收购,用于公租房。
7、只建公租房,申请人按优先级划分(先按个人收入划分,再结合父母或儿女资产考虑),单位可以建福利房,但只能卖给zf。
8、完善信息平台,逐步取代中介的职能。
预测趋势:
1)房产税实行前:刚需会拥有贷款优势;改善需求会拥有购房资格;多套房者会评估产权到期后房产税成本,判断是否降房价出售(如果不出售,以后房子的价格下降,也是损失,目前租售比很低,国家投资公租房会使房租较难上涨);开发商会赶紧开盘。
2)房产税实行后:刚需和改善需求会结合实际情况购房;多套房者只卖不买;开发商拿地价格下降(从流通税转为持有税)。
3)产权到期后:所有的房子都是收房产税的,没有任何区别。转型完成。
*如何投资
1、看清形势: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二线核心城市(包括省会)或一线周围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谁是一线二线之类的信息,请自行搜索。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人口流向。
2)产业、交通、医疗、生态环境(是否宜居,是否可能有地震、台风等灾害)、特殊资源(海、湖、山、温泉等等)。
3)现在房地产开发情况,及未来规划。
2、问自己一些问题:
1)谁会买我的房子?
2)买房人看重是什么?
3)为什么他们现在不买这儿的房子?
4)目前有多少人住?
5)是否具有可替代的场所?
以北京为例:
1)凡是想在北京立足的人,贩夫走卒到富贵名流。
2)价格、位置、学区、楼层、户型、小区环境等等,没有完美的户型,但可以减少硬伤。
3)目前没钱;目前没资格;目前没来;目前没想通;
4)呃 感觉人山人海。。。
5)绝对、完美的替代没有,但会有人选择流向其他一线、二线城市。
以燕郊为例:
1)在CBD上班的人、被北京挤出来的人、给父母养老的人,可能会买。
2)看重的是价格比通州便宜 但是离通州很近;环境要好;等。
3)一部分人现在没钱 还在努力挣钱买北京的房子;在北京无房票;一部分外地人还没来北京 过几年后 他们买不起北京的房就会买燕郊的;还在等政府降房价的人。
4)燕郊晚上和早上 人确实不少 比较繁华 至少不是鬼城。
5)有,周围的固安、香河、廊坊、涿州等。
总之,我不是多军也不是空军--我看涨北京房价,但提倡理性购房;我看空三、四线城市,但不打算抄底。我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希望父母的财富不要贬值,希望个人的努力能开创一片小小的天空。
3、分散投资
如果觉得房产形式不明朗,或房产太多,可以选择别的理财方式(个人见识浅薄,绝不会买股票)。如果除北上广外,同一地房产过多,建议适当置换到外地或减持。
4、时刻掌握政策、舆论变化。
不用解释。水木论坛还是比较理性的,信息量也足。
最后说说我的几点与房产看似无关感悟:
1、存在即合理。“合理”不是以个人的角度来看的,甚至不是以人类的角度来看。只要事物还存在,就说明还没有到灭亡时刻,必然存在合理性。
2、要站在他人的立场去思考。下过棋的朋友肯定知道这个道理。进一步的,如果不能处于他人立场上,其建议不一定合理,也难以被采纳;只有处于他人立场,并给与更好建议的,才可能证明自己是对的,并为他人带来帮助。
我们可以把不满归结于投资者、中介、kfs、zf,但是也应该思考我们能做什么,能影响什么。若有一天我们处于他们的位置,是否能控制欲望,造福于民?
3、钱多有钱多的活法,钱少有钱少的活法,退一步未必是万丈悬崖,生命是个过程,最自然的往往是珍贵而免费的。
-
房价
6 引用 • 70 回帖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