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木马揭秘之用户定位技术的实现

本贴最后更新于 322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事过景迁

这几年安卓系统的普及速度可谓迅猛,一时间各式各样的设备都承载着安卓系统,手机、平板、机顶盒等都忠实地成为了安卓系统的用户。由于安卓系统在移动设备上的使用率最高,而移动设备上存储的数据往往涉及到个人隐私,如手机通讯录、短信内容、拍摄照片、阅读书目、保存文档等,有时更会涉及到经济利益,这诱惑着一些利益集团开始制作基于安卓系统的远程控制程序,即安卓系统木马。首个安卓系统木马应属 2010 年出现的“Trojan-SMS.AndroidOS.FakePlayer.a”,这是一个以扣取用户手机话费为目的的盈利性安卓系统木马。随着需要的发展,单纯的盈利性木马已经不是重点,用户的隐私数据才是核心,
尤其是具有用户行为监视性的木马最受关注。所谓“用户行为监视性的木马”就是指该类安卓木马能够监视用户的所在、所说、所做。“所在”即用户所处位置在哪里;“所说”即通话内容,聊天内容;“所做”即在操作什么程序,在干什么活动。这一类的木马由于涉及到用户核心利益,往往经济价值较大,多用于私人侦探、商业窃密等领域,平时很难见到,更不要说了解其核心代码、实现机制。为此,本文将逐步向读者揭秘这些高级安卓木马的核心实现技术,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些木马实现技术,从而做好对个人隐私的保护,防范该类木马的入侵。本文旨在讨论技术,凡利用本文技术进行违法活动的作者与杂志概不负责。
这里首先要向大家揭秘的是高级安卓木马是如何实现对用户定位的,即如何知道用户的“所在”。如果你利用百度搜索安卓定位原理,会发现百度给出的解释不外乎是利用 GPS 或者手机基站定位,甚至结合 Wi-Fi 信号。原理不错,但这只是原理,要想具体实现定位可是有一定难度的。以手机基站定位为例,现在传统的实现方式是利用 AndroidSDK 中的 API(TelephonyManager)获得 MCC、MNC、LAC、CID 等信息,然后通过 Google 的 API 获得所在位置的经纬度,最后再通过 GoogleMap 的 API 获得实际的地理位置。这其中,MCC 即 MobileCountryCode,移动国家代码(中国的为 460);MNC,MobileNetworkCode,移动网络号码(中国移动为 00,中国联通为 01);LAC,LocationAreaCode,位置区域码;CID,CellIdentity,基站编号,是个 16 位的数据(范围是 0 到 65535)。由于谷歌存储了 MCC、MNC、LAC、CID 等信息,一旦我们能够获取当前移动设备所在基站的这些数据,就可以通过向谷歌的“http://www.google.com/loc/json”网址发送查询数据获取基站所在经纬度。
得到经纬度后,我们将其转换为实际地址,这需要向谷歌的“http://maps.google.cn/maps/geo?key=abcdefg&q=”发送经纬度数据,最终获得移动设备所在实际地址。这样的实现代码在网上很多,你会发现它们都不好使了,为什么呢?因为“http://www.google.com/loc/json”这个网址现在已经不能访问了。这个可悲的消息使得我们意识到必须采用一种相对稳妥的方法来实现移动设备定位。在对某个安卓木马程序做逆向分析时,发现一种新的基于手机基站定位实现技术。当然在这之前,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为什么我们一直在详细讲解基于手机基站的定位实现,而不采用最为常用的 GPS。因为手机这样的移动设备一旦进入到房屋内等封闭场所,GPS 信号就衰减为 0,不足以实现定位,而手机信号多半都是存在的,所以基于手机基站的定位方式更为稳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高级安卓木马会采用该方式实现定位的原因。言归正传,我们发现的这个安卓木马采用了基于百度提供的定位 SDK。根据百度官方的解释:百度 Android 定位 SDK 支持 Android1.5 以及以上设备,提供定位功能,通过 GPS、网络定位(WIFI、基站)混合定位模式,返回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反地理编码功能:解析当前所处的位置坐标,获得详细的地址描述信息。如此丰富的技术支持,难怪该安卓木马会采用这个 SDK。
百度 Android 定位 SDK 的使用非常简单,首先在百度的官网下载最新的库文件,将 liblocSDK.so 文件拷贝到 libs/armeabi 目录下,将 locSDK.jar 文件拷贝到工程根目录下,并在工程属性->JavaBuildPath->Libraries 中选择 AddJARs,选定 locSDK.jar,确定后返回,就可以在程序中使用百度 Android 定位 SDK 了。在代码实现时,首先需要初始化 LocationClient 类,其代码如下:
publicLocationClientmLocationClient=null;
publicBDLocationListenermyListener=newMyLocationListener();
publicvoidonCreate(){
mLocationClient=newLocationClient(this);
//声明 LocationClient 类
//注册监听函数
mLocationClient.registerLocationListener(myListener);
}
接着实现 BDLocationListener 接口。BDLocationListener 接口有一个方法,作用是接收异步返回的定位结果,参数是 BDLocation 类型参数。其代码如下:
publicclassMyLocationListennerimplementsBDLocationListener{
@Override
publicvoidonReceiveLocation(BDLocationlocation){
if(location==null)
return;
StringBuffersb=newStringBuffer(256);
sb.append("time:");
sb.append(location.getTime());
sb.append("\nerrorcode:");
sb.append(location.getLocType());
sb.append("\nlatitude:");
sb.append(location.getLatitude());
sb.append("\nlontitude:");
sb.append(location.getLongitude());
sb.append("\nradius:");
sb.append(location.getRadius());
if(location.getLocType()==BDLocation.TypeGpsLocation){
sb.append("\nspeed:");
sb.append(location.getSpeed());
sb.append("\nsatellite:");
sb.append(location.getSatelliteNumber());
}elseif(location.getLocType()==BDLocation.TypeNetWorkLocation){
sb.append("\naddr:");
sb.append(location.getAddrStr());
}
logMsg(sb.toString());
}
}
接着设置参数。设置定位参数包括定位模式(单次定位,定时定位),返回坐标类型,是否打开 GPS 等。实现代码如下:
LocationClientOptionoption=newLocationClientOption();
option.setOpenGps(true);
option.setAddrType("detail");
option.setCoorType("gcj02");
option.setScanSpan(5000);
mLocClient.setLocOption(option);
最后,发起定位请求。请求过程是异步的,定位结果在上面的监听函数中获取,代码如下:
if(mLocClient!=null&&mLocClient.isStarted())
mLocClient.requestLocation();
else
Log.d("LocSDK_2.0_Demo1","locClientisnullornotstarted");
实际测试效果如图 1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演示程序准确定位到了我此刻手机所在的位置,定位精度在百米内。木马程序一旦使用了这样的技术,完全可以实现对用户所在的监视,你此刻是不是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呢?
安卓木马分析图
Android 木马揭秘之用户定位技术的实现 移动安全

定位代码实现后,就可以利用移动网络将用户数据时时上传至控制端网站,由控制端用户查看。结合以往数据,就可以勾画出一个人一段时间内的行踪,对被控制者来说,此刻的手机或者其它移动设备就成为了出卖自己的第一元凶。定位代码的成功实现,只是高级安卓木马程序的一部分功能,随后的工作还有很多,我会陆续将这些核心技术向读者一一揭秘。

危险漫步黑客博客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huomingfei

    支持,写的挺有用的,正好需要

推荐标签 标签

  • 负能量

    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然后就去睡觉了....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轻松 (° ー °〃)

    89 引用 • 1251 回帖 • 407 关注
  • ZeroNet

    ZeroNet 是一个基于比特币加密技术和 BT 网络技术的去中心化的、开放开源的网络和交流系统。

    1 引用 • 21 回帖 • 648 关注
  • 30Seconds

    📙 前端知识精选集,包含 HTML、CSS、JavaScript、React、Node、安全等方面,每天仅需 30 秒。

    • 精选常见面试题,帮助您准备下一次面试
    • 精选常见交互,帮助您拥有简洁酷炫的站点
    • 精选有用的 React 片段,帮助你获取最佳实践
    • 精选常见代码集,帮助您提高打码效率
    • 整理前端界的最新资讯,邀您一同探索新世界
    488 引用 • 384 回帖 • 11 关注
  • Elasticsearch

    Elasticsearch 是一个基于 Lucene 的搜索服务器。它提供了一个分布式多用户能力的全文搜索引擎,基于 RESTful 接口。Elasticsearch 是用 Java 开发的,并作为 Apache 许可条款下的开放源码发布,是当前流行的企业级搜索引擎。设计用于云计算中,能够达到实时搜索,稳定,可靠,快速,安装使用方便。

    117 引用 • 99 回帖 • 203 关注
  • Wide

    Wide 是一款基于 Web 的 Go 语言 IDE。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进行 Go 开发,并有代码自动完成、查看表达式、编译反馈、Lint、实时结果输出等功能。

    欢迎访问我们运维的实例: https://wide.b3log.org

    30 引用 • 218 回帖 • 638 关注
  • Latke

    Latke 是一款以 JSON 为主的 Java Web 框架。

    71 引用 • 535 回帖 • 830 关注
  • Hexo

    Hexo 是一款快速、简洁且高效的博客框架,使用 Node.js 编写。

    22 引用 • 148 回帖 • 16 关注
  • Hibernate

    Hibernat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它对 JDBC 进行了非常轻量级的对象封装,使得 Java 程序员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对象编程思维来操纵数据库。

    39 引用 • 103 回帖 • 726 关注
  • Ngui

    Ngui 是一个 GUI 的排版显示引擎和跨平台的 GUI 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基于
    Node.js / OpenGL。目标是在此基础上开发 GUI 应用程序可拥有开发 WEB 应用般简单与速度同时兼顾 Native 应用程序的性能与体验。

    7 引用 • 9 回帖 • 397 关注
  • HHKB

    HHKB 是富士通的 Happy Hacking 系列电容键盘。电容键盘即无接点静电电容式键盘(Capacitive Keyboard)。

    5 引用 • 74 回帖 • 503 关注
  • OAuth

    OAuth 协议为用户资源的授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开放而又简易的标准。与以往的授权方式不同之处是 oAuth 的授权不会使第三方触及到用户的帐号信息(如用户名与密码),即第三方无需使用用户的用户名与密码就可以申请获得该用户资源的授权,因此 oAuth 是安全的。oAuth 是 Open Authorization 的简写。

    36 引用 • 103 回帖 • 29 关注
  • 区块链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 。

    92 引用 • 752 回帖
  • RabbitMQ

    RabbitMQ 是一个开源的 AMQP 实现,服务器端用 Erlang 语言编写,支持多种语言客户端,如:Python、Ruby、.NET、Java、C、PHP、ActionScript 等。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存储转发消息,在易用性、扩展性、高可用性等方面表现不俗。

    49 引用 • 60 回帖 • 341 关注
  • API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是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目的是提供应用程序与开发人员基于某软件或硬件得以访问一组例程的能力,而又无需访问源码,或理解内部工作机制的细节。

    79 引用 • 431 回帖 • 1 关注
  • Bootstrap

    Bootstrap 是 Twitter 推出的一个用于前端开发的开源工具包。它由 Twitter 的设计师 Mark Otto 和 Jacob Thornton 合作开发,是一个 CSS / HTML 框架。

    18 引用 • 33 回帖 • 645 关注
  • QQ

    1999 年 2 月腾讯正式推出“腾讯 QQ”,在线用户由 1999 年的 2 人(马化腾和张志东)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上亿用户了,在线人数超过一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聊天软件之一。

    45 引用 • 557 回帖 • 1 关注
  • frp

    frp 是一个可用于内网穿透的高性能的反向代理应用,支持 TCP、UDP、 HTTP 和 HTTPS 协议。

    20 引用 • 7 回帖 • 2 关注
  • GitBook

    GitBook 使您的团队可以轻松编写和维护高质量的文档。 分享知识,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让用户满意。

    3 引用 • 8 回帖 • 1 关注
  • NGINX

    NGINX 是一个高性能的 HTTP 和反向代理服务器,也是一个 IMAP/POP3/SMTP 代理服务器。 NGINX 是由 Igor Sysoev 为俄罗斯访问量第二的 Rambler.ru 站点开发的,第一个公开版本 0.1.0 发布于 2004 年 10 月 4 日。

    315 引用 • 547 回帖 • 1 关注
  • 脑图

    脑图又叫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32 引用 • 99 回帖
  • Facebook

    Facebook 是一个联系朋友的社交工具。大家可以通过它和朋友、同事、同学以及周围的人保持互动交流,分享无限上传的图片,发布链接和视频,更可以增进对朋友的了解。

    4 引用 • 15 回帖 • 447 关注
  • SpaceVim

    SpaceVim 是一个社区驱动的模块化 vim/neovim 配置集合,以模块的方式组织管理插件以
    及相关配置,为不同的语言开发量身定制了相关的开发模块,该模块提供代码自动补全,
    语法检查、格式化、调试、REPL 等特性。用户仅需载入相关语言的模块即可得到一个开箱
    即用的 Vim-IDE。

    3 引用 • 31 回帖 • 114 关注
  • AngularJS

    AngularJS 诞生于 2009 年,由 Misko Hevery 等人创建,后为 Google 所收购。是一款优秀的前端 JS 框架,已经被用于 Google 的多款产品当中。AngularJS 有着诸多特性,最为核心的是:MVC、模块化、自动化双向数据绑定、语义化标签、依赖注入等。2.0 版本后已经改名为 Angular。

    12 引用 • 50 回帖 • 506 关注
  • 招聘

    哪里都缺人,哪里都不缺人。

    188 引用 • 1057 回帖
  • GAE

    Google App Engine(GAE)是 Google 管理的数据中心中用于 WEB 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托管的平台。2008 年 4 月 发布第一个测试版本。目前支持 Python、Java 和 Go 开发部署。全球已有数十万的开发者在其上开发了众多的应用。

    14 引用 • 42 回帖 • 813 关注
  • NetBeans

    NetBeans 是一个始于 1997 年的 Xelfi 计划,本身是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的数学及物理学院的学生计划。此计划延伸而成立了一家公司进而发展这个商用版本的 NetBeans IDE,直到 1999 年 Sun 买下此公司。Sun 于次年(2000 年)六月将 NetBeans IDE 开源,直到现在 NetBeans 的社群依然持续增长。

    78 引用 • 102 回帖 • 705 关注
  • Angular

    AngularAngularJS 的新版本。

    26 引用 • 66 回帖 • 549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