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初二的时候,某次在电视上看到记者采访一个少年,了解到此人虽然只有 17 岁,但已经出了两本书啦,一本《三重门》,一本《零下一度》。立刻就对电视上那个背双肩包穿白 T 袖的少年充满了巨大好奇和崇敬。
不记得那是 1998 年还是 1999 年,我姐还在新浦上学,求她从学校的图书室借一本《零下一度》。她借来了,我一直看到夜深,她回家次数有限,每次又匆匆地走,第二天要回校。结果只看了一半,书便还了回去。但韩寒的文字和幽默一直萦绕在脑海里,回味无穷。
升初三了,终于买到一本《三重门》,貌似还是盗版。看得津津有味,每读到精彩之处总是哑然失笑。觉得这是继郁秀的《花季雨季》后最喜欢的一本校园小说了。
此后,出现了很多韩寒的模仿者。“韩寒”也终于成为了一种现象。其中较著名的是胡坚的《愤青时代》。市面上也相继出现了无数冠以“韩寒”之名的口水书,如听名字就非常山寨的《三重门外》、《三重门续》等。
不久,读高中了。发现已辍学许久的韩寒出了一本描写大学生活的新书叫《像少年啦飞驰》,一读再读,喜欢的不得了。后来明白这其实是韩寒描写校园生活和抨击教育体制的最后一本书。也是他早期文风的一个终结。
之后,他陆续出了几本书,一些以前作品的段落选集《毒》——多年以后,他又出了一本同样性质的《草》。出了一本更像是摄影集的《就这样飘来飘去》。一本小册子《通稿 2003》、一本博客汇总的《可爱的洪水猛兽》,同样的的一本博客文章选集繁体版《青春》。他写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武侠小说《长安乱》。先是在《萌芽》上连载,每月一章,看得心急,最终还是买了一本。又写了《一座城池》、《光荣日第一季》、《他的国》和《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后两本应该算是他后期作品的代表。
韩寒早期的散文大多是叙事的,文笔洗练,小说描写细腻深刻,随处透着幽默和智慧,无时无刻不忘调侃。后期杂文,文笔平白,见解独到,也常有悲悯情怀的流露,像是历经诸事后的一种升华,更干净利落。
一直以来都觉得韩寒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做的事也非常地有个性,总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似乎是做哪一件事都会做得比很多人好,比如赛车,比如出唱片,比如办杂志,虽然有些事总是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继续,但他似乎永远都不会被世界改变,并始终保持理性,冷眼看世界。
韩寒另一面又是孩子气的,他不能容忍郭敬明把精装版的口水书卖 200 多,自己立刻出《1988》的限量版,每本售价 998。很多人觉得韩寒疯了。买他限量版的人更是疯了。众人表示他非常地不可理喻。
有个记者问韩寒,你的限量版卖这么贵,有什么要对买你书的读者说的吗?
韩寒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不用谢。
众人不解。等限量版卖完后,韩寒发了一篇博客,说古人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现实中却总是那么难以实现,这回就用这样的方式实现一次吧,他说限量版的书里有 10g 黄金,如果书不想要,黄金可以卖 3k 多。总是划算的。于是没买到书的人懊悔不已,纷纷询问是不是还有存货,韩寒有几本要送人和自己收藏的,最后也拿出来卖掉了,依然原价。
在纪录片《海上传奇》里,韩寒也是唯一一个年轻人代表。其他都是各个行业的前辈。韩寒代表了太多的人,他说出了很多人想说又不敢说或没机会说的话,他是一个有灵魂也有勇气的人。
虽然这些年,韩寒的书越来越薄,字越来越少,人物越来越单薄,故事越来越不能让人记住,但是那些字里行间的灵魂依然是原来的模样。韩寒也依然是原来的韩寒。
我想,小丑般匆忙谢幕的麦田老师、此刻已方心大乱的方舟子老师以及沽名钓誉的赵幼兵奶奶对韩寒的质疑和诽谤是可笑的,任何一个读过韩寒文字的人都会明白。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