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leidoscope 系列第九章:增加调试信息

本贴最后更新于 187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水流花落

原文链接:Kaleidoscope 系列第九章:增加调试信息

本文是使用 LLVM 开发新语言 Kaleidoscope 教程系列第九章,将为 Kaleidoscope 添加调试信息,帮助高效开发新语言。

第九章简介

欢迎来到“使用 LLVM 开发新语言 Kaleidoscope 教程”教程的第九章。在第一章至第八章中,我们构建了一种带有函数和变量的体面的小型编程语言。这时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出了问题怎么办,如何调试程序?

源代码级调试使用格式化的数据,这些数据可帮助调试器将二进制文件和计算机的状态转换回程序员编写的源代码。在 LLVM 中,我们通常使用一种称为 DWARF 的格式。DWARF 是一种紧凑的编码,表示类型,源位置和可变位置。

本章主要介绍为支持调试信息而必须添加到编程语言中的各种内容,以及如何将其转换为 DWARF。

警告:目前我们无法通过 JIT 进行调试,因此我们需要将程序编译为小型且独立的程序。在此过程中,我们将对语言的运行方式以及程序的编译方式进行一些修改。这意味着我们将拥有一个用 Kaleidoscope 编写的简单程序而不是交互式 JIT 的源文件。确实存在一个限制,即我们一次只能有一个“顶层”命令来减少必要的更改数量。

这是我们将要编译的示例程序:

def fib(x)
  if x < 3 then
    1
  else
    fib(x-1)+fib(x-2);

fib(10)

为什么很难?

调试信息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其原因有很多-大多围绕优化的代码。首先,优化使保持源位置更加困难。在 LLVM IR 中,我们在指令上保留每个 IR 级别指令的原始源位置。优化过程应该保留新创建指令的源位置,但是合并的指令只能保留一个位置-这可能会导致在逐步浏览优化程序时跳来跳去。其次,优化可以以优化的方式移动变量,与其他变量在内存中共享或难以跟踪的方式移动变量。出于本教程的目的,我们将避免优化(如我们将在下一组补丁中看到的那样)。

AOT 编译模型

为了仅强调将调试信息添加到源语言中的各个方面,而不必担心 JIT 调试的复杂性,我们将对 Kaleidoscope 进行一些更改,以支持将前端发出的 IR 编译为一个简单的独立程序,你可以执行以下代码,调试并查看结果。

首先,我们使包含顶层语句的匿名函数成为“ main”:

-    auto Proto = std::make_unique<PrototypeAST>("", std::vector<std::string>());
+    auto Proto = std::make_unique<PrototypeAST>("main", std::vector<std::string>());

只需更改名称即可。

然后,我们将删除存在的命令行代码:

编译单元

DWARF 中一段代码的顶级容器是编译单元。它包含单个翻译单元的类型和功能数据(阅读:源代码的一个文件)。因此,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为 fib.ks 文件构造一个编译单元。

DWARF Emisson 设置

IRBuilder 该类相似,我们有一个 DIBuilder 类,该类有助于为 LLVM IR 文件构造调试元数据。IRBuilder 与 LLVM IR 类似,它对应 1:1,但名称更好。使用它确实需要您比使用 DWARF 术语更熟悉 DAMRF 术语 IRBuilderInstruction 名称,但是如果你通读了有关元数据格式的常规文档,则应该更加清楚。我们将使用此类构造所有的 IR 级别描述。它的构建需要一个模块,因此我们需要在构建模块后不久对其进行构建。我们将其保留为全局静态变量,以使其易于使用。

接下来,我们将创建一个小容器来缓存一些常用数据。第一个是我们的编译单元,但是我们也将为我们的一种类型编写一些代码,因为我们不必担心多种类型的表达式:

static DIBuilder *DBuilder;

struct DebugInfo {
  DICompileUnit *TheCU;
  DIType *DblTy;

  DIType *getDoubleTy();
} KSDbgInfo;

DIType *DebugInfo::getDoubleTy() {
  if (DblTy)
    return DblTy;

  DblTy = DBuilder->createBasicType("double", 64, dwarf::DW_ATE_float);
  return DblTy;
}

然后在构建模块 main 时:

DBuilder = new DIBuilder(*TheModule);

KSDbgInfo.TheCU = DBuilder->createCompileUnit(
    dwarf::DW_LANG_C, DBuilder->createFile("fib.ks", "."),
    "Kaleidoscope Compiler", 0, "", 0);

这里有几件事要注意。首先,当我们为称为 Kaleidoscope 的语言生成编译单元时,我们将语言常量用于 C。这是因为调试器不一定会理解其无法识别的语言的调用约定或默认 ABI,因此我们遵循 LLVM 代码生成中的 C ABI,因此它是最接近准确的东西。这确保了我们实际上可以从调试器中调用函数并使它们执行。其次,您会在的调用中看到“ fib.ks” createCompileUnit。这是默认的硬编码值,因为我们使用外壳重定向将源代码放入 Kaleidoscope 编译器中。在通常的前端中,通常有一个输入文件名,它将输入该文件名。

通过 DIBuilder 发出调试信息的最后一件事是,我们需要“完成”调试信息。原因是 DIBuilder 的基础 API 的一部分,但请确保在 main 末尾附近,在转储模块之前执行此操作:

DBuilder->finalize();

函数

现在我们有了 CompileUnit 和我们的源位置,可以将函数定义添加到调试信息中。因此,我们在 PrototypeAST::codegen() 中添加了几行代码来描述子程序的上下文(在本例中为“文件”)以及函数本身的实际定义。

所以上下文:

DIFile *Unit = DBuilder->createFile(KSDbgInfo.TheCU.getFilename(),
                                    KSDbgInfo.TheCU.getDirectory());

给我们一个 DIFile 并询问我们上面创建 CompileUnit 的当前目录和文件名。然后,现在,我们使用一些源位置 0(因为 AST 当前没有源位置信息)并构造函数定义:

源代码位置

调试信息最重要的是准确的源代码位置-这使我们可以将源代码映射回去。但是,我们有一个问题,Kaleidoscope 确实在词法分析器或解析器中没有任何源位置信息,因此我们需要添加它。

struct SourceLocation {
  int Line;
  int Col;
};
static SourceLocation CurLoc;
static SourceLocation LexLoc = {1, 0};

static int advance() {
  int LastChar = getchar();

  if (LastChar == '\n' || LastChar == '\r') {
    LexLoc.Line++;
    LexLoc.Col = 0;
  } else
    LexLoc.Col++;
  return LastChar;
}

在这组代码中,我们添加了一些有关如何跟踪“源文件”的行和列的功能。在对每个标记进行词法分析时,我们将当前当前的“词法位置”设置为标记词开头的各种行和列。为此 getchar(),我们使用新的 advance() 跟踪信息的方法来覆盖以前的所有调用,然后将所有位置添加到所有 AST 类中:

class ExprAST {
  SourceLocation Loc;

  public:
    ExprAST(SourceLocation Loc = CurLoc) : Loc(Loc) {}
    virtual ~ExprAST() {}
    virtual Value* codegen() = 0;
    int getLine() const { return Loc.Line; }
    int getCol() const { return Loc.Col; }
    virtual raw_ostream &dump(raw_ostream &out, int ind) {
      return out << ':' << getLine() << ':' << getCol() << '\n';
    }

当我们创建一个新的表达式时,我们会忽略:

LHS = std::make_unique<BinaryExprAST>(BinLoc, BinOp, std::move(LHS),
                                       std::move(RHS));

给我们每个表达式和变量的位置。

为了确保每条指令都能获得正确的源位置信息,我们必须告诉 Builder 我们何时位于新的源位置。我们为此使用一个小的辅助函数:

void DebugInfo::emitLocation(ExprAST *AST) {
  DIScope *Scope;
  if (LexicalBlocks.empty())
    Scope = TheCU;
  else
    Scope = LexicalBlocks.back();
  Builder.SetCurrentDebugLocation(
      DebugLoc::get(AST->getLine(), AST->getCol(), Scope));
}

这既可以告诉 IRBuilder 我们主要的位置,也可以告诉我们所处的作用域。该作用域可以在编译单元级别,也可以是与当前函数类似的最接近的词法块。为了表示这一点,我们创建了一个范围堆栈:

std::vector<DIScope *> LexicalBlocks;

当我们开始为每个函数生成代码时,将作用域(函数)推到栈顶:

KSDbgInfo.LexicalBlocks.push_back(SP);

同样,我们可能不会忘记在函数的代码生成结束时将范围弹出弹出范围堆栈:

// Pop off the lexical block for the function since we added it
// unconditionally.
KSDbgInfo.LexicalBlocks.pop_back();

然后,确保每次开始为新的 AST 对象生成代码时都发出该位置:

KSDbgInfo.emitLocation(this);

变量

现在我们有了函数,我们需要能够打印出范围内的变量。我们首先设置函数参数,以便获得不错的回溯并查看如何调用函数。实现它不需要很多代码,并且通常只需要在创建中的 allocas 参数时处理 FunctionAST::codegen

// Record the function arguments in the NamedValues map.
NamedValues.clear();
unsigned ArgIdx = 0;
for (auto &Arg : TheFunction->args()) {
  // Create an alloca for this variable.
  AllocaInst *Alloca = CreateEntryBlockAlloca(TheFunction, Arg.getName());

  // Create a debug descriptor for the variable.
  DILocalVariable *D = DBuilder->createParameterVariable(
      SP, Arg.getName(), ++ArgIdx, Unit, LineNo, KSDbgInfo.getDoubleTy(),
      true);

  DBuilder->insertDeclare(Alloca, D, DBuilder->createExpression(),
                          DebugLoc::get(LineNo, 0, SP),
                          Builder.GetInsertBlock());

  // Store the initial value into the alloca.
  Builder.CreateStore(&Arg, Alloca);

  // Add arguments to variable symbol table.
  NamedValues[Arg.getName()] = Alloca;
}

在这里,我们首先创建变量,并为其指定范围(SP),名称,源位置,类型,并且由于它是一个自变量,所以也提供了自变量索引。接下来,我们创建一个 lvm.dbg.declare 调用以在 IR 级别指示我们已在 alloca 中获得了一个变量(并为变量提供了起始位置),并为声明的作用域起点设置了源位置。

此时要注意的一件事是,各种调试器都基于过去为它们生成代码和调试信息的方式进行了假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做一些改动,以避免为函数序言生成行信息,以便调试器知道在设置断点时跳过那些指令。因此,在我们在 FunctionAST::CodeGen 中添加了更多行:

// Unset the location for the prologue emission (leading instructions with no
// location in a function are considered part of the prologue and the debugger
// will run past them when breaking on a function)
KSDbgInfo.emitLocation(nullptr);

然后当我们实际开始为函数主体生成代码时生成一个新位置:

KSDbgInfo.emitLocation(Body.get());

这样,我们就有足够的调试信息来设置函数中的断点,打印出参数变量和调用函数。只需几行简单的代码就可以调试的不错了!

完整代码清单

这是我们正在运行的示例的完整代码清单,其中增加了调试信息。想要运行并演示此示例,请使用以下命令:

# Compile
clang++ -g chapter9-Adding-Debug-Information.cpp `llvm-config --cxxflags --ldflags --system-libs --libs all mcjit native` -O3 -o toy
# Run
./toy

以下完整代码清单:

chapter9-Adding-Debug-Information.cpp


参考: Kaleidoscope: Adding Debug Information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