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Map 学习总结

本贴最后更新于 173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沧海桑田

简介

HashMap 采用 key/value 存储结构,每个 key 对应唯一的 value,查询和修改的速度都很快,能达到 O(1)的平均时间复杂度。它是非线程安全的,且不保证元素存储的顺序。

继承体系

public class HashMap<K,V> extends AbstractMap<K,V>
implements Map<K,V>, Cloneable, Serializable{...}

HashMap 实现了 Cloneable,可以被克隆。

HashMap 实现了 Serializable,可以被序列化。

HashMap 继承自 AbstractMap,实现了 Map 接口,具有 Map 的所有功能。

存储结构

在 Java1.8 中,HashMap 的实现采用了(数组 + 链表 + 红黑树)的复杂结构,数组的一个元素又称作桶。

重要属性

//默认的初始容量16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1 << 4;
//最大的容量为2的30次方
static final int MAXIMUM_CAPACITY = 1 << 30;

容量为什么是 2 的整数次幂?

减少哈希冲突,均匀分布元素。
2 的幂次方减 1 后每一位都是 1,让数组每一个位置都能添加到元素。
例如十进制 8,对应二进制 1000,减 1 是 0111,这样在&hash 值使数组每个位置都是可以添加到元素的,如果有一个位置为 0,那么无论 hash 值是多少那一位总是 0,例如 0101,&hash 后第二位总是 0,也就是说数组中下标为 2 的位置总是空的。
如果初始化大小设置的不是 2 的幂次方,hashmap 也会调整到比初始化值大且最近的一个 2 的幂作为 capacity。

//当桶的使用数量达到多少时进行扩容,threshold = capacity * loadFactor
int threshold;

Threshold 是通过初始容量和 LoadFactor 计算所得,在初始 HashMap 不设置参数的情况下,默认边界值为 12。

//装载因子,用来计算容量达到多少时才进行扩容,默认装载因子为0.75。
final float loadFactor;

为什么装载因子是 0.75?

1.出于容量和性能之间平衡的结果

对于使用链表法的哈希表来说,查找一个元素的平均时间是 O(1+n),这里的 n 指的是遍历链表的长度,因此加载因子越大,对空间的利用就越充分,这就意味着链表的长度越长,查找效率也就越低。如果设置的加载因子太小,那么哈希表的数据将过于稀疏,对空间造成严重浪费。

2.提升扩容效率

HashMap 的容量(capacity)有一个固定的要求,那就是一定是 2 的幂。所以,如果负载因子是 3/4 的。话,那么和 capacity 的乘积结果就可以是一个整数。

static class Node<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
        final int hash;
        final K key;
        V value;
        Node<K,V> next;
}

Node 是一个典型的单链表节点,其中,hash 用来存储 key 计算得来的 hash 值。Node 类作为 HashMap 中的一个内部类,除了 key、value 两个属性外,还定义了一个 next 指针。当有哈希冲突时,HashMap 会用之前数组当中相同哈希值对应存储的 Node 对象,通过指针指向新增的相同哈希值的 Node 对象的引用。

什么是哈希冲突

哈希是通过对数据进行再压缩,提高效率的一种解决方法。但由于通过哈希函数产生的哈希值是有限的,而数据可能比较多,导致经过哈希函数处理后仍然有不同的数据对应相同的哈希值。这时候就产生了哈希冲突。

哈希冲突还有个通俗易懂的原理----鸽巢原理(也叫抽屉原理)。这个原理本身很简单,它是说,如果有 10 个鸽巢,有 11 只鸽子,那肯定有 1 个鸽巢中的鸽子数量多于 1 个,换句话说就是,肯定有 2 只鸽子在 1 个鸽巢内。

重要方法

查询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Node<K,V> e;
        return (e = getNode(hash(key), key)) == null ? null : e.value;
    }

final Node<K,V> getNode(int hash, Object key) {
        Node<K,V>[] tab; Node<K,V> first, e; int n; K k;
	//如果桶的数量大于0 并且待查找的key所在的桶的第一个元素不为空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
            (first = tab[(n - 1) & hash]) != null) {
	    //检查第一个元素是不是要查找的元素,如果是直接返回
            if (first.hash == hash && // always check first node
                ((k = first.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first;
            if ((e = first.next) != null) {
	        //如果第一个元素是树节点,则按树的方式查找
                if (first instanceof TreeNode)
                    return ((TreeNode<K,V>)first).getTreeNode(hash, key);
                //否则,遍历整个链表查找该元素
                do {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e;
                } while ((e = e.next) != null);
            }
        }
        return null;
    }

插入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return putVal(hash(key), key, value, false, true);
    }

final V putVal(int hash, K key,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
                   boolean evict) {
        Node<K,V>[] tab; Node<K,V> p; int n, i;
	//如果桶的数量为0,则初始化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线程问题
            n = (tab = resize()).length;
	//(n - 1) & hash 计算元素在哪个桶中,如果这个桶中还没有元素,则把这个元素放在桶中的第一个位置
        if ((p = tab[i = (n - 1) & hash]) == null)
            tab[i]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else {
	//如果桶中已经有元素存在了
            Node<K,V> e; K k;
	    //如果桶中第一个元素的key与待插入元素的key相同,保存到e中用于后续修改value值
            if (p.hash == hash &&
                ((k = p.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e = p;
            else if (p instanceof TreeNode)
		//如果第一个元素是树节点,则调用树节点的putTreeVal插入元素
                e = ((TreeNode<K,V>)p).putTreeVal(this, tab, hash, key, value);
            else {
		//遍历这个桶对应的链表,binCount用于存储链表中元素的个数
                for (int binCount = 0; ; ++binCount) {
		    //如果链表遍历完了都没有找到相同key的元素,说明该key对应的元素不存在,则在链表最后插入一个新节点
                    if ((e = p.next) == null) {
                        p.next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如果插入新节点后链表长度大于8,则判断是否需要树化
                        if (binCount >= TREEIFY_THRESHOLD - 1) // -1 for 1st
                            treeifyBin(tab, hash);
                        break;
                    }
		    //如果待插入的key在链表中找到了,则退出循环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break;
                    p = e;
                }
            }
            if (e != null) { // existing mapping for key
                V oldValue = e.value;
		//判断是否需要替换旧值
                if (!onlyIfAbsent || oldValue == null)
                    e.value = value;
                afterNodeAccess(e);
                return oldValue;
            }
        }
        ++modCount;
	//判断是否需要扩容
        if (++size > threshold) //线程问题
            resize();
        afterNodeInsertion(evict);
        return null;
    }

在判断是否出现 hash 碰撞中(即注释线程问题的判断),假设两个线程 A、B 都在进行 put 操作,并且 hash 函数计算出的插入下标是相同的,当线程 A 执行完第六行代码后由于时间片耗尽导致被挂起,而线程 B 得到时间片后在该下标处插入了元素,完成了正常的插入,然后线程 A 获得时间片,由于之前已经进行了 hash 碰撞的判断,所有此时不会再进行判断,而是直接进行插入,这就导致了线程 B 插入的数据被线程 A 覆盖了,从而线程不安全。

除此之外,最后的是否需要扩容判断里有个 ++size,还是线程 A、B,这两个线程同时进行 put 操作时,假设当前 HashMap 的 zise 大小为 10,当线程 A 执行到该行代码时,从主内存中获得 size 的值为 10 后准备进行 +1 操作,但是由于时间片耗尽只好让出 CPU,线程 B 拿到 CPU 还是从主内存中拿到 size 的值 10 进行 +1 操作,完成了 put 操作并将 size=11 写回主内存,然后线程 A 再次拿到 CPU 并继续执行(此时 size 的值仍为 10),当执行完 put 操作后,还是将 size=11 写回内存,此时,线程 A、B 都执行了一次 put 操作,但是 size 的值只增加了 1,所有说还是由于数据覆盖又导致了线程不安全。

当然 JDK1.8 已经比 JDK1.7 做了优化,在 JDK1.7 中,当并发执行扩容操作时会造成环形链和数据丢失的情况。在 JDK1.8 中,在并发执行 put 操作时会发生数据覆盖的情况。

扩容

final Node<K,V>[] resize() {
        Node<K,V>[] oldTab = table;
        int oldCap = (oldTab == null) ? 0 : oldTab.length;
        int oldThr = threshold;
        int newCap, newThr = 0;
        if (oldCap > 0) {
            if (oldCap >= MAXIMUM_CAPACITY) {
                threshold = Integer.MAX_VALUE;
                return oldTab;
            }
            else if ((newCap = oldCap << 1) < MAXIMUM_CAPACITY &&
                     old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如果旧容量的两倍小于最大容量并且旧容量大于默认初始容量(16),则容量扩大为两倍,扩容门槛也扩大为两倍
                newThr = oldThr << 1; // double threshold
        }
        else if (oldThr > 0) // initial capacity was placed in threshold
	    //使用非默认构造方法创建的map,第一次插入元素会走到这里
            newCap = oldThr;
        else {               // zero initial threshold signifies using defaults
	    //调用默认构造方法创建的map,第一次插入元素会走到这里
            new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newThr = (int)(DEFAULT_LOAD_FACTOR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if (newThr == 0) {
	    //如果新扩容门槛为0,则计算为容量*装载因子,但不能超过最大容量
            float ft = (float)newCap * loadFactor;
            newThr = (newCap < MAXIMUM_CAPACITY && ft < (float)MAXIMUM_CAPACITY ?
                      (int)ft : Integer.MAX_VALUE);
        }
        threshold = newThr;
        @SuppressWarnings({"rawtypes","unchecked"})
            Node<K,V>[] newTab = (Node<K,V>[])new Node[newCap];
	//把桶赋值为新数组
        table = newTab;
        if (oldTab != null) {
            for (int j = 0; j < oldCap; ++j) {
                Node<K,V> e;
                if ((e = oldTab[j]) != null) {
		    //清空旧桶,便于GC回收
                    oldTab[j] = null;
                    if (e.next == null)
                        newTab[e.hash & (newCap - 1)] = e;
                    else if (e instanceof TreeNode)
                        ((TreeNode<K,V>)e).split(this, newTab, j, oldCap);
                    else { // preserve order
			//如果这个链表不止一个元素且不是一颗树,则分化成两个链表插入到新的桶中去
                        Node<K,V> loHead = null, loTail = null;
                        Node<K,V> hiHead = null, hiTail = null;
                        Node<K,V> next;
                        do {
                            next = e.next;
			    //元素放在低位链表中
                            if ((e.hash & oldCap) == 0) {
                                if (loTail == null)
                                    loHead = e;
                                else
                                    loTail.next = e;
                                loTail = e;
                            }
                            else {
				//元素放在高位链表中
                                if (hiTail == null)
                                    hiHead = e;
                                else
                                    hiTail.next = e;
                                hiTail = e;
                            }
                        } while ((e = next) != null);
			//低位链表在新桶中的位置与旧桶一样
                        if (loTail != null) {
                            loTail.next = null;
                            newTab[j] = loHead;
                        }
			//高位链表在新桶中的位置正好是原来的位置加上旧容量
                        if (hiTail != null) {
                            hiTail.next = null;
                            newTab[j + oldCap] = hiHead;
                        }
                    }
                }
            }
        }
        return newTab;
    }
  • Java

    Java 是一种可以撰写跨平台应用软件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是由 Sun Microsystems 公司于 1995 年 5 月推出的。Java 技术具有卓越的通用性、高效性、平台移植性和安全性。

    3190 引用 • 8214 回帖 • 1 关注
  • HashMap
    19 引用 • 25 回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