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浏览器地址栏输入 url 到页面展示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网络进程

本贴最后更新于 95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事过境迁

从浏览器地址栏输入 url 到页面展示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其实这个过程可以分为网络进程和渲染进程。

弄明白这两个进程,能帮助我们在开发时提高效率。本篇文章详细讲述了网络进程,渲染进程会在下一篇中详细讲述(链接:)。

网络进程

网络进程可以分成 解析 URL封装 http 报文DNS 寻址传输层 TCP 传输报文网络层 IP 协议查询 Mac 地址数据达到数据链路层服务器接受数据服务器响应请求服务器返回相应文件

解析 url

当 url 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并按下回车键后。浏览器会解析该 url,获取 url 中的协议、域名、资源路径。

image.png

封装 HTTP 报文

用于 HTTP 协议交互的信息被称为 HTTP 报文,本身是由多行数据构成的字符串文本。

报文又可以分为请求报文响应报文

22052766395d2ebba87604efix732.jpeg

请求报文

请求端(客户端)发送的 HTTP 报文叫做请求报文。请求 报文大致可分为请求行、请求头、(空行)、请求主体。

请求行:请求方法(Method) + 空格 + 统一资源标识符(URI) + 空格 + HTTP 版本 + CR LF ;

请求头:字段名 + 冒号 + 值 + CR LF ;(一般包含 host、类型、大小、缓存等等)

空行: 回车符(CR)+ 换行符(LF) ;

请求体: 由用户自定义添加,如 post 的 body 等;

image.png

响应报文

响应端(服务器端)发送的报文叫做响应报文。响应报文结构与请求报文结构唯一的区别在于第一行中用状态信息代替了请求信息,这个状态码说明所请求的资源情况。

状态行:HTTP 版本 + 空格 + 状态码 + 空格 + 状态码描述 + CR LF ;

响应头:字段名 + 冒号 + 值 + CR LF ;

空行: 回车符(CR)+ 换行符(LF) ;

响应体: 由用户自定义添加,如 post 的 body 等;

响应状态码

状态代码由服务器发出,以响应客户端对服务器的请求。
1xx(信息):收到请求,继续处理
2xx(成功):请求已成功接收,理解和接受
3xx(重定向):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才能完成请求
4xx(客户端错误):请求包含错误的语法或无法满足
5xx(服务器错误):服务器无法满足明显有效的请求

HTTP 协议与 HTTPS 协议的区别

上面我们说了 HTTP 报文,http 协议和 https 协议的主要区别就是是否对 HTTP 报文加密。

HTTP 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以明文的形式发送内容,不提供任何加密。明文数据会经过中间代理服务器、路由器、wifi 热点、通信服务运营商等多个物理节点,如果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劫持,传输的内容就完全暴露了。劫持者还可以篡改传输的信息且不被双方察觉,这就是 中间人攻击

HTTPS 协议(安全套接字层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s://zhuanlan.zhihu.com/p/43789231

DNS 寻址

  域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址,互联网上每一台计算机的唯一标识是它的 IP 地址。将一个域名转化到 IP 地址的过程就是 DNS 解析。

  但是在 DNS 寻址之前,浏览器会根据 url 查找浏览器的缓存,看看是否有该请求的缓存结果和缓存标识,只有当前没有该请求的缓存结果和缓存标识时或者需要协商缓存时,浏览器才会开始 DNS 寻址。所以这里会先详细讲一下浏览器缓存,再讲述 DNS。

image.png

浏览器缓存

  浏览器是否有该请求的缓存结果和缓存标识是取决于该请求的最近一次返回的响应报文中的请求结果和缓存标识。缓存标识在响应报文的 HTTP 头中。

强制缓存

控制强制缓存的字段分别是 Expires 和 Cache-Control ,其中 Cache-Conctrol 的优先级比 Expires 高,同时存在时,只有 Cache-Control 生效。

Expires 是 HTTP/1.0 控制网页缓存的字段,其值为服务器返回该请求的结果缓存的到期时间,即再次发送请求时,如果客户端的时间小于 Expires 的值时,直接使用缓存结果。Expires 控制缓存的原理是使用客户端的时间服务端返回的时间 做对比,如果客户端与服务端的时间由于某些原因(时区不同;客户端和服务端有一方的时间不准确)发生误差,那么强制缓存直接失效,那么强制缓存存在的意义就毫无意义。

Cache-Control 是在 HTTP/1.1 中最重要的规则,主要用于控制网页缓存,主要取值为:

(1)public :所有内容都将被缓存(客户端和代理服务器都可缓存)

(2)private :所有内容只有客户端可以缓存,Cache-Control 的默认取值

(3)no-cache :客户端缓存内容,但是是否使用缓存则需要经过协商缓存来验证决定

(4)no-store :所有内容都不会被缓存,即不使用强制缓存,也不使用协商缓存

(5)max-age=xxx (xxx is numeric) :缓存内容将在 xxx 秒后失效

那么,怎么知道网页的内容是不是缓存的内容呢?

我们可以通过 chrome 的 devtool 的 network 看状态码是什么颜色,如果状态码是灰色的,说明是从缓存中的取得的。请求对应的 Size 值则代表该缓存存放的位置,分别为 from memory cache(内存中的缓存)from disk cache(硬盘中的缓存) 。浏览器读取缓存的顺序为 memory –> disk。

那内存缓存和硬盘缓存有什么区别?

(1)内存缓存(from memory cache) :会将编译解析后的文件,直接存入该进程的内存中,占据该进程一定的内存资源,以方便下次运行使用时的快速读取。但一旦该进程关闭,则该进程的内存则会清空。

(2)硬盘缓存(from disk cache) :硬盘缓存则是直接将缓存写入硬盘文件中,读取缓存需要对该缓存存放的硬盘文件进行 I/O 操作,然后重新解析该缓存内容,读取复杂,速度比内存缓存慢。

问题来了,那什么时候有内存缓存什么时候有硬盘缓存呢?

在浏览器中,浏览器会在 js 和图片等文件解析执行后直接存入内存缓存中 ,那么当刷新页面时只需直接从内存缓存中读取(from memory cache);而 css 文件则会存入硬盘文件 中,所以每次渲染页面都需要从硬盘读取缓存(from disk cache)。

协商缓存

协商缓存就是强制缓存失效后,浏览器携带缓存标识向服务器发起请求,由服务器根据缓存标识决定是否使用缓存的过程 ,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协商缓存生效,返回 304。浏览器从缓存中获取上次的缓存结果。

(2)协商缓存失败,返回 200 和请求结果

协商缓存的报文会携带控制协商缓存的字段,分别有

Last-Modified (服务器响应请求时,返回该资源文件在服务器最后被修改的时间)

If-Modified-Since(客户端再次发起该请求时,携带上次请求返回的 Last-Modified 值,通过此字段值告诉服务器该资源上次请求返回的最后被修改时间)服务器收到该请求,发现请求头含有 If-Modified-Since 字段,则会根据 If-Modified-Since 的字段值与该资源在服务器的最后被修改时间做对比,若服务器的资源最后被修改时间大于 If-Modified-Since 的字段值,则重新返回资源,状态码为 200;否则则返回 304,代表资源无更新,可继续使用缓存文件,如下。

Etag(服务器响应请求时,返回当前资源文件的一个唯一标识(由服务器生成))

If-None-Match(客户端再次发起该请求时,携带上次请求返回的唯一标识 Etag 值,通过此字段值告诉服务器该资源上次请求返回的唯一标识值) 服务器收到该请求后,发现该请求头中含有 If-None-Match,则会根据 If-None-Match 的字段值与该资源在服务器的 Etag 值做对比,一致则返回 304,代表资源无更新,继续使用缓存文件;不一致则重新返回资源文件,状态码为 200

其中 Etag / If-None-Match 的优先级比 Last-Modified / If-Modified-Since 高。

DNS 寻址

  1. 一般来说,浏览器会首先查看本地硬盘的 hosts 文件,看看其中有没有和这个域名对应的规则,如果有的话就直接使用 hosts 文件里面的 ip 地址。
  2. 如果在本地的 hosts 文件没有能够找到对应的 ip 地址,浏览器会发出一个 DNS 请求到本地 DNS 服务器 。本地 DNS 服务器一般都是你的网络接入服务器商提供,比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
  3. 查询你输入的网址的 DNS 请求到达本地 DNS 服务器之后,本地 DNS 服务器会首先查询它的缓存记录,如果缓存中有此条记录,就可以直接返回结果,此过程是递归的方式进行查询。如果没有,本地 DNS 服务器还要向 DNS 根服务器进行查询。
  4. 根 DNS 服务器没有记录具体的域名和 IP 地址的对应关系,而是告诉本地 DNS 服务器,你可以到域服务器上去继续查询,并给出域服务器的地址。这种过程是迭代的过程。
  5. 本地 DNS 服务器继续向域服务器发出请求,在这个例子中,请求的对象是.com 域服务器。.com 域服务器收到请求之后,也不会直接返回域名和 IP 地址的对应关系,而是告诉本地 DNS 服务器,你的域名的解析服务器的地址。
  6. 最后,本地 DNS 服务器向域名的解析服务器发出请求,这时就能收到一个域名和 IP 地址对应关系,本地 DNS 服务器不仅要把 IP 地址返回给用户电脑,还要把这个对应关系保存在缓存中,以备下次别的用户查询时,可以直接返回结果,加快网络访问。

传输层 TCP 传输报文

  拿到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之后,浏览器会以一个随机端口(1024< 端口 <65535)向服务器的 WEB 程序(常用的有 httpd,nginx 等)80 端口发起 TCP 的连接请求。这个连接请求到达服务器端后(这中间通过各种路由设备,局域网内除外),进入到网卡,然后是进入到内核的 TCP/IP 协议栈(用于识别该连接请求,解封包,一层一层的剥开),还有可能要经过 Netfilter 防火墙(属于内核的模块)的过滤,最终到达 WEB 程序,最终建立了 TCP/IP 的连接。

TCP 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 客户端 A 将标志位 SYN 置为 1,随机产生一个值为 seq=J(J 的取值范围为 1234567)的数据包到服务器,客户端 A 进入 SYN_SENT 状态,等待服务端 B 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端 B 收到数据包后由标志位 SYN=1 知道客户端 A 请求建立连接,服务端 B 将标志位 SYN 和 ACK 都置为 1,ack=J+1,随机产生一个值 seq=K,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客户端 A 以确认连接请求,服务端 B 进入 SYN_RCVD 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 A 收到确认后,检查 ack 是否为 J+1,ACK 是否为 1,如果正确则将标志位 ACK 置为 1,ack=K+1,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服务端 B,服务端 B 检查 ack 是否为 K+1,ACK 是否为 1,如果正确则连接建立成功,客户端 A 和服务端 B 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完成三次握手,随后客户端 A 与服务端 B 之间可以开始传输数据了

建立了 TCP 连接之后,发起一个 http 请求。

接着就是网络层 IP 协议查询 Mac 地址、数据达到数据链路层、服务器接受数据、服务器响应请求、服务器返回相应文件。

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

主要目的防止 server 端一直等待,浪费资源。

TCP 四次挥手

第一次挥手: 客户端发送一个 FIN,用来关闭客户端到服务端的数据传送,客户端进入 FIN_WAIT_1 状态。

第二次挥手: 服务端收到 FIN 后,发送一个 ACK 给客户端,确认序号为收到序号 +1(与- SYN 相同,一个 FIN 占用一个序号),服务端进入 CLOSE_WAIT 状态。(仅仅表示对方不再发送数据了但是还能接收数据,)

第三次挥手: 服务端发送一个 FIN,用来关闭服务端到客户端的数据传送,Server 进入 LAST_ACK 状态。

第四次挥手: 客户端收到 FIN 后,Client 进入 TIME_WAIT 状态,接着发送一个 ACK 给服务端,确认序号为收到序号 +1,服务端进入 CLOSED 状态,完成四次挥手。

  • 前端

    前端技术一般分为前端设计和前端开发,前端设计可以理解为网站的视觉设计,前端开发则是网站的前台代码实现,包括 HTML、CSS 以及 JavaScript 等。

    247 引用 • 1347 回帖
1 操作
limanting 在 2021-09-03 17:53:28 更新了该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