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这篇文章不应发到这里,毕竟是思源的老家。删了,回头发到其它地方。
相关帖子
-
额,思源是端到端加密同步,不知道密码是没法知道内容的。。。现在是手动上传本笔记资源文件到图床,才是明文公布。而且本地软件,也没有什么捆绑数据一说,想导出多少笔记就导出多少。
md 改 json 我是支持的,思源 1.1.83 之前列表 bug 非常非常多,污染的 md 也是很多用户吐槽的一点,反正污染的 md 不方便直接用其他 md 编辑器打开,改成更容易解析的 json 编辑器不是更好吗,让这些用户闭嘴。只要能实现更多的功能,实现更稳定,我管他 md 还是 json 格式呢,我用的方便就好了。只要不影响我复制、导出内容。只是想写简单的 md 笔记或文章,用便携的 typora 也挺好,思源的定位是知识管理,简单的 md 语法是撑不起知识管理的。另外,目前思源模仿的是 notion 编辑器,不是 wolai,wolai 也是模仿 notion 的。虽然也是抄了点 wolai 的交互的。
我同意你说的,思源笔记发版太着急,一些比较明显严重影响体验的 bug 都没检查就直接发了,这点我的感受也不好,希望以后发版能谨慎多自测下。思源笔记前一段时间(前几个月)确实非常不稳定,动不动改架构。目前已经稳定很多很多了,等跨笔记本移动块做出来,基本就可以养老了。😄
反正你不爱用一个软件就不用,也没必要非要得到别人的理解、认可。我想支持这个软件,也没必要说服我。在互联网上,每个人肆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罢了
走好,再见!
1 回复1 操作Achuan-2 在 2021-08-31 13:32:36 更新了该回帖 - 其他回帖
-
LoveTypora •作者
数据上了云端就不再是你的了,如果是你的东西,别人是不可以私自拿来做任何事情。而今的互联网企业的在技术上并没有多大壁垒,真正的壁垒是数据。也就是说他们把用户的数据拿来加工分析,然后做服务卖钱。比如头条通过你的使用记录和元数据可以得出你的用户画像、然后精准投放广告。再比如百度云盘,你上传照片后,它会通过人脸进行分类,你可以根据人脸快速找到相关的照片。而这个功能的实现的背后是将一张张上传的照片进行人脸识别后的结果,并且在最初时,由于没有数据和模型的沉淀,系统并不知道什么样的形状是人脸,什么样的形状不是人脸,所以还会利用人工进行打标供机器学习。
到今天,就连政府都担心数据安全,要求将放在阿里等企业云上的政务系统全部迁移到国资云上。可想而知云端数据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理解了上面的内容,就能理解为什么大家都想要用户的数据。而你提到的“思源支持本地存储,怎么就变成存到云上的数据绑定用户?”的问题,可能是你没仔细看,我并没有说思源的云存储绑定用户,我的原话是“捆绑数据的用户想要离开就相对不那么容易”。
3 回复 -
luqiang2014 • • 1 评论
无限看好思源,几乎每天都看 GitHub 上有没有新版本发布和 issues 处理情况,然而我从 1.2.0 版后就没在用了,现在是个观望者,关注思源纯粹是欣赏两位开发认真的态度,以及 issues 上有没有新的 bug 单。
我比较认同原帖(现已删除)的一点看法,对于某些人来说,思源用着会不太舒服,虽然大体上能用,但是用着用着总会被犄角旮旯里的某个 bug 恶心一下。可以佐证的一点是,我在 1.2 大版本(好像是...)时连续两个测试版本提过 Ctrl-z 撤销的 bug,结果今天还是有帖子反馈撤销的问题( 1.3.1 的几个问题,以及几个建议 )。总之,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希望大家理性对待吧,也希望两位开发能不忘初心,继续打磨好产品。
发这条评论的原因是大家似乎不太包容楼主,评论一边倒地在捧思源,怕影响两位开发的感观,所以来发点声支持一下,就这样了。
1 回复bug 的问题我也觉得难受,前一段时间用 flomo,比用思源写的还多。。。 但是大家之所以都在反驳他,明显是他的观点非常偏激且有问题,有为了黑而黑的嫌疑 ,大家合理讨论其实也没什么。还说要发到其他平台就有点恶心了Achuan-2 • -
虽然作者把内容删除了,但是通过修改记录还是能看到原文。我的几点粗浅感想,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 现在的思源对普通用户确实不太友好,铁杆支持者基本都是程序员;所以在程序员眼中简简单单的功能(例如写个 SQL),但对于普通用户就是无法逾越的难关。(可能有些人说不会去学呀,我一个使用笔记软件来写笔记的,学 SQL 这鬼玩意有什么意义?)
- 思源快速迭代但不稳定这个对产品长远来看是弊大于利的。拿我自己来说,我就不太敢推荐周边人使用思源笔记。曾经我尝试过,过了几天就反悔了,笔记功能再好,但不稳定这一个点就是一个硬伤。(部分人由于深度的参与到了思源的整个建设中,心态上已经不太像一个用户了,思源变成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很难像普通用户来思考问题)
- 很担心思源走入一个小圈子文化中,在这个小圈子中任何的问题都有合理解释,随时随地都能互相找到自嗨点,看起来一片欣欣向荣。但其实,有没有统计过来了多少人,走了多少人,哪些没有发出声音默默来又默默走的人,他们不会提意见,也不会提问题,他们是不是也是产品要服务的对象?
- 作为一个订阅者和支持者,我还没有到作者这一步弃思源而去。我也知道,一个产品不会让所有用户满意,但一定要有反思心态,听的进去不悦耳的声音,而不是把它们当做异类去看待。(不是真爱过的用户,谁愿意花这么多时间写这么多文字)
- 最后想说一下,希望觉得思源不够好的,只是少数人。加油!
- 查看全部回帖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