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思维

本贴最后更新于 80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天翻地覆

前奏

我可以掌控一切,如果不能就是努力不够?有房有车才是幸福,我要跟上名流们的脚步?随波逐流,我们想要的比更多还多,才会变得越来越忙碌,忘记了人生的本来意义。如何才能摆脱困境?

如果你活成了「被动的大多数 1,若不改变,你将持续过着一种忙碌而无意义的人生

  • 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我是一颗无休止备战的职场螺丝钉
  • 明明在职业上小有成就,但还是疲于奔命、不敢松懈,没有勇气放慢脚步
  • 每天都生活的有些恍惚、没有规划,意义感来自虚拟世界,不敢面对现实

简介思维帮助你告别忙碌而无意义的人生

传统思维 简介思维
思维 所有事都重要,我必须做所有事 只有少数事重要我选择做更少,但更好的事
行动 没有规划,仓促执行 提前规划扫除障碍,专注投入高效完成
收获 承担太多任务,容易感到疲惫和失控 完成该做的重要事情,一切尽在掌控中

简介思维就是解决复杂问题时,从决策到执行的完整过程

  1. 科学选择
    识别一件事情中的关键,放弃「我什么都想要」的想法
  2. 精准规划
    专注要事;分配时间;管理精力;拆分任务;明确路线
  3. 高效完成
    以始为终;拒绝疲惫与失控

告别忙乱的工作

  • 确定目标:「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 分配精力:「做好一件事」比「做完所有事」更重要
  • 职场价值:「效率」比「加班」更重要
  • 深度工作:「找到节奏」比「拒绝干扰」更重要
  • 向上沟通:「抓重点」比「说得多」更重要
  • 协调工作:「说服关键人物」比「说服所有人」更重要
  • 人脉管理:「盘点」比「结交」更重要
  • 处理冲突:「识别」比「禁止」更重要
  • 带团队:「目标具体」比「愿景宏大」更重要

提高生活品质

  • 消费:「理性」比「冲动」更重要
  • 居家:「拥有空间」比「拥有物品」更重要
  • 手机:「选择性使用」比「戒掉不用」更重要
  • 习惯:「坚持做下去」比「每天都做到」更重要
  • 娱乐:「认知」比「消遣」更重要
  • 学习:「输出」比「输入」更重要
  • 关系:「我愿意」比「我应该」更重要

也许你经常感到工作疲惫却又没有发挥所能;

也许你感到自己的时间总是被别人的安排打乱;

也许你觉得无情的工作压力正在挤压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

也许你放眼望去,发现工作和生活都拥挤不堪,对自己的人生缺乏掌控;

如果你觉得「我什么都想要」、「我可以做到一切」,但是又疲于奔命、分身乏术、濒临崩溃,你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我真的应该这样做吗?

其实,如果能够有方法能够判断我们应该对什么 Say Yes,对什么 Say No,这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了

你可能会说,每个人所拥有的职场势能、生活背景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上的选择,很难改变。但我想告诉你,并不难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新的思维方法来重新定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你现在的生活状态,你所在的职场环境,其实都可以是你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只要你有意训练,你可以培养和提升这种思维能力,重拾对工作和生活的掌控,过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内容

什么是简洁思维?

【认知】:简洁思维,是做出「更少,但更好」的选择

[简洁思维]在我看来,就是做出[更少,但更好]的选择,通过合理规划,高效到达目标。换句话说,就是具备简洁思维的人,做任何事,都会去想:我有没有找到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部分,用最有效的方式去完成它?

外部世界的强势干扰

不少聪明又努力的人,都知道应该集中精力,只做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但是,麻烦就是,大部分人总是很难戒掉贪多求全的习惯。活在这个风起云涌、日新月异的时代,熙熙攘攘的诱惑每天都在铺天盖地的袭来,很少人能够顺利的跳出外部世界的干扰

一定程度上,现在人们面临的选择之多,远远超过了我们对此进行管理的能力。我们的注意力被高度分散,没办法从众多选择中发现哪些更加重要。在心理学上,这种状态叫做[决策疲劳],也就是人们面临的选择越多,要做的决策越多,就越难做出决策,决策的质量也越差

实践极简思维

从[思维-行动-收获]这个逻辑,来看看解决问题时,传统思维和简洁思维的区别:

首先,在思维层面,做判断和决策的时候,传统思维会不由自主的认为[所有事情都很重要,我必须做所有事]。而极简思维,在这一步会强调[只有一部分是重要的,我应该选择做更少、但更好的事情

比如,在多线程任务需要处理的时候,因为精力有限,我们很难同时处理好所有问题。这时候,你就要去判断哪些事情和你的职业目标或者是绩效直接相关,将其他琐事、不重要的事,授权给别人去做,或者尽量推掉不做:当同事总是请你帮忙的时候,你就要去判断哪些忙值得帮?这件事是不是你责任范围之内?哪些忙应该拒绝?对方是不是根本不想从你这里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纯粹是托付心态,想把自己不想做的事推脱给你?

其次,到了行动层面,因为不明白重点所在,传统思维通常会手忙脚乱的对所有事情做出应激反应,并且仓促执行。但是,具备极简思维的人,已经明确了重点所在,他会对时间、精力、资源和自己的行动过程,全局把握,提前规划,为全力执行清楚障碍

最后,在收获上,不懂取舍又没有规划的传统思维,很容易让人感到疲惫和失控。但极简思维,因为目标明确,行动高效,会让一切尽在掌控。

对照[思维-行动-收获]流程,认真的问自己三个问题:

  1. 我有没有找到[更少,但更好]的事情去做?
  2. 我有没有提前规划好做这件事的过程?
  3. 做完这件事,会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更有掌控感吗?

【误区】:怎么判断哪些事必须做,哪些事可以选择做?

简洁思维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在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能够做出更少、但更好的选择。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也是简洁思维的第一步

在践行简洁思维的时候,到底怎么克服[看似没有选择权]这个难题

实践简洁思维最难的一点,就是:选择越多,越容易决策疲劳,越容易觉得自己没有选择权,最后导致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陷入无头苍蝇一样忙乱的状态,幸福感大幅度下降

选择难背后的两种机制

  • 在生理机制上,我们的大脑,天生比较擅长未雨绸缪、避免痛苦,而不是做选择

    很多人都认为,人生就是要追求快乐。但其实,我们的行为和选择背后,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动机,就是避免痛苦,而且对于大脑来说,避免痛苦要比追求快乐重要得多。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在整个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我们一直生存在资源稀缺和充满危险的环境当中,保命是第一位的,根本没有选择的机会。这样的进化环境也就决定了,人类大脑最底层的生存逻辑和价值倾向,是更在意推迟或者回避选择、避免痛苦,进化并没有赋予我们一个善于独立思考和善于做选择的大脑

  • 在心理机制上,不敢做选择,是因为我们害怕不确定性

    我们在考虑要不要做出一个选择的时候,通常都会想一想可能出现的糟糕情况,但问题是,一旦陷入万一……怎么办的担心中,我们就会被一种不确定性支配,害怕风险、犹豫不决,自然就不敢做出选择。毫无疑问,任何选择的背后,都有或大或小的风险。选项比较确定、风险不是很大的时候,我们也许在犹豫一阵之后,还是能做出选择。比如像我买衣服,虽然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挑选,但我最后还是能够做出一个选择,买一件宽松的、纯棉的 T 恤衫。但是,一旦我们面临的选项不确定,而且背后的风险也更大的时候,情况就会非常糟,我们会逃避在现实中做选择,而是在想象中虚构出一个没有出现的、更好的选择

解决选择题

  1. 列出你所有不得不做的事情

    当你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遇到不喜欢却不得不做的事情的时候,拿出一张空白的纸,把它写在纸上。把这些事情写出来,你首先就会明白,到底是什么让你活得不开心,让你觉得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没有掌控感

  2. 选择做替换不得不

    把这些事情写出来之后,下一步,就是在这些事前面加上[我选择做]。比如说,如果你认为上班是一件你不喜欢、但又不得不做的事,那就告诉自己:[我是自己选择去上班,而不是不得不上班」。在进行第二步的时候,你心里可能会很抗拒,这很正常,因为这时候你还不能说服自己,你还是会觉得这是一件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没关系,先这么写,到了第三步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3. 写出选择背后的理由

    第二步其实只是完成了句子的一半,接下来你需要完成整个句子:我选择……是因为我想要……。说实话,完成这个句子的后半部分,并不容易,但却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帮你了解自己,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也就是,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更看重什么。比如说,你之所以选择工作,可能是因为你害怕失业,你在经济上没有安全感;那为什么经济上的安全感对你这么重要呢?也许是因为没有经济收入,就不能给家人一份更好的生活。如果这是你的理由,你就可以写:我选择工作,是因为我不想失业,不想没有稳定的收入,不想让我的家人生活很窘迫。通过这种方式,你就会发现,自己选择做一件事情的动机,通常都是出于避免一种或几种痛苦(不想没有收入;不想被人瞧不起;不想活在不确定性中;)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我们不得不做、必须做的事,什么事都是可以选择的,我们只是从最开始,就受到了大脑生理机制和潜意识的影响

要么你发现自己害怕失去的那个东西,对你来说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这时候,你就完全可以选择停止做这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要么你意识到自己做这件事情,是为了避免某个对你来说非常重要的痛苦,这个时候,这件事情就不是[不得不」做的,而是你自己选择去做的。但是,你还可以继续思考:除了现在这个方式,我是不是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去避免这种痛苦

这三步练习,实际上,是一个向内思考和审视自己人生价值观的过程。而简洁思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在自己的人生中,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只有确定了这一点,选择才会变得越来越有原则,越来越容易

工作中的简洁方案

【方向】:用 SMP 模式找到有幸福感的职业

职场上的跳槽率、离职率越来越高,就说明了:大部分的人都在不断试错,这些人不怕做选择,只是不知道自己工作的目的是什么?自然也就没办法在择业上确定方向

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超过一半中国人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你知道这些人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吗?不是因为真的没有选择,而是他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把对物质和财富的追求,放在了幸福感之上。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职场人心怀画家、音乐家、旅行家梦想,却不敢动身实现,毕竟现在忙碌甚至疲惫的工作提供给自己相对优渥的生活水平以及稳定的未来

但是对人来说,就有点不同了。几乎谁都不会否认,衡量一个人一辈子过得好不好的最大标准,是幸福,金钱无非有时候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幸福,但它归根结底,只是实现幸福的一种手段

怎么去找到这个有幸福感的职业方向?——SMP 模式

回答自己三个问题:

  • 我的优势是什么?
  • 做什么能带给我意义?
  • 做什么能带给我快乐?

然后写下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找出它们的交集,就可以了

具体步骤

  1. 先做好准备
    找一个安静的环境,比如没什么人的咖啡厅、茶室、书房等,关掉一切电子智能设备,屏蔽别人的干扰,让大脑处于放空状态。然后拿出笔、白纸或记事本,做好准备。如果你暂时找不到这种环境和状态,那就先暂停,等你准备好之后,再开始。因为如果你的心不静,脑袋里有很多噪声,在进行下面几步的时候,你会很难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声音

  2. 按照 SMP 模式,在纸上依次写下三个词:优势(Strengths)、意义(Meaning)、快乐(Pleasure),然后依次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做什么事能让我觉得自己有优势?第二,做什么事能让我觉得有意义?第三,做什么事能让我觉得快乐?注意这三个问题的顺序不要打乱

    • 有优势的事:我认为就是别人做起来可能有些困难,但是我做起来比较轻松、手到擒来,很擅长、很有创造力的事情。比如对我来说,我觉得我的优势主要是善于分析总结,我也善于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和微创新,另外我的创作能力不错,审美也不错;
    • 有意义的事:我认为就是不计报酬也愿意做、做的时候有一种被感召的感觉,比如对我来说,我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包括:解决难题、亲自创造一套理论体系、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等等,这些事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即使不赚钱,甚至是花钱去做,我也愿意;
    • 快乐的事:我认为就是你做某件事的时候,没有压力,很开心,很享受,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比如对我来说,让我快乐的事情有写书法、绘画、帮助年轻人成长,和家人在一起,创作等等;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没有压力,很放松,很专注,也很享受过程。
  3. 找出这三项的交集

    快速找到交集的方法,就是按照[优势、意义、快乐]的顺序,从你的每一个优势出发,看看用这个优势,你能不能做一些让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最后让你感受到一种快乐?

  4. 付诸行动
    这是使用 SMP 模式找到职业方向后非常重要的一步。为什么呢?因为找到了让自己评然心动的职业方向之后,只有行动才会带来真正的改变

【精力】:多线程工作下,如何聚焦核心任务

关于多线程工作的两个误区

  • 不分主次,觉得无论什么任务,都应该做

    简洁思维提倡的是,我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应该把精力聚焦在更少,但更好的主要任务上,专心在主要任务上获得最大产出。把握简洁思维的底层逻辑,面对多线程你就会找到一定的方法

  • 认为多线程工作就像计算机可以一边运行计算、一边下载电影、一边播放音乐,一边支持我们和朋友聊天一样,在一个时间点上,同时打开多个任务窗口,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但其实,严格来讲,实现人的多线程工作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任何瞬间,人只能有一个注意焦点,这个注意焦点牵制了人的认知加工资源。有时你误以为自己同时关注了两个东西,其实只是你的注意焦点在极短时间内发生了快速切换

多线程工作关键

  • 把精力聚焦在主要任务上

    比如:你今天的任务有撰写年终总结、给客户寄快递、到招聘网站上了解下自己这个岗位的薪资情况(为年底申请加薪做准备),帮老板改一份 PPT。你自己也知道,撰写年终总结是你今天最重要的任务,但是你很可能会陷入到这样一种错误的多线程模式中:写年终总结的时候没什么头绪,就决定先帮老板改下 PPT,改到一半儿也遇到了点难题,再去刷刷招聘网站,过一会儿又想起来去发快递…….这样不分主次、随意切换的忙了一天,年终总结,却没有写完image.png很多时候,多线程意味着你不得不在几个事情之间不断切换,有些事情开始之后,还没结束,你可能就要切换到下一个任务。但重点是,你一定要始终把自己的注意焦点,也就是你的专注力,聚焦在主要任务上回到刚才的案例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写年终总结,等大纲列出来了,有一步实质性进展了,再去把快递寄掉;快递寄走后,要继续回来写年终总结,等第 1 章的内容写好了,再去招聘网站上看看同类岗位的薪资情况;看完后,再回到写年终总结上来…….也就是,每当你从主要任务上离开,切换到其他任务上之后,你都要提醒自己,要把注意力再拉回到主要任务上来image.png

  • 对精力和任务做出正确匹配

    精力好的时候去做没有价值的琐事,精力不好的时候去做最有价值的事,这种精力状态和任务的不匹配,是对精力最大的浪费。所以,多线程工作下的精力管理,一定要具备匹配精力和任务的意识。要把自己一天中精力最好的时候,分配给最重要的事情,千万别任由一些没有太大价值的事情,占据和消耗我们有限的精力

  • 降低任务切换时的精力损耗

    精力成本:

    • 当你做一项工作正进入状态的时候,如果被打断,恢复到之前的工作状态平均需要 25 分钟
    • 即使你不是被别人打断,自己主动从任务 A 切换到任务 B,你执行任务 B 的绩效也要明显比非任务转换条件下执行 B 的绩效差,认知心理学这个差异称为转换损耗。转换损耗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任务 A 留下的认知惯性,也就是之前你已经习惯了任务 A 的认知情境、反应方式,这个惯性会对完成任务 B 造成干扰;二是做 B 的时候需要对 B 进行认知重构,重新回忆起 B 的相关背景和信息,这个重构也需要时间
    • 我们的头脑对不同类型信息的加工方式也不同。在处理不同类型的任务切换时,也有精力损耗。比如,文字类的工作是一种类型,视觉图片类的工作又是一种类型,数值统计计算类的工作是一种类型,人际沟通类的工作又是一种类型……当我们在不同类型的任务之间频繁切换时,我们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就需要不断调整,这样任务切换对精力的损耗就比较大

    降低精力成本:

    1. 标记你的思路。被别人打断的时候,主动在你中断的位置,做一个标记。标记的方式很简单,在纸上简单写一下你现在脑袋里的思路,再回来的时候,根据这个标记,可以立刻回到刚才的工作状态image.png
    2. 设计任务的合理中断点。也就是,我们对自己要完成的任务,要提前设计出每个任务可以暂停的合理的中断点。比如我要写一个年终总结,我的习惯是,先用一段时间思考、定下大纲,然后再根据大纲一章一章的开始写作。很明显,合理的中断点,应该是大纲确定后,也就是一部分核心思考完成后,而不是我对大纲的思考还没完成的时候,就停下来去做其他事。或者,是等我第一章内容完成后,而不是我第一章还没写完的时候,就停下来去做其他事。因为当你一部分核心思考还没完成,就做任务切换的话,回来的时候,就只能再花一段时间,重新找回刚才的思路
    3. 对不同类型的工作分类处理。也就是,同类型的任务尽量集中统一处理。比如我要写一个年终总结,可能很多部分都需要配一些图表。那如果按照一般的顺序写的话,我可能写到需要图表的地方,就停下来去画图,这样就比较耗精力。但是如果我写文字内容的时候,先一路写下去,把每个部分需要的图表,标记下来,等所有文字内容写完了,再回去统一画图,这样做的效率一定比写一会儿东西、画一会儿图高很多

【效率】:4 步拆解复杂工作,告别加班

往往是越复杂的工作,越能产生价值。我们在第一节就说过,简洁思维的核心就是找到能产生价值的事情,对执行路径提前做好规划,这样才能以最高效率获得最大产出

大脑喜欢简单任务、逃避复杂工作的特性,会让我们把大部分精力都消耗在不能产生效能的事情上,这显然有悖简洁思维,而且也直接导致了最没有效率的两种职场现象:第一种是加班,第二种是即便加班也完成不了任务

加班的真相
过去我们都认为,经常加班的人更有责任心。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我们都知道,除了是工作量确实超负荷,否则,加班其实代表了一个人在白天的工作效率太低,他只能通过延长时间来完成工作。但白天工作效率这件事,其实和复杂工作有关

如果我们把每天要做的所有工作,想象成一块一块的水果,一些比较简单、琐碎的工作,比如收发快递、回复邮件、上传资料、下载图片,占用的时间比较短,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像葡萄一样大小的小水果。而另外一些比较复杂、模糊的工作,比如做 PPT、写方案,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需要占用比较大块的时间,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像西瓜一样大小的大水果。然后,再把每天的工作时间想象成一个一个的容器,30 分钟相当于一个婴儿的胃容量,2 个小时相当于一个大人的胃容量。数字化时代,你一天的工作时间是高度碎片化的,很难有完整的 2 个小时,而会有很多个 30 分钟,也就是你的工作时间,就像是很多个婴儿的胃容量一样小,那做 PPT、写方案,这些像西瓜一样的大水果,能被一个小婴儿吃掉吗?不行!

但这些复杂的工作总还是要做,怎么办呢?只能放到下班以后,找一个不被打扰的大块时间,才可以吃下复杂的工作。
这就是加班的真相:你不是工作效率低,而是没有大块时间去吃下复杂的工作

效率低的真相
那为什么加班也完成不了任务呢?有人可能会认为有了大块时间,效率还这么低,肯定是能力不够。但其实加班效率低,也和复杂工作相关。
给大家讲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有一次和投资方谈项目合作,这段时间我刚好特别忙,距离路演还有比较充分的时间,我就把撰写项目计划书的任务交给了下属,一周以后,我问他完成的怎么样,他告诉我,初稿还没有完成,任何一个复杂的工作都很难上手,要完成一个商业计划书,需要事前构思好大纲、收集好素材,包括对项目产品的基本情况,行业的竞争情况,市场的营销计划,风险的规避对策等一—进行了解。如果这些事情你事前都已经想清楚了,一两天的时间应该足够完成,但问题出在,我的下属没有事先对任务进行拆分,直接开干,每天晚上拿出 2-3 个小时不被打扰的时间,专门用来完成计划书的撰写,第一天,写项目规划的时候,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项目负责人沟通思路,第二天写到行业竞争情况的时候,他又发现自己缺少很多素材,就这样,每天晚上花了大量时间用在沟通反馈,搜集素材的事务上,一周以后,他天天加班,工作仍然没有完成。所以,任何一个复杂的任务,都由思考和执行两部分构成。我们要先想清楚做什么、怎么做,才能在执行的时候提高效率,其实这也是我们简洁思维提倡的,要对你做的事情提前做出规划

需要我们在放松的状态里完成,人越放松,越能冒出好点子。而执行是可控的,我可以有把握的说[给我半个小时,我把所有资料整理好」。执行需要我们在已经想清楚之后、找一个相对完整的时间去完成。所以,碎片时间适合思考,大块时间适合执行。就像写新闻稿,如果在接到任务之后,我们先对任务进行一个拆分,并且把拆分后的小任务跟时间做好匹配,早上抽个时间参考以前的模板,把商业计划书的思路先定下来,午饭的时候和项目负责人聊聊自己的思路,请项目负责人提供一些思路和素材,下班前再检查一下素材是否完整,用白天的碎片时间把这些一小块一小块容易吃得下去的问题想清楚,再安排一个不被打扰的完整时间去撰写,效率就可以大大提升。

现在,我相信你也明白了工作效率低的真相:你不是没有大块的时间,也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没有事前对复杂工作进行拆分

什么是复杂工作?
不过,可能也有同学会觉得,[复杂]这个概念也是因人而异吧。经验少的人觉得写商业计划书有点复杂,经验很成熟的人就不会觉得有什么难度。到底怎么定义复杂呢?
在我看来,只要是需要通过多个步骤才能完成、无法直接执行的工作,就是复杂工作。也就是要完成复杂工作,就必须在执行之前,消耗大量精力和时间去思考这件事应该怎么做、通过什么途径去做,可以拆分成哪些容易搞定的简单任务。
那怎么对复杂工作进行拆分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请你设想这样一个场景,想一想平时我们是怎么做拆分的。
假设领导要你招待一位重要客户吃饭,面对这个任务,你一般会怎么做?
你得先确定客户想吃什么吧。是想简单的吃个快餐,还是点一桌商务宴会餐呢?
客户是想吃老家的特色菜呢,还是吃本地的美食呢?

确定了这个目标后,接下来就要考虑实现它的方式,也就是去哪里吃?是去公司的食堂吃,公司附近的饭店吃,还是去当地的特色小吃街呢?
你肯定不会是连客户想吃什么都不知道,就想着带客户去哪儿吃。
拆分复杂任务也是这样,我们需要先确定,这个复杂工作要满足什么需求?也就是做这件事要取得什么成果?然后再想想怎么去实现它

  1. 先确定成果

    所谓「成果」,不仅是最终成果,还包括在完成复杂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取得哪些阶段性成果。比如你临时接到一个任务,要代替直属领导向大老板进行一次项目汇报,那你要完成的复杂工作就是[制作项目汇报 PPT 并且向老板汇报」。这个复杂工作可以分成哪些阶段,分别可以取得哪些阶段性的成果呢?我提供给大家一个结构化的模型,就是任何一件相对完整的事,都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分成计划、启动、执行、收尾这四个步骤。根据这个结构,我们可以把[制作项目汇报 PPT 并向老板汇报]这个复杂工作,分解成四个阶段。image.png

    1. 计划阶段:绘制 PPT 的思维导图,把汇报结构以可视化的方式列出来
    2. 启动阶段:确定 PPT 设计稿,包括内容架构、PPT 风格
    3. 执行阶段:整理素材,制作 PPT 并试讲
    4. 收尾阶段:向领导汇报,汇报后将所有资料进行存档image.png
  2. 根据阶段性成果倒推出行动

现在,我们基本把复杂工作拆分成了一个个简单的行动。其中很大一部分行动是可以通过碎片化时间完成的,把这些行动根据[碎片时间思考、大块时间执行」的原则,去匹配你的时间,就可以最高效率的完成这件事情。
最后,我有两个小的提醒。第一,把复杂工作拆分成简单的行动,这个[简单」的标准就是最后拆分出来的行动,要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怎么立即去执行,而不是还需要动脑思考

如果拆分之后,仍然有个别行动很难下手,那就继续按照上面的办法进行拆分!一直拆分到每个行动都是一看就会做

【信息】:面对干扰,找到自己的工作哲学

什么是深度工作?

脑力劳动者 60% 以上的工作时间,都花费在打电话、回邮件、群聊沟通、参加大大小小的会议等[浮浅工作」上。这些浮浅工作不仅对认知要求不高,而且因为实际产出无法衡量,会给人一种错觉:只要时间被打电话、回邮件之类的事填满,让自己处于忙碌状态,我们就会误以为这些工作很有价值。但是,这些伪忙碌的浮浅工作不仅不会创造太多价值,而且还很容易复制,可替代性非常强

深度工作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的职业活动,可以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不仅能创造出新的价值,提升个人技能,而且难以复制。不过,很多人也可能会问:深度工作,是不是必须要有大块的时间,扔掉手机、戒掉社交网络,心无旁骛的沉浸在工作里?从字面上看,似乎应该这样理解,但实际上,这里面存在着对深度工作的两种误解

深度工作的误解

  • 深度工作意味着不能利用碎片化时间

    实际上,在这个时代,每个人的时间正在无法避免地被碾压成碎片,大块时间已经成为了奢侈品。规划好浮浅工作和深度工作的关键,恰恰在于有效利用碎片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哲学。我们可以根据影响深度工作的两个因素:时间自由度、被干扰概率,来画一个坐标图,这个坐标图可以帮我们区分出职场上常见的四种工作类型。你可以点击文稿查看这张图。这张图的横坐标,是你本身的工作性质,它的被干扰概率是大还是小。举个例子,客服的工作性质本身被干扰概率就很大,而文案工作者的工作性质,它的被干扰概率就比客服小。image.png

    了解这四种工作类型的好处是,你可以对照自己的工作特点,去定位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不要作为一个基层员工,去追求老板层面的工作方式,也不要作为一个职场人士,去追求自由工作者的禁欲式工作方式,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每一种工作,都有它适合的深度工作方式

  • 要想深度工作,只能摒弃信息干扰

    我们多数人不是比尔·盖茨,没办法做到时间完全可控,工作模式也很难允许我们自由地选择时间。完全放弃这些信息干扰,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每个人都有与别人互动、获取新知、缓解疲劳的心理需求,而社交媒体和通讯工具,其实是一种方便的解决途径。很多人都曾经试图忽略这种心理需求,想要彻底摒弃信息工具,但几乎都失败了。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承认这些信息工具存在的合理性,用简洁思维的规划意识,提前对信息工具的使用方式进行规划,为这些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找到更好的满足方式

    应对信息干扰的方法

    • 为社交媒体设置屏蔽时间和放纵时刻

      大部分人使用社交媒体的高峰期有四个阶段:

      • 早上刚起床,头脑放空的时候
      • 吃完晚饭,瘫在沙发上的时候
      • 晚上临睡前,有点困倦的时候;
      • 身体疲劳的时候(通常在上午 11 点或下午 3、4 点左右)

      为自己设置有屏蔽时间段和放纵时间段,而且,我个人的实践可以证明,当我们每天专门开辟出一两小时去刷社交媒体的时候,社交媒体反而变得不那么有趣了。因为可供阅读和回复的东西也就那么多。而且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动态的欲望也下降了,每当我想分享一些东西,我会先把这些内容记录在一个印象笔记的文档里,留到[放纵时刻]再编辑发布。但很多时候,因为经历过几个小时的沉淀和冷却,让我有时间反思,自己想分享的内容是不是真的有价值,到了放纵时刻,我反而不想发了。

    • 在特定时间,批量处理邮件和微信消息

      每天在三个固定时段内集中查看邮件和微信消息,其他时间则关闭电子邮箱和微信。
      比如,我会在早上上班的时候,中午吃饭前,以及下班前的一个小时打开邮件和微信,统一查看信息。微信上与工作相关的信息,我会先统一置顶,在这三个时间段进行处理。而非工作信息,我会放在刷社交媒体的放纵时刻统一回复。
      在具体处理的过程中,我会按照 Do(执行)、Delete(删除)、Delegate(委派)以及 Defer(延后)的 4D 原则,来处理邮件和微信消息:image.png

      Do(执行):该邮件和微信消息,在两分钟之内可以处理完毕的话,立即处理
      Delete(删除):无关或垃圾邮件、或者群发的无关消息,直接删除
      Delegate(委派):需要别人协助处理的邮件和微信内容,转发相应负责人处理
      Defer(延后):需要稍后一步处理的邮件或微信,对邮件进行标记,将微信进行置顶,稍后进行处理

【汇报】:抓重点,1 分钟把事情说明白

在向领导汇报工作这个场景中,运用简洁思维,有条理、有重点的在 1 分钟之内,把最重要的事说明白

找到关键:领导识别信息的习惯

其实,这时候你缺乏的,就是开口就能说重点的能力。很多时候,怀才不遇的最大原因不是没钱没背景,而是因为沉默寡言或者废话连篇。那有没有既简单、又可以直接拿来用的汇报技巧,能够让我们在和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改掉这些沟通、表达困境呢?

解决问题,要对症下药。和领导汇报工作之所以会让你紧张,无非是因为你的沟通对象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位高权重、时间有限、经验丰富、看问题直达本质。要想让他们喜欢你的表达,你得清楚领导在听取汇报内容的时候,他识别信息的习惯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领导在被动接受大量复杂信息的时候,会快速调动自己的思维习惯,按结论-原因-事实的结构,来对信息进行高效识别。

设计汇报结构:CRF 模型

先说结论(Conclusion),再说原因(Reason),最后说事实(Fact)。就是我今天要和你分享简洁汇报的模型,也叫[CRF 模型]。这个模型中的下一层,都是用来进一步解释上一层。记住,汇报最有效率的方式,是把结论放在前面,把解释的细节放在后面

南讯软件是一家为大消费领域企业提供客户资源管理(CRM)解决方案的公司。公司主要有三个优势:一是创新能力强,二是服务能力强;三是业务辐射范围广。我们可以看一些事实数据,首先,在创新能力上,公司的精英科研团队达到 120 余人;其次,在服务能力上,我们有 6 大本地化服务中心、100 多人的专业服务顾问,能做到 7*24 小时全时服务;最后,在业务范围上,我们的业务辐射华北、华东、华中、华南 4 大板块的全国性商务网络

你发现没有,这样的表达模型,因为让听众先听到结论,他们可以很自然的把后续的依据和前面的结论做一个关联,这样就更容易认可我的结论。相反,如果我先说了很多细节,听众就只能自己尝试着总结出结论和原因,就会非常耗费听众的精力和时间。

怎么概括出结论(Conclusion)?

  • 归纳法:从各种事件中找到它们的共性,这个共性就是你的结论
  • 演绎法:根据[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顺序,推演出结论

【说服】:3 步让别人跟你达成共识

一对多说服难在哪里?
首先,我们先要想清楚一对多说服的难点在哪里?也就是说影响一对多成功说服的因素有哪些?

  • 认知因素
    在群体沟通中,每个人的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你可能看到了这样做能带来巨大好处,但是其他人却未必能理解这一点。认知差异,几乎是人和人之间最本质的差别。技能上的差别可以量化、练习、缩小,不够熟练,多花时间钻研就是。而认知上的差距却很难填平,不同认知层次的人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交流困难
  • 利益因素
    很多时候,别人即使知道你的方案好,也有可能提出反对意见,或者故意给你制造麻烦和障碍。原因就在于你的方案并没有让他感觉到自己获得什么利益,或者如果支持你的方案,他的利益就会受到某种程度的损害
  • 身份因素
    职场有一套权力运作规则,权力赋予了每个人不同的影响力。一场项目讨论会,你提出的方案可能确实不错,但是在职位更高或者影响力更大的意见领袖表态之前,基层员工更喜欢保持观望。基层员工更喜欢在意见领袖肯定你的方案之后,锦上添花的对你表达支持。而一旦你的方案得到了意见领袖的支持,大多数人往往不会轻易对你提出反对意见

说服一群人的简洁 3 步法
在理论中,意见领袖主要是作为媒介信息和中间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典型的代表比如微博大 V、抖音网红或者像央视这样的权威平台。但是作为职场中的意见领袖,却有所不同。职场意见领袖的背后不是媒介和传播效果,而是权力和影响力。职场上有意见领袖地位的人,要么是他们自己说话算数,在职场上有地位、有权力,要么是他们作为代言人,背后所代表的人说话算数,也就是这些代言人在公司有重要的影响力。所以,抓住了说话算数的人,也就抓住了说服一群人的关键。对于其他人,我们只需要掌握一些控场的技巧,为现场可能会出现的反对意见准备好应对方案。这样的话,在主张[更少,但更好]的简洁思维之下,有效说服一群人的方法就分成了三步:

  • 第一步:找到群体中的意见领袖
  • 第二步:说服群体中的意见领袖
  • 第三步:掌握一些控场技巧,有效应对其他人的反对意见

如何精准识别意见领袖?

如何找到群体中的意见领袖?有人可能会说,意见领袖很好找啊,谁的职位高,谁是领导,谁就是意见领袖。这话虽然没错,但是从职位高低来识别意见领袖,只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通过我多年的职业观察,我发现职场上还有这么两类人,也是隐藏的意见领袖:

  1. 工作经验丰富的人。代表人物:公司的老员工、某个专业领域的技术大牛。公司的老员工职位未必高,但是但凡能够长期在公司生存发展的人,在对战略认识、业务处理上,往往会有更理智、恰当的处理方法。而在某个专业线上技术超群的大牛,很容易在相关业务的决策上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信任
  2. 同公众和媒体联系更密切的人。代表人物:公司的公关经理、商务经理。他们大多数社交能力比较强,有众多的社会关系,和客户、媒体联系密切,手中掌握着一线的市场信息,对公司做出决策能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如何有效说服意见领袖?

  1. 让意见领袖从行动上参与你的方案
    我们在说服人的时候,总是习惯于要对方的态度。其实表态是比较难的,而行动却比较容易。
    举个例子,比如你想追求一个女生,直接向她表白,问她愿不愿意做你的女朋友,这就是要一个态度,面对直接表态,女生往往会犹豫不决,你表白的成功率当然也就不高。但是,如果你先引导她做一些女朋友会做的行动,比如帮你照看猫,你请她喝奶茶,她请你吃饭等等,这些事可以让对方很容易行动起来,而且对方越愿意参与这些行动,你追到她的成功率就越高。
    同理,要想让意见领袖认可你的提议,也要让他先参与到你的提议中来,让他有所行动。具体怎么做呢?我们举个例子,比如你想让公司的技术总监同意你提出的研发新程序的方案,如果直接拿着你的方案去问他的态度,多半会被拒绝,毕竟要研发一个新程序,需要他投入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如果你先拿着一个小程序的设计框架,让他从技术上提一些修改意见;让他帮你一个小忙,分析一下流行的几款小程序的设计方案,哪个更符合公司的风格;请他亲自对你的方案做一下技术上的修改…….这些小小的行动,对他个人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
    而当你真的需要在会议上提出研发小程序的方案时,之前的参与会让他更愿意对你的新方案表示支持。
  2. 让更多人从你的方案中获益
    虽然不同部门、不同职位的人,会有不同的利益需求。但在协作性工作中,总有一些东西是所有人都想要的。心理学家唐纳德 E-布朗在《人类的共通性》中提出了只要是人都会有想要的一些东西,把它们列成了一个[人类共同行为清单」,包括:被认为优于别人、被认为身体和打扮很有吸引力、预测未来、为未来做准备、回报别人、体会他人感受、拥有他人拥有的东西、表达言语之外的意思、能够左右他人、理解他人行为。利用这些人类共同的需求,化需求为[满足」,让意见领袖和尽可能多的群体成员都在这个方案中感受到自己的需求受到照顾,这个需求包括实际的绩效、利益,也包括一些精神上的尊重、感谢、称赞。其实通常情况下,对意见领袖们而言,经济利益如果不是特别大,已经很难对他们有太大的刺激,但是这些对他的称赞、认同、感谢和价值感的体现,对他们是很受用的

如何有效的进行控场?
获得了意见领袖的支持,开会时还是有可能会遇到冷枪暗箭,冒出一两个人对你的意见发出挑战,这个时候就需要很好的控场技巧,控场可以让我们避免
星火燎原一般的反对意见,避免大家对你群起而攻之。可以说,及时控场,也是说服一群人时不能忽视的关键环节

  1. 通盘考虑你的方案
    对于所有的说服场景,再充分的准备都不为过,所以最好提前考虑下,其他人在会议上可能还会提出什么挑战,我们在设计应对方案时,都应该将这些考虑进去。其实,在说服一群人时,收到的挑战无外乎这么几种:没听明白、时间太紧了、预算太少了、困难太多了、对其他部门来说投入产出比不划算……这些挑战的确是别的部门实实在在将会遇到的困难,你在设计方案时,要么在会前和这些人取得部分共识。要么就提前想好应对方案
  2. 学会有节奏的控场
    有节奏的控场,就是把对方带到你的节奏中来,让他放松对你的反对态度,能够听进去你说什么。告诉大家三个「带节奏]的技巧。
    • 第一个技巧是,把对方的感受[标注]出来
      评估对方反对你是因为什么感受,给这个感受命名,然后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当对方提出反对意见时,标注的开头应该是[看上去][听起来」[似乎],比如,听起来你很犹豫,听起来你有一些担心,似乎你有一些为难.……注意,不要在在标注对方感受时加入[我」这个词,一旦用第一人称作为开头,一旦你开始说[我觉得你怎么样]的时候,对方会觉得你更关注的是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他的感受。用中性词开头,会鼓励对方给你反馈,告诉你引起他产生这种感受的背后原因,帮你发现问题,并且营造出一种亲切的氛围,让对方更平和的说出意见

    • 第二个技巧是,引导对方提供解决方案

      比如说,当对方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用[你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来向对方提问,把解决问题的压力还给对方,也是一种方法。其实,如果你已经对方案做了充分的考虑,剩下会被攻击的问题很多是没有解决办法的,让对方来回答,反而可以让他发现这些问题确实很难有解决办法。这个时候,按照你的提议去实行,自然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 第三个技巧是,如果会议上遇到了一时不能回答的问题,而对方也不愿意提供解决方案,我建议你不要着急自己回答,这时候鼓励其他同事发表一下意见,既可以为自己赢取时间整理思路,说不定他们还可以帮你承担掉说服的工作。而且,之后就算你要进行解释,也应该是对着所有人说,因为这样可以保证所有人都在讨论同一个议题

如果下次需要在会议上陈述自己的提案,说服一群人的话,你打算怎么来设计整个说服流程?

【人脉】:告别职场无效社交

用人脉清单盘点自己的职场人脉
在一个庞杂的人际关系系统里,要想高效发挥自己的人脉圈,首先要做的就是盘点自己的人脉。如何盘点,参照商业思想领袖的朱迪罗比内特和韩国的张慧敏给出的人脉归档方式,制作一个盘点人脉的模板:人脉清单。
这份人脉清单包括以下几栏:姓名、角色、行业、地区、影响力、亲密度。其中,角色指的是这个人在你的职场关系中担任的是什么角色,可以是工作职位、也可以是和你之间的关系。
影响力指的是这个人在他所在行业的影响力,主要分为弱、中、强三个层次。亲密度指的是这个人和你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合得来?是不是互相了解?在现阶段的联系频率是不是比较高。亲密度同样也分为弱、中、强三个层次。

分析自己的人脉需求
很多职场人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不清楚接下来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那么即使经过人脉盘点,你整理好了 1000 个联系人的信息,他们也没办法真的帮助到你。真正能够在职场上做到有效社交的人,都会有特别明确的目标和人脉需求。

你可以找一个安静的环境,经过慎重思考,在纸上写下你接下来 1 年之内要完成的最重要的工作目标。
比如我写下的目标是,未来 1 年之内,我要为公司拉来 3 个新的合作项目。
列出这个目标后,就要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要实现这个目标,我需要的关键人物是谁?第二,认识这些关键人物的机会在哪儿?

关键人物,就是谁有可能帮助我实现这个目标?这个问题,可以让我聚焦自己需求的人脉,应该是来自什么行业,大致是什么角色。关键机会,就是我可以通过什么机会去认识目标人脉?是不是我过去的人脉圈里刚好有这个人,或者我的人脉圈中是否有中间人可以为我牵线搭桥,再或者我是不是必须要创造新的机会,进入到新的圈层中去认识他?

对人脉清单做删减和补充
分析完人脉需求后,你就可以回过头来对自己的人脉清单进行更新了。更新主要是先对无效人脉做删减,再对人脉清单做补充。

在做人脉删减之前,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牛津大学的进化人类学教授罗宾邓巴。也许很多朋友听说过[邓巴数字],邓巴提出由于受大脑所限,人类所能保持的稳定社交网络人数在 150 人左右。150 人定律也成了决定我们人脉最大承载量的神奇数字。

不过我相信大部分人做完职场人脉盘点后,都有好几百人的联系人。那如果你的人脉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 150 人,我的建议是,第一个删减原则就按照邓巴数字,对人脉进行删减。
拿出你盘点好的人脉清单,从影响力和亲密度两栏入手,先删掉影响力和亲密度都是[弱」的人脉关系。这些人

首先在行业影响力上很难为你提供职业帮助,同时你们之间也没太多交集和亲密关系。删减后如果人数还多于 150 人,继续进行删减。看看那些影响力和亲密度中有一个是[中],有一个是[弱]的人脉关系,结合自己在未来一年内的人脉需求,把那些可能是你的目标人脉,或者可能作为中间人的人脉关系留下来,剩下的,根据亲密度比影响力更重要的原则,继续进行删减。

做完这些,大部分人的人脉都可以控制在 150 人左右了。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我们平时没有对人脉做过删减,就不会发现原来手机里存了那么多无效的联系人信息。删减后,还要有针对性的对人脉清单进行补充。补充的原则有两条:

  1. 根据自己的人脉需求进行补充。把你目标人脉的行业、角色写进人脉清单中,剩余的信息先空着,不断提醒自己,要有目的的去寻找目标人脉,和他建立关系
  2. 从人脉的多元化角度进行补充。要让自己的人脉关系多元化,就要做好这三个观察。
    首先,观察人脉清单中的[角色]一栏,看看自己的职场人脉主要是集中在自己所在的公司,还是在公司之外也有很多认识的朋友。如果你的职场人脉中有 90% 都集中在自己所在的公司,显然是有问题,你需要打开自己的社交范围,多和公司外的人进行接触。其次,观察[行业]一栏,你检查一下自己的职场人脉是不是集中在其中一两个行业?在一些必要的行业上是不是缺乏人脉?一般情况下,我会建议职场人要有意识的与政府、金融、媒体和上下游相关行业的人建立关系。为什么呢?因为来自政府的人脉可以帮你更深入、更及时的了解政策变动;来自金融行业的人脉可以告诉你资金在哪儿,往哪儿流动;来自媒体行业的人脉对你打造品牌、应对公关危机有重要价值;而来自上下游行业的人脉,比如你们的供应商、你们的客户,甚至是你们的竞争对手,都可以让你了解到最真实的信息。最后,观察[地区]这一栏。你看看自己的职场人脉是不是集中在某一个城市。比如我的人脉就主要集中在杭州,所以我在工作中特别注意去和其他城市的人脉建立关系

持续跟进,对人脉进行维护升级
人脉清单的更新是一个需要定期进行删减和补充的过程,所以 150 人并不是一个强制性的人脉范围,所以简洁思维不提倡大家过于关注人脉数量,而是把握上面这些原则,把主要精力投入在[更少,但更好」的职场社交上。
不过我还要提醒你的是,80% 的有效社交都来自交流联系。一旦我们更新完自己的人脉清单,就需要对这些宝贵的人脉持续跟进。而要想在繁杂的工作之余不断升级人脉关系,我们就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联络节奏,确保自己的精力一直放在重要的人脉关系上

我个人的做法是,在影响力和亲密度这两个指标上,只要其中有一个是[中」,我都会为这些人脉关系设定固定的联系频率,一般是在 1 周或者 2 周内,我会主动联系对方一次。在平时的社交平台上,我会留意他们的最新动态,以及一些重要信息,比如对方最近换行、换工作、换城市、晋升之类的工作变动,或者他的一些个人需求,他家庭上的重要变化,结婚生子等

关注这些信息有什么用呢?第一,可以确保我和他单独联络的时候有话可说,传递我关心他的信号。第二,关注这些信息可以让我及时的发现对方的需求,一旦对方有需求,我会尽可能第一时间给予帮助,或者作为中间人为他牵线搭桥。第三,也可以帮助我发现,他在哪些方面可以为我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机会

【冲突】:遇到团队冲突,怎么看,怎么管

在团队管理中,观点的差异和冲突的发生在所难免,驾驭矛盾、保持团队以适宜的张力和高效的执行力完成协同工作,是对管理者提出的基本要求。

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管理者,长期以来习惯了对冲突进行人为回避和表面[维稳],职场冲突因此也成为一个心照不宣的禁忌话题,受到普遍误解。我亲自调解和处理过许多看似无法解决的团队争端。受此启发,我也发现管理者在解决职场冲突时,非常需要一套能够以简洁思维为基础的应对方法。并不是所有的冲突都是负面的,我们也不需要为所有冲突付出精力,有一些冲突对团队还可能有积极的作用。所以对于冲突管理,简洁思维提倡:管理者的核心任务是先识别冲突的性质,再采取相应的策略。

冲突是一把双刃剑
管理学界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认识到冲突是个双刃剑。在 20 世纪 40 年代以前的管理学中,团队冲突通常被认为是一件坏事,它意味着破坏、不稳定、甚至是拳脚相向。那时候管理学提倡尽量避免冲突出现。但是后来,晚一辈的学者们渐渐发现,想在团队中完全避免冲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适度的冲突甚至可以给团队带来一定活力。

学者们还画了一个正态分布图,来分析团队冲突和业绩水平之间的关系。我在文稿中也放了这张图,你可以抽空看一下,也许会让你对团队冲突建立起一种新的印象。
在这张图中,当团队冲突水平低的时候,团队的业绩水平也很低。因为没有冲突的团队,缺少互动性、没有活力。当团队冲突水平提高之后,团队内部的交互性也会增强,对外部竞争的回应也更及时,业绩水平也随之提升。但是当团队冲突水平继续升高、超过一定界限的话,成员之间的相互抵抗性、人际之间的矛盾就会变大,合作效率也会降低,团队的业绩水平就又开始下降。image.png

虽然目前还不能确定多大程度的冲突是最合适的,但是至少大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管理者应该允许、甚至是刺激团队内部有一定建设性的冲突发生。这些冲突可以刺激团队内部通过脑力激荡,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提升业绩。

二维坐标:识别四种冲突类型
那怎么识别什么是建设性冲突呢?我喜欢用一个二维坐标来区分。这个坐标图可以帮我们识别出职场上常见的四种冲突类型。同样,我也把这张图放在了文稿中。
坐标的一个维度,也就是横坐标,是分析来自人际层面的冲突是大还是小。坐标的另一个维度,也就是纵坐标,是分析来自具体事务上的冲突是大还是小

image.png

  • 第一象限,坐标图的右上角,是双方无论在人际关系上,还是在具体事务上,都产生了相互攻击、高度对抗、不信任和不合作的激烈冲突。这种冲突一旦出现,对整个团队的合作和效率,会产生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这也是管理者最难处理的一种冲突类型,我把它叫做破坏性冲突
  • 第二象限,坐标图的左上角,是双方在人际关系上的矛盾比较小,但在具体事务的看法和做法上,却有比较大的矛盾。这种冲突更多是源于不同观点的交锋,有利于管理者发现业务推进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或者是任务设置不合理的地方,并且冲突双方有着解决问题的共同目标。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建设性冲突
  • 第三象限,坐标图的左下角,是在人际关系和具体事务上都没有太大的矛盾。职场上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的小摩擦、小碰撞,基本上都属于这个象限,也就是功能性冲突,这是任何一个功能性组织都会天然存在的情况,管理者大可不必把精力用来处理这种对人际互动、业务推进都没有太大影响的冲突类型
  • 第四象限,坐标图的右下角,是双方在具体事务的看法和做法上,没什么太大的矛盾,但在人际关系上,却存在着比较大的矛盾。主要表现是团队成员的人际关系出现失调,相互逃避责任、配合性低,或者沉溺于权谋政治,团队处在一种内耗性的互动氛围中。我把它叫做失调性冲突。

托马斯·基尔曼模型:判断五种冲突管理策略

除了识别冲突类型之外,管理者想要做好冲突管理,还会受到两个变量的影响,一个是团队是不是肯配合你,一个是你自己在处理冲突的时候,有多大的权力。将这两个变量作为横纵坐标的两个维度,画一个 2×2 的矩阵体,就是托马斯·基尔曼的冲突管理模型。这个模型的意义是可以帮助你识别作为一个管理者,你可以采用的冲突管理方式都有哪些。大家可以打开文稿页,来看看这个管理模型。

矩阵的横轴,考虑的是团队冲突方愿不愿意配合管理者,也就是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听你的?纵轴的出发点是管理者在处理这个冲突时,是有自己一个人说了算的权利呢?还是受制于人,自己也没有太大的决定权?
根据这两个维度的组合,管理者可以依次把自己对于冲突的管理方式划分为:回避、竞争、迁就、协作和妥协五种形式。image.png

  • 在矩阵的左下角,团队冲突方对管理者的配合性很低,管理者本身的权力也很小,通常没有足够的资源和影响力独自解决冲突,搞不好还会让自己颜面尽失。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策略是回避冲突、先放一放。
  • 在矩阵的左上方,团队冲突方对管理者的配合度虽然也很低,但是管理者本身有比较大的权力,能够很有把握、很强硬的让冲突方服从自己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可以用一种[我赢你输」的必胜心态去解决冲突,这是竞争型的处理方式。
  • 在矩阵的右下方,团队冲突方对管理者表现出了比较高的配合度,但因为管理者自身的权力比较小,没有办法提供太多的资源和权力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取悦团队成员、迁就团队冲突方,努力维系团队的平衡和基本合作,锻炼自己的[忍功」,就是最好的策略。
  • 在矩阵的右上方,团队冲突方非常愿意配合、管理者自身的权力指数也比较高,大家愿意一起协同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可以采用协作策略,和冲突方一起协作,化危机为机遇
  • 在矩阵中间交叉线的位置,团队冲突方表现出来的合作性比较一般,管理者自身的影响力也比较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比较适合使用妥协策略,也就是折衷的方式来处理冲突。管理者使用妥协策略的一个常用句式是:[如果你们同意我的看法,我建议……如果你们不同意,我觉得对大家都没有好处。]不过,妥协常常是管理者的权宜之计,不宜多次使用

根据冲突类型来匹配管理策略
了解完以上两部分,我们就可以对什么类型的冲突,可以使用哪些类型的处理方式来做匹配了。

首先,我们说过,功能性的冲突是每一个组织会天然存在的问题,无法消除,管理者最好不要把精力花在这上面。所以对功能性冲突,管理者只需要回避。

其次,对于人际失调性冲突,要尽量把人际矛盾控制在一定程度,避免成员之间的内耗影响到团队业绩。在一定程度之内,管理者可以对这类冲突采取回避、迁就和妥协的策略,但超过一定程度和次数,管理者就必须要采取竞争性和协作性的策略。

再次,对于危害最严重的破坏性冲突,可以肯定的是,管理者绝对不能回避、不能迁就、也不能妥协。因为但凡涉及到对事务上的冲突,都需要获得实质性的解决。一旦事务问题堆积起来,只会导致同类冲突越来越多,最后的结果就是出现更大的问题,最终拖垮组织。

最后,对于建设性冲突,回避、竞争、迁就、协作和妥协的五种策略,管理者都可以采用,但我有时候也会建议管理者要学着多使用回避策略。

在传统的管理习惯中,如果团队成员出现了矛盾,一般都是交给管理者来做裁判。而一旦交给管理者来裁判,其实就意味着管理者拥有正确的答案,但现实中的情况并不总是这样。

管理者很多时候和团队成员一样,对未来的事态和应该如何去行动,充满了无知。所以,管理者如果选择不接招,把几个成员之间因事务产生的冲突公开化,交给整个团队,由团队进行集体头脑风暴,有矛盾公开吵、按规矩吵、就有可能发掘更多解决办法,找到一个多赢的、更好的解决方案。

【带团队】:80% 的员工都可以学会领导力

带着不同的人、步调一致的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的领导能力,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很复杂、很难学习的能力。也正因为这样,中国企业很少讲领导力,中国企业培养领导力的办法就是把员工放到工作中去锻炼,如果发现这个人做的还不错,就有意提拔到老板身边,或者给他一个职务让他锻炼一段时间。如果胜任,说明这个人有天赋,适合做领导。如果做的不好,就说明他缺乏领导力。所以,虽然中国学术界有很多对领导力的研究,但在真实的职场上,企业普遍是没有对领导力进行培养的。这就造成市面上关于提高领导力的方法,呈现出既多又杂、还没有实操性的特征。

那真正有用的、可以通过学习就能培养和提升领导力的工具有哪些呢?有没有一些[更少,但更好]的提升领导力的工具呢?

为团队确定简单明确的目标
打造领导力的第一个重点是要为团队确定简单明确的目标。很多领导者把[我们要改变一个行业],「「我们要成为最优秀的团队」、[新的一年,我们要提高客户满意度】作为团队目标,但这样的目标因为太模糊,很难对团队成员起到拉动作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每一位团队成员都可以准确、可量化的描述出目标是什么。

我给大家分享一个目标公式:目标=动词 + 任务 + 指标。如果你想为团队确定一个简单明确的目标,就要让你的目标符合这个公式。

动词 + 任务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比如提升销售额,扩大海外投资、招聘工程师等,指标是衡量一个任务完成情况的可量化数据。

我举个例子。[新的一年要提高客户满意度],我们刚才说了,这个目标太模糊,没有拉动作用,团队成员不知道具体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可以用[目标=动词 + 任务 + 指标]这个公式去改良一下刚才这个模糊的目标,把它改成[新的一年,把客户投诉率降低 10%,把老客户的复购率提高到 60%]。降低客户投诉率,是动词 + 任务,10% 是具体的衡量指标。提高老客户的复购率,是动词 + 任务,60% 是衡量这个任务有没有达成的目标。

改良后的目标,类似于一个行动方向,可以让团队里的每一位小伙伴都清晰地的知道,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要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要做到什么样的结果,行动的方向应该在哪里,应该怎么去拆解和达成这个目标。

和员工进行直白明了的沟通
打造领导力的第二个重点是在传达指令的时候,要和员工进行直白明了的沟通。我发现,团队到了一定规模,沟通就会成为最消耗领导者精力的行为。最常见的沟通问题出在两个方面:第一,领导者下达含糊其辞的命令,团队又奉行不懂不问的文化。一旦领导者说话很隐晦,或者下达的指令不是通俗易懂,下属又不敢多问,最后在执行上一定会出现问题。第二,领导者在下达命令的时候也不懂克制,一股脑将所有有关的、无关的信息都传递下去,导致团队成员很难从各种信息中准确的获取最重要的指令。
给华为起草《华为基本法》的包政教授曾经形象地描述了日本公司是怎么直白明了地向下属下达指令。最有趣的是日本很多大公司都规定,领导者在给员工下达指令或者部署任务时,至少要说 5 遍:

  • 第 1 遍,交代清楚事项
  • 第 2 遍,要求员工复述
  • 第 3 遍,和员工探讨此事项的目的
  • 第 4 遍,预估会出现的意外情况
  • 第 5 遍,要求员工提出个人见解

这 5 遍讲完,员工就会对要做什么事、为什么做这件事、做这件事可能会遇到什么突发情况、对不同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以及怎么做可以有更好的效果,都有了更直白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执行效果一定比我只说一遍的效果要好,而且几乎可以接近我最初希望他达到的效果

对员工进行充分授权
打造领导力的第三个重点是要对员工进行充分授权。
领导者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不懂授权的领导者喜欢事事亲躬、事事过问,生怕授权给下属,下属会给他添乱或者不能完成任务。但事必躬亲不仅只会让自己更累,也无法让下属获得成长,长此以往,员工主动工作的热情很快就会消失,对工作只会采取消极应对的态度。

我在最初成为领导者的前两年,也犯过类似的错误。我那时对员工做任何事情都不放心,事无巨细总是要千叮咛万嘱咐,时时刻刻要求他们对我进行汇报,生怕出现意外。但后来我发现,员工久居一线,他们有时比我更了解市场,有更好的想法。而我应该充分相信自己选择的人,在确定好目标、传达完指令之后,尽可能给下属最充分的授权和最大的发挥空间。怎么对员工进行充分授权,我遵循两个原则:

第一,是一次不授权太多的任务,确定最优先级的任务,在一段时间内最好只授权一个最重要事项,保证下属的时间不被分散。比如我授权了一个下属去负责采购任务,那么这就是他在一段时间内的最优先级任务,其他任务我不会再同时授权给他做主要负责人。我需要他在既定的时间内有一个最明确的任务,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最关键的任务中去。

第二,是授权时候也要把资源分配下去,不能只给权利不给资源,比如,我给下属招聘的决策权,那同时就必须要把薪酬的决策权也给到下属,不然到最终拍板阶段,还是要到我这里寻求决策,这对于解放我的精力去思考更有战略性的工作,没有任何帮助。下放权利的同时也下放资源,不仅可以将我从更多具体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还可以帮助员工逐渐搭建起自己的工作体系。

学会对员工进行正确反馈
打造领导力的第四个重点是要学会对员工做好反馈。

对员工做好反馈是管理团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领导者对团队成员工作的及时、正确反馈,既是对员工以往工作的肯定,也能为员工将来的工作指明方向。反馈技巧直接决定了,当团队出现问题的时候,是把问题进一步扩大化还是简化。反馈通常有两种,以表扬为主的正面反馈和以指正为主的负面反馈。

通常情况下,负面反馈是领导者工作中最棘手的部分。很多领导者都认为员工
「[说不得],为了避免情绪反弹,领导者只能避重就轻、语言婉转的对员工的错误进行反馈,但这种反馈的缺陷

在于,员工不能真正意识到有些问题需要认真反思,也就没办法真的改正。
那正确的负面反馈应该怎么做呢?我有一个好朋友樊登,曾经给领导者推荐过一个给予反馈的标准化工具 BIC。我也推荐给大家。

BIC 是英文[Behavior Impact Consequence]的缩写,意思是:事实影响后果。通俗的讲,就是将一件事的事实、产生的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一次性说给员工听,中间不停顿。

樊登曾经讲了一个员工多次开会迟到、领导者用 BIC 模式对这位员工进行负面反馈的案例。

首先,告诉这位员工已经发生的事实。比如这周内他迟到的次数、每次会议迟到的时长。注意,不是用[我发现你经常迟到]这句话,因为这句话是观点,不是事实。而是要告诉员工已经发生的、很容易被验证的事实,因为事实不会让员工产生抵触情绪。

其次,告诉这位员工这些迟到事实对周围人和事产生的影响。比如,他在会议开始后进入会场,不仅会打断主持人和其他人的思路,还会让他自己错过很多会议内容,如果他的职位很重要,那么别人就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来重复他错过的内容。

最后,强调这种迟到行为如果持续下去会引发哪些负面效果。比如,如果其他人的思路总是被打乱,老板和其他同事会对他的印象变差,他自己因为错过会议内容,也会导致工作出现问题,业绩落后等。这些后果事关他自己的切身利益,应该引起重视。

生活中的简洁逻辑

【消费】:从买买买到理性消费

这三类人对应着三种类型的冲动消费:

  • 第一类,打折时的购物狂
  • 第二类,过度自信的收集癖
  • 第三类,收入够不上消费水平的新穷人

理性消费的决策过程
相比冲动消费,什么是正常的消费行为呢,正常的消费行为应该是由一系列环节构成的完整过程。我们要想完成一次消费,一般要经过:识别需求、搜索信息、评估选择、决定购买四个环节。image.png

也就是说,正常的消费行为,或者说是理性的消费行为,起源应该是有需求,再通过评估多个选项,做出最优消费决策的过程。但在实际消费中,我们并不总是依次经历这四个阶段,而且很可能会直接越过一些环节,产生冲动,直接消费,这就产生了典型的冲动消费

刺激性消费:打折时的购物狂
而最冲动的消费行为,恐怕就是刺激性消费了。也就是我们的消费行为不是来源于真正的需求,而是来自外部信息刺激。比如因为促销打折而催生的抢购行为。

我有一个朋友,每年双十一都是她的囤货节。她会买足全年的洗面奶、纸巾、各种服饰、电子产品。但其实,她常常在商家打折促销的攻势中买了一大堆东西,却发现去年囤的东西过了一年才用了一半.……这种冲动消费,与打折促销有关,也与她想占便宜的心理有关。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便宜的商品,但是所有人都喜欢占便宜

很多商家就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让消费者受到价格刺激,购买远远超过自己真实需求量的东西,在心理学里,它被称为锚定原理。锚定是什么意思呢?你购物的时候,价格标签上,或者网页上有两个价格,一个是原价 999 元,一个是促销价 499 元。你一看,原价这么贵,现在打五折呢,我多买一些吧,买越多省越多呢。很多人在打折促销时抢购了平时根本用不完的量,还给自己冠上省钱小能手的名义,其实都是上了[高价锚定]的当。
那为什么我们会上这个不太高明的当呢?因为我们大脑中做价值比较的中枢有点笨,只能根据经验来判断。一旦眼前这个东西是陌生的,就只能简单地拿第一眼看到的价格当参照,也就是锚定价格

除了确实有需求,但是会超过需求量购买之外,即使没有需求,占便宜也会成为我们冲动消费的理由

自恋性消费:过度自信的收集癖
还有一种冲动消费是,我们在看到一件商品时,本来对它没有真正的消费需求,但一时兴起或者心血来潮的产生了一种购买冲动,并且给自己冠上将来我会用得上、这个风格我也许可以试试、买下来挂在家里,当做减肥的目标吧、我虽然不喜欢吃,但买回去家里人应该喜欢吃等各种理由。

但实际情况是,这种为未来做选择的冲动消费,到了未来那一天才会发现,自己并不想吃这些食物,也不喜欢当时买的衣服,有时去零食店闲逛的时候,莫名其妙买的一袋零食,之后放在家里根本没有人吃。
在预估未来的口味、喜好时,我们总是过度自信,过于相信自己能够把握未来的口味。而实际上,未来的口味飘忽不定。

美国怀俄明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人们普遍确信自己能够掌控未来的喜好。如果让我们现在为下一周安排好食谱,真到了下一周,只有 45% 的人能够按照自己原来安排的食谱去饮食。超过一半的人会选择否定自己原来安排的食谱。显然,人们对未来喜好的预估,与未来实际选择之间发生了分离

这种分离其实就是跨期选择中的过度自信。我们过于自恋地相信自己的消费理由,忽略了这种理由原来根本就不存在,以至于我们在看到一个东西后,因为一时兴起,为了拥有它、把它收集到自己家里而虚拟一个理由。

模仿性消费:收入够不上消费水平的新穷人

年轻人在消费中普遍还会出现的一个冲动是:用模仿别人的消费习惯,来定义自己

我认识一个实习生,实习工资不算高,一个月 3000 块。但他有个习惯,每天下午要喝一杯星巴克,30 多块钱一杯。我问他[工资也不高,为什么不喝肯德基里的咖啡呢,更便宜些。」他告诉我:「我就是喜欢手捧星巴克走在办公室里的感觉,它不仅是咖啡,更意味着一种生活状态,优雅、精致、从容。」为了抓取到这种生活状态,即使是片刻,他也愿意每个月付出工资的三分之一

为了某种看起来很向往的生活状态,花费很多钱在上面,甚至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类似的例子,在现代的年轻人中间非常普遍。

比如:为了去抖音上特别火的网红民宿睡一晚,存了半年的工资几天时间全部花掉;拿着几千块钱一个月的工资,过着名媛一样的生活,衣服穿两个月必换,换一件扔掉一件,觉得很有生活态度;新版苹果机一发布,即使借款,甚至贷款,都要去买,觉得用新版苹果机打电话,气场都不一样……

这些消费行为未必都是必需,但很多人就是痴恋这种体验感。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过中国年轻人一代人的消费调查,超过 60% 的年轻人青睐大品牌,贵的,好的,网红款,哪怕一件衣服客单价成百上千,说掏钱就掏钱,一点都不含糊。但如果你问这些人:你的收入够得上你的生活态度吗?很多人可能够不上。不少人在使用蚂蚁花呗、现金贷、校园贷等各类贷款渠道,透支未来在消费。

这种消费行为有一个致命的 BUG,就是边际效应递减—买买买带来的新鲜感、满足感会越来越少,为了维持人设,你必须得购买更多。买得越多,你拥有的兴奋感就越廉价,你的欠债就越多,你心中也产生越多的空虚感。为了弥补这种空虚感,需要新一轮的消费。掉进这种恶性循环的人,是看似物质丰富、却心智匮乏的新穷人

简洁消费的原则

  • 每次主义就挺好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从来不囤货,只买每次需要的量。
    简洁思维告诉我,我们宝贵的空间、金钱、注意力,都应该花在更少、但更好的事情上。一次性抢购太多的东西放在宝贵的房子里,貌似节省,但从空间占用、精力耗用上来看,其实是最大的浪费。只要我们以为自己在便宜的占用物品,我们自己就便宜的被物品所占据。所以,我从来不会一下子买过量的东西,我只在每次必需的时候才购买。
  • 在限制总量的要求下,实行替换原则
    生活中的每个品类,主要是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我会在承受范围之内,每个品类只购买一件或者一套。如果想买入新的物品,我会问问自己,「我准备替换掉原来那一件吗?]如果不准备,就不买。如果可以替换,就买回来,把原来的一件扔掉。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确保我留下的每一件东西,我买入的每一件东西,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精挑细选。因为要替换掉原来的一件东西,所以我必须只能允许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进到家里。在想要消费的时候,长期进行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我们囤积廉价物品、过度自信地收集一些没有真正需求的物品,还可以让我们培养出[在一类东西上,永远只同时拥有一件物品],也就是一类一品的好习惯
  • 依据同时满足[心不心动、需不需要、合不合适、舒不舒服」四个标准,来进行消费决策。
    最近一次,我去国外旅行,逛免税店的时候看中一件衣服,虽然和我平常的穿衣风格不一样,但这件衣服设计得很好,很抓人眼球,我试穿后效果也很好。
    但是出于消费习惯,在准备购买之前,我还是思考了这么几个问题:
    • 第一,这件衣服让我心动吗?我看到这件衣服的时候,包括我穿在身上之后,我有觉得幸福、想拥有、有马上想穿着走出去的感觉吗?
    • 第二,我现在需要这件衣服吗?不是将来某一天需要,也不是过去我需要这样一款衣服,更不是家里其他人也能穿,而是现在这件衣服是不是我需要的?我在什么场合可以穿上它?
    • 第三,这件衣服合适我吗?它是不是适合我当前的年龄段?是否适合我的身材、体量、风格、肤色?它适不适合我现在的生活形态或者工作场景?比如我是个经常出现在大数据商业场景中的人,可能一套比较齐备的商务装就比较适合,但特别佛系的衣服,就不适合我。当然了,适不适合,这时候看的主要是看我需要在什么场景下穿这套衣服
    • 第四,我穿这件衣服觉得舒服吗?这件衣服的面料是不是刺激皮肤?舒不舒服主要指的是,在我想买一件物品的时候,我会判断一下在使用它的时候,在生理和心理上是否感觉得别扭和难受?如果有,就不买。

不再依赖外在的信息刺激、不因为过度自信,也不因为想要模仿别人而进行消费,这 4 个标准,都是从我的需求出发,回归到消费的本质。这就是依照自己的生活所需和简洁思维,进行的理性消费决策的方法。

【居家】:夺回被占据的空间和自由

做减法

在简洁思维的概念里,整理方法明确分为两步:先做减法,再整理收纳。也就是必须要在筛选东西之后,进行整理才更有意义image.png

先做减法:扔东西的步骤

  • 先决定从哪儿开始扔?
    要决定从哪儿开始扔,就要先确定自己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是一天、半天、2 个小时、还是 10 分钟呢?从能用多少时间出发,找出你今天能够做减法的场所。如果你只有 10 分钟,那可以先从一个抽屉开始。如果你有 2 个小时,那可以从一个更大一点的空间开始,比如卫生间、厨房或者阳台。要做减法,不一定非得留出大块时间,你可以根据自己现在能用的时间来选择场所

  • 决定哪些东西可以扔?
    我分享给大家两个方便操作的扔东西的标准:

    1. 扔东西的时候,要把[我」当做主角,不要把物品当做主角。我解释一下。当你扔东西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是[这东西扔掉好可惜啊」、[还能用呢」、[好歹是别人送给我的礼物,扔掉不合适吧!」这些想法的时候,就是把物品当成了主角。那什么是把[我]做主角呢?就是当你判断要不要扔掉的时候,考虑的是[这个东西适不适合我?][我需不需要这个东西?][我喜不喜欢这个东西?」的时候,扔东西的主角就是你自己。你要想的不是[这东西还能用,所以我要留下来],而应该是[因为我要用,所以它很有必要留下来]。记住,主语应该永远是你自己,而不是物品
    2. 扔东西的时候,要从当下这个时间轴出发。不念过去,不畏未来。凡是自己现在不需要的东西,就应该放手,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并且必需的东西,才应该留在自己的空间里。很多人在扔东西的时候,遇到的最大的阻碍就是这两种念头:一种是留恋过去,比如觉得一件东西充满了回忆,虽然很多年不用了,但还是舍不得扔。另一种是担心未来,觉得这东西万一将来用得上呢,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与其到时候再买,还不如现在就存着。像是你学生时代留下来的资料和物品,现在再也不用了;朋友以前送给你的礼物,它已经不符合你现在的审美了,在柜子里搁了好几年没拿出来……这些都是属于过去的东西。而你双十一图便宜囤得十几箱纸巾、超市促销的时候买的四五瓶洗发水,自己一家人用不完的床单被套,想着将来哪天来客人了可以用…….这些都是属于将来的东西。我一般坚持:凡是一年内用不到的日常用品,就可以扔掉。因为在家庭里面,只要是必需品,一般在一年当中,不管次数多少,你可能都使用过。一年都没有用过,就是一个信号,告诉我们在这一段时间,已经有东西被闲置了。标准听起来很简单,但具体做起来,还是会遇到障碍。扔掉有回忆和比较贵重的物品,大家常常会有心理负担。

    分享给你两个减轻心理负担的诀窍:

    1. 如果遇到了你觉得带有回忆,带有情感价值的物品,可以把它们单独拎出来,集中到一起搁着,然后找一个时间,充满仪式感的对它们说[对不起]和[谢谢」,郑重其事的感谢它们对你的陪伴,并且充满尊重的对它们说出再见。这也是我们在空间整理中,可以学习告别这一重要主题的机会。不过,回忆类的物品,除了扔掉,还可以用其他有仪式感的方式去保存。比如,有的回忆物品体积很大,扔掉之前可以给它们拍照片,用数字化的方式压缩空间;有的回忆物品还可以通过改装、循环利用保存下来,比如孩子小时候的衣服,做父母的总是有点舍不得扔,可以通过把衣服上的花纹剪下来,做一个手工艺品
    2. 对那些价格很昂贵,自己却不能用的物品,要提醒自己,这件东西所占用的空间,它从我们身上消耗的精力,比它本身更有价值,不管东西有多贵,多稀有,只有按照[我能不能]用来判断;对于自己能用、却舍不得用的昂贵物品,要提醒自己,不舍得用,本质上是一种觉得自己配不上物品的心理,它折射出来的是[我现在只配使用更差、更便宜的东西」。只有扔掉差的,用上更好的东西,你自己才会逐渐和昂贵的东西相称,你看待自己的方式才会从过去的做减法变成做加法。

整理收纳:打造自由空间
对家里的东西做完减法,你会发现有八成东西都是可以扔掉的。真正有实际价值并且一直在发挥作用的东西,可能只占了两成。是的,很多事情其实都符合经济学的二八原则,20% 的东西足够你应对生活所需了。那么东西扔掉后,就该对筛选后留下的必要物品做整理收纳。在整理收纳环节,也是两个步骤:

  1. 依然做减法,减少多余信息的干扰
    你筛选后留下的东西,有不同的形状、颜色、质地、尺寸,外包装上还印着各种图像和文字,这些都会吸引你的注意力。实际上,绝大部分包装信息,对你来说没有必要。减少这些包装信息,可从两方面着手:
    • 去掉所有物品不必要的外包装。
      商品本身用来促销的信息,比如书上的腰封、包装盒上花里胡哨的外观,都可以去掉。把里面的内容物拿出来,用尺寸风格统一的收纳工具装上,打上一个简单的标签作区分,空间就会被释放出来。
    • 降低颜色混乱,减少视觉干扰。
      同样是两个客厅,一个客厅里摆放着红橙黄绿青蓝紫、不同颜色的东西,看起来就显得杂乱。而另一个客厅,里面的东西也不少,但所有东西的颜色都跟家装背景的白色高度统一,在一整片的白色当中,你就感觉不到杂乱和混乱。所以,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就要从家庭环境整体考虑,有颜色搭配的意识,有意识地往主色调上靠,就能带来更多和谐统一的感觉。在买收纳用品的时候,也不要红橙黄绿青蓝紫地乱买,同样也要考虑到颜色搭配
  2. 要对物品的存放形态,按照自立、自在的原则,做规划。自立,是要有意识的让东西都能立起来。比如说你的衣服以前都是叠好以后一层一层平放到衣柜里,这种存放形态已经被很多收纳术证明了比较占用空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衣服叠完了以后,竖着放在收纳筐里面,再放在衣柜或者抽屉里。image.png把所有能够竖起来的东西,都竖立起来收纳。当所有物品都竖着放的时候,不仅看起来非常一目了然,还可以大幅度提升抽屉和柜子的容量。image.png那些立不起来,不能竖着放的东西,可以把它们卷起来,自在的放。这就是自在原则。所谓自在,是指让东西听话。内裤可以卷起来放在小抽屉里,T 恤也可以卷起来放在小篮子里,另外,卷起来之后的衣服,一般也都可以立起来收纳。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不让它们散开,占据我们更多空间。

最后我要提醒你的是,整理收纳不是购买各种整理工具,因为很多收纳工具都是分层或者分格的,使用这些收纳工具,一来需要我们做过多的分类决策,带来注意力和精力的消耗,二来大部分收纳工具的目的是节省空间,方便我们往家里放进更多的东西,这显然和我们提倡的简洁思维相悖,只有大件的,换季的时候使用频率不高的物品,像是被褥、羽绒服,换季的衣服鞋子,这类物品可以用收纳盒、收纳袋装起来放在衣柜或者固定的区域。另外出于减少包装信息和颜色干扰的目的,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储物瓶、替换瓶,除此之外,其他比较零散的、使用频率比较高,没有太大的包装、颜色干扰的用品,我的原则依然是做减法,只留下必备的物品,除非非常有必要,尽量不要为此添置收纳的工具。

【低头族】:数字时代,你不需要戒掉手机

智能手机带来的无时无刻联网的便利性,催生了一些过度沉溺于移动互联网的恶习,也衍生出了[低头族]这个群体。从前,我们还会面对面相谈甚欢,和家人共度一个下午,或者坐在咖啡厅读一本书。现在,在上面这些场景中,人们都各自低头看着手机,几乎无法回归现实。

带手机、玩手机已经成了每一天的默认动作,以至于离开手机会有种坐立不安的焦虑。为了能对迷失在手机中的[低头族们]带来一些帮助

手机上瘾背后的科学原理

我们都知道技术本身没有好坏之分,除非生产和使用它的人对技术进行了别有用心的设计。就好像现在手机上有很多让人们迷恋的应用程序和功能,它们在研发阶段可以是出于提供便利的目的来设计,也可以像香烟一样,是出于让人上瘾的目的来设计。只是很可惜的是,手机上太多的技术开发,都是致力于让人们上瘾。

英国 BBC 拍摄了一部关于智能手机的纪录片,在这部纪录片里,硅谷顶级的产品设计师、世界顶尖的行为学家,用科学的目光重新审视了人们与手机绑定后的生活,并且揭开了手机让人上瘾的秘密。

大多数人会把手机上瘾归咎于自制力不足,但世界上最大的社交平台 Facebook 的平台运营经理桑迪·帕拉基拉斯却在纪录片里告诉我们:让人们的生活无法摆脱手机,其实是从一开始就设计好的圈套。看似无害的电子设备、花花绿绿的众多软件,并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无辜。因为它们的设计初衷,并不是为了用户的快乐,而是尽可能多地占据用户的时间。可以说,每一个令人着迷的软件、你熟悉的功能、倍感便捷的设计,背后都有无数设计师,致力于让你上瘾。

比如,逼死强迫症的消息提示小红点,就是一个吸引用户的小手段。
研究证明,红色是最能触发人们警觉性的颜色,可以一秒唤醒大脑的注意力。所以,只要提示红点一直存在,人们的目光就会不可避免地被吸走,还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想要点开手机、使用软件。

而这个小把戏,还只是成瘾设计的冰山一角。更可怕的是,设计师还会从社会学实验成果、心理学研究成果中寻找灵感,用科学原理来高效掌控用户的思维和行动。现在我们手机中的很多设计,背后就隐藏着不少科学原理。

比如,心理学中曾经有一个著名的[无底碗实验」。也就是如果在吃饭时,有人在暗中源源不断地向碗内补充食物,那么人们就会不知不觉地吃下更多食物。这是因为碗中食物分量没有减少,人们没有得到[结束]的提示,所以继续进食。受到无底碗实验的启发,硅谷顶级软件产品设计师阿扎拉斯金,发明出了无限滚屏功能。无限滚屏功能意味着,手机页面可以无休止地向下滑动,人们可以不停地浏览新信息。

表面上看,这项设计让人们获取信息更加便捷,省略了切换页面的繁琐步骤。但事实上,用户已经落入了设计者的圈套。滑不到尽头的页面,吸引着人们不停地向下滑动手机查看内容,手机和软件的使用时长也因此直线上升。

除此之外,数字产品的设计师们还会使用奖励机制,彻底改变人们的习惯。

上个世纪,斯金纳曾经利用鸽子进行行为实验,他发现,如果在鸽子敲击按钮时投放食物,不久之后,鸽子就能学会按按钮获取食物。但是如果换成随机投放食物,鸽子就会为了这个不确定的奖励,而多次敲击按钮。斯金纳发现,无法预期的奖励,成了刺激行动的关键。

发现了这个秘密后,软件设计师开始给予人们一些随机奖励,来提高手机的使用频率。现在最常见的[点赞]功能,就是通过让用户收获不可预期的赞美和肯定,促使用户不停地查看消息。

这个设计不仅让人们使用软件的频率增加了至少 30%,而且随机奖励带来的愉悦感,也唤醒了使用者身体内部的多巴胺系统,而多巴胺和上瘾行为有着密切关联。可以说,当智能手机操控了人们的多巴胺分泌,手机成瘾就是早晚的事。

使用意志力戒掉手机为什么会失败?
在别有用心的诱惑面前,如果我们妄图用意志力来抵抗手机,成功率是微乎其微的。

芝加哥大学曾经对[用意志力戒除手机上瘾]这个方法做过研究。他们请大学生停用三天 Facebook,但结果显示,在这三天里,每一天学生们都只会更迫切地想念 Facebook,在解除禁制后,学生们反而更加频繁地使用它。

为什么靠意志力禁止使用手机这一招不管用呢?我自己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练习,也许可以解释这个问题。有一次,我在餐后特别想刷手机,为了克制住这种感觉,我告诉自己,在 5 分钟之内闭上眼睛做一次短暂的冥想,这段时间坚决不要想到手机。

但是我发现,除非我反复地把[想到手机]与[不准想到手机]这两种念头做比较,要不然我根本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想到手机?也就是为了知道自己前一秒是否想到了手机,我必须要去想起手机。听起来好像有点绕,不过说明的确实很简单的道理,我们越是提醒自己不去想一件事,反而会一直想起这件事。

很巧的是,心理学家丹·韦格纳对类似的现象也做过一个研究。韦格纳要求人们在一段时间内不要想到白色的熊,一想到白色的熊,就摇响手中的铃铛,结果你猜怎么样?铃铛响个不停。但是,当他换了一种方式,告诉人们在这段时间内试着去想想红色的大众汽车,也许会有帮助。结果你猜又怎么样?这一次,有一半人都没再摇响铃铛,他们的念头都被分心到红色的汽车上了。

韦格纳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你只想靠意志力去戒掉一个习惯、要避免一个想法,你只会更加频繁地想到它。克服上瘾行为的关键不是禁止,而是用别的东西代替它们。如果你想戒掉手机,可以把原来花在刷手机上的时间,来培养一些更能产生价值的习惯。我会在下节课,跟大家分享一些养成好习惯的方法。

如何更少,但更好的使用手机?
回到手机上瘾这个话题上来,既然靠意志力戒掉手机这招根本不管用,除了用好习惯代替刷手机之外,我们还是要使用手机的。那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少,但更好]地使用手机呢?

简洁思维的使用哲学是:主动清除掉价值很低的手机噪音,有目的地使用一些重要的工具。

根据简洁思维,分享我自己在使用的两个方法。

  • 对手机界面的颜色做减法。这个方法是我从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中学到的。人类作为一种动物,会被颜色鲜艳的东西吸引。谷歌、Facebook 这些网络公司,在设计各种应用程序和软件的时候,总是把整个界面设计成花花绿绿的颜色。而一旦我们把手机屏幕的颜色调成灰色,就可以从这些科技公司的[套路]里抢回选择权。说一下我的感受,把手机调成灰色之后,我并没有突然之间完全戒掉手机,但我对手机的控制力增强了,手机现在对我来说更像个工具,而不再是一个有超强吸引力的精彩世界。我打开手机看完邮件,转头去浏览朋友圈和新闻的可能性都变小了

  • 有目的地使用手机,让它为自己看重的东西服务。就像只有在需要敲钉子的时候,你才需要拿起锤子。我们使用手机,也需要有一个特定的目的。

    你可以把堆叠在主页里的手机应用,分成 3 种:

    1. 可以提供便利的工具。相机、计算器、备忘录、时钟、打车软件、支付工具,这些应用都对应着一个个具体的功能,当你点击这些应用时,你的目标很小,也很明确。
      做完这些动作,你就可以关掉这个应用,因为应用工具里没有无限点进去的窗口,你也不会在这些应用上耗费过多时间
    2. 可以支持你的目标,为你产生价值的应用。如果你是个新闻从业者,那么下载新闻资讯类的 APP 了解时事,就必不可少。如果你想在平时读到一些各行各业的优质内容,那么上知乎搜索相关的话题、交流见解就是不错的方式。如果你对金融财经感兴趣,关注一些财经类的头部公众号,也会对你有不少帮助。但是,如果你有太多希望去做的事,有太多目标,我建议最好将目标缩减到 3 个以内。比如对我来说,最渴望在商业观察、内容培训、绘画这 3 个方向上不断进步,那我手机中基本都是与这 3 种相关的应用程序。抱着一个特定的目的打开手机,眼睛所浏览到的内容越少,我们就越不需要花费意志力去抵抗诱惑
    3. 可有可无、却很容易让人深陷其中的应用。指的就是从你的手机中临时移除,也不会严重干扰日常工作或个人生活的应用。对这些应用,要制定使用规则,限定使用场景。比如,如果你要玩游戏,那就只在和朋友们一起的时候玩游戏,和家人在一起时不要玩。如果你要看视频打发时间,那就只在自己一个人无聊的时候,没有任务在身的时候,打开视频网站。如果你要听音乐,就只在上下班路上听。

【习惯】:如何养成一个必要的好习惯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习惯了越来越多的碎片化消息、视频和游戏,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处于一种高度不受控的状态,在进行低刺激或者枯燥的学习工作时,很难有效地集中注意力。

想改变这种情况,需要从习惯开始着手,改变一个坏习惯最好的方式是用一个好的习惯去替代它。但是关于[习惯为什么不能被禁止,只能被代替]这个问题,上节课我只是从意志力的角度做了解释。这节课,我想从一个新的角度,跟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秘密。

习惯回路:习惯不能被禁止,只能被代替查尔斯·都希格在《习惯的力量》这本书里提到,习惯一般是这样产生的:首先,我们会收到一种心理暗示,然后产生惯常行为,接着获得奖赏。因为这种奖赏,下次我们再收到同样暗示的时候,还会产生惯常行为。从而不断形成一个习惯回路。image.png

当我们在排队、坐车、有点无聊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会收到一种心理暗示[我应该做点什么事打发时间」,这时候很多人在默认情况下会拿起手机刷刷微信、看看视频、玩下游戏,这就是惯常行为。而刷微信、看视频和玩游戏会让我们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会觉得很爽,这就是奖赏。这种奖赏会导致我们在下次再感到无聊的时候,又一次习惯性地拿起手机。就这样,受习惯回路的影响,无聊时总是刷手机的习惯就养成了。

image.png

而如果你想改掉无聊时刷手机的习惯,从习惯回路的角度讲,心理暗示和奖赏是很难改变的,排队、坐车、无聊的时间,在你的心理上还是会不断产生[做点什么事打发时间]的渴望,而你期待的奖赏依然是[让这个无聊的时间过得快一些]。在整个习惯回路中,心理暗示和奖赏都不会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只有惯常行为。

比如说把无聊时刷手机的行为,改成无聊的时候打开音乐播放器听听音乐,打开手机听听有声书,打开知乎听听音频课。这些行为也可以让我们打发时间,并且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而一旦换成一个新的惯常行为,既能满足心理暗示又能获得同样的奖赏,新的习惯就可以养成。

image.png

为什么没有办法养成好习惯?
但是,在养成好习惯的方法上,很多人依然会犯错误。最常见的错误是头脑发热的制定一些实现不了的目标。
我曾经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个朋友在元旦当天立了几个 flag,其中包括这么几项:
1.坚持运动,完成 1 次全程马拉松;
2.每天晚上 22:00 前上床睡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3.少刷手机;
4.保持学习的习惯,争取取得 PMP、CFA、司法考试证书。
我看完之后,基本判断他这几个目标都很难完成,他在运动、作息、使用手机、学习这些事情上想要养成的好习惯也很有可能是三分钟热度,坚持不下去。
为什么呢?我发现很多人之所以没办法完成目标的原因,在于他们为自己定下的目标假、大、空、全。

  • 假:就是他的目标不是发自内心,而是一时头脑发热。因为偶然看到别人弹钢琴很优美,就立刻也想学钢琴;因为看到街上有人滑板玩得特别酷,就也想报名学滑板,这些都是一时兴起的假目标。我这位朋友从来就不在乎运动对身体有什么好处,他之所以要运动,是因为他偶然听说别人一年跑完了 3 个城市的马松,于是心血来潮也给自己定下跑马拉松的目标。你看,这就是典型的假目标
  • 大:是指定下的目标超出能力范围。比如我这位朋友定下的[每天晚上 22:00 前上床睡觉」,这个目标就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晚上 22:00 前睡觉不难,难的是[每天]两个字。要求自己每一天在固定时间做到同一件事,绝对超出能力范围
  • 空:指的是空有目标,却没有拆分后的行动计划。少刷手机就是一个空目标,没有一个具体的落实计划,每一天,每个月分别怎么做?不刷手机的话用什么行为去代替?都不知道
  • 全:是指在定目标的时候贪多求全。为了保证每天学习的习惯,我朋友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靠业余时间完成项目管理、金融分析师、国家司法考试三个不同行业、高难度的专业考试,定下这么多目标,显然是不能完成的

定下这些假大空全、不走心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习惯养成之路困难重重

怎么培养好习惯?
那怎么培养好习惯呢?简洁思维不提倡贪多求全地去培养很多假大空全的习惯,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一时激情上,而是主张首先找出一个真正适合养成的习惯,然后再有规划地去养成这个习惯。具体的说,培养一个好习惯有三步:

  • 第一步,找到一个真正适合养成的习惯
  • 第二步,试行一段时间,把习惯模式化
  • 第三步,从过程中感受奖励,让习惯持续下去。

我们先看第一步,怎么在众多选项中找到一个真正适合养成的习惯?我讲个自己的例子。今年年初,我也列了几个自己想要养成的好习惯,分别是:每天健身 1 个小时,每周为家人做一次晚饭,每天练习 1 个小时书法。这些是我内心深处都想做的事情,但我知道如果贪多求全,目标越多,实现的可能性越小。于是我用记分的方法,对这三个选项进行了打分和评估。我是这么做

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三个选项,然后依次按照「实际需求程度、热爱程度、时间匹配度]三个指标,从 0 到 10 分进行打分。

  • 实际需求程度:就是这个习惯是不是可以解决你生活中的某个实际需求,这个需求现在有多强烈。比如健身可以让身体变得更健康。如果你健康非常差,非常需要健身,就打 10 分。如果你身体不错,根本没有健身的需要,那从实际需求上就打 0 分。
  • 热爱程度:就是你内心深处对养成这个习惯有多大热情,热情很高就打 10 分,没有热情就打 0 分。
    时间匹配度:是指当前你有没有时间去养成这个习惯。如果你最近天天出差,就不适合培养练习书法的习惯。同样,你最近的时间特别适合就打 10 分,根本不适合就打 0 分。

对每一个选项,按照这三个指标进行打分,再把得分相加,最后得分最高的选项,就是你当下最适合养成的一个习惯。我在文稿中也附上了我自己的记分记录image.png

找到自己真正适合养成的习惯之后,第二步就是试行一段时间,摸索到自己能承受的程度,然后把行为模式化

比如我刚才通过记分、评估,发现得分最高的是[每天练习 1 个小时书法]这一项。因为要做到[每天 1 小时]很难,

我需要按照这个标准试行 21 天,然后记录自己在这 21 天之内的完成情况。
要解释一下的是,很多地方都强调用 21 天可以养成 1 个习惯,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 21 天的作用是让我们实验一下自己的目标定的是否合理,然后根据实验情况对目标进行调整和优化,并最终形成一个模式化的习惯行为

举个例子。我希望每天练习 1 个小时的书法,那我就画一个直角坐标系,横轴是 21 天的时间,纵轴是每天实际练习书法的时间,每天实际的练习时间可能是 30 分钟、1 个小时,也可能是 1.5 个小时、2 个小时。
根据我每天的实际练习情况,就可以画出一条练习书法的习惯曲线,这个曲线显示:在 21 天内,有几天我确实完成了 1 个小时的书法练习,但也有几天我完成了 1 个多小时,或者是不到一个小时image.png

习惯曲线可以告诉我们两件事:
第一,通过 21 天的尝试和记录,我发现自己只有少数几天能够完成 1 个小时的书法练习,大部分时间都是受到工作和其他事情的影响,只能做 40 分钟左右的练习。在时间匹配度上,我最开始的预想超过了现实情况。那么接下来比较理想的情况是,我应该把[每天练习 1 个小时书法]的目标,调整成[每天练习 40 分钟书法]。并且按照这个目标坚持下去。
第二,习惯曲线图还告诉我们,我们每一天的精力、时间、热情和状态都是不一样的,偶尔一两天没有完成,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不要因为其中一两天的特殊原因,没有坚持这个习惯,就认为自己失败,并放弃自己的习惯养成计划。我们要把视角拉长到更长的时间轴上,去观察自己的习惯记录,如果在一个月之内,失败了两三天,但有 20 多天都做到了,那我认为你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依然是成功的。所以,无论目标制定的再合理,计划得再好,我们都要允许意外情况出现,重要的不是每一天都做到,而是坚持下去。

在调整完目标,并且按照新的目标把习惯模式化之后,还有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关注习惯回路中的奖励机制。如果我们不能从新的习惯养成中获得奖励,就无法坚持下去。

但是应该要设定什么样的奖励呢?很多人习惯为自己设定外在奖励,减掉 10 斤体重后奖励自己大吃一顿,学会一门乐器后奖励自己一次旅行等等。但我建议把奖励的关注点回归到内在感受上。感受你在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中,你从内心上收获了什么。

比如,减肥过程中感到自己的呼吸越来越平稳,肌肉越来越有力量。学习乐器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熏陶,内心越来越温柔。每天练习书法的 40 分钟,我都能够抛除杂念,身心归一的专注在当下,享受平静。这样对过程的感受,更能为自己带来积极反馈,让我们发现养成一个好习惯,本质上是对精神和生命的滋养。

【娱乐】:娱乐时间也能玩出价值

和好奇心有关的,还有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休闲娱乐。这个世界上让人好奇的娱乐活动实在太多了,有的人会因为好奇心,以窥探明星八卦、沉迷网络游戏、以及追求一些刺激体验,比如喝酒赌博为乐。有的人会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以学习一些冷门知识、搞一些小发明,参加一些社群活动为乐。可以说,你把好奇心投放到不同的娱乐活动上,最后为你带来的价值也有巨大差异。

那怎么才能把好奇心投放到高质量的娱乐活动上,让好奇心为我们带来价值呢?从简洁思维的角度来看,第一步就是要分辨什么样的好奇心会导向价值感很低的娱乐方式,什么样的好奇心会让我们在休闲娱乐中不断升值?

消遣性好奇和认知性好奇
英国伊恩·莱斯利(lan Leslie)在他的著作《好奇心:保持对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热情》中,把人类的好奇心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对一切新奇事物都着迷的消遣性好奇;第二种,是探索知识的认知性好奇。
消遣性好奇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每个人一出生,就本能的想了解世界,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成年之后,屏幕上的每一条广告,网络上的每一条热搜,手机里的每一个应用,每一款游戏,每一条推文,每一个标题,都在不断刺激着我们的消遣性好奇。我们也确实会在消遣性好奇的驱动下,沉迷那些挑逗人心的娱乐活动。

比如最流行的娱乐节目,都会经过精心设计,呈现给观众意想不到的槽点。最受欢迎的电影,平均几秒钟就会出现一次激烈的动作场面、开枪射击。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十几年前最受欢迎的电影都以剧情取胜,可现在的电影,离开特效、动作、怪兽这些高刺激性的设计,都很难大卖。

但是,如果我们在娱乐中,把追求刺激、喜新厌旧的好奇心,转化成追求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就可以发展出认知性好奇。认知性好奇比消遣性好奇更深入,更需要耐心,更需要付出努力。

网络时代,好奇心出现两种趋势
在我们的娱乐生活中,消遣性好奇和认知性好奇虽然一直同时存在,但是因为网络的关系,我们的娱乐生活呈现出了两种趋势:

  • 第一,认知性好奇被深度挤压。
    在晚饭后有一个娱乐时间,一家人坐在一起互相提问。这么做的目的是希望能在娱乐中培养孩子形成提问和思考的习惯,发展他的认知性好奇。不过我发现,因为成长的时代环境不同,我和我儿子在寻找答案的方式上也截然不同。有一次饭后,我问儿子:[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我儿子听到这个问题后想都没想,转身跑到书房打开电脑开始查询答案,不到一分钟,他就回到我面前说出了正确答案。在我小时候,如果想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我满足好奇心的办法是找到一本百科全书、或者一本词典,去翻找答案,如果书本上找不到,我会兴致勃勃的去问父母,问老师,或者去看更多的书,看看有没有相关的信息能够帮助我。但是现在,网络可以瞬间给我儿子答案。他虽然可以快速的填补自己的信息缺口,但是却被扼杀了一个更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挫败感。在我的印象里,挫败感是我们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真正动力。而一旦他可以快速的跳过挫败感给出答案,他就无法对寻找答案的过程感兴趣,那我们父子之间的这个娱乐时间,也就很难开启他的认知反应,他很难像我小时候寻找答案一样,发展出强烈的认知性好奇
  • 受网络影响,我们的娱乐生活呈现出的第二种趋势是:消遣性好奇和认知性好奇出现了强烈的两极分化。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问的是[网络会让我们变得更傻吗?]很多人在这条提问下辩论,有的说会,有的说不会。但是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网络会让聪明的人变得更聪明,让傻的人变得更傻。
    对于那些想要学习新知识,对世界加深理解的人,网络可以为他们带来有史以来最多的信息,他们会借助这些信息,享受探索新知识、提出新架设和破解新迷题的乐趣。对于那些对认知不感兴趣,只喜欢用网络看娱乐八卦、打打游戏消遣时间的人,他们的娱乐生活充满被动式的懒惰,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别人给什么就玩什么,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忘记怎么使用自己的认知能力。

怎么让好奇心升值?
既然认知性好奇比消遣性好奇更能带来价值,那从简洁思维的角度来讲,我们就要在娱乐生活中,有意识的控制消遣性好奇,多发展认知性好奇。

怎么发展认知性好奇呢?我的意见是:多把好奇心投放到一些高质量的娱乐活动上。不过,同样的娱乐活动,对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对 A 来说,在网上粗浅广泛的了解一些信息是纯属消遣,但是对 B 来说,可能他最需要的就是用这种方式去搜集信息、解决问题。

我最近看了采铜写的一本书《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里面提高一些原则,我觉得特别适合用来判断一个活动是不是高质量,值不值得做。采铜是这么写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两个角度:收益值和半衰期,来分析一件事能不能为自己带来价值。收益值是指:这件事在当下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半衰期是指:一件事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半衰期越长的事情,带来的收益时间会越长。

我们在娱乐的时候,往往只会关注到这种娱乐是不是可以给我们带来即时的好处,短暂的满足,忽略这个好处、这份满足是不是可以持续下去,产生长期的效果。就拿玩游戏来说,玩游戏带来的快乐是其他很多娱乐活动都无法比拟的,但是一旦停下来,这种快乐就会迅速消退,甚至会感觉失落,于是有些人为了再次寻找这种强烈的快乐,就会继续不断地玩下去。玩游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高收益、短半衰期的事情。当下的好处很明显,但是持续时间很短,长期来看没有太大价值。

以此类推,我们的娱乐活动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分为四种:

  • 第一种,高收益值、长半衰期的娱乐活动。比如做一些抽象的思考,刻意练习一些有效的思维方式,阅读经典书籍等;这些娱乐活动当下会给我们带来好处,而且从长期来看,收益也是不断累积。
  • 第二种,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娱乐活动。比如玩游戏,看娱乐综艺,跟人聊八卦等;这些娱乐活动虽然当下可以让我们很满足,很快乐,但是从长远来看,都无法产生太大的价值。
  • 第三种,低收益值、长半衰期的娱乐活动。比如练书法,健身、了解一些冷门的知识、学一门小众的手艺等;这些娱乐活动是在当下很难看到好处,不过通过长期积累,可以为我们带来价值。
  • 第四种,低收益值、短半衰期的娱乐活动。比如为了打发时间,出于无聊而漫无目的、重复的刷手机。这些娱乐活动无论是从当下还是长期来看,都不会给我们带来好处。

出于消遣性好奇去做的事情,大部分都是短半衰期,也就是这些事情为我们带来的收益会在短时间内快速消失,我们只会获得非常短时间的满足。而出于认知性好奇去做的事情,大部分都是长半衰期,这些事情无论当下为我们带来的心理满足有多大,从长期来看,只要它的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可以让我们不断升值。

采铜提到的这个法则虽然只是一个分析工具,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提醒自己在生活中,尽量少沉迷于[短半衰期]的娱乐活动,把好奇心投放到[长半衰期]、对认知有增长性的娱乐活动上。当然,我们的生活并不能完全杜绝短半衰期、也就是消遣性的娱乐活动,我强调的是,不应该把短半衰期、消遣性的娱乐活动过成我们生活的重心。

【学习】:从输入到输出,学会有效学习

时间管理上有一个[三八]理论,说的是人的一天有三个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觉八小时,还有下班后的八小时,人与人的差别就在于下班后的这八小时。很多职场人会选择利用下班后的时间进行自我提升,可能是学习一门外语、专心准备一门证书的考试、也可能是学习一门实用的技能。但是,很多人的问题是,好不容易下班有了学习时间,却因为学习方式太低效,把时间浪费掉了。这节课,我会分享一套学习方法,帮你运用简洁思维,有重点、有体系的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在我看来,要想高效学习,需要解决三个阶段的问题:
1.学习前,解决输入问题:了解自己是哪种学习风格?
2.学习中,解决效率问题:怎么高效的进行学习?
3.学习后,解决输出问题:学了怎么输出?

解决输入问题:了解自己是哪种学习风格?
学习前,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是哪种学习风格?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 VARK 模型,把学习风格分为四类,分别:

  • V(visual),代表视觉型学习风格,更擅长通过视觉图像进行学习
  • A(aural),代表听觉型学习风格,更擅长通过听觉接受信息
  • R(read/write),代表读写型学习风格,更擅长通过记录笔记进行学习
  • K(kinesthetic),代表运动型学习风格,更擅长通过动手实验、实证分析进行学习

视觉型学习者偏好利用眼睛能直观捕捉到的东西进行学习,比如我儿子在学习外语的时候,喜欢把外语中的一些陌生词汇进行图像化,通过记录图形来理解单词的意思,最后做到快速记忆。我有一次在他的单词本上看到一个单词,Killed,意思是被杀死的。他写下来的 killed,i 字母是躺着的,我问他这么写的原因,他告诉我一个人如果被杀死了,就会像他写的一样,是躺倒的。你看,他通过图像记忆,不仅记下了这个词,还完全理解了这个单词的含义。image.png

听觉型学习者会对听觉接收到的信息比较敏感。比如我有一位朋友,他学习英语的方式就是去看大量的美剧,通过听美剧中的对话来学习英语这门语言的表达

读写型学习者可能更喜欢记笔记,他们会将学到的单词、语法和句式进行摘抄和笔记记录,并且经常翻阅、整理笔记,把要学习的核心内容摘抄一遍,就是他们高效记忆的过程

运动型学习者更喜欢通过动手做实验、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分析验证来学习。比如我发现自己最擅长的是通过与其他人进行口语交流,来学习英语。现在市面上很多的一对一在线口语教学的软件,就很适合运动型学习者。

VARK 模型测试,最后给你的测试结果也可能是你的身上混合着多种类型的学习风格,这说明你可能同时偏好好几种方式或者喜欢调动所有感官进行学习。

解决效率问题:怎么高效学习?
了解了学习风格,也就是如何有效输入之后,接下来就要让输入的内容能够被快速消化吸收,真正的看到提升

从简洁思维出发,我会给大家介绍一种用时更少,效果更好的[检索式]学习方法,检索式学习是 11 位认知心理学家用 10 年的科研心血,总结出的最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法。

在介绍[检索式]学习方法之前,先来看看我们之前是怎么学习的。我们国家的教育习惯已经让我们养成了[反复记忆、集中练习]的学习方法。但是,下班后我们要面对的是高度碎片化、时刻被干扰的学习场景,如果还采取之前[反复记忆、集中练习]的方法,效果会非常低。这时候真正高效的方式是检索式学习。检索就是主动回忆某个知识的过程,我们考试的时候看见了一个题目,马上就会主动的在大脑中检索学过的知识,这个过程就是检索的一种,只不过这种检索是被迫的。最好的检索是另外一种测试——主动自我测试:主动对自己的学习提问

具体怎么做呢?我先讲讲要做到检索式学习,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首先是初步记忆。也就是对你要学的东西观察、了解、认识的过程。以我自己学习手机摄影为例,我首先要知道全景模式、人像模式、延迟摄影等不同的拍摄模式,以及他们的拍摄特点和使用场景,这些都需要我进行初步了解和记忆。

其次是重复练习。把初步记忆强化为长期记忆的过程就是重复练习。因为新学到的知识并不稳固,只有重复练习可以巩固记忆。比如我有时候不太习惯使用全景模式,经常拉着镜头就跑偏了,人物和景色也出现错位,这些都可以通过重复练习来得到纠正和调整。

到这一步,绝大所数人的学习过程就完成了,之后就是两个步骤的重复循环,记忆——练习——忘记——再记忆——再练习。反复记忆和练习虽然有帮助,但是效果毕竟比较低。真正能够帮助你深刻理解、快速掌握并且形成长期记忆的是第三步,进行自我测试,也就是不断在练习和记忆中找到自己的问题,对自己提问。

对自己要常问这三个问题: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我是不是可以这样调整?我是不是达到了效果?通过这三个问题不断地自我检测,会[逼迫]我们把所有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检索线]。
比如我学习手机摄影,经常会在摄影练习中问自己:拍摄逆光剪影的时候,我的照片一片漆黑,我是不是哪个步骤做错了?引导取景的时候,背景如果太杂乱,我是不是可以调整一下,找到道路,建筑等线条来辅助引导?为什么不同的图我用同一个滤镜呈现的效果却不太一样?

通过对自己提问,主动进行自我检测,一个完整的学习流程[记忆一练习一测试]就形成了,学习不再是无限的循环记忆以前的知识,而是螺旋式的上升。image.png

解决输出问题:学了怎么输出?
解决了学习效率问题,下一步我们就要重点看看如何把学到的东西输出出去。正所谓[教学相长」,最好的学习方式也包括教会他人。用自己的语言向别人复述自己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这个过程会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输出的方式有很多种,不过从简洁思维的角度讲,我会给大家介绍一种综合性最强的输出方法[Pecha Kuchal,中文音译读作[拍察酷查」。这种方法的特点也是用时更少,效果更好。

不管你学习的是摄影、书法和绘画等生活艺术类的技能,还是提升外语、学习写作、演讲等专业类的技能,你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在任何场合,快速、高效的把你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输出出去。

[拍察酷查】是一种起源于日本的成果输出方式,也叫闪电讲解。[拍察酷查」
最大的特点是 20×20,也就是每位讲解者针对一项讲解主题,准备 20 页演示文稿,每页文稿用 20 秒时间讲解,全部文稿定时进行自动播放。因为每张文稿的时间是确定不变的,所以讲解者必须精心组织自己的内容,在 20 秒之内言简意赅地讲述每一页内容的核心观点。

几乎任何学习成果的输出,都需要我们通过交流,或口授、或演示的向别人进行输出。无论是口授还是演示,[拍察酷查」的输出方法,也就是有逻辑、有重点、快速的对学习成果进行分享,对我们都很适用。

举一个例子。我有一位同事,吉他弹得很好。最近在公司的团建会上,有人问起他学吉他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他就用[拍察酷查」的输出方法分享了自己学吉他的方法,让我对他精准输出的能力刮目相看。
这里我插入一两句。分享怎么学习吉他,其实并不是通过一次分享让别人也学会吉他的弹奏技巧,而是通过这种方式介绍自己学习吉他的过程和经验,让别人知道这个方法是可行的。任何一种输出方式都不能让听众完整详细的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拍察酷查]的作用主要帮助我们围绕核心信息、最快的讲清楚要点,这其实也是职场上非常需要的一种能力。

回到案例中来,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分享的。他告诉我们,学吉他无外乎做好两个方面,第一,做好适当的准备,第二,进行充分的练习,第三,克服那些让你容易中途放弃的难点。这是他分享的逻辑框架。准备工作,就是要在学习吉他之前做好两件事,第一件,多培养自己的乐感,多听一些吉他伴奏的音乐,对乐器的音色有一种自觉的感知能力。第二件,要把吉他的结构熟记于心、学习看懂六线谱。短短几句话,已经说出了准备工作的重点

充分练习,就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节奏的教学网站,跟着里面的讲解、演示,充分进行练习。这一步要打好基本功,主要是弹奏吉他的一些技巧,怎么勾弦、怎么按弦、怎么进行和弦的转换等等。直到你能一气呵成的弹完一首曲子,并且不出错,说明你的练习基本到位了,可以进入下一首曲子的练习。这是他分享的自己的练习方法。

克服难点,就是很多人在学习吉他的过程中,会因为手指疼、一些高难度的技巧一直学不会,而放弃学习。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所有的难点都可以解决,如果大家想要学习吉他的话,也欢迎大家遇到打击想放弃的时候,和我聊一聊,也许我克服困难的经验会帮到你。这是他关于难点的简单介绍。你看,三段话,三个结构,三个小的主题,每个主题只是提纲挚领的提示一下重点,把自己学吉他的方法,会遇到的问题,都简明扼要的告诉了大家。通过这种

[拍察酷查]的输出方法,用最少的时间,精准、高效的传达了一套方法。

想一想,如果你有机会在大客户、大领导面前分享一个学习成果,他们会有很多时间听你讲解详细过程吗?如果这个时候你像我这位同事一样拿出[拍察酷查」的输出能力,是不是可以瞬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呢?这其实也是你一种职场能力的巨大收获。

【关系】:打造你身边的安全社交区

生活社交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建立的各种社交关系,比如:和父母、情侣、同学、老乡、朋友之间的人际关系。在职场社交中我们希望搭建人脉,为事业助力。在生活社交中,我们更希望获得舒适、轻松的安全感。
但是,看看这些年不断上涨的离婚率,选择单身的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孤独感越来越明显,以及一些社交软件的兴起,我们不难发现,缺失安全感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状态,构建安全感成为一种普遍需求

安全感坐标系:三种没有安全感的社交关系从简洁思维的角度讲,要想构建有安全感的关系,就要先弄明白安全感的来源在哪里。

什么样的生活关系会让我们感觉到安全感十足呢?我们可以一起来想一下,生活中感觉到有[安全感]的场景。
比如,孩子想到父母,会感觉[安全感]十足。为什么呢?首先,孩子知道,自己会在父母那里得到最大的保护,在这段关系中有很强的获得感;其次,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的这种保护是能够持续很长时间的,有很强的稳定性。再比如,女生想到男朋友,什么时候会感到[安全感]十足呢?同样也是自己在男友那里感受到了足够的关心,同时又相信男友的这份关心并不会转瞬即逝,它有很强的持续性。

影响安全感的关键因素就是这两个:自我在一份关系中的获得感,以及这份获得感的持续性。通俗一点说,就是能够持续的获得关爱。现实生活中,短暂的关爱很容易得到,最难的是持续性,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像父母对孩子一样,愿意不计回报的持续付出。

所以在我看来,维持安全感的核心就在于如何保持持续性。持续性怎么保持呢?比如,你和你同学,什么情况下你们的关系会持续得很好呢?那肯定是经常一起玩儿,经常互相帮忙。你之所以愿意持续的对一个人好,是因为他也在一样的对你好。[将心比心],一段充满安全感的关系,就是关系双方都能够持续的感受到获得感。

image.png

这张图的横轴是自我获得感,从左到右依次代表我在一个关系中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纵轴是他人获得感,从下到上依次代表别人在和你的关系中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

真正安全感十足的社交关系,是在坐标系右上角的位置,这里是[安全型]的社交关系区,也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你和对方在一段关系中都会有很强的获得感。其他的位置就是我们缺乏安全感的社交关系区。总共有三类:

  • 坐标系的左上角,是他人获得感比较强,你获得感比较少的[讨好型]关系,也就是你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总是习惯忽略自己的感受,满足别人的要求
  • 坐标系的左下角,是他人获得感很低,你自己的获得感也很低的[封闭型」关系,典型的特征是一个人的自我保护性太强,害怕其他人给自己带来伤害,习惯对社交表现出逃避。
  • 坐标系的右下角,是他人获得感很低,而你自己的获得感比较高的[占有型]关系,很多人会习惯苛求别人为自己不断付出,而自己却不断剥夺别人的自由和时间,这些人构建的是一种自己获得很多,但是对方却获得很少的占有型关系

只要你的生活中存在这三种类型的社交关系,都预示着你是一个在生活社交中缺乏安全感的人。不过,对标这个坐标系,找到自己的安全感主要缺失在哪里,我们也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

[讨好型]关系:戒掉取悦症
讨好型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取悦症」,情况比较严重的,会发展成一种事事都要取悦他人的病态心理。这种不安全感怎么解决呢?我教你一个简洁思维的口诀更少的应该,更好的自己
什么意思呢?更少的应该,就是去掉脑子中的那些应该。取悦型的人满脑子都是我应该这样,我必须那样,否则别人就可能会生气。

解决办法就是把[我应该]换成[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做什么,如果我不愿意,我可以做什么」。比如:朋友叫你陪他一起去旅行,但是你很忙,你并不想去。之前你会想:[我应该去,不然他可能会生气。]现在,你应该在心里对自己使用新的话术。[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和他一起去。如果我不愿意,我可以告诉他我确实很忙,现在我没有办法抽出一大段时间去旅行。也许我还可以告诉他我什么时候会有空,看看他是否可以调整旅行的时间。」

把[如果我愿意]作为决策的前提,可以提醒你关注自己有选择权。把[如果我不愿意,我可以做什么]作为决策的前提,可以提醒你关注自己不愿意这么做的原因,试着想想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努力都会有助于缓解你的讨好型心理,帮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封闭型]关系:走出社交焦虑
封闭型生活关系本质上是[社交焦虑],也就是一种害怕社交的心理障碍。怎么解决呢?我也有一个简洁思维的口诀[更少的焦虑,更好的放松]。

  • 减少自我关注
    人们在社交中一旦过度关注自我,就很难去准确注意其他的事,最后总是因为担心自己的表现而陷入紧张和焦虑。解决办法是转移注意力:下决心不去想那些可能会失败、出丑的念头,把注意力集中在周围发生的事情上,充分调动你的好奇心。分享一个我战胜自我关注的方法,我常常把自己想象成研究社交的科学家,在和其他人社交的时候,我会让自己注意观察对方的心情、他们讲话的方式,他们的仪表体态、以及有没有什么新的知识点能让我大开眼界。总之,一旦我开始害怕自己表现糟糕,我就会提醒自己去观察别人,将注意力从自我向外界转移,减少自我关注
  • 摒弃安全行为。
    安全行为就是你在社交中为了保护自己而做出的行为,比如在谈话中眼睛向下看,躲避别人的视线,为了让别人不注意你,一直保持沉默、躲在房间角落等。解决办法是:列出你的安全行为清单。你可以把自己习惯会使用的安全行为都列进一个清单里,然后逐渐摒弃掉。比如,躲避别人的视线,说话越来越小声,能不说就不说,朋友的要求能拒绝就拒绝。把这些清单列出来,当你遇到清单中发生的情形时,有意识的拒绝这些安全行为。一旦发现自己又在躲避别人的视线,就提醒自己要保持和别人对视;发现自己声音越来越小,就要主动提升自己的音量……习惯这么做之后,你会发现脱离了安全行为,也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影响,自己并不是永远的焦点,你越放松,反而越可以让自己逃离社交焦虑。

[占有型]关系:脱离剥夺关系
占有型的生活关系本质上是建立了一种[剥夺式关系],什么叫[剥夺式关系」,就是一种你永远是我的,我要求你做什么你就应该做什么的病态心理,般发生在比较亲密的生活关系中。怎么解决呢?我也有一个简洁思维的口诀,[更少的剥夺,更好的理性」

  • 要从小事开始,习惯划清界限。
    实际上,一切剥夺式关系,都像殖民地和宗主国的关系一样,一方对另一方存在着长期的、严重的剥削。解决办法就是:要从小事开始,从吃喝拉撒睡开始,树立界限意识。比如:和朋友吃饭 AA 制,各付各的;男朋友给了我社交自由,我就应该也让他有社交自由;去亲戚家里拜访之前先询问他们是否有其他安排.…这些事虽然很小,但是可以有意识的帮助你和别人一点一滴的树立起界限,让你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侵犯了别人,为对方造成不对等的剥奇感
  • 把你的要求[写]下来。
    你可以试着列出你和一个人的关系中,你们双方的权利清单和义务清单。权利清单就是你可以要求对方为你做什么,义务清单就是对方可以要求你做什么。这两份清单需要获得你们双方的共同认可。一旦你们在相处中发生问题,就可以看看你们提出的某个要求是否违背了清单的内容?如果是,那么就按照清单行事

不过,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一旦起来,很难会顾忌到权利和义务清单。这时候我的建议是,把你要脱囗而出的要求,在心里模拟着写一遍。这么做的原因是在于,我们的大脑构造在生理机制上,调动理性思维一般会比调动感性思维晚 15 秒。把你的要求在心里面模拟着写下来,其实就是给自己多争取了 15 秒的时间,让理性介入到思考中来,借助理性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旦情绪得到有效控制,我们就有可能把注意力放回到权利和义务清单上。

2 操作
Hefery 在 2022-02-11 15:13:56 更新了该帖
Hefery 在 2022-02-07 20:59:34 更新了该帖

相关帖子

回帖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