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导师的研究小组后,导师就跟我们说以后每周开一次小组讨论,分享一下每个人的学习、科研或项目进度,同时导师也会做一些总结,时间定在每周五的晚上。今天晚上第一次参加了和研究生导师以及同门同学一起开的小组讨论会,感觉收获还是挺多的。
现在组内已经确定的包括我在内有三个同学,都是男生(罗汉组,哈哈),一位是复试第一的大佬,本科期间就和老师做过论文,科研经验丰富,一位是华理本校也是上海本地的同学,对于校内以及上海室内的各种情况非常熟悉,能带我们很快适应环境,一位是我,虽然技术水平是菜鸡一个,但好歹有两年工作经验,项目经验比较丰富。感觉咱们三个可谓是黄金组合,分别代表了科研、环境、项目的特色。
导师自己,那是绝对的牛人。他不避讳自己本科和研究生期间都是双非院校,但他到复旦读博之后,整个人生轨迹都变了。因为他基础比复旦本校的同学差,就起早贪黑地学习,补短板,最终赶上甚至超越了其他同学。之后到阿里、美团等公司做项目,项目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同时还通过项目发表了好几篇论文。有一次华为的项目答辩,人家指名要求只能他去做答辩,别人去都不放心。我在复旦的优秀毕业生名单上也看到了他。他一毕业就被华东理工大学招过来了(阮彤老师原话:刘老师是我从复旦挖过来的青年才俊),真的是牛人。
大家分别说了一下自己目前的学习进度。我上周把 python 基础内容学习得差不多了,然后把邱锡鹏老师 nndl 这本书的 Github 练习题第一章 numpy 的基本操作给做了,同时买了这本书的纸质版,开始对着课程视频啃这本书。
老师也和我们说了一些实验室的要求。对于实习这块,实验室总体来说是不太鼓励的,研一期间是绝对禁止的,研二到研三的暑假,如果已经完成毕业论文的大部分工作,那么实习是允许的。我个人对此表示非常理解。作为大学里去过东软实习,现在又有近两年工作经验的我,非常清楚外面大部分公司里干的活都是啥性质,无非就是一些重复性的修修补补的工作,对于技术成长根本起不到什么大的帮助。而咱们实验室里本来就有挺丰富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创新性的项目,这些项目难道不比外面的香?再说,研究生本来就是来学习的,毕业之后有的是你工作的时候,工作得干一辈子,研究生就这么三年时间,何必把这如此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谓的重复性的工作上呢?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