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比 Notion、Obsidian 好多了,怎么 SiYuan 不火呢?一直没有破圈,疑问

本贴最后更新于 87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东海扬尘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4875 引用 • 102359 回帖

相关帖子

优质回帖
  • deerain 1 6 赞同 via macOS

    因为思源不能【轻易地】实现【大容量】【免费】同步。

    我很早就开始玩 notion,当初 notion 对免费用户 block 总数有限制的时候,在国内外的热度都远没有现在这么高,而且当时很多使用 notion 的人都是在用早期羊毛账号或者教育邮箱白嫖。

    notion 的热度真正开始暴涨就是在放开对免费用户的 block 数量限制之后,不存储大附件的用户无需付费就能用到几乎所有功能——而且能够免费同步——这才是用户们愿意选择 notion 最重要的原因。

    image.png

    但这种心态多数人并不愿意大方承认,为了掩盖这种心态,他们有时会搜肠刮肚想一些别的理由,比如夸夸 notion 的一些功能优点。当然 notion 在功能上确实有一些优点,但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他们对同样优秀的 roam research ($15 / month) 一致表示不感兴趣。

    大家都说思源有上手成本所以难以推广,但我想说,对于真正的小白用户,notion 的上手成本其实也不低,然而人家依然愿意去克服 notion 的学习门槛。免费之花散发的香气能让人甘愿跨越荆棘去采摘它,思源过去是没有这种香气的。

    思源最近开源了云端同步服务实现、开源了 webdav 实现、接入了对象存储服务,虽然跟某些靠一个教育邮箱就能白嫖大容量同步的软件没法比,但这些特性对于推广思源肯定是有帮助的,我当然是资瓷。

  • murxuan 2 4 赞同

    思源笔记对比 notion,是没有数据库的。之前有人做挂件,差不多向着这个方向努力了,现在可能做的人也跑有半年了。理由看后面会说到。

    思源对比 obsidian,obsidian 的社区插件现在 700+,其中核心的不多。但是各个都打在点子上了。我举个例子,obsidian 靠命令操控,commander 可以做成很多自动化封装。再比如说 shift+k 可以在 ob 的 excalidraw 插件里添加双链,这个做思源挂件的也跑了有一年了。再比如说 Ob 的 workspace,场景切换,其实思源要做也能做。但在信息数据处理上,ob 有很多自动流,而思源靠人工打字复制粘贴或者裁剪方式输入,这效率太慢了。现在 ob+ 简约后,都是全自动化定制化获取,更不要说 ob 窗口的多框架随意布局了。

    再说思源的不足,任务管理形同虚设。虽然有日记,但是块引双链的优势完全没发挥出来。并没有 lsq 和 roam 那样完善这块。最大的弊端那就是拖动后布局失效,一阵鸡飞狗跳的恢复。放弃 dailynote 的产品化,这就天然失去了一个用户的切入口,仅仅是个特殊一点的编辑器,这也是为什么小白用户说思源难用的原因。用户接口上几乎没有任何优势而言,像 roamedit 就聪明的直接 cp 了 roam 的 dailynote 设计。而这些东西,技术上并不难,最重要的是感知用户,起码要给用户一个很好用的入口才行。

    这就造就了思源的特色块引双链非常靠后,用户得积累很多很多笔记,才能发挥出块引双链的优势。而很多用户仅仅是用三两天,还没积累几篇笔记就因为体验上并不是不可替代而放弃了。按照我的估计,没有 3000 篇的知识积累,是无法发挥出块引双链的优势,另外一天写 10 篇,需要一年。干工作的人,谁能保证一天创作 10 篇?如果是开启无脑从 web 剪辑的话,又不会复习,还是白瞎。比如我从 lsq 复制粘贴一篇文章,因为格式问题。我需要去除 lsq 特有的特殊字符,只保留汉字。我不知道思源有没有基于正则的替换,但是 obsidian 上,可一键清除其他字符。

    总而言之,并不是推广营销问题,就算拿钱砸营销,用户也持续不下去。本身块引双链就没找到产品定位,仅仅是个块引双链编辑器的程度。思源的特色还处在编辑器功能够强够好用的阶段。思源要把块引双链落地为产品,就要在场景模式下多去探索。换言之,roam 和 notion 的特色,他们的产品如果没这方面的经验,绝对不可能凭空设计出这种产品。 本来双链元年,各个笔记百花齐放,思源的底层十分优秀,但是却因为没有逻辑闭环的入口,或者让用户自己设计入口?如果用户是设计师/程序员,无可厚非。

    我举个例子说一下这块,下图这个入口,一般产品会是,我点一下鼠标不用勾选,立刻马上就打开今天日记,而不是我要选目录。我不相信开发人员就不能实现这个功能,把这个东西放在后台去配置好,用户点击就可以打开日记,而不是选了再点。也不要跟我说什么快捷键之类,入门小白不会为这个工具去纠正习惯。用户的习惯只能培养,而不是强行纠正。我用了一年多了,到现在我都不想去用快捷键。快捷键是因为操作足够繁琐时,我才用快捷键。比如自动化工作流,点数十次鼠标就用快捷键。而这个同样的功能,我在 roam 和 lsq,ob 上打开软件都可自动打开,为啥到了这儿就要我点两次。我点鼠标也是为了解压。

    【我也不知道为啥,想说的建议最后变为吐槽了】

    image.png

    你再比如说,实现下面这个东东很难吗?点这个东西,自动创建下一天的日记。因为我今天晚上要做第二天的计划安排。我在思源要点击创建文档,输入标题等等。这无形中让我十分困惑。

    image.png

    再比如下面这个东东,一旦复制粘贴个东西,有个什么格式问题,粘贴进去格式错乱,手忙脚乱一阵回退,然后在 vscode 里调整好,再小心翼翼挪过来。这是我改的一个玩花活的人的日记,请问这个距离元旦多少天,除了增加焦虑有个毛用处。还有创建时间及星期天,如果有日历面板,我会在乎他跟不跟我显示星期天这三个字?除了增加页面负担,完全都是摆设,更多花里胡哨的,我看着眼花,所以删除了。所以整个思源圈的风气,都是莫名其妙,迷之自信。完全想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思路?依靠 diy 笔记面板,在小白用户面前,显示自己高超的 css 和 js 技术,从而获得迷之自信感?看我能检索出星期天这三个字,其他人就不能,所以我比他们强?

    image.png

    再比如说这个,真正点了几下切换网络图片,说实话没一个好看的,都灰不拉几的这种。其他图标压根没点过几次,没有产生任何实质性的效率上提升,或者功能上的扩展,好看是好看了一些。

    image.png

    再比如说同样 B 站视频打时间戳,思源里有个问题:一个视频分成十个,后面那个号不管为 8 或者 9,自动默认打开 1。而且那个时间戳,也是极度难以操作。在 ob 上仅仅是点一下鼠标,自动就记录好了。

    再比如下面的,我用 custom frame 习惯了,我要挪移 vika,滴答,语雀画板过来,且不说 commander 这样的按钮快捷直达了,点几下鼠标,下图这个东东,能配置的去掉吗。配置上去后,就没新建过任务,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image.png

    这个是我代知乎一大批网友吐槽的,思源上最近打开文件显示很难实现?每次我要找我前天的文件,我在思源上要用到搜索,要点开 N 多个目录层级,没有 5-10 分钟,我休想找全我的各个工作记录,并进行更新!!!如果在开会时间,我找个记录,我说领导,大家等我 10 分钟,我找个文档再跟大家演示。你猜想领导会不会开除我。我不知道其他人咋用的,感觉大家都像不食人间烟火一样,或者我怀疑所谓的忠实用户,仅仅是每天在哪里玩玩而已,一直在哪里整花活。

    image.png

    思源的块引双链,确实编辑体验,已经做到了天下无双的地步。但是一天也要工作,也要养家糊口,谁能安安静静的坐那儿,在思源上码字呢。可能晚上写个日记,排个计划,20 分钟左右吧。平时 ob 里 20 分钟能搞定的事,到了思源这里就要 1 小时?为哈我要吃力不讨好。css 再精美,他也不能当饭吃啊。因为 ob 里能组 workspace,quickadd 能自动帮忙办不少事,这些都要在思源里找来找去,点半天鼠标。

    以上也仅仅是思源笔记问题的四分之一多点,因为我累了,所以没精力不想说再多。在网上都是一篇歌颂这软件多厉害,多棒!对于产品改进意见视而不见,脱离实际工作学习场景,天天加一些莫名其妙的功能?很多用户真的是生产用户?再说依靠用户自发设计入口,他们要是那么自律,自己都创业成功,自己开发笔记软件了!

    一个双链编辑器,跟人 notion obsidian 比什么双链笔记产品。产品跟软件的本质区别,软件可以自嗨分享,但产品是服务用户的。用户是生产用户,并非什么测试整花活的双链笔记爱好者。把用户定义为测试者就是最大的败笔。版本控制都做不好,稳定版和测试版都搞不定。你家开发产品在生产环境直接发布?不是数据同步问题就是丢失笔记,跑了多少人,还视而不见呢。生产用户你让人学 css,sql 自己设计场景?人家是要贴合场景,提升效率,产生价值的。没有升职加薪的助力,谁会用?没有场景谈什么产品!!!

  • qifengle1998 1 2 赞同

    破圈要等到这么几个契机

    1. 思源的稳定性大大提升,使用门槛进一步降低。 (不会再出现一分享就反馈不会用,各种 bug 之类的)
    2. 思源的脑图真正做出思维可视化的效果,在一众视关系图如鸡肋的双链笔记中脱颖而出
    3. 除了像其他双链笔记那样简化输入之外,思源能给出一套从输入到输出的渐进式整理解决方案,变得独一无二。
    4. 思源推出完善的插件机制,形成一个插件生态,通过一系列牛掰的插件吸引大量用户。
    5. 思源推出自带的间隔复习功能,成为一个除了记笔记还自带间隔复习的软件,增加一大亮点。
    6. 思源推出用户笔记集市(或者整合思源论坛),成为一个用户可以自由传递知识的笔记软件,通过一些用户的精品笔记吸引大量用户加入创作和学习。
    7. 思源推出一套共享协作机制,再加上思源的安全性,被一些团队,公司所青睐
    8. 等着双链笔记进一步抢夺传统笔记的用户,思源借着国产 + 本地的标签,跟着分一点盘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有一些我认同有一些不是很认同,这里面例如打开日记需要两步那个其实我感觉貌似可以设置一个开关?我觉得确实有些人觉得默认保存到一个位置就够了,但是我这种喜欢把娱乐的和工作学习的内容分开,所以我日记本分开在两个笔记本中,一个叫日记一个叫日寄。还有那个日历的,我记得有主题适配了,dark+ 确实没有不过社区上搜索也能找到如何配置上去,后面的那个花里胡哨的模板以及 dark+ 的功能键 bilibili 的时间戳这种其实都是热心用户自己弄的没必要太苛责,毕竟人家弄出来是想方便自己顺便分享出来让大家用的。版本这个问题确实让人头大,很双刃剑,之前也有人提过是否分开但是目前来看因为资源问题不会分开,思源准确来说基本没有测试版,除非是重大更新例如数据结构更改了这种会有内测的 dev 版本,其他时候没有特定的测试人员,思源跟别的比起来确实是穷的一批。

  • 其他回帖
  • murxuan 2 4 赞同 2 评论

    思源笔记对比 notion,是没有数据库的。之前有人做挂件,差不多向着这个方向努力了,现在可能做的人也跑有半年了。理由看后面会说到。

    思源对比 obsidian,obsidian 的社区插件现在 700+,其中核心的不多。但是各个都打在点子上了。我举个例子,obsidian 靠命令操控,commander 可以做成很多自动化封装。再比如说 shift+k 可以在 ob 的 excalidraw 插件里添加双链,这个做思源挂件的也跑了有一年了。再比如说 Ob 的 workspace,场景切换,其实思源要做也能做。但在信息数据处理上,ob 有很多自动流,而思源靠人工打字复制粘贴或者裁剪方式输入,这效率太慢了。现在 ob+ 简约后,都是全自动化定制化获取,更不要说 ob 窗口的多框架随意布局了。

    再说思源的不足,任务管理形同虚设。虽然有日记,但是块引双链的优势完全没发挥出来。并没有 lsq 和 roam 那样完善这块。最大的弊端那就是拖动后布局失效,一阵鸡飞狗跳的恢复。放弃 dailynote 的产品化,这就天然失去了一个用户的切入口,仅仅是个特殊一点的编辑器,这也是为什么小白用户说思源难用的原因。用户接口上几乎没有任何优势而言,像 roamedit 就聪明的直接 cp 了 roam 的 dailynote 设计。而这些东西,技术上并不难,最重要的是感知用户,起码要给用户一个很好用的入口才行。

    这就造就了思源的特色块引双链非常靠后,用户得积累很多很多笔记,才能发挥出块引双链的优势。而很多用户仅仅是用三两天,还没积累几篇笔记就因为体验上并不是不可替代而放弃了。按照我的估计,没有 3000 篇的知识积累,是无法发挥出块引双链的优势,另外一天写 10 篇,需要一年。干工作的人,谁能保证一天创作 10 篇?如果是开启无脑从 web 剪辑的话,又不会复习,还是白瞎。比如我从 lsq 复制粘贴一篇文章,因为格式问题。我需要去除 lsq 特有的特殊字符,只保留汉字。我不知道思源有没有基于正则的替换,但是 obsidian 上,可一键清除其他字符。

    总而言之,并不是推广营销问题,就算拿钱砸营销,用户也持续不下去。本身块引双链就没找到产品定位,仅仅是个块引双链编辑器的程度。思源的特色还处在编辑器功能够强够好用的阶段。思源要把块引双链落地为产品,就要在场景模式下多去探索。换言之,roam 和 notion 的特色,他们的产品如果没这方面的经验,绝对不可能凭空设计出这种产品。 本来双链元年,各个笔记百花齐放,思源的底层十分优秀,但是却因为没有逻辑闭环的入口,或者让用户自己设计入口?如果用户是设计师/程序员,无可厚非。

    我举个例子说一下这块,下图这个入口,一般产品会是,我点一下鼠标不用勾选,立刻马上就打开今天日记,而不是我要选目录。我不相信开发人员就不能实现这个功能,把这个东西放在后台去配置好,用户点击就可以打开日记,而不是选了再点。也不要跟我说什么快捷键之类,入门小白不会为这个工具去纠正习惯。用户的习惯只能培养,而不是强行纠正。我用了一年多了,到现在我都不想去用快捷键。快捷键是因为操作足够繁琐时,我才用快捷键。比如自动化工作流,点数十次鼠标就用快捷键。而这个同样的功能,我在 roam 和 lsq,ob 上打开软件都可自动打开,为啥到了这儿就要我点两次。我点鼠标也是为了解压。

    【我也不知道为啥,想说的建议最后变为吐槽了】

    image.png

    你再比如说,实现下面这个东东很难吗?点这个东西,自动创建下一天的日记。因为我今天晚上要做第二天的计划安排。我在思源要点击创建文档,输入标题等等。这无形中让我十分困惑。

    image.png

    再比如下面这个东东,一旦复制粘贴个东西,有个什么格式问题,粘贴进去格式错乱,手忙脚乱一阵回退,然后在 vscode 里调整好,再小心翼翼挪过来。这是我改的一个玩花活的人的日记,请问这个距离元旦多少天,除了增加焦虑有个毛用处。还有创建时间及星期天,如果有日历面板,我会在乎他跟不跟我显示星期天这三个字?除了增加页面负担,完全都是摆设,更多花里胡哨的,我看着眼花,所以删除了。所以整个思源圈的风气,都是莫名其妙,迷之自信。完全想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思路?依靠 diy 笔记面板,在小白用户面前,显示自己高超的 css 和 js 技术,从而获得迷之自信感?看我能检索出星期天这三个字,其他人就不能,所以我比他们强?

    image.png

    再比如说这个,真正点了几下切换网络图片,说实话没一个好看的,都灰不拉几的这种。其他图标压根没点过几次,没有产生任何实质性的效率上提升,或者功能上的扩展,好看是好看了一些。

    image.png

    再比如说同样 B 站视频打时间戳,思源里有个问题:一个视频分成十个,后面那个号不管为 8 或者 9,自动默认打开 1。而且那个时间戳,也是极度难以操作。在 ob 上仅仅是点一下鼠标,自动就记录好了。

    再比如下面的,我用 custom frame 习惯了,我要挪移 vika,滴答,语雀画板过来,且不说 commander 这样的按钮快捷直达了,点几下鼠标,下图这个东东,能配置的去掉吗。配置上去后,就没新建过任务,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image.png

    这个是我代知乎一大批网友吐槽的,思源上最近打开文件显示很难实现?每次我要找我前天的文件,我在思源上要用到搜索,要点开 N 多个目录层级,没有 5-10 分钟,我休想找全我的各个工作记录,并进行更新!!!如果在开会时间,我找个记录,我说领导,大家等我 10 分钟,我找个文档再跟大家演示。你猜想领导会不会开除我。我不知道其他人咋用的,感觉大家都像不食人间烟火一样,或者我怀疑所谓的忠实用户,仅仅是每天在哪里玩玩而已,一直在哪里整花活。

    image.png

    思源的块引双链,确实编辑体验,已经做到了天下无双的地步。但是一天也要工作,也要养家糊口,谁能安安静静的坐那儿,在思源上码字呢。可能晚上写个日记,排个计划,20 分钟左右吧。平时 ob 里 20 分钟能搞定的事,到了思源这里就要 1 小时?为哈我要吃力不讨好。css 再精美,他也不能当饭吃啊。因为 ob 里能组 workspace,quickadd 能自动帮忙办不少事,这些都要在思源里找来找去,点半天鼠标。

    以上也仅仅是思源笔记问题的四分之一多点,因为我累了,所以没精力不想说再多。在网上都是一篇歌颂这软件多厉害,多棒!对于产品改进意见视而不见,脱离实际工作学习场景,天天加一些莫名其妙的功能?很多用户真的是生产用户?再说依靠用户自发设计入口,他们要是那么自律,自己都创业成功,自己开发笔记软件了!

    一个双链编辑器,跟人 notion obsidian 比什么双链笔记产品。产品跟软件的本质区别,软件可以自嗨分享,但产品是服务用户的。用户是生产用户,并非什么测试整花活的双链笔记爱好者。把用户定义为测试者就是最大的败笔。版本控制都做不好,稳定版和测试版都搞不定。你家开发产品在生产环境直接发布?不是数据同步问题就是丢失笔记,跑了多少人,还视而不见呢。生产用户你让人学 css,sql 自己设计场景?人家是要贴合场景,提升效率,产生价值的。没有升职加薪的助力,谁会用?没有场景谈什么产品!!!

    3 回复
    不好意思,用思源断断续续一年了。一直害怕挫伤开发者和爱好者的热情,害怕影响大家积极性,但有些话不吐不快。我也希望思源能成为块引双链之光,成为一个现象级产品。
    murxuan
    时隔 1-2 年,我对 notion 和 obsidian 最想说,这两都非常有特色,有短板的同时,也让人知道他的优势。而思源,细看之下无短板,简直无敌,但是一用起来就是不顺手,拉低了整体效率。
    murxuan
  • pcy

    先标明自己的身份: 没有使用过 notion, obs, 思源的深度用户, 用 logseq 辅助(pdf 标注很香)
    毕竟本地优先才是王道, 而且想长期使用

    结论: 思源应该会吸引爱折腾的开发者, 很难吸引小白.
    举个例子: notion 铺天盖地都是开箱即用的模板, 哪怕我连 css 是啥都不知道就能上手.
    思源更新的是很勤, 每次的更新日志很详细, 详细到我实在没法仔细看.
    思源卷的主战场也是在主题和挂件上卷, 给主题安上无数的 feature, 但是演示功能就一张图, 要么就铺天盖地的配置文件, 甚至我想实现 query 还得捡起 sql, (正儿八经的后端都不写裸 sql 了 😂 )而且我已经费劲的把写了个 attr 和 block 的连接查询, 结果告诉我找不到结果, 我直接崩溃了.

    作为一个 ai(cs)专业的学生, 我只想适度折腾, 等我设置完之后就可以享受服务.

    我想思源笔记作为一款软件, 应该提供的是服务, 而不是逼着用户一起折腾, 跟不上学习的速度就淘汰.
    说来惭愧, 当时 2.x 版本思源强行设置用数据仓库进行同步的时候, 我都害怕自己搞不定配置, 万一自动密码啥的搞错了, 整个数据就寄了.
    还有我想实现 logseq 里面 query 功能, 通过 key-value 查询 block 并汇总, 这个在思源是很难实现的(反正我试了半天, 搞不定), 设置属性必须得绑定一个标签, 而且 key 不能含中文, 最后放弃了.
    还有我只是想修改主题的默认字体, 结果又是找教程又是改 css 折腾了很久, 当然开发者还是很热心的告诉我应该怎么搞.

    这些实在是非常恐怖的学习成本, 而且绝大部分思源教程没有非常系统的, 搜出来的大部分都是社区的为爱发电大佬, 语雀文档都很少.

    个人认为, 工具首先是开箱即用, 满足大多数用户基本需求. 做到这些的基础上再考虑开航母.
    建议是: 开发者可以搜集并整理教程, 做成一个相对系统完整好上手的合集, 鼓励用户多做模板放到集市上. 有了开箱即用的模板, 宣传度自然会提升.
    作为一个程序猿学生的发自肺腑的建议

  • deerain 1 赞同 1 评论

    我来说下第一条的前因后果吧,思源之所以会在鼠标点击顶栏日记图标的时候让用户选择笔记本,是因为有很多老用户非要创建两个笔记本、然后在这两个笔记本里区分所谓的工作日记和私人日记。而他们之所以有这种需求,根本原因是他们非要在一台别人也能看的工作电脑上用思源写私人日记。

    D 大不肯放弃这部分老用户,所以点击日记图标的行为就做成了现在这样,而 roam、logseq 等软件相当于直接抛弃了这类用户。

    自私地讲,我也希望思源直接抛弃这种特性,因为这个特性的出发点就是不合理的,但是变革的声音还不够大——至少在思源社区是这样。

    1 回复
    1 操作
    deerain 在 2022-11-15 17:01:42 更新了该回帖
    虽然不知道这件事的历史发展,但我在前公司的时候的确是用这个功能在另一个 Work 的日记本中写工作日志的,这样和私人内容形成了良好的隔离
    Bard
  • 查看全部回帖

推荐标签 标签

  • 音乐

    你听到信仰的声音了么?

    62 引用 • 512 回帖
  • 运维

    互联网运维工作,以服务为中心,以稳定、安全、高效为三个基本点,确保公司的互联网业务能够 7×24 小时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151 引用 • 257 回帖 • 1 关注
  • 星云链

    星云链是一个开源公链,业内简单的将其称为区块链上的谷歌。其实它不仅仅是区块链搜索引擎,一个公链的所有功能,它基本都有,比如你可以用它来开发部署你的去中心化的 APP,你可以在上面编写智能合约,发送交易等等。3 分钟快速接入星云链 (NAS) 测试网

    3 引用 • 16 回帖 • 1 关注
  • GAE

    Google App Engine(GAE)是 Google 管理的数据中心中用于 WEB 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托管的平台。2008 年 4 月 发布第一个测试版本。目前支持 Python、Java 和 Go 开发部署。全球已有数十万的开发者在其上开发了众多的应用。

    14 引用 • 42 回帖 • 805 关注
  • TGIF

    Thank God It's Friday! 感谢老天,总算到星期五啦!

    289 引用 • 4492 回帖 • 653 关注
  • 黑曜石

    黑曜石是一款强大的知识库工具,支持本地 Markdown 文件编辑,支持双向链接和关系图。

    A second brain, for you, forever.

    21 引用 • 204 回帖
  • ZooKeeper

    ZooKeeper 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是 Google 的 Chubby 一个开源的实现,是 Hadoop 和 HBase 的重要组件。它是一个为分布式应用提供一致性服务的软件,提供的功能包括:配置维护、域名服务、分布式同步、组服务等。

    59 引用 • 29 回帖 • 3 关注
  • 又拍云

    又拍云是国内领先的 CDN 服务提供商,国家工信部认证通过的“可信云”,乌云众测平台认证的“安全云”,为移动时代的创业者提供新一代的 CDN 加速服务。

    20 引用 • 37 回帖 • 571 关注
  • 分享

    有什么新发现就分享给大家吧!

    247 引用 • 1794 回帖 • 1 关注
  • jsDelivr

    jsDelivr 是一个开源的 CDN 服务,可为 npm 包、GitHub 仓库提供免费、快速并且可靠的全球 CDN 加速服务。

    5 引用 • 31 回帖 • 95 关注
  • MyBatis

    MyBatis 本是 Apache 软件基金会 的一个开源项目 iBatis,2010 年这个项目由 Apache 软件基金会迁移到了 google code,并且改名为 MyBatis ,2013 年 11 月再次迁移到了 GitHub。

    173 引用 • 414 回帖 • 369 关注
  • Laravel

    Laravel 是一套简洁、优雅的 PHP Web 开发框架。它采用 MVC 设计,是一款崇尚开发效率的全栈框架。

    20 引用 • 23 回帖 • 740 关注
  • 代码片段

    代码片段分为 CSS 与 JS 两种代码,添加在 [设置 - 外观 - 代码片段] 中,这些代码会在思源笔记加载时自动执行,用于改善笔记的样式或功能。

    用户在该标签下分享代码片段时需在帖子标题前添加 [css] [js] 用于区分代码片段类型。

    133 引用 • 899 回帖
  • 房星科技

    房星网,我们不和没有钱的程序员谈理想,我们要让程序员又有理想又有钱。我们有雄厚的房地产行业线下资源,遍布昆明全城的 100 家门店、四千地产经纪人是我们坚实的后盾。

    6 引用 • 141 回帖 • 591 关注
  • Rust

    Rust 是一门赋予每个人构建可靠且高效软件能力的语言。Rust 由 Mozilla 开发,最早发布于 2014 年 9 月。

    58 引用 • 22 回帖 • 2 关注
  • Office

    Office 现已更名为 Microsoft 365. Microsoft 365 将高级 Office 应用(如 Word、Excel 和 PowerPoint)与 1 TB 的 OneDrive 云存储空间、高级安全性等结合在一起,可帮助你在任何设备上完成操作。

    5 引用 • 34 回帖 • 3 关注
  • 面试

    面试造航母,上班拧螺丝。多面试,少加班。

    325 引用 • 1395 回帖 • 1 关注
  • 一些有用的避坑指南。

    69 引用 • 93 回帖
  • 旅游

    希望你我能在旅途中找到人生的下一站。

    93 引用 • 901 回帖
  • OpenResty

    OpenResty 是一个基于 NGINX 与 Lua 的高性能 Web 平台,其内部集成了大量精良的 Lua 库、第三方模块以及大多数的依赖项。用于方便地搭建能够处理超高并发、扩展性极高的动态 Web 应用、Web 服务和动态网关。

    17 引用 • 55 关注
  • Hadoop

    Hadoop 是由 Apache 基金会所开发的一个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用户可以在不了解分布式底层细节的情况下,开发分布式程序。充分利用集群的威力进行高速运算和存储。

    88 引用 • 122 回帖 • 621 关注
  • 支付宝

    支付宝是全球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安全快速的电子支付/网上支付/安全支付/手机支付体验,及转账收款/水电煤缴费/信用卡还款/AA 收款等生活服务应用。

    29 引用 • 347 回帖
  • 锤子科技

    锤子科技(Smartisan)成立于 2012 年 5 月,是一家制造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公司,公司的使命是用完美主义的工匠精神,打造用户体验一流的数码消费类产品(智能手机为主),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4 引用 • 31 回帖 • 2 关注
  • Thymeleaf

    Thymeleaf 是一款用于渲染 XML/XHTML/HTML5 内容的模板引擎。类似 Velocity、 FreeMarker 等,它也可以轻易的与 Spring 等 Web 框架进行集成作为 Web 应用的模板引擎。与其它模板引擎相比,Thymeleaf 最大的特点是能够直接在浏览器中打开并正确显示模板页面,而不需要启动整个 Web 应用。

    11 引用 • 19 回帖 • 385 关注
  • Eclipse

    Eclips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基于 Java 的可扩展开发平台。就其本身而言,它只是一个框架和一组服务,用于通过插件组件构建开发环境。

    76 引用 • 258 回帖 • 630 关注
  • 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310 引用 • 794 回帖
  • 以太坊

    以太坊(Ethereum)并不是一个机构,而是一款能够在区块链上实现智能合约、开源的底层系统。以太坊是一个平台和一种编程语言 Solidity,使开发人员能够建立和发布下一代去中心化应用。 以太坊可以用来编程、分散、担保和交易任何事物:投票、域名、金融交易所、众筹、公司管理、合同和知识产权等等。

    34 引用 • 367 回帖 • 1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