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需求:能否引入打开即食的流形式日记 (DailyNote)

本贴最后更新于 89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天翻地覆

本身是中度笔记使用者。

主要使用场景多是写课堂笔记,偶尔记录一下临时的想法。

也会用来整理工作思路,记录任务清单,记录重要时间节点什么的。

之前大部分是用物理的笔记本,后来转到了印象笔记又到了 Notion。

但是,这些记录体验不是很好,不管是写还是查找都比较麻烦,感觉心智负担很重,费力。

最近,我横向对比了 obsidian,logseq, 还有 siyuan。

总体体验下来,在不装插件的情况下,siyuan 的使用体验非常不错,而且社区很活跃这一点非常打动我。

遗憾的是,对于随手记录 (就是我常用的上述若干场景),siyuan 还略显青涩。

尽管 alt+5 即可快速打开,但是组织和管理带来的额外操作,仍旧非常影响体验。

我建议增强日记功能的体验(学习 logseq):

  1. 打开笔记软件就可开启日志编辑(不喜欢可以从全局设置关闭)
  2. 可滚动浏览(feed)的日志模式(外加 TODO 提醒

原因:

  1. 随手记录可能是被忽视的重要场景。不管是,平时积累素材,还是用于记录临时信息(比如,时间,重要事项,工作安排等)都是高频使用的场景,可能意外地适配云提醒的功能。
  2. 人的思考往往是发散的,带有偶然性质的。严格按照一定模式和框架不适合创造性的工作和思考,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约束。类比头脑风暴,往往需要先放下枷锁,自由发挥,再进一步进行整理;第一阶段有利于创造,第二阶段有利于实现。我认为做笔记也是有这样的情况。大段的文字,整洁的整理用于整理材料和知识,方便记忆。零散的记录,方便创造,记录灵感。
  3. 日记形式是一个合适的使用形式。它符合人类的输出习惯,我们可以像碎碎念,把想到的都记在日记里,想到哪记到哪。大大降低了使用的心智消耗,提升使用欲望。而且双链功能很好地弥补了日记中零散信息的缺点,方便在需要整理的时候进行查找和归纳
  4. 包含大量的日志文档,同样形式的树状目录显得累赘。对于,查找往期日记,我的体验是 滚动翻看 > 检索 > 手动点击目录。滚动浏览的日志布局,最符合我们对线性时间的认识,方便一眼看到前几天的记录,而不需要额外增加操作。提高了沉浸感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5621 引用 • 105958 回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huduele 1 赞同

    理解,但是拒绝 all in one.

    看你的需求更像是需要 flomo 或者 cubox 这种东西。有比较强的移动端支持,方便快速的信息收集。

    信息流上来说,这些都是 inbox,思源的位置比较靠后。

  • alvis via macOS

    这种场景使用比较常见,语雀也有类似的小记。

    通过微信收藏、flomo 是能解决的,但是数据同步不太方便。

  • 推荐:FlowUs(全平台)+ 探记(安卓)+ 墨记(安卓)+WPS 便签(全平台)

  • i1356

    随手记的话,手机上的便签就能满足。然后再拷贝到思源里进行编辑排版。

  • murxuan

    这个去年就已经提了,那时明确告知不实现(不是不可以实现)。

    目前 obsidian 的插件也支持了,另外 logseq 天生支持。建议使用这两个。

    之所以不推荐使用思源,这是因为双链要笔记多起来才用得起来,而思源是.sy 格式,但是笔记一多,管理自动化上就跟不上。所以建议直接用 logseq 做积累,笔记一多直接使用 obsidian 做信息自动化管理。

  • 我自己在用的周记自动生成模板,如果愿意,你甚至可以用在一篇笔记里生成一年的日记模板。

    第一个模板,周日报。

    分享一个思源笔记模板功能的高级用法——工作周日报模板 - 链滴

    第二个模板,生成每周回顾,

    【模板分享】展示今天内更新的所有笔记或者指定日期的笔记! - 链滴

    每周周一运行第一个,周五运行第二个。有啥东西就随手记进去,内容多了就全选剪切,在文档树里建个文件粘贴进去, Ctrl-Shift-C 把文件链接回日报里,检索的话,ctrl shift p 可以在整个日报子树下搜索。

    这是我个人的工作流。

    一个文件里一整个月甚至一整年的内容,我个人觉得,没有意义。整理和阅览反而更费时间。

    image.png

  • 至于移动端随手记……我选择微信文件传输助手,偶尔传句话传个网址,回头到电脑上记笔记 😄

    手机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单个屏幕的信息量太小,触屏比键盘输入效率也低,再怎么折腾,效率还是低。没意义。

    随手记我用的飞书
    openAI
  • terwergreen via macOS

    这个功能我觉得非常好,如果 D 大没时间,不知道有没有人做个挂件啥的,我感觉也挺好。

  • 同求滚动浏览

  • qifengle1998

    确实,思源笔记,每一天的日记都是被隔离开的,但是经常最近几天的日记就是互相有关系的。我想查昨天或者前天的日记很不方便,必须把文档树调出来,手动去点,跟翻文件一样。

    我很早就提过这类需求,但是估计 D 大没有精力优化这一块吧,一直没有回应

    等插件吧

  • RenaEmiya 3 1 赞同 1 评论

    也不知道咋的就刷到了这贴子

    其实完全可以用 sql 来满足需求

    SELECT * FROM blocks As b WHERE b.hpath like '/daily note/%/%/%' and b.type = 'd' order by b.hpath desc limit 10

    然后把嵌入块显示面包屑打开就好了

    配合 saver 主题的日志小插件就能体验非常舒服

    大佬,爱你!这下真的可以 All in 思源了!!
    openAI 1 赞同
请输入回帖内容 ...

推荐标签 标签

  • Spark

    Spark 是 UC Berkeley AMP lab 所开源的类 Hadoop MapReduce 的通用并行框架。Spark 拥有 Hadoop MapReduce 所具有的优点;但不同于 MapReduce 的是 Job 中间输出结果可以保存在内存中,从而不再需要读写 HDFS,因此 Spark 能更好地适用于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等需要迭代的 MapReduce 的算法。

    74 引用 • 46 回帖 • 565 关注
  • FFmpeg

    FFmpeg 是一套可以用来记录、转换数字音频、视频,并能将其转化为流的开源计算机程序。

    23 引用 • 32 回帖
  • Rust

    Rust 是一门赋予每个人构建可靠且高效软件能力的语言。Rust 由 Mozilla 开发,最早发布于 2014 年 9 月。

    58 引用 • 22 回帖 • 8 关注
  • Dubbo

    Dubbo 是一个分布式服务框架,致力于提供高性能和透明化的 RPC 远程服务调用方案,是 [阿里巴巴] SOA 服务化治理方案的核心框架,每天为 2,000+ 个服务提供 3,000,000,000+ 次访问量支持,并被广泛应用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各成员站点。

    60 引用 • 82 回帖 • 615 关注
  • 数据库

    据说 99% 的性能瓶颈都在数据库。

    345 引用 • 749 回帖 • 2 关注
  • JetBrains

    JetBrains 是一家捷克的软件开发公司,该公司位于捷克的布拉格,并在俄国的圣彼得堡及美国麻州波士顿都设有办公室,该公司最为人所熟知的产品是 Java 编程语言开发撰写时所用的集成开发环境:IntelliJ IDEA

    18 引用 • 54 回帖 • 1 关注
  • 微软

    微软是一家美国跨国科技公司,也是世界 PC 软件开发的先导,由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创办于 1975 年,公司总部设立在华盛顿州的雷德蒙德(Redmond,邻近西雅图)。以研发、制造、授权和提供广泛的电脑软件服务业务为主。

    8 引用 • 44 回帖 • 1 关注
  • 微信

    腾讯公司 2011 年 1 月 21 日推出的一款手机通讯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扫描二维码等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可以将自己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133 引用 • 796 回帖
  • 代码片段

    代码片段分为 CSS 与 JS 两种代码,添加在 [设置 - 外观 - 代码片段] 中,这些代码会在思源笔记加载时自动执行,用于改善笔记的样式或功能。

    用户在该标签下分享代码片段时需在帖子标题前添加 [css] [js] 用于区分代码片段类型。

    173 引用 • 1182 回帖
  • Sublime

    Sublime Text 是一款可以用来写代码、写文章的文本编辑器。支持代码高亮、自动完成,还支持通过插件进行扩展。

    10 引用 • 5 回帖
  • C

    C 语言是一门通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应用广泛。C 语言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能以简易的方式编译、处理低级存储器、产生少量的机器码以及不需要任何运行环境支持便能运行的编程语言。

    86 引用 • 165 回帖
  • OneDrive
    2 引用 • 2 关注
  • OpenResty

    OpenResty 是一个基于 NGINX 与 Lua 的高性能 Web 平台,其内部集成了大量精良的 Lua 库、第三方模块以及大多数的依赖项。用于方便地搭建能够处理超高并发、扩展性极高的动态 Web 应用、Web 服务和动态网关。

    17 引用 • 52 关注
  • sts
    2 引用 • 2 回帖 • 232 关注
  • Hadoop

    Hadoop 是由 Apache 基金会所开发的一个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用户可以在不了解分布式底层细节的情况下,开发分布式程序。充分利用集群的威力进行高速运算和存储。

    90 引用 • 122 回帖 • 619 关注
  • HTML

    HTML5 是 HTML 下一个的主要修订版本,现在仍处于发展阶段。广义论及 HTML5 时,实际指的是包括 HTML、CSS 和 JavaScript 在内的一套技术组合。

    108 引用 • 295 回帖 • 1 关注
  • 区块链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 。

    92 引用 • 752 回帖
  • SQLServer

    SQL Server 是由 [微软] 开发和推广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它最初是由 微软、Sybase 和 Ashton-Tate 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并于 1988 年推出了第一个 OS/2 版本。

    21 引用 • 31 回帖 • 4 关注
  •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代表了最佳的实践,通常被有经验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人员所采用。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是众多软件开发人员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试验和错误总结出来的。

    200 引用 • 120 回帖
  • Solidity

    Solidity 是一种智能合约高级语言,运行在 [以太坊] 虚拟机(EVM)之上。它的语法接近于 JavaScript,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语言。

    3 引用 • 18 回帖 • 433 关注
  • 国际化

    i18n(其来源是英文单词 internationalization 的首末字符 i 和 n,18 为中间的字符数)是“国际化”的简称。对程序来说,国际化是指在不修改代码的情况下,能根据不同语言及地区显示相应的界面。

    8 引用 • 26 回帖
  • GraphQL

    GraphQL 是一个用于 API 的查询语言,是一个使用基于类型系统来执行查询的服务端运行时(类型系统由你的数据定义)。GraphQL 并没有和任何特定数据库或者存储引擎绑定,而是依靠你现有的代码和数据支撑。

    4 引用 • 3 回帖 • 12 关注
  • Chrome

    Chrome 又称 Google 浏览器,是一个由谷歌公司开发的网页浏览器。该浏览器是基于其他开源软件所编写,包括 WebKit,目标是提升稳定性、速度和安全性,并创造出简单且有效率的使用者界面。

    63 引用 • 289 回帖
  •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集团)是以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 18 人,于 1999 年在中国杭州创立,他们相信互联网能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小企业通过创新与科技扩展业务,并在参与国内或全球市场竞争时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43 引用 • 221 回帖 • 60 关注
  • 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310 引用 • 794 回帖
  • HHKB

    HHKB 是富士通的 Happy Hacking 系列电容键盘。电容键盘即无接点静电电容式键盘(Capacitive Keyboard)。

    5 引用 • 74 回帖 • 508 关注
  • SpaceVim

    SpaceVim 是一个社区驱动的模块化 vim/neovim 配置集合,以模块的方式组织管理插件以
    及相关配置,为不同的语言开发量身定制了相关的开发模块,该模块提供代码自动补全,
    语法检查、格式化、调试、REPL 等特性。用户仅需载入相关语言的模块即可得到一个开箱
    即用的 Vim-IDE。

    3 引用 • 31 回帖 • 111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