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不想扫兴,但我还是憋不住了!

思源更新到 3.0 了,我的心里也很高兴,我最近正在拿思源写少数派年度征文的投稿,心情极佳。

但我心里也有一片阴云,那就是我对思源目前的路线感到非常的担忧。不过我还是有充足的信心,所以我又充了 2 年。


现在是思源最最最危险的时刻,甚至 2.0 以前的不良反链体验时代都没这么危险!

原因只有一点:数据库是一种好东西,但以个人的力量去做数据库不是一个好选择。

如果说一个清醒的成年人大脑,每天提供的心智力量可以结算成 100 能量币。

那么数据库就是一种启动容易,维护难的东西。换句话说,数据库里的数据量较少的时候,它的成本极低,我们不妨设此时的开支为:5 能量币。

但是,随着数据量的增长,维护其的成本会逐渐逐渐增加,因为当今的世界变化很快,一个与现实世界不符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甚至还有误导作用。所以只要你制作了数据库,为了让它发挥作用,你就必须保障你有能力维护它跟进变化。

也就是说,一个数据库刚创建的那一刻,其实开销很低,但是它会“5 能量币”、“10 能量币”、“15 能量币”...这样,在后期开始吞噬心智资源,消耗巨量能量币。

而因为这笔开支并不直观,所以往往用户都会体现出一个特征:

1.很轻易的创建了数个数据库,好像贷款买东西一样大手大脚。

2.饶有兴致的维护数据库,扩大数据库规模。

3.无力支付能量币开销,开始停用部分数据库。

4.维护数据库已经严重耽搁学习或生产,弃坑。


除了心智开销,第二个隐患地雷是:思源笔记是由 D 和 V 这两个个人开发者承担的。

数据库和白板,这两个功能是 Bug 重灾区。不信的可以去看看 Ipad 上各种白班软件和 notion、flowus 之类的更新记录,看看是不是这样。

数据库不仅对用户造成压力,而且对于开发者来说也是压力重重!数据库功能出 bug 了,要不要修?不修,用户数据库没了~

现在还只是做了数据库功能,等白板再一落地,两条路线上的各种 bug 不会给情面,呼啸而至的那天,D 和 V 天天修 bug 玩?链滴社区里吐槽 bug 的会不会越来越多?会不会因为数据库和白板的 bug,影响到只是想用用双链和编辑器的用户?劝退新人......

问题太多了!


再提一下接下来的一记绝杀:白板是一种比数据库心智消耗还恐怖的功能,绝对不应该乱加!就算加,也一定要以可关闭取消形态出现!(我把话放在这里)

我在之前的回答中也解释了白板的弊病,这里不再赘述:

一旦白板落地,每个人的大脑每天 100 能量币,数据库 + 白板起码吃掉 90 块能量币!什么都做不了,天天手搓数据库玩。


**建立在个人层面上的数据库维护工作是极为无力的。**不信的可以多去知网看看,看看知网的数据库。

就像我之前说个人笔记的所谓“知识图谱”做 100 年都赶不上现成的知识图谱一样。

因为人家是一个公司!一个集团!甚至一个国家之力打造的!

点开知网或者谷歌学术的知识图谱,看一看,那是**TB 级别的信息量,一个人每分钟看一条,40 年都看不完!**为什么不用现成的呢?

我花 60 块进学术信息库逛一天,捞出来的信息一个礼拜都消化不完,真的,有那时间当“数据库匠人”,都不如拿这比时间多赚点,开几个内参会员。


Obsidian 是很火,但火不代表路一定正确。

Obsidian 百花齐放的插件市场养活了无数效率教练,自媒体博主,假学习小子。但 Obsidian 用户群体除了在效率工具和笔记法领域频频出场外,真的没有什么切实的产出。

思源笔记本身通过出色的编辑器和可结构可大纲的存储结构、本地化安全性等等,在写作与对外输出上本身是建立了一个很难比拟的优势的。

不客气的说,思源笔记的写作舒适度,比一些华而不实的诸如 Effie、小黑屋等软件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但思源现在明显被社区小白绑架太深太深,导致许多功能上都没有办法往“深度”上去靠拢,就好像地上有 100 口土坑和一口深井那样的区别。大,却不精。

单举例说一个闪卡,目前也就处于“能用,但不好用”这样一个水平。


这样下去,大而全,结果每个功能都不深的形态,像不像逝去的印象笔记?!

大家因为什么逃离的印象笔记,才几年呐?忘啦!

我是真心劝链滴社区和 D、V 姐,找时间好好想想。


我这人,话可能很难听,但我确实从 3 年前,一直用思源,我在思源上写了几乎所有知乎文章,光是纯文本就积累了 120mb,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

我真的很喜欢思源笔记,不希望它走上“精力快速消费机”的路。思源本可以在:输入 → 结构化 → 输出发布这条路线上大有作为,完全没必要和别人去比数据的存储性。坦白说,我不认为目前有什么写作软件能同时在数据收集、建立索引、结构化、文档编辑与数据安全上同时与思源打擂台。 就连专业写作软件 Sc 和写拉松目前都很难掰掰手腕。思源完全可以走些护城河极高的路出来。

最后一句:

如果一个系统只专注于内部整理,那么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赛博朋克。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19570 引用 • 74494 回帖

相关帖子

优质回帖
  • 88250 4 11 赞同

    放心好了,没做好的继续做,继续革命。

  • Achuan-2 3 10 赞同

    不认同思源做数据库不是一个好选择

    1. 用户角度:在我看来,大多数人使用 notion,就是因为看互联网博主做的各种书影音图书馆、年度计划、学习计划等数据库模板入坑的,或许很多基础用户确实用不到结构化的数据库,简简单单使用文档树构建笔记,但是这也是一个宣传的点,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画蛇添足的点,可以吸引那些希望有本地软件能平替 notion 的用户。而开发数据库,是思源转向 notion 类编辑器后一直以来的呼声。
    2. 维护角度:我认可白板可能潜在的 bug 会比较多,因为太过自由,但不觉得数据库的 bug 会很多,因为其操作比较规范,只是给各种块添加属性,进行排序、计算,使用不同的视图
    3. 心智角度:我不太喜欢用心智负担这一说法,所谓的心智负担,到底是什么,是做这件事情真的很累,还是自己觉得麻烦。我觉得心智负担一词,是一种很唯心的说法,是来描述一种不熟悉的操作方法。打比方说了,要批量重命名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明明下载一个软件几步就可以做到或者让 ai 写一个 python 代码,但是一个不知道这个软件,你告诉他,他可能觉得麻烦,还是选择一个个手敲修改,请问是用第三方软件批量重命名还是一个个手敲心智负担大呢,我想这对不同的人而言答案不一样。数据库不也是添加一行,然后填充各种内容吗,相比自由的笔记,还限制了每列的内容,对我而言,难道不应该更省心更减压吗?只要习惯创建数据库来整理自己的项目,我不觉得创建数据库很累,只能说很多时候没必要使用数据库,我用 MOC 就可以管理项目,那确实没必要,但在思源笔记整理自己的博文,由于博客涉及编程、光学、摄影、个人随笔,用数据库管理这种多个类别的项目就比 MOC 列表适合的多,还能根据创建日期进行排序,这是简单的 MOC 列表或表格不能替代的。或者用另一个例子表达我的意思,很多时候我能用列表解决的事情,我不会用表格去做,因为做表格排序、新建列不如用列表方便,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整理资料的时候,用表格更能对各项的资料进行比较,你不能说创建表格的心智负担大,就否定了表格这个功能吧,任何功能都有其应用场景,盲目添加功能当然很糊涂,但数据库就如今而言,也算是 notion 类笔记软件的标配了,是锦上添花的功能。
    4. 数据库的必要性:前面的回答已经介绍了数据库的一些应用场景,我再简单整理下
      1. 是简单表格的升级版,在笔记里添加数据库,可以相当于是 excel 表格,通过单选列、多选列、勾选、日期、数字列等类型列可以快速添加字段,还能进行排序、筛选、计算等操作
      2. 可以用来管理笔记,和 MOC 互补,并不对立。我目前的笔记管理形式都是用 MOC 来管理主题、领域笔记,MOC 的形式主要为列表,因为可以有树形结构,还可以随意排序(有些人可能还会用表格 MOC)。MOC 对于单个领域的笔记管理是 ok 的,但对于管理多领域的笔记并不是很好用,笔记一多、类型一多,非常难管理和排序,多个类别你是建立多层列表还是多级标题管理,不管哪一种,类别一多就会很乱,如果除了分类外,我还希望所有博客笔记不分类别按时间排序应该咋办?对我而言,我暂时不懂得多类别 MOC 应该怎样管理笔记。而使用数据库来管理就简单多了,在一列只需要添加对应的类别就好,可以添加一个视图只展示某一类别,井井有条多了,根本不用费心去管理,写了一篇给各列添加信息就完事。更别说数据库对于讲座笔记等这类有时间信息的笔记,可以根据创建时间、更新时间进行排序。

    我认同目前思源笔记的路线图有点不清晰,思源笔记的功能目前确实就是杂而不精,

    • 作为 Markdown 编辑器(当然官方不认为思源是一个 Markdown 编辑器),缺失脚注功能,得使用插件才能实现 Markdown 源码编辑;
    • 作为多端同步笔记软件,每次同步都要同步所有文件,占用存储空间大,现在安卓端的同步逻辑是打开之后后台进行同步,我一般打开安卓端,就是因为电脑暂时不方便,要继续完成电脑没写完的东西,于是还得等他更新,这就导致我不爱在手机端打开思源笔记,宁愿用滴答清单。
    • 支持 pdf 阅读,但是没有一个 pdf 标注面板,按页面顺序排序,再加上害怕附件占同步空间,所以我依然使用 zotero 来管理 pdf、epub,zotero 阅读完毕,可能会整理必要的笔记到思源,附上 zotero 的链接
    • 搜索功能很强大,对于从众多笔记中搜索某个笔记而言很好用,但是单个笔记的搜索不支持传统的出现顺序一个个展示,在一些场景中是不好用的,比如要按顺序替换。替换功能也很坑,每次替换一个文本就要刷新页面,不太可用,这就导致我需要进行单个笔记搜索和替换的时候,一般都是使用集成编辑插件的编辑器来做的。
    • ……

    思源笔记该如何发展,我个人没啥太大想法,只是希望开发者能理清楚开发路线,理清楚软件的定位,让思源笔记能更好地其他人用上,用好,我是真的觉得思源笔记来做笔记、管理笔记非常舒适,可惜思源目前的名气就是配不上它的功能。

    我能理解喜欢思源的用户们对这个的遗憾,但是在思源笔记 3.0 发布时,我觉得应该多表达期待,而不是说丧气话,拉低开发者和其他用户的情绪

  • Henmy 9 赞同

    D 大, 白板建议思源先不要上了,数据库做好就可以

    然后再打磨思源的界面体验和功能,说实话 3.0 发布了,界面跟 2.0 一点都没变化,真有点说不过去了

    从界面感觉上,始终缺一些跟 OB 的那种精致感,打磨界面,打磨界面真的很重要,希望安装好后从界面上就让人眼前一亮

    白板感觉不那么需要 @88250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RH108 2

    我觉得只要开发者有明确的发展方向,积跬步以致千里就是了,总有名动天下的一刻,那时能接助泼天的富贵就行。


    笔记软件的发展方向很多,市面上可见的以及使用者在个人工作流下钻探的……常见的情况是每每对一个软件用的深入,对特定功能于细微之处的体会越深,需求和期待越明晰,扩展开来,就会对软件整体设计都产生自己的一套理解……简言之,我认为笔记软件的活力在于“可能”,可以随着使用的深入无限挖掘的可能。


    看了楼主的一些论点,颇受启发。


    个人认为,记笔记与管理笔记,从了解认识到熟悉实践,突破“少则得,多则惑”是一障碍。


    不说思源未来会怎样,就算会怎样,也会是思源·XXX,思源·YYY……继往开来者终将思源。


    笔记届可能需要更深邃更成熟更……的方法论,无论是笔记方法论还是笔记软件,就像这里的留言,有所利于来者,便是最大的意义。

    1 回复
  • 其他回帖
  • openAI 1 评论

    已经有非 IT 专业的小白用户报告所谓的“bug”了,看来数据库的使用也有一定门槛。

    bc61a710ef54bec57886f34334f64563.png

    7cd4039b2b30c72f39b1daaf5fe091b3.png

    确实一般人都更熟悉 Excel 表格的操作
    JeffreyChen
  • NishikigiReeves 1 4 赞同

    1.宣传这方面,基本看谁会吹。各种“私人图书馆”,“我的日程表”确实吸引人,但我只要说我掌握了一种高效写作法,学习法,同样也能吸引人,这个还是看宣发本事。更何况从盘口上想,一个人都研究搞这些私人展览了,这部分用户估计也不在乎是不是本地化等问题,思源的易用性跟那些软件拼起来不讨喜。

    2.心智负担是主观的,但是精力消耗是客观的。我不是说必须砍掉什么功能,我的意义是,敞开了供应很容易反噬。一个产品需要长期的健康,人类是一种非常缺乏自制力的生物,Obsidian 的插件狂魔们基本验证了这一点。很多时候我也希望“能不用就不用”,但事实上是,提供了某个功能,人们就会不由自主的去试图把这种“提高效率的手段”加入自己的工作内容。所以可以考虑一个开关?切换某个功能是否启用?

    我的意思就是:不如一个一个做精一点。比如你也提到了 PDF,思源的 PDF 我到现在都没用过,一直是 PDF 外置然后传递进思源里,如果 PDF 做好了,是不是也能吃掉一部分 PDFreader 之类的盘口?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总的来说,我是希望思源好好的,再这样扩张下去真的很危险,白板是个几乎家家做完都在出 bug 的区块。做完数据表再紧接着做白板,真的是很危险。

    1 回复
  • NishikigiReeves 1 3 赞同

    notion,wolai,flowus,飞书,这些都是以 to B 为目的设计的,从付费页面你就能看出来,卖的都是一个一个的团队空间。

    多维表这种东西,快速起项还是很方便的,比如组里有个项目,做个多维表发下去,只要领队编辑好表格各项参数,是很规整的。

    但是在个人角度,对信息做优化就是一种类似儒家小自耕农文化一样的,没有意义的内卷。

    信息收进来,是要分发的,是要有切实的产出的。而产出与分发功能,双链 + 一个流畅的编辑器已经相当好。白板对于分发其实是一种相当无用的格式,有谁愿意看别人的思维导图嘛?

    所以这个事儿还是得换视角看。

  • 查看全部回帖
NishikigiReeves
“众生皆有螺旋力,唯迷自性而不得。” 抚顺

推荐标签 标签

  • DNSPod

    DNSPod 建立于 2006 年 3 月份,是一款免费智能 DNS 产品。 DNSPod 可以为同时有电信、网通、教育网服务器的网站提供智能的解析,让电信用户访问电信的服务器,网通的用户访问网通的服务器,教育网的用户访问教育网的服务器,达到互联互通的效果。

    6 引用 • 26 回帖 • 518 关注
  • Chrome

    Chrome 又称 Google 浏览器,是一个由谷歌公司开发的网页浏览器。该浏览器是基于其他开源软件所编写,包括 WebKit,目标是提升稳定性、速度和安全性,并创造出简单且有效率的使用者界面。

    60 引用 • 287 回帖
  • Dubbo

    Dubbo 是一个分布式服务框架,致力于提供高性能和透明化的 RPC 远程服务调用方案,是 [阿里巴巴] SOA 服务化治理方案的核心框架,每天为 2,000+ 个服务提供 3,000,000,000+ 次访问量支持,并被广泛应用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各成员站点。

    60 引用 • 82 回帖 • 615 关注
  • 资讯

    资讯是用户因为及时地获得它并利用它而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信息,资讯有时效性和地域性。

    53 引用 • 85 回帖
  • iOS

    iOS 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最早于 2007 年 1 月 9 日的 Macworld 大会上公布这个系统,最初是设计给 iPhone 使用的,后来陆续套用到 iPod touch、iPad 以及 Apple TV 等产品上。iOS 与苹果的 Mac OS X 操作系统一样,属于类 Unix 的商业操作系统。

    84 引用 • 139 回帖
  • FreeMarker

    FreeMarker 是一款好用且功能强大的 Java 模版引擎。

    23 引用 • 20 回帖 • 432 关注
  • Log4j

    Log4j 是 Apache 开源的一款使用广泛的 Java 日志组件。

    20 引用 • 18 回帖 • 35 关注
  • 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28 引用 • 108 回帖
  • 30Seconds

    📙 前端知识精选集,包含 HTML、CSS、JavaScript、React、Node、安全等方面,每天仅需 30 秒。

    • 精选常见面试题,帮助您准备下一次面试
    • 精选常见交互,帮助您拥有简洁酷炫的站点
    • 精选有用的 React 片段,帮助你获取最佳实践
    • 精选常见代码集,帮助您提高打码效率
    • 整理前端界的最新资讯,邀您一同探索新世界
    488 引用 • 383 回帖 • 3 关注
  • 反馈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makers and users.

    124 引用 • 907 回帖 • 201 关注
  • Sillot

    Insights(注意当前设置 master 为默认分支)

    汐洛彖夲肜矩阵(Sillot T☳Converbenk Matrix),致力于服务智慧新彖乄,具有彖乄驱动、极致优雅、开发者友好的特点。其中汐洛绞架(Sillot-Gibbet)基于自思源笔记(siyuan-note),前身是思源笔记汐洛版(更早是思源笔记汐洛分支),是智慧新录乄终端(多端融合,移动端优先)。

    项目 Github 地址:https://github.com/Hi-Windom/Sillot ,点个免费的 ⭐ 收藏是汐洛更新的最大动力。

    注意事项:

    1. ⚠️ 汐洛仍在早期开发阶段,尚不稳定
    2. ⚠️ 汐洛并非面向普通用户设计,使用前请了解风险
    28 引用 • 25 回帖 • 50 关注
  • 周末

    星期六到星期天晚,实行五天工作制后,指每周的最后两天。再过几年可能就是三天了。

    14 引用 • 297 回帖
  • CloudFoundry

    Cloud Foundry 是 VMware 推出的业界第一个开源 PaaS 云平台,它支持多种框架、语言、运行时环境、云平台及应用服务,使开发人员能够在几秒钟内进行应用程序的部署和扩展,无需担心任何基础架构的问题。

    5 引用 • 18 回帖 • 157 关注
  • OAuth

    OAuth 协议为用户资源的授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开放而又简易的标准。与以往的授权方式不同之处是 oAuth 的授权不会使第三方触及到用户的帐号信息(如用户名与密码),即第三方无需使用用户的用户名与密码就可以申请获得该用户资源的授权,因此 oAuth 是安全的。oAuth 是 Open Authorization 的简写。

    36 引用 • 103 回帖 • 16 关注
  • Solidity

    Solidity 是一种智能合约高级语言,运行在 [以太坊] 虚拟机(EVM)之上。它的语法接近于 JavaScript,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语言。

    3 引用 • 18 回帖 • 354 关注
  • 微软

    微软是一家美国跨国科技公司,也是世界 PC 软件开发的先导,由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创办于 1975 年,公司总部设立在华盛顿州的雷德蒙德(Redmond,邻近西雅图)。以研发、制造、授权和提供广泛的电脑软件服务业务为主。

    8 引用 • 44 回帖 • 1 关注
  • Laravel

    Laravel 是一套简洁、优雅的 PHP Web 开发框架。它采用 MVC 设计,是一款崇尚开发效率的全栈框架。

    19 引用 • 23 回帖 • 699 关注
  • Q&A

    提问之前请先看《提问的智慧》,好的问题比好的答案更有价值。

    6814 引用 • 30658 回帖 • 240 关注
  • ActiveMQ

    ActiveMQ 是 Apache 旗下的一款开源消息总线系统,它完整实现了 JMS 规范,是一个企业级的消息中间件。

    19 引用 • 13 回帖 • 643 关注
  • SendCloud

    SendCloud 由搜狐武汉研发中心孵化的项目,是致力于为开发者提供高质量的触发邮件服务的云端邮件发送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便利的 API 接口来调用服务,让邮件准确迅速到达用户收件箱并获得强大的追踪数据。

    2 引用 • 8 回帖 • 449 关注
  • Unity

    Unity 是由 Unity Technologies 开发的一个让开发者可以轻松创建诸如 2D、3D 多平台的综合型游戏开发工具,是一个全面整合的专业游戏引擎。

    25 引用 • 7 回帖 • 238 关注
  • Maven

    Maven 是基于项目对象模型(POM)、通过一小段描述信息来管理项目的构建、报告和文档的软件项目管理工具。

    186 引用 • 318 回帖 • 335 关注
  • 安全

    安全永远都不是一个小问题。

    191 引用 • 813 回帖 • 1 关注
  • NetBeans

    NetBeans 是一个始于 1997 年的 Xelfi 计划,本身是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的数学及物理学院的学生计划。此计划延伸而成立了一家公司进而发展这个商用版本的 NetBeans IDE,直到 1999 年 Sun 买下此公司。Sun 于次年(2000 年)六月将 NetBeans IDE 开源,直到现在 NetBeans 的社群依然持续增长。

    78 引用 • 102 回帖 • 645 关注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19570 引用 • 74494 回帖
  • PHP

    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是一种开源脚本语言。语法吸收了 C 语言、 Java 和 Perl 的特点,主要适用于 Web 开发领域,据说是世界上最好的编程语言。

    165 引用 • 407 回帖 • 523 关注
  • Flutter

    Flutter 是谷歌的移动 UI 框架,可以快速在 iOS 和 Android 上构建高质量的原生用户界面。 Flutter 可以与现有的代码一起工作,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和组织使用,并且 Flutter 是完全免费、开源的。

    39 引用 • 92 回帖 • 2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