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打开心智》INKP 知识管理法部分

本贴最后更新于 23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事过境迁

L 先生《打开心智》一书中提到的 INKP 知识管理法,目前是我非常推崇,且正在实践的笔记方法,其中先建立框架再填充框架的自上而下学习方式对我帮助非常大,社区有很多使用 dailynote 自下而上、自由生长的分享,但对于自上而下的分享实在太少。故搬运了书中关于知识管理的章节供大家学习和讨论。

低效的知识管理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

读了很多书,当时可能很有感触,但过了一段时间就忘光了,甚至记不得自己曾经读过这本书;

学了很多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和方法,但却总是没能落实到生活中,感觉派不上用场;

做了很多笔记,写满了一大堆笔记本,但就任凭它们堆在那里积灰,从来不去翻阅、复习、消化……

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接收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也努力地去读书、听课、学习,但很多时候,还是感觉自己的脑海中一片混沌,说不清自己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这是为什么呢?

最核心的原因是:我们只是在积累信息,而没有把它们变成成体系的知识。大脑是通过联系来保存记忆、调取信息的。不成体系的信息,跟大脑其他信息之间的联系太少,因而很难被我们调用,同样也就不容易被我们长期记住。

因此,构建知识体系的本质,就是使信息之间更有效地联系起来,形成一张详细的知识地图。再通过实践巩固,将其内化成我们的习惯。

但是,大多数人在学习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下面这三个问题。

  1. 零散

大多数人每天接收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东一块,西一块,信息之间缺少内在的逻辑和关联性。它们大多是被高度加工之后的“信息快餐”,满足我们对多巴胺的渴求。这就导致了我们并没有真正学到什么,只是自以为学到了而已。

  1. 被动

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自己的知识缺口是什么,而是被动地接收各种渠道推送过来的信息,漫无目的地去浏览、学习。这就导致这些信息难以与生活建立关联,无法发挥真正的价值。

  1. 囤积

几乎每个人都有做笔记的习惯。但许多人做了笔记,都堆积在本子上、软件里,既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也没有去复习、思考、咀嚼。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忘掉曾经学过的东西和记下的东西,把记笔记变成一件白白耗费精力的事情。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让笔记能够更好地被利用起来,我提出了一套“INKP 知识管理法”,旨在更有效地搭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让知识真正实现价值。

这一节,我会详细介绍这套方法,希望能帮你更加有效地管理和内化知识。

INKP 知识管理法纵览

INKP 知识管理法,最早是我于 2013 年在知乎上发表的,题为《如何构建自己的笔记系统?》。2014 年又对它做了一次修订。

在最初的版本里,它的名字还是“INK 笔记法”,主要针对知识管理。这里的 INK 分别代表收集(Inbox)、记录(Note)和主题(Knowledge)三大模块,同时这个缩写也暗合了“墨水”(Ink)的含义。后来,我尝试着把它与工作管理结合起来,添加上第四个模块“项目”(Project),形成如今的 INKP 知识管理法。

那么,什么是 INKP 呢?

我们可以把整个笔记系统划分成 4 个文件夹,分别对应 INKP 四个模块,亦即:文件夹 I、N、K 和 P。

首先,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你所获取到的一切信息,以及内心产生的灵感和想法,都先全部放入“I”文件夹,把它作为一个“收件箱”。随后,再安排一个时间,集中整理,逐一去处理这些信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不打断我们的阅读状态,让自己能更加专注在学习之中。

在集中整理信息时,如果对其中某个具体概念、知识点感兴趣,就去通过主动学习和阅读,把它补充完善,使它成为一则更完善的笔记,再把它放入“N”文件夹下。这就形成了一条“概念笔记”。它是我们知识体系的素材和原材料。

下一步,当我们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概念笔记,并且发现其中某些概念间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时,就可以把它们整合起来,用一页新的笔记去统筹,这就是“主题笔记”。主题笔记统一存放在“K”文件夹下,它保存了我们对于某个领域、某个话题所知道的一切知识。换句话说就是“关于某个话题,我都知道些什么”。它是 INKP 的核心,也是构成我们知识体系的主干和中枢。

最后,当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需要完成一个任务,或者开启一个项目时,就可以打开“项目”文件夹,新建一页“项目笔记”,来做总的统筹。一方面,它可以成为我们行动的总控室和工作台,帮助我们汇总必需的一切信息;另一方面,项目执行完毕之后的经验和复盘,也可以整合到概念和主题里面,成为我们新的知识。

Clip_2024-04-02_00-16-27

这是 INKP 最基本的框架。接下来,我们来看看 INKP 最核心的方法和原则。

INKP 把传统意义上的笔记大体分成两类,分别是概念笔记主题笔记。这两种笔记有什么区别呢?简单来说:主题笔记是我们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笔记系统的中枢;而概念笔记是用来辅助主题笔记的,用来查阅和补充信息,被主题笔记索引和引用。

举个例子,假设你今天看到一篇讲“拖延”的文章,你觉得写得很好,做了一则详细的阅读笔记。下个月,你又看到另一篇讲拖延的文章,内容跟前一篇文章有不少可以互相补充的东西,但也有很多新鲜之处,那么,你该怎么做呢?

传统的做法,可能是把这篇文章再做成一则笔记,然后把两则笔记通过标签或链接放到一起。但这样一来,随着你阅读的文章越来越多,相应的笔记也会越来越多。并且,这些笔记间可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许有一些交叉、重叠,也许彼此有部分内容可以互相支撑和印证,也许有些地方可以互相补充……但是,它们散落在不同的笔记里面,被人为地割裂开了,该如何把它们组织成一个整体呢?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建立一页主题笔记,叫作“拖延”(K)。然后,把所有跟“拖延”相关的文章笔记内容引用进来,笔记 A 如何支撑起笔记 C,笔记 C 的某个步骤如何跟笔记 B 挂钩起来,笔记 B 跟笔记 A 之间又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诸如此类。

主题笔记就像你大脑的一张工作台,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把相关的笔记拆散、排布、组合,组装出属于你自己的看法——这就是你对知识的思考和加工过程。

任何时候,只要打开这页主题笔记,你所有关于这个话题已知的知识,就全部都在里面了。一目了然。

这就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信息堆积在那边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让它们经过我们大脑的加工,变成大脑思考之后的结果,才能成为我们的知识。

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存在一些较为琐碎的细节,不需要放在主题笔记里,但又希望在需要时能够快速查找到,就可以把它们拎出来,单独建一张概念笔记存放,再把这则概念笔记引用到主题笔记里。这样一来,当我们在主题笔记中“畅游”的时候,如果对某个知识点不熟悉,或者希望看到某些内容的细节,打开对应的概念笔记,就能找到。

许多笔记法都会强调数量,鼓励你多去做笔记、积累知识卡片,但 INKP 并不追求数量。反之,INKP 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控制笔记的数量,避免过多的笔记囤积。

为什么呢?因为在 INKP 里,每一条主题笔记代表了你对某一个领域已知的知识,所有这些主题笔记加起来,就代表了你的整个知识体系。其他所有的概念笔记,都是组成这些主题笔记的原料和素材。所以,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是尽可能去丰富和完善这些主题笔记,而不是去积累大量的概念笔记。

举个例子,比如你对“睡眠”这个话题感兴趣,你可能会读很多书籍、文章,做许多读书笔记,比如睡眠周期、睡眠类型、睡眠卫生、治疗失眠的方法……按照传统的做法,这些笔记可能会有形形色色不同的内容,可能会堆积起来几十张、上百张,散落在笔记本里。看起来很丰富,但实际上很难真正用起来。

那 INKP 的思路是什么呢?我们先建立一个关于“睡眠”(K)的主题笔记,把你感兴趣的问题写进去,然后,每当你遇到关于“睡眠”的信息,你第一时间一定是问这么一个问题:这条信息是否能写入“睡眠”(K)主题笔记里?能否放到其中某一个我感兴趣的问题下面?如果能,就直接放进去;如果不能,我们再考虑把它单独拎出来,做成一条概念笔记。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得到的,是一页丰富的“睡眠”(K)主题笔记,以及若干张跟它相关的概念笔记。但这些概念笔记是有序的,它们都以“睡眠”(K)为中心。任何时刻你打开“睡眠”(K),所有跟它相关的信息要点和概念笔记就全都整整齐齐存在里面了。

按照这个做法不断积累,最终你的笔记本里面会存放一系列丰富的主题笔记,每个主题笔记里面都有若干个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每个问题是我们自己对它的看法与回答,再往下是每一个看法背后的证据和逻辑支撑,接着是每一个证据对应的理论、原理、模型、术语,存放在概念笔记里……就这样,环环相扣,形成一个自上而下、高度有序的知识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概念笔记起到什么作用呢?一方面,它为你的组装过程提供原材料;另一方面,它帮你精简组装之后的成果。比方说,你在主题笔记里需要引用“默认模式网络”,但它的内容很庞杂,放到主题笔记里会占用很多空间。那么,你就可以把它单独做成一则概念笔记,用来存放关于这个理论的一切细节,再在主题笔记里引用这则概念笔记,来简化这页主题笔记。

进一步,当我们复习、翻阅主题笔记时,还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已经非常熟悉的内容,可以省略掉细节,只保留要点和关键词;积累了足够材料的内容,可以写上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作为自己的观点;存在信息缺口的内容,可以提醒自己需要去进一步获取信息,来补完这则笔记……

综上所述,你会发现,在 INKP 体系中,信息始终是在流动的。比如你从书上看到某个方法,它首先会进入收集模块;随后,在定期的整理中被你进一步丰富、完善,成为一则概念笔记;下一步,可能被你引用进多个不同的主题笔记里面,承担起不同的作用,回答不同的问题,成为这些主题笔记的一部分;然后,在你复习的时候,它可能会被你进行二次加工,把信息拆开、重组、完善其中的某个点,变得更加全面。

下一步,就可能进入项目模块,被你落实到实践中,同时记录下实际的反馈和总结复盘;项目结束了,它随着项目一起进入归档,留待以后备查;最后,你从项目中实际执行时获得的反馈,又可以用来改进它,让它更符合你的实际情况,更贴合你的手感。于是,它与其他项目经验一起,再次进入主题笔记,完善、修补自身,更新你的整个知识体系……

这就是 INKP 的核心原则:以主题为核心,让知识流动起来

所有的知识,如果只是放在那边囤积起来,它是永远都无法发挥作用的。唯有让知识流动起来,一遍又一遍地经过你的思考,不断完善、修改、丰富自身,指导我们的实践,并从中获得反馈再次自我完善,才能真正地创造价值。

实践和实例讲解

那么,具体到生活中,我是如何践行这套 INKP 知识管理法的呢?

  1. 每一天,当我遇到任何感兴趣的内容时,我都会第一时间把它放进收集里面,然后加上几个简单的关键词,记下自己即时的想法、感受,对这条信息的评述,等等。方便自己在整理的时候,能够尽可能全面地回想起看到它时的感想。
  2. 我会给自己设定两个时间。一个是每天晚上的总结时间,对今天记下来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整理和回忆,能够分发的信息,立刻整理到对应的概念笔记和主题笔记里;比较复杂、需要进一步学习的信息,就打一个“待处理”的标签,等周末统一处理。到了周末,再花半天左右的时间,对这一周所有的“待处理”进行完善。

如何完善呢?针对每一条待处理信息,我会先问“这条信息引起我兴趣的是什么?我想知道关于它的什么东西?”带着这个问题,去主动查阅资料,补全它的信息和逻辑,再用自己的话把它在心里讲一遍,直到能够解答我自己的疑惑,毫无阻碍为止。

然后,再把这个“讲一遍”的过程简写下来,用自己的话去总结和表述这条信息,把它做成一则概念笔记。

  1. 同样,每天和每周末整理的时候,针对每一条信息,我都会问一句“它能否跟别的概念和主题联系起来?”具体而言就是要知道这条信息跟其他知识点之间是否能建立联系?它是否能解释某种现象,解答某个问题?它跟某个知识点之间是否存在共性和相似之处?它能否纳入某一个更大的主题下面,作为这个主题的一部分?

随后,再用链接把它引用到其他概念笔记和主题笔记里,简要写上我的想法和观点,把它“嵌入”其他笔记之中,形成一个新的联系。

反过来,当我翻阅和复习某个主题的时候,我也会去思考:我对这个主题还有哪些地方存在好奇?它的缺口是什么?随后,把这些还想知道的东西记入“待处理”,等周末整理时统一去查阅、学习,补充完善对应的主题笔记。

  1. 项目。当我想开启一个新的项目时,比如做一个活动、学一门技能、建立一个习惯,我就在项目模块里开一页笔记,记录所有的备忘信息,以及我关于这个项目所有的行动、反馈、思考和感受,把它作为项目的“总控台”。等到项目结束了,再做一个总的复盘,把能用的信息整理进对应的概念和主题里面,丰富我的知识体系。随后,把这页项目笔记归档,留待以后需要时查询。

最后,就是把复习笔记安排到每周的待办事项里面,定期去翻阅和复习之前做下的笔记,用前面讲过的测试法去巩固印象、加强记忆。

这样讲可能还是有点抽象,接下来,我会用两个简单的实例,帮你更好地理解这套方法。

先看第一个实例:假设你想更好地把本书的内容为己所用,可以怎么做呢?

首先,在阅读的时候,先在收藏夹里新建一页笔记。阅读过程中,碰到任何感兴趣的内容——可能是一个观点,一个理论,或者内心产生的一个想法和问题,都立即记下来,留待后面统一处理,尽量减少花费在上面的时间,避免打断阅读状态。

然后,再安排时间去定期整理。举个例子:假设你从这本书里读到“精神内耗”这个概念,你对它非常感兴趣,就可以找一个时间,让自己去把这个概念弄清楚。包括:作者是如何解释这个概念的?它还有没有其他的解释?它有哪些相关的背景、原理、机制?等等。然后,把这些内容,以及自己的想法和评论,一起做成一页笔记“精神内耗”(N)。这就是你关于这个概念的一则“概念笔记”。

接着,当你对这页概念进行复习、翻阅的时候,就可以不断地问自己:它能跟其他哪些别的概念和主题联系起来?能够用来解释什么内容,支撑什么观点,对我的生活起到什么启发?想办法把它跟更多的知识创建起联系。

比如,你可能会想道,精神内耗是造成我们拖延的重要原因,那么是不是可以引用到“拖延”(K),作为“我们为什么会拖延”的一种回答和可能性?再比如,精神内耗的主要基础是过度活跃的 DMN 和威胁识别,这跟情绪里面的“恐惧”是不是可以挂钩起来呢?于是,你就可以把“精神内耗”(N)引用到“情绪”(K)这则主题笔记下面,同时跟“威胁识别”(N)“默认模式网络”(N)这两则概念笔记联系起来,等等。

也就是说,一方面,尽可能多地把它跟别的概念联系起来,做一个“平级”的关联,方便我们去发现和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把它放入更多的主题下面,做一个“上下级”的整合,让它成为这些主题的一部分,充分发挥出价值。

最后,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平时也有精神内耗的困扰,希望做一个行动计划,让自己摆脱它。于是,你就可以在项目模块下开设一页项目笔记,取名“摆脱精神内耗行动”(P)。给自己设定一个期限(比如一个月),然后,记录自己按照“精神内耗”(N)里面的方法,尝试做出改变的过程。记录下每天采取了什么行动,取得了什么结果,遇到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想法和感受……

等到了一个月,再回过头看一看,跟一个月前的自己相比有没有变化,有没有任何改善。把结果记下来,作为对这个项目的一个总结和报告。再做一个复盘,想一想:在这一个月里,遇到了哪些问题,获得了哪些经验,对“精神内耗”有了哪些更深入的理解——把这些整理一下,重新写入“精神内耗”(N)这则概念笔记里面,让它变得更完善、更全面。

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下面,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例子。

假设我现在读到一篇文章,讲用户积分体系,我觉得它写得很好。于是,我就可以新建一页笔记,命名“用户积分体系”(N),然后把从文章里得到的启发和思考放进去,作为一条概念笔记。

为什么是以“用户积分体系”而非这篇文章为核心来组织笔记呢?因为,这相当于为以后留了一个接口:一旦以后我再在别的地方看到同样涉及“用户积分体系”的内容,就可以一起放到这页笔记里,而不是再重新做一页笔记。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的知识汇总到一起,让它们形成一个整体。

同时,在我做笔记的时候,就可以同步思考,有没有哪些实例能够引入进来,用这个理论来解释?比如,有些我比较熟悉的内容平台或产品,也许能够跟这个理论互相印证,那就可以写进来,再简要写上思考和分析。

这个理论能否跟哪些我已知的知识点建立联系?比如,它跟心理学中某些原理似乎有共通之处,那我就可以用链接把这几页记录联系起来,同样写上思考和评论。

这个理论能给我什么启发,给我提供什么帮助和指导?我可以把自己有感而发的内容写下来,以后在处理类似项目时,也许就可以用得上……

下一步,当我复习这则笔记的时候,再思考这则笔记可以用在什么地方?放进一个什么更大的主题里?比如,它似乎跟管理中的“激励”有关系,那么能否放入“激励”(K)主题下?再比如,它跟“游戏化”也密切相关,那么是不是也可以放入“游戏化”(K)这个主题下面,作为一个佐证和案例?

又或者,看到这则笔记,我突然想到:搭建一个内容社区时,设计一套用户积分体系也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给用户更好的正反馈,促进用户更活跃地发言和创造内容。那么,我就可以把它放入“内容社区搭建”(K)这个主题下,作为一个可供参考的方法和资源。这样,当我打开“内容社区搭建”(K)时,我就能看到我关于这个主题的所有思考、积累和资料。而当我想进一步了解“用户积分体系”(N)的细节,我再打开对应的概念笔记,就能看到之前积累的信息了。

最后,当我需要真的去做一个内容社区了,我就会打开项目,在里面新建一页笔记“内容社区计划”(P)。一方面,可以作为备忘和存档。比如:我的整体计划是什么,想达到什么效果,调研的反馈是什么,竞品分析的结果是什么……诸如此类,作为项目的统筹管理。

另一方面,它可以成为我的一个“工作台”。当我产生任何有趣的想法时,就可以写在这里,帮助自己理清思路。比如,用户积分体系(N)的规则需要跟社区的价值观保持一致,你鼓励什么,就会得到什么;需要考虑给用户积分体系(N)设计一个最高额度的荣誉奖励,这样可以为用户提供目标(K),产生持续的长期反馈(N)……

类似这样。一切的思考都有迹可循,一切的信息都有条不紊。等到这个项目结束了,这页笔记又可以复盘,再次补充到“用户积分体系”“内容社区搭建”等笔记里面,把实践经验固定下来,丰富这个知识体系。

INKP 的四大理念

1. 链接和引用

传统笔记采用的是“分类”的思维。比如你做了一页“认知失调”,可能会放入“心理学”的分类;做了“宋朝职官制度”,可能会放入“历史”分类。但这样就很容易碰到一个问题:很多笔记可能不是只属于一个分类,怎么办?

比如,你做了一页“意识的预测加工模型”,它既与神经科学领域里的意识研究相关,又与人工智能领域里的预测编码相关,还与哲学领域的心灵哲学相关,那么它应该放入哪个分类呢?神经科学,人工智能,还是哲学?

我设计“主题”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 INKP 中,你不再需要考虑把笔记放入哪个分类里,只需要用链接的方式,把它“引用”到对应的主题里就可以。像上面这个例子,你就可以同时把“意识的预测加工模型”(N)引用到“神经科学”(K)“意识”(K)“人工智能”(K)“预测编码”(K)“哲学”(K)“心灵哲学”(K)这些主题笔记下面。打开这些主题,你都能看到这一页笔记。

在 2020 年之前,这一操作我一直采取手动的方式来完成,好在几乎所有的笔记软件都提供“复制笔记链接”的功能,并不麻烦。2020 年,知识管理界出现了“双向链接”这一新功能,可以更方便地插入已有的笔记链接,以及跳回到链接源,大大地简化了操作。

如今,几乎所有的笔记软件都提供双向链接或反向链接。

当然,我设计 INKP 的初衷就是希望这套方法可以脱离载体的束缚,在任何工具上都能够使用。我的理念是:一套好用的方法,一定不能过度依赖某种工具、某种功能,否则就会受制于这种工具和功能。它应该是普适的,自由的,灵活的。因此,无论你使用什么工具,你都可以使用 INKP,只是在操作上会有一些差别。

退一万步,如果你使用最传统的纸笔,是不是就用不了这套方法了呢?当然不是。你可以给每一张概念笔记编上页码,在主题笔记里引用的时候写清楚对应的位置,需要使用时能够按图索骥找到就行。虽然略为烦琐,但是完全可行。

这里,可能有朋友会说,我用标签不就可以了?这样同样可以把一页笔记归入多个不同的标签下面。的确如此。但标签无法替代主题,标签只能筛选出属于同一类别的笔记,但无法把这些笔记放到一起,进行整合、碰撞、重构,发挥出更高的价值。

举个例子,我对“意识”相关的科学很感兴趣,因此在我的知识库里面,有一个“意识”(K)主题笔记,它里面都包含了什么内容呢?七八个关于意识的神经科学流派;十几个哲学上的思维实验;几十位相关的科学家;一系列对应的书籍和重要文献;每个人提出了什么理论、持什么立场、支持或反对什么观点;每个流派跟其他流派之间有什么共通点,理论基础是什么,有哪些实验和案例作为佐证……

这些相关的记录,加起来可能有几十、上百条。如果只是给它们打上标签,筛选出来,放在面前,我也不可能把它们统筹在一起,形成一个总的框架和看法。但通过“意识”(K)主题,我就能够清晰地看到:关于意识我都了解什么,知道什么,有什么样的观点和想法,还有待进一步去补充哪些知识。

2. 知识消化五步法

前面讲了 INKP 的流程和思路,那么,当我们实际去做一张记录或主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组织和安排内容,才能最大化笔记的价值,把知识巩固起来呢?

当我记录下一个知识点时,我会采取如下步骤来理解和巩固知识。我把它叫作知识消化五步法,供你参考。

第一步:总结。这个知识点大概讲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去提炼、表述,不要照搬原文。

第二步:联系。这个知识点可以跟其他哪些知识点联系起来?试着去引用已有的其他记录。

第三步:举例子。我能想到哪些跟它相关的生活实例?列出能想到的例子。

第四步:写启发。它能给我什么启发,如何指导我的生活实践?写下你觉得能用在实践中的想法。

第五步:记出处。最后,记下我看到它的出处,以备将来查询溯源。如果你对上面自己表述的内容不够有把握,也可以在此处引用原文,方便自己使用时参考原文去理解。

当然,这是一套完整的步骤,并不是说你每一次都要这样去操作。不过,我会建议你,起码在脑海中把前四步过一遍,让这个知识点经过自己的思考、咀嚼,这样才能更有效地理解和内化它。

要注意的是,这个五步法是针对概念笔记的。比如对于“意识”(K)里面的“意识的预测加工模型”(N),我们可以用这个法则去加工;但对于“意识”(K)这个主题本身呢?我们该如何组织这个主题的内容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建议的做法是:按照你感兴趣的问题来组织。比如,我在“意识”(K)主题下面,又细分了这些问题,“意识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流派和理论?”“有哪些重要的科学家?”“有哪些前沿的假说和发现?”“人工智能里有哪些与意识相关的讨论?”“哲学领域里有哪些与意识相关的讨论?”“有哪些与意识相关的思维实验?”等等。

再比如,对于“睡眠”(K)这个主题,我就细分了这些问题,“关于晨型和夜型有哪些研究?”“关于睡眠周期和时间有哪些研究?”“睡眠不足的危害是什么?”“睡眠对记忆有什么作用?”“睡眠与压力和情绪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我们需要睡眠?”“有哪些应对失眠的方法?”“做梦的作用和生理机制是什么?”诸如此类。

你无须拘泥于别人的模板和问题,按照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设计主题即可。毕竟,知识需要满足自己的需求,“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才能发挥它的价值。

可能有人会问:主题笔记和概念笔记看上去很相似,如何区分它们呢?这就需要从它们的本质入手:主题笔记是构成我们知识体系的主干,概念笔记则相当于形成主题的原材料。对于前者,我们是需要不断去增补、删减、提炼、加工和复习的;而对于后者,我们相对来说不需要进行过多加工,把它放在那里,等需要的时候去查阅即可。

举个例子。“认知心理学”显然是一则主题笔记,因为它是一个很庞大的范畴,我们可以不断往里面增添内容;而“认知重构”则更接近概念笔记,因为它的内容基本是固定的,主要用来查阅,不需要经常更新。

当然,这两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藩篱,概念笔记也是可以升级为主题笔记的。比如你做了一则概念笔记“精神内耗”,在后续的学习和生活中,你发现,许多人对精神内耗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你想去获取更多元化的理解和解释,那么也可以把它升级为一页主题笔记,让它进入你“主动学习”的视野中,去有意识地汇总更多的相关信息。

3.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

这是两种不同的知识管理理念。有些笔记法可能会强调自下而上,也就是:先不要考虑太多,先去学习。先积累和收集大量的笔记,让它们“自由生长”。然后再通过复习,把它们整合起来,自下而上地构成一个个框架、文章、成果。亦即:先收集素材,再组装成型。

不过,INKP 强调的不是自下而上,而是自上而下。也就是先通过积累形成若干个主题,再从这些主题出发,想清楚自己缺少什么,需要去弥补什么,然后有意识地去获取知识来填充这些主题,完善这些主题。简言之:先建立框架,再填充框架。

这两个理念其实没有优劣之分,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我之所以强调后者,是因为如果过度依赖自下而上的话,很容易造成两个结果。一方面,你收集笔记的过程是漫无目的、没有方向的,这就导致笔记之间过于零散,难以构建有效的联系。另一方面,你也很容易把笔记的整合变成一个“合集”——你只是把它们收集起来,放在一起,但并没有真正地思考和提炼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但是,自上而下也并非没有缺点。比如:它不太适合零基础的朋友,更适合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用户;同时更适合那些喜欢钻研某个问题,而不是广泛吸收各种各样知识的人,等等。

所以,最好的做法还是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结合起来,而不是只依赖于其中的某一种。比如我自己,就是以自上而下为主,自下而上为辅。当然,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一个侧重点,设计它们的分配比例。

具体到 INKP 中,“上”指的是主题笔记,“下”指的是概念笔记。自上而下,指的是从主题笔记出发,去主动学习和获取关于这个主题我感到好奇的、还想知道的部分。自下而上,指的则是先积累大量概念笔记,再把它们整合成一个新的主题。

要强调的是,我绝不是想说 INKP 比其他方法更好、更出色,不是的。我的理念一直都是:每一种方法都有它自己的原理和思路,有它更适合的人、更适合的情境。因此,更好的做法是先理清楚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再基于自己的需求,去有针对性地选择更适合你的方法。

更进一步是把不同方法的特点和优势抽出来,熔为一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把它整合成一套为自己“量身定制”的方法。这才是最有效的。

4. 概念化

你可能会发现,上面所有的例子里,当我提到概念笔记和主题笔记时,都有一个共性:它们全都是词或词组,而不是句子。

实际上,这也是 INKP 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概念化。也就是用一个具体概念,去承载一则概念笔记或主题。什么是概念呢?概念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往往是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举个例子,“精神内耗”是一个概念;“拖延”也是一个概念;但“精神内耗是造成拖延的重要因素”就不是一个概念,它是一个命题,是由两个概念“精神内耗”“拖延”以及两者的关系“A 是 B 的重要因素”组成的。

那么,为什么要强调概念化呢?一方面,这样可以确保每一则记录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会造成重复和冗余;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把跟这个概念相关的所有信息全都放进对应的笔记里,方便我们去翻阅和调用。

举几个例子。

你做了一则笔记“精神内耗是造成拖延的重要因素”,现在,你又碰到一个新的知识点“精神内耗的生理基础是 DMN 和威胁识别”,怎么办?你显然没办法把后者放到前者里面,因为两个内容是不重合的,因此你只能分开做成两则笔记,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冗余。

但如果你一开始就把“精神内耗”做成一则概念笔记,那么无论是“精神内耗是造成拖延的重要因素”,还是“精神内耗的生理基础是 DMN 和威胁识别”,又或者“应对精神内耗的方法”,都可以放进去。后面,只需打开“精神内耗”(N)这则笔记,所有相关的信息,就全部呈现在眼前了。

再比如,你在学做笔记的方法,陆续积累了一些记录,比如:“要用自己的话去表述”“要对原文进行总结而非照搬”“要尽量跟更多的知识点建立联系”……这些记录是零散的,没有办法整合到一起。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用一个概念“笔记方法”把它们全都汇总起来——那么,当你需要去做笔记时,只需打开这页“笔记方法”(K),一切相关的技巧和注意点就都在里面了。

可能有朋友会问:如果我想针对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做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做呢?同样把它们做成概念笔记吗?

我自己会采取两种做法。第一种,是把这本书或这篇文章做成一页概念笔记,以它的标题命名,然后在笔记内文里写下作者的主要观点以及论述的逻辑、思路和论据。这样,当我以后需要引用作者的观点时,这页概念笔记就可以成为我的原材料。

第二种做法,是从这本书、这篇文章里提炼出一个个概念,针对这些概念做概念笔记,或是新增到已有的概念笔记里面。举个例子,比如我读《时间的秩序》,我可能会提炼出“相对论的时空观”(N)“玻尔兹曼熵”(N)……我会把它们逐一做成一则则概念笔记,然后再新建一页笔记“《时间的秩序》”(N),把前面这些笔记引用进去。

这样,当我打开“《时间的秩序》”(N)这页笔记时,我就可以看到我从这本书里面得到了哪些知识点、做了哪些笔记。而当我从别的渠道获得关于“玻尔兹曼熵”“相对论的时空观”等知识点的新知识时,我也可以把这些新知识补充到对应的笔记里,而不受《时间的秩序》这本书的约束。

“概念化”这一点可能有点抽象和晦涩,但它是 INKP 非常重要的原则。可以说,实践 INKP 能否取得良好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能否良好遵守这条原则。

INKP 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方法,由于篇幅所限,书中只能简单介绍它的基本框架和操作流程。如果你在应用的遇到任何疑问,欢迎到本书的“答疑通道”留言,我会为大家答疑解惑。

本章复盘

应试教育与终身学习的逻辑是不同的。基于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出现下列几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把学习当成做题。生活不是考试,不需要寻找标准答案。我们要做的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把知识汇聚成“我的看法”。

第二个误区:追求省力和方便。实际上,学习的效果恰恰取决于你所投入的思考。你所获取到的东西,只有经过自己的咀嚼,才能成为你的知识。

第三个误区:追求简化和收集。这只会导向“字典式认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有去对知识刨根问底,弄清楚来龙去脉,才能延展你的知识网络。

那么,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学到的内容呢?可以参考我原创的 INKP 知识管理法。它可以帮你手把手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让知识“流动”起来,真正实现为你所用。

希望这一章,能够帮你走出学习的误区,真正明白应该如何去学习。

补充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2346 引用 • 89415 回帖 • 1 关注
5 操作
Achuan-2 在 2024-04-02 09:26:09 更新了该帖
Achuan-2 在 2024-04-02 00:55:39 更新了该帖
Achuan-2 在 2024-04-02 00:50:38 更新了该帖
Achuan-2 在 2024-04-02 00:42:30 更新了该帖 Achuan-2 在 2024-04-02 00:42:19 更新了该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