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知识管理”“知识体系”和“第二大脑”不是名词

本贴最后更新于 26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东海扬尘

在使用了 Google 和 Wiki 后,第一批学者们发出了如此的赞叹:
这是集全人类之力打造的一本书,而搜索就像翻到了其中一页。

为什么你管理不了知识?

知识就像时间一样,你管理不了时间,时间不接受任何人的管理。

拟定好一份日程表,突发的事情会打乱你的计划、也许你身体突然感到不适?都有可能。

认为自己能管理时间的人往往有一个特征——他们竟然还有时间去管理时间。

把这个特征解决了,问题自然而然的就不存在了......

知识也是一样的,你无法定义什么是知识,对于一个修理工来说,电压电路是知识,开发板芯片是知识,但是那些无聊的哲学和意识形态可能就不是知识了。

但是如果一个修理工退休了,或者突然打算找点业余爱好了呢?比如看点哲学?聊聊意识形态?

那么这些东西突然对他又成了“有用的知识”了。

如果按照这套逻辑去推演,那么最好你买一台拥有 20TB 以上存储的大型台式电脑,然后你就可以把整套 wiki 百科下载到你的硬盘里了。

你“管理”了 20TB 以上的知识,你给它们加链接、打标签、排版、基于它们加工新的数字垃圾......

说真的,这不叫管理,管理是要产生可量化的效力的,而这种个人层面上的管理顶多叫“优化”。

知识体系这个词为什么很脏?

知识体系这种概念,就非常像应试教育里把文理分个科一样,因为需要,所以分割。

还“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请问这个体系的作用是什么?生产一个用某些特定条件分割后的 wiki?

  • 一条 wiki 树 + 另一条=我个人特色的知识体系

认为自己能缔造某种体系化结构的人,大概是不知道最近 50 年里,人类科技与知识迭代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一种集合 200 人之力研发出的新药,可能上一秒还是救世的希望,下一秒就又被化验成有毒的毒药,每天光是一个细分领域里的新发现与新论文就像雪片一样纷至沓来,每年的 Paper 摞起来能与帝国大厦相媲美......

随着 Ai 的爆发,科研助手的逐渐成型,这一速度可以说在原本的基础上再次加速。

这就引出了终极的问题:

你有多少时间用来管理?

你发现为什么你管理不了知识了吗?

答案是:这项工作还没有自动化。

没有自动化的跟进与整理,意味着每当现实世界发生一次“变动”,比如某本手册里删去了一个原有的章节,或是否定了一个理论。

你就必须更新你的“知识库”,“第二大脑”,“多维表格”。

你必须保证它们是新的,可信的,否则它们的存在意义就消失了。

但是,这就产生了三大消耗:

  1. 创建
  2. 比对
  3. 维护

创建“第二大脑”要花时间,比对“第二大脑”与现实的变化还要一份时间,维护修订它又是一份时间。

你为什么有这么多时间用来管理?

既然你有三份时间拿来做“管理”,那么按照机会成本理论来看。这三份时间能不能投资到更加有用的事情上面去?

我已经很久没有在阅读的时候写过笔记,同样,自从有了豆瓣等网站,我也很少花上 1 个小时来写读书笔记或是书评之类的东西。

我会把不能自动化的事情尽可能的自动化,然后创造出更多的时间,哪怕是发发呆。

对于不能自动化的事情,我一向选择委托(购买服务),或是研究怎么把它自动化。

如果都不能,那我会考虑用它来赚点钱,毕竟不能自动化的东西就意味着稀缺,稀缺就意味着钱......

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有那么多时间用不出去,为什么精英总是忙碌的,再结合本文第六段来思考一下。

为什么第二大脑是脏词?

延迟

人脑和身体之间最大可以有 2 秒多的误差。

什么意思呢?如果你状态不是很好,那么你可能脑子下达一个命令,2 秒后你疲惫不堪或是状态不佳的肉体才会行动。

就像打网络游戏时有 1000ms+ 的延迟一样令人感到痛苦。

自己原装的脑子尚且有延迟,而目前人类最便捷的外置大脑——手机,操作起来也是需要时间的。

一个民航客机的机长,遇到了飞机紧急故障,第一时间打开他的手机——他开始查阅笔记,以试图找到应对方法。

你会选择这样一位机长的航班来出行吗?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选择退票去坐火车......

你会选择一位对着笔记为你诊治的医生吗?或者我们换个心理医生,患者正期待着他的回应,而心理医生说:“稍等,我查一下笔记。”

把任何一块硬盘称作自己的“第二大脑”都有害而无益,还是放弃这样做吧。

隐性知识

你不一定能写出骑自行车的全部要点和感觉。但你就是会骑自行车。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种通过文本或图片有效教学游泳的方法。

我的朋友是一名火车司机,他有非常多的关于火车操作的知识,但他依然表示:驾驶火车需要高度的“灵感”,什么时候减速,或是脑海中突然闪过的警兆,这些事情依然保持着让新手司机跟着老司机一段时间的教育方法。

只因为它们是“无法文本化的知识”。

你可以在手册上读到关于什么时候该加速,什么时候该减速的知识,但书上没有当你觉得车子“隐隐约约就是不对劲”的时候该怎么处置的知识。书上倒是有写,但看完你还是理解不了——你理解了言语,但言语离现实太远。

到底应该记录什么?

到底什么是真实而又稀缺的?

一张他人拍摄的美丽日落相片,对于你来说,也许没什么价值。

第一,这照片不是你拍摄的,第二,拍摄地你没去过,那里和你没有故事。

但是一张你自己拍摄的家门口的美丽日落,却是对于你来说拥有独一无二的价值的。

不仅是回忆这么简单:

  1. 你真的知道这份数据背后对应的现实是什么样子。
    它是 P 了,还是修了,还是 100% 真实的,唯你能确认。
  2. 它为你召回记忆时提供了物质力量。
  3. 它是别人无法生产的。

这个世界上跟你关系最大的事情,就是你自己做的事情。

这个世界上跟你关系最大的事情,就是你自己做的事情。

这个世界上跟你关系最大的事情,就是你自己做的事情。

记住这句话!

两国总统握手,与你无关;

某某地又火了某种旅游,与你无关;

一份最新的量子力学发现,多半与你无关;

但你自己的经历与亲自要做的事,一定是 100% 和你有关!

在记录自我为中心的数据的情况下,Dailynotes 提供了什么?

当你在 Dailynotes 里记录下一整天的所有可记录的事情:

  • 也许是待办
  • 读书笔记
  • 突发奇想
  • 对未来的规划
  • 内心独白

双链与新技术提供了你日后从它们中挖掘出有效力量的物质基础。

避免“事后诸葛亮偏误”

当你说:“我早知道事情会这样的!”

不妨搜索一下以前的 dailynote,因为你有可能会发现当时你对这件事可不这么看!

“事后诸葛偏误”是人类大脑常见的认知偏差之一,你会认为自己一直以来都这么想,如果没有一些物质力量当做证据,你将永远没有办法修正偏差。

避免“美化记忆”,帮助自己建立正确的认知

你可以整合所有打着【灵感】链接的 daliynote,这样你就能知道自己过去究竟有多少个想法可以被一篇 70 年前的论文干碎......

我曾预言 Bilibili 股票的大跌,并成功在大跌前抛盘。但好巧不巧,当时是所有媒体股都在跌,而我只抛掉了 B 站的股票。

在 3 年后,我跟朋友说:当时我就知道媒体股全都要跌。
朋友回答我:你当时只说了 B 站抛了。
我说:不可能,我预料到全会跌!
朋友翻出了微信聊天记录给我看,我惊讶于:在我大脑的记忆中,我竟然有一段完全不同的、虚构出的记忆!

如果不是这份物质记录,我恐怕至今都还在嘴硬。

一个接口

网络、Ai,已经成为了人类共同体最大的一本“书”。

这本书每天有数亿人在维护,往里面添加新的页面,或是删去一些页面。

个人的力量在群体力量面前,不值一提。

但就像读书人有自己喜欢的书签、书衣和便利贴一样,给自己一个好的接口,一个接入这本大书的接口还是个不错的事情。

我一直把 siyuan 当做一把瑞士军刀来用,可能是读读 epub,可能是防止某些网页丢失,更多的时候它就是个安全性比较高的写作软件。

我并不记录所谓的“知识”,因为知识早已网络化,问一问 ai 有哪些网址可以找到我要的东西,说真的不比按下 AltP 再搞一堆检索条件难多少~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3020 引用 • 92609 回帖
  • 知识管理
    42 引用 • 357 回帖 • 4 关注
  • 阅读
    85 引用 • 242 回帖 • 4 关注
  • 写作
    15 引用 • 62 回帖 • 1 关注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是的,我也是这么做的,自上而下辅以自下而上。

    对于一门知识的学习,我绝对是会直接选择一本知识基本完备的书籍、课程等,把他从头到尾学完,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

    之后再去日常生活中,再自下而上,通过接触到的实际经验、官方发布的新文件、新政策不断的纳入 dailynote 中去补充、迭代我现有的体系。

    在某项学科知识已经有完备的知识体系的情况下,不去自上而下,而是搞什么以自下而上,虽然可以很好的培养兴趣,但是仅限兴趣,因为很低效。

  • 其他回帖
  • NishikigiReeves

    目前的检索系统已经强到了,只要你愿意,一定能找到的地步。

    如果你用检索系统都过滤不出来,那基本说明这个事情要么有人试错后放弃了,要么你可以深挖一下了。

    我的意思其实很简单:

    个人层面上的管理已经基本沦为一种“重复造轮子”的无用功。对《XXXX》的 10000 篇读书笔记再加上 1 篇,成效已经逐渐不是很大了......

    相比之下,个人体验反倒越发显得稀少和有价值。

  • Achuan-2 5 赞同

    首先我得指出,你文章里提到的知识应该主要指的是外界的信息,而不是自己内化的知识。

    其次,记笔记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不像数学公理,不容否认。每个人的所在领域,身份,做的工作都不同,记笔记的方法也不同。而且笔记领域,很多人都喜欢自己造名词,造带英文缩写的笔记方法,根本就没有广泛接受的规范标准而言。你觉得没用,不代表真的没用。

    举一个不恰当,但是能表示我想法的例子:一个只想上普通大学的高中生,几乎不怎么记笔记,觉得旁边那个立志考清华的学生上完课就在那里刷题整理笔记和错题,觉得对方很傻,不书上都有嘛,做作业考试前翻翻书复习下就好了嘛,浪费时间抄书做笔记干啥?有这时间干嘛不出去打篮球,对于他而言考试成绩只要能及格就很开心,不想花太多时间在学习上,记笔记是一件无聊的事情。但他不知道的是,对于对方而言,思考和总结本身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对方记笔记没有在抄书,而是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建立关联,便于记忆,并整理出属于自己的答题技巧,为了考试能更快更准的答对题目。

    当信息的搬运工确实没必要。只是想浅显了解一个东西,确实网页搜搜,问问 ai 就好了。但当你想要深入了解一个领域,就会发现网页搜索的东西很零碎,有人说这个对,有人说那个对,ai 回答的内容也有很多漏洞和胡说八道,所以你开始想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库,以自己的视角去审视这个领域,重新认识这个世界,难道不是值得鼓励的事情吗?

    知识更新的快,不更显得学习的重要性吗,难道就放弃整理,以后需要的话查查谷歌问问 ai 就好了吗,要知道 ai 的知识更新速度可是很慢的,也不是所有的文献它都读过。更重要的是,网页搜索和 ai 只能提供信息 ,却转换不成自己的知识,只有自己花时间去思考,才能把信息转换为内在的知识。而将这些拥有的知识整理在一起,以自上而下的全局角度去看待事物,才能获得更全面的视角,社区有不少人在鼓吹自下而上的 dailynote 笔记法,但自上而下的管理却鲜有人去推崇,反而还经常被抨击和不被理解。

    对我而言,自上而下有目标的去学习,辅之以自下而上的积累,才是当下最合适我的笔记方法。因为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能帮助自己深入了解一个学科一个领域,真的很有成就感。比如我对摄影感兴趣,除了如何用相机拍摄人像和景色,了解曝光三要素外,我还想了解背后的光学原理,什么是像差什么是焦距什么是弥散圆,为什么长焦光圈大虚化更强,摄影的是怎么起源的;后来拍的多了,我又开始思考该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才能拍好月亮,怎么拍星座,为什么会有火烧云,彩虹的真实形状是什么,樱花和梨花李花怎么区分。这些问题有我一开始就记录在摄影这个笔记下面的,等着日后去仔细查询的,也有是随着拍摄多了之后产生的思考。这些信息网上确实都有,但是整理到我自己的笔记里,整理在一起,就是属于我个人的财富,里面包含了我对摄影的独特认知和情感,笔记里的图片很多是我自己拍的和整理绘制的,是网上的资料无法替代的。

    当然有些人天生记忆好,完全不需要记笔记,脑袋里的知识信手拈来,我打心眼里佩服,我记忆很差口才也差,我的笔记就是宝贵的协助我思考的工具,我需要记下来,然后花时间背,才能勉强达到他们那样的程度。一路走来,跌跌撞撞,但高考也考上了华科,研究生来到了复旦,至少对于我而言,建立知识体系对我帮助很大,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我所热爱的一件事。

    1 回复
  • soulda 2 赞同

    个人感觉这篇帖子有点以偏概全,关于几个词的说法感觉不妥。

    知识管理不等于“知识存储”,我们作为个体,没必要做的应该是“知识存储”。从维基百科的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条目中可以知道,知识管理是为了更好地知道企业、个人进行生产生活的。不是“个人管理不了知识”,而是错误的知识管理没有意义。

    知识体系不等于知识导图,或是 wiki 树,而应该是指一个人在对某领域的知识内化后,得出的一系列可以指导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如果把知识体系必做武学,那么 “wiki 树”、知识导图就仅是秘籍,是方便后人更好地继承并再进一步的。我们每个人的先天条件,要解决的问题都不尽相同,我们大多人不是武学奇才,学不会如来神掌,但我们可以通过对“秘籍”的研读,构建属于自己的“罗汉拳”,去过好自己的生活。所以知识体系不脏,脏的是把“秘籍说成武学”的人。

    第二大脑也是一样,它并不是什么脏词,脏的都是背后收割流量的人。这个词拥有着极高的传播效率,但它其实指的是我们用来紧跟天才的拐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做不到过目不忘,用硬盘作为我们和这个世界海量知识之间的“个人缓存区”,又有什么坏处呢?

    我十分赞同要更多关注自己的内心,因为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避免陷入折腾工具的怪圈,有效的进行知识管理,构建知识体系,过好自己的生活。我们应该更多地分享、讨论正确的做法,我想这也是这个社区的一种知识管理吧。

    1 回复
  • 查看全部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