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yuan x LifeLog 先导(二)|用思源笔记作为第二大脑

结论:

思源笔记是一款完美适合我需求的笔记软件,我相信也绝对适合绝大多数人。

22 年的时候,因为看了许多哈桑的文章,相信他的推荐,选择无脑入了思源笔记。

那个时候,我还没有达到常用的地步,因为没啥使用机会,后来中断了。

直到 23 年 10 月 30 号吧,因为要管理一些内容,我又慢慢用起来了。

直到 23 年 11 月份,直到了思源笔记可以自己写插件以后,最终在 23 年 12 月 25 号,彻底将思源笔记作为我的第二大脑了。


从 2017 年 1 月 19 号开始,我就一直在写 LifeLog 了。

期间尝试过纸笔、iPad 手写、印象笔记、苹果自带的备忘录,直到今天,总算有一款软件,能完美解决我在写 LifeLog 时,不方便的问题了。

为什么我这么执着于写 LifeLog?

前面的内容你可以看到,我能清楚的写下每件事的日期,

  • 22-01-14 开始尝试思源
  • 23-10-30 开始再次使用思源
  • 23-12-25 正式用思源笔记作为第二大脑
  • 17-1-19 开始写 LifeLog

如果不写 LifeLog,对于这些事件我只能有一个模糊的印象。

比如我记得是读大学的时候,因为看了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和奥野宣之的《活用一辈子的笔记术》以后,我开始写 LifeLog 了,但具体什么时候我不记得了。

比如我记得是看了哈桑的文章开始用思源笔记的,但是究竟是 21 年还是 22 年,我没印象了。

比如我记得是因为去年上班需要管理资料,又开始用思源笔记。后来发现能写插件,于是决定以后都用思源。但是究竟是什么时间决定的,只有一个 23 年年底这样模糊的印象。

以上,还只是回忆起某个事件的具体时间。

当我实现 LifeLog 电子化以后,我甚至能利用我的笔记数据,每天自动在日历中生成时间开支,就像下图这样。

image.png

我的时间究竟是用来“成长”、还是用来浪费,又或者是花在与亲朋好友之间相处,我能一览无余。

除了时间有关的部分,LifeLog 还帮我想起来多年以前做过的事情。

之前我让朋友给我推荐电视剧,他给我推荐了《白夜追凶》。

在我看解说视频的时候,我发现好多片段我似乎都看过。

在思源笔记里一搜,结果发现 21 年就看过了。

image.png

甚至,我还能利用 LifeLog 快速导出上周/上个月所完成的工作事项。

随便整理一下,就是工作周报/月报。

为什么我这么喜欢思源笔记?

1)在思源笔记里无压记录

在使用思源笔记以前,我已经用苹果的备忘录写了三年多 LifeLog。

在记录这件事情上,它很方便。

由于我是程序员工作,平时电脑上的备忘录是一直打开的,需要写记录的时候,切换到 备忘录.app、cmd + n 新建一条、写内容。

在手机上,可以在控制中心里,添加一个快速添加备忘录的按钮。需要记录时,拿起手机、下滑控制中心、新建、写内容。

image.png

由于是系统备忘录,有时候需要添加记录的时候,甚至动动嘴就能让 Siri 帮我记下来了。整个过程甚至不需要接触手机。(我经常在早上半梦半醒之间,让 Siri 帮我添加一条 固:睡觉 的记录)

虽然思源笔记不能原模原样的做到上面说的这些事情,但是它有可以实现上述流程的办法。这是我喜欢思源笔记的第一点。

在思源笔记里,你可以创建“日记”。

我将创建日记的快捷键改成了 cmd + N,每次当我需要记录什么内容的时候,切换到思源笔记、 cmd + N、cmd + fn + -> 快速到文档最后的位置、回车、写内容。

整个过程虽然看起来步骤有些多,但是用起来的时候,基本上对我来说没啥感觉。

随着使用的次数增加,我发现这种方式不够“优雅”。得益于思源笔记能够写插件,我在 enhance 插件里,写了一个“一键记事”的功能,能够做到不打开思源,就能拥有原模原样的编写体验。

而在手机端,得益于思源提供了一系列的 api,我自己也写了一个快捷指令,快速插入内容到思源笔记里。

在上面这个视频里,你能看到顶部有一条红色的、“玩”类型的 LifeLog 记录。这也是我在 enhance 插件里实现的 LifeLog 相关功能之一。

这是我喜欢思源笔记的第二点。作为一个全干程序员,我能在思源笔记的基础上扩展出我想要的功能。

至此,我已经能在思源笔记里,快速无压地添加我的 LifeLog 记录。

2)在思源笔记里无压整理

之前我在用备忘录写 LifeLog 时,非常头疼一件事。

虽然在输入端没有压力了。但由于所有的内容都是线性记录的,跟某件事有关的内容,会分散在整个时间线上。

比如看书时的笔记和读后感,在前天的几十条记录里,可能有三四条,今天的几十条记录里,有七八条。

假如我想看这本书有关的所有内容时,备忘录没办法很好的过滤出来。

我知道备忘录有标签功能,并且为了区分内容,我自己也做了特定的标记。

但是如果你有 37,541 条备忘录的时候,你试试看这些好不好用吧。

image.png

作为一个 M2 Pro 用户,我甚至在翻备忘录列表的时候,都能出现卡顿。

在使用思源笔记的时候,虽然该卡还是卡(因为我有几十万个块,上千篇文档),但是思源做了基本的性能优化。

至少在输入时,我几乎没遇到过什么卡顿问题。只有在我设置查询上线为 99999999 、并且搜 LifeLog 这个关键词时,才出现过卡顿问题。

在整理这件事情上,利用思源的规则,我可以用下面的方式传递内容到对应文档。

image.png

在[[测试]]这篇文档的反链面板中,就能看到上面传递的内容。

image.png

只要进入对应的文档,就能查看所有内容了。

甚至利用思源的虚拟引用功能,可以在查看内容时,“被动”想起来之前记录过的主题。也有人利用虚拟引用这个功能看长篇小说《冰与火之歌》的。link


以上内容,就当是系列文的先导了,梳理一下自己的经历和脑子里的想法。

写到这里要长脑子了,下次有空再继续更新了。

最后想说,

1、思源还不够完美。

比如数据库还需要开发各种视图,我比较需要的白板功能也还没有。

不过这都不妨碍我选择思源作为我的第二大脑。

等更新,或者实在忍不了的时候,再自己写一个。

2、思源笔记适合绝大多数人。

OB 的话,不折腾基本上就是个 MD 编辑器。

Logseq 只能写大纲笔记。

AnyType 虽然我很喜欢它的实时同步功能,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又太复杂,甚至连我都不愿意再花时间去学它的概念。况且我现在是全都用思源的伺服模式,所有设备都是实时更新的,实时同步。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19759 引用 • 75595 回帖 • 2 关注
  • LifeLog
    3 引用 • 18 回帖 • 10 关注
  • enhance插件
    6 引用 • 23 回帖 • 3 关注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看得我心头一热,赶紧端上来吧 😋

  • zyu318

    感谢分享,很受启发。我之前尝试过记录时间,发现很难坚持。现在我是把每天的任务计划好,然后用数据库记录每个任务用了多久,也可以增加娱乐这些用来统计。只记录总的时间,不去记录开始和及结束时间。这样更容易记录,但是在日历上展示就不可以了。

    PixPin20240627112418.png

    1 回复
  • pakeh2866

    催更

  • 赶紧端上来吧。

  • 这类方式天然的与人的做事方式很不符合。

    我之前试过爱今天这样的记录世界的 app,要么就是忘记点开始,要么就是忘记点结束。

    后来发现 LifeLog 天然就能分析时间。上一条的结束,就是下一条的开始,简单的用代码做一下计算就能得到结果了。

    但是这种方式,目前我还没想到怎么处理同一时间做多件事的这种情况。基本上都归结为一个大类了。

    1 回复
  • zyu318

    是的,我也发现这个问题了,经常忘记点开始或者结束,就增加了一个补录,输入用了多少时间。

请输入回帖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