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长不看:
- 扫盘建立快照不够高效,占比 10%
- 网络条件拉跨,占比 10-100%(假如你家网速正常就 10%,不正常直接断了,影响算 100% 是没问题吧 )
- 同步有锁,必须交替进行,占比 30%
- web 上传对小文件极不友好,占比 50%
关于一些前置的讨论可以看看 Issue #12246 · siyuan-note/siyuan ,我在这里研究了下 obsidian 的 livesync 插件与思源同步机制的差异,试图搞清楚,为啥都能使用 S3 作为同步中介,livesync 可以做到实时同步,而思源则有明显的卡顿感。
一个反直觉的观点是,思源的快照机制并不慢,至少不是同步慢的最主要问题。以下是测试出来的快照建立时间于同步时间之间的差异:
- 日记编辑 0.75s,未同步
- 主题更新(22 个文件,2m 数据量)0.86s,同步时间 3s
- 安装插件(650 个文件,20m 数据量)3.36s,同步时间 94s
- 删除插件(删除 650 个文件,20mb 数据)0.86s,同步时间 14s
以上都是先建立快照,再进行同步的操作,换而言之,同步的时间已经是去除快照建立的时间了,但是还是可以看出相对于快照操作是很慢的。
因此同步慢的的最大根源就是同步加锁……而已吗?
直到今天之前,我都是这个观点,但我忽然想到,同步加锁只是会影响到另一端同步并下载云端内容的速度,理论上不会影响到我这一端上传的速度,或许还要严格评估一下 web io 对于同步速度的影响。因此我直接在本地搭建了一个 docker minio,新开了一个库作为测试。我同时把我主笔记库的数据复制过来了,总共是 800m 的大小,6500 个文件。
我阅读了 dejavu 的代码,发现它里面有对同时上传文件数的限制。我合理的怀疑这就是问题的根源。于是,我拉到本地,进行修改,将同时上传、下载文件数的限制,也是 NewPoolWithFunc
的 poolSize 全拉高了 10 倍,重新打包思源的 kernel,进行测试。以上所有操作都是基于思源是个开源软件,所有,哎,就是能改着玩!
在我进行修改之前,使用本地的 minio 进行全库上传的耗时是 440s,那么,你觉得我修改后的耗时是多少呢?
还是 436s!
这少掉的 4s,完全可以被认为就是一个误差而已,因此可以说,dejavu 里对同时上传文件大小的限制,根本就不是同步慢的原因。
我尝试绕过思源,直接通过 minio 的 webui 上传,时间相差无几。
接着,我做了另一种尝试,使用 restic 进行备份,然后直接通过 webui 上传。备份同样的内容,思源的同步机制总共生成了 13,062 个文件,259 个文件夹,而 restic 则是 48 个文件,261 个文件夹。
最后,restic 的上传时间为 10s。
在查看日志中发现,minio 的同时上传速度哪怕在本地也只能做到每秒 40 左右的文件。
作为测试,我尝试使用官方的上传机制,这次就更慢了,每秒只能上传 16 个文件。而且甚至因为同时上传等待时间过长,还给我返回了 time out 报错。
因此,问题的根源似乎很清楚了:思源扫盘建立快照当然可以进步,但进步空间不大。改善云端同步协作机制、实现无锁同步,以及改变思源的快照分片机制,才是根本解决方案。
那么,古尔丹,代价是什么呢?
代价就是,从此思源的增量下载能力可能大大减弱,可能你下载一个快照,就得把整个库下载回来,因为现在一个数据分块对应了多个实际的文件,你只能一起下载回来再拆分。
这里,我就不得不感慨,省空间换时间,还是省时间换空间,依然、并且永远,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