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名家论语文教育(一)——古代语文教学论著梳理(先秦)(2024.9.2)(2024.9.9)

核心:梳理发展历史,寻找可用教学言论

一、文教与诗教

1.1 概述

  中国古代的母语教育没有"语文”的说法,但有“诗教”和“文教”之说。“诗教”和"文教”分别指称古代不同阶段的母语教育活动。

  • “诗教”主要指从先秦百家争鸣到唐宋古文运动前这一阶段的母语教育活动。
  • “文教”主要指从唐宋古文运动到清朝末期一千多年的母语教育活动。

  核心:以文化人的伦理性教育思想

“诗教”的核心理念

  “诗教”一词,最早出自《礼记经解》(“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 “诗教”是以孔孟儒学的育人标准,以《诗》的审美趣味,净化美化学习者的品德情操与历练涵养学习者的言语行为的母语教育实践过程。

  • “诗教”的终极目标:修身厉行,涵养“温柔敦厚”的人格

    •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篇》)
      • 学习知识解决真实情境的实际问题,避免高分低能,古时是一种优仕教育,培养综合有节的人才
    • 内容及美学标准:(子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毛诗正义·序》:“夫《诗》者,论功颂德之歌,止僻防邪之训, 虽无为而自发,乃有益於生灵。六情静於中,百物荡於外,情缘物动,物感情迁。若政遇醇和,则欢娱被於朝野,时当惨黩,亦怨剌形於咏歌。作之者所以畅怀舒愤,闻之者足以寒违从正。发诸情性, 谐於律吕,故日‘感天地,动鬼神,莫近《诗》'”。 《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左传》: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自主人格:关系性的个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中和的人格(精神追求)

      • 诗歌触发情感态度,礼进行规范,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 思想性、情感性、音乐性、文采性

        •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观点表述的文字美感和形式修饰
          • 教材标准:文质兼美

            •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 言志:表达道德志向

    缘情:抒发个人情感

    美言:美化语言形式

    “中和”为美

“文教”的核心理念

  “文教”一词出自《尚书·禹贡》:“三百里换文教。”

  • “文教”以唐宋儒学的育人标准,以唐宋古文的审美趣味,净化、美化学习者的品德情操,历练涵养学习者的言语行为的语文教育实践过程。

  • "文教”的终极目标:培养具有忧患意识、旷达个性的文化人格

  • 孔孟儒学:仁与礼&中庸\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礼成为了终极目标)

  • “文教”的标准:切世、简言、造意(“六经之所载,皆人事之切于世者。”--欧阳修 “我所为文,必以道具。"--欧阳修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文从字顺各识职”“唯陈言之务去”“师其意不师其辞”-韩愈 “吾常喜诵常建诗云:‘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欧阳修)

    • 切世:学子学文要为现实生活服务,对国家兴亡负责。

      • 积极乐观的切世态度,家国天下的济世情怀
      • “文简意丰”“文从字顺”“个性表达”的作文传统
    • 简言:学子为文,用语要凝练,寓意要深远。

      • “文简意丰”“文从字顺”“个性表达”的作文传统
    • 造意:学子为文,立意表达要创新,反对模拟和抄袭。

  • 相比于“诗教”:内修变为教师传授

二、先秦名家的教育思想(以《学记》为核心)

  奠基时期,影响深远

2.1 先秦语文教育概况

  • 语文教育渗透于生产劳动和生活
  • 原始状态的言语教育,是语文教育的胚胎--口耳授受
  • 文字的出现以及语言的发展使教育得到质的发展,产生了最初的语文教育。--以书本为主的教育奴隶社会:“学在官府”;通才教育(六艺);重乐教封建社会:“"学在四夷”;化民成俗(教化);重诗教

2.2 先秦语文教育内容

  • 综合性:

    • 语文教育包含着经学、史学、哲学、文学、文字学、伦理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多方面内容。
    • 训练内容包括听、说、读、写、书(法)等。
  • 丰富性:

    • 先秦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宗教、思想教育紧密关联。语文内容与原始社会的宗教祭祀、原始艺术、原始记事和伦理道德观念的教育扭结在一起,如原始人群在生产劳动、生活中口头创作出来的神话故事,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的内容。
    • 春秋战国,教育内容基本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也有专门的识字教学,包括了历史散文,如《国语》《左传》《战国策》等,哲理散文,如诸子散文等。
  • 不同学派的教学原则与方法:基本与当下所总结的个派思想内容一脉相承

2.3 先秦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 启发式

    • 创始人是孔子。强调教师的启发,要点是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把握启发的时机。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对此模式最好的描述。
  • 实践发现式

    • 墨家重客观,贵实践。认为学习者是活动和发现的主体,学习者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才是真实有用的;强调教学活动要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主张在“做”中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者在亲身实践中手脑并用,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
  • 自然无为式

    • 创始人是道家老子。其模式主要采用自由的方式,让学习者完全处于教育的主体和中心地位,独立、主动地学与发展,自我完善。

  孔子——先秦名家论教育老子——关于教育功能孟子——关于教育目的庄子——关于教育内容\关于教学模式荀子——关于教育原则(方法)墨子——关于教学对象及教师

任务

  1. 浏览先秦诸子百家的教育论述,你认为先秦各种教育思想有什么共同的内容?对现在的语文教育有什么启发?
  2. 你对哪一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最感兴趣?为什么?
  3. 《学记》小组研读活动:1.选派导读员带领大家熟读《学记》全文;2.解读《学记》中的教育思想:3.当代启示:由《学记》引发的教育思考(反思)。

2.4 孔子、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选读

孔子的教育思想

  • 核心是“仁”。认为“仁”与“圣”是教育的最高理想,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明道求仁”。

  • (一)教育的功能、目的:培养“士”,“士”的标准是“君子”。

  • (二)教学的科目、内容:

      1. 教育科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 基本教材:“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1. 教学内容:“四教”(文、行、忠、信);“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 (三)教学原则、方法

    • 因材施教;学而知之,知智统一:学思并重,学思结合;启发诱导;学而时习,知行统一
  • 教育可以提升百姓素养,是治国的必要手段(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贡问政。子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日:“去兵。”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日:“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适卫,冉有仆。子日:“庶矣哉!”冉有日:“既庶矣,又何加焉?”日:“富之。”日:“既富矣,又何加寿?”日:“教之。")
  • 教育对个体发展有重要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因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天赋予人的自然特性就是本性,遵循这种本性行事发展就是道,克制自己,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于众就是教。)
  • (四)教育目的

    • 优仕教育

      • 当今是一种文化立场和母语教育
      • 终身学习
      • 实用主义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 文学教育——全人教育——立德树人
  • (五)教育原则与方法

      1. 因材施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公西华日:“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日:“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德行:颜渊、闵子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 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1. 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1. 学思并重,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 学而时习,知行统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日,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1. 学以致用(-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 (六)孔子学习态度

    • 不耻下问(子日:“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 主动学习(子日:“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 (七)教学方式

    • 兴、观、体、怨

      • 创设情景——联想想象——表达力培养(赋比兴手法——进入文本情境 自创情景表达——文本形象,作者对话)

      • 观察体认——体会文本主旨——观察力、思辨力、认识力;和而不流(自我原则的建构)

        • 观世:对于世态人情的考察
        • 观志:透过世态人情,观察作者心态(孔乙己:主角的命运和其他次要人物的关系,解读视角的倒置,周边关系的探寻(看客文化的影响) 孙福源:凉薄的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 群体交流(独学而无友,孤陋则寡闻 “群居相切磋”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中庸·第十章》))——合作能力

      • 得体表达——中和表达(“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日温柔敦厚,诗教也。”(孔颖达《礼记正义》) “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诗可以怨,就是说表达的哀乐之情要适中,表达的方式也要适中,要合于“中和”的要求。)

孟子论教育

  • (一)教育功能

    •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孟子认为,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教育是“行仁政”、“得民心“的重要手段。(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二)教育环境

    • 孟子主张教育应注重心性修养,也不可忽视外在环境之感染作用。(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 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能有生者也。)
  • (三)教育目的

    • 明人伦
    • 育君子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平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熟读成诵#

  • (四)教育内容

    • 在“五伦”之中,孟子特别重视父子、兄弟(长幼)--孝、梯这两种关系,并以“孝悌”为中心,建立了一个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一仁、义、礼、智、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 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孟子·离娄章句上》))
  • 教育原则与方法:循序渐进和“深造自得”等

  • 教育对象的培养目标:“大丈夫”

  • 为师之道:甘为人师,乐育英才

孟子论学习方法

  1. 深造自得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章句下》)

  • “深造”:就是要依循正确的治学方法,深入到学问的里面去,抓住其本质,把握其规律。——获得高深的造诣
  • “自得”:就是自己能够融会贯通,领悟于心。——为己之学
  • “左右逢源”:就是源出其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学问达到了“自得”的境界,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章句下》)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章句上》) 。

解说《诗》的人,不因为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因为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要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揣测作者的本意--这样就可以得之。
  1. 盈科而进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章句上》)

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孟子·离娄章句下》)

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公孙丑上》)

  • 循序渐进
  1. 持之以恒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牣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1. 专心致志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

  1. 博约结合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广博的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在于融会贯通后返归到简约去。博学详说是为了深入浅出,博学详说是手段,归于简约目的。言语浅近而意旨深远,是善言。操守简约而影响广大,是善道。大道至简: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论教师教学

  • (1)以育人为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三乐也。

  • (2)注重自我修炼,示范教育

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 (3)教学要有方法依据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 教育多术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
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朱熹注:“时雨,及时之雨也。草木之生,播种封植,人力已至而未能自化,所少者,雨露之滋耳。及此时而雨之,则其化速矣。教人之妙,亦犹是也,若孔子之于颜、曾是已。财与材同。此各因其所长而教之者也。成德,如孔子之于冉、闵。达财,如孔子之于由、赐。就所问而答之,若孔、孟之于樊迟、万章也。

  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三乐也。#熟读成诵#

荀子的教育思想

  • (一)教育功能

    • 教育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立大学,设庠序,修六礼,明七教(《礼记·王制》:“司徒修六礼,明七教,齐八政。” “六礼”:冠、婚、丧、祭、乡、相见 “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 “八政”:食、货、祀、司空、司徒、司寇、宾、师。),所以道之也。《诗》日:“饮之食之,教之诲之。”王事具矣。

      • 不教诲,不调一,则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教诲之,调一之,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

        • 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
    •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 性恶论:

        •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 “化性起伪”的作用“:

        • 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荀子·儒效》)

        •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荀子·性恶》)

        •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之使然也。(《荀子·劝学》)

      • “移质”的作用:

        • 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荀子·王制》)

        • 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制》)

  • (二)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 教育目的:培养具有儒家学识品格的、能够治国理政的士、君子、圣人。

      • 学恶乎始?恶乎终?日: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劝学》)

      • 故学者以圣王为师,案以圣王之制为法;法其法,以求其统类,以务象效其人。向是而务,士也;类是而几,君子也;知之,圣人也。(《荀子·解蔽》)

      • 向往这种圣王之道而努力追求的,就是士人;效法这种圣王之道而接近它的,就是君子;通晓这种圣王之道的,就是圣人。
    • 教育内容:“六经”

      • “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兮,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也。《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荀子·劝学》)

  • (三)教育原则和方法

    • (1)积渐有恒

      • 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

      • 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

      • “学不可以已。”“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2)知行结合(做中学,情境创设,主观的情感体验式学习,达到理解自得的状态 )

      •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 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 (3)善假于物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4)虚壹而静(“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 “壹”: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 “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 “虚壹而静”:学习专心致志无杂念,达到虚心、专心与静心的境界。)

      • 行衙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 (5)解蔽救偏、兼陈中衡

        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是故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也。(各种事物都排列起来,在心中确立一个衡量的标准加以权衡。 这样,众多不同的方面就不会相互蒙蔽,以致扰乱事物本身的条理。)

  • (四)教师

    • (1)教师的地位

      • 礼有三本: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 (2) 教师的作用

      • “化性起伪”: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

      • “正礼”: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

    • (3)师生关系

      • 学必从师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4)为师的标准

      • 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年龄和经验阅历)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熟读成诵#

  ‍

  ‍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