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探讨:标签修改成双链形式的可行性探讨

最近用了一段时间的 Logseq,发现两种双链的样式会更加的高效和好用,Logseq 把 # 和 [[ ]] 都统一为双链的形式在写作和 Daily Note 流程中相比思源更容易

思源笔记中的标签更像 Obsidian 的标记。若改成双链形式,会创建新文件。考虑到目前点击标签会进入搜索界面,要同时兼容这两种形式,添加一个 Ctrl+ 左键创建的方式,而单击仍为搜索界面,是我目前的想到的方案,欢迎各位大佬探讨

把标签修改成双链形式

单选 公开 永不结束 30 票
同意修改
80% 24 票
不同意修改
20% 6 票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4870 引用 • 102340 回帖
  • Q&A

    提问之前请先看《提问的智慧》,好的问题比好的答案更有价值。

    9441 引用 • 42995 回帖 • 108 关注

相关帖子

优质回帖
  • lzuwujx 2 赞同

    赞同。我也是这样用的,思源的标签我只是用来临时做记号,而需要反链、与其他笔记串联的都用双链[[]]。

    所以,标签可以用得很随意,比如一篇文章需要提醒自己再读一遍,我可能打上标签比如"#读第 3 遍”。这样的标签独立于知识空间之外,可以即用即弃,很方便。

  • Floria233 1 赞同

    能做出来就真太好了。

    现在思源的标签,类似于一种集合索引,而思源本身索引太强,一般感觉用不上标签。

    如果能够将标签改成双链,这用法就有点类似于 obsidian 的“空链”,区别于思源现在的“实体链”,可以利用双链式标签,在全库这个最高维度索引,就算关闭掉某些笔记本也不必担心无法被索引到了。

    不过相较于“功能”的实现,我个人更在乎的的是,现在思源自带的原生反链面板, 并不像 logeseq 放置在编辑器下方,而是放置在侧边栏

    这个问题就是:

    1. 点击文档,必然引起侧边反链面板的频繁切换,这个动静太大了,而且人的眼球也会被迫由上下运动变成左右运动,有点干扰注意力(所以我不是集中查看,一般都不开反链面板)
    2. 从直观性而言,放左边感觉也不如放下面直观。
    3. 更不必说,并不是每个文档都带反链,这时候要么始终长期开着反链面板占位置(因为反链面板的内容很详细啊,要开就必须是一整个侧边,我个人感觉没法和其他的并列),要么频繁用快捷键开启反链面板(麻烦)

    如果是用插件大佬开发的反链,不知为何,总觉得界面设计都相当繁琐(不咋好看)

    so,这个面板如果没有改动,再加上现在索引面板不能高度支持(友好度适配)的话,将标签改为双链这个行为,意义感大于实质作用。

    翻译一下:

    这个反链面板放在左边,就是一言难尽啊,仅有个开发的功能性,没有特别的实用性(其实总体来说,这个已经更新过好几次了,最开始更是摆设)。这玩意儿好像只是为了表明自己有这么个功能而被开发出来,这玩意儿作为“双链”的两大根基之一,现在完全是被浮窗给碾压。(当然浮窗好用这个必须夸)

  • lzuwujx 1 赞同

    我用过很长一段时间的 logseq。我现在用思源也在借鉴 logseq 的模式,主要用[[]]双链进行关联,很少用思源的标签#,只把标签#当作临时的标记使用(比如#TODO、#待清理等)。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zxhd86 via Android

    我觉得你期望的并不是输入#之后在一堆弹出来的标签里挑选的感觉,你需要的是#关键词#然后就不用再选的感觉。

    前者跟当前的双链我看不出区别,后者是不能实现的东西。

    1 回复
  • 其他回帖
  • YRJ0422

    前者的#和[[ ]]确实一样,只是样式和语法不同,但其使用场景完全不同。具体需求如 @JeffreyChen 在 Issue 中所说。至于后面提到的方案,Z 大说不能实现,那就只能另寻他法了。

    具体的使用场景如下

    Clip20241019001017.jpg

    而且这个 #生病 跟[[ ]] 还不太一样他是可以汇总到标签里的
    Clip20241019001124.jpg

    1 回复
    1 操作
    YRJ0422 在 2024-10-19 00:12:12 更新了该回帖
  • lzuwujx via Android

    感觉这些可以用双链[[]]页面实现,就像 logseq 中标签#和双链[[]]几乎等同。只不过 logseq 中打标签时创建的页面被统一放在 pages 中管理,体验上比较无感。

    所以我想,如果思源要把标签#改造为双链形式的话,就把#标签页面做成系统自动管理的页面,从而与[[]]页面区分,并且#标签页面和[[]]页面可以互相转化。

    1 回复
  • Floria233 1 赞同

    能做出来就真太好了。

    现在思源的标签,类似于一种集合索引,而思源本身索引太强,一般感觉用不上标签。

    如果能够将标签改成双链,这用法就有点类似于 obsidian 的“空链”,区别于思源现在的“实体链”,可以利用双链式标签,在全库这个最高维度索引,就算关闭掉某些笔记本也不必担心无法被索引到了。

    不过相较于“功能”的实现,我个人更在乎的的是,现在思源自带的原生反链面板, 并不像 logeseq 放置在编辑器下方,而是放置在侧边栏

    这个问题就是:

    1. 点击文档,必然引起侧边反链面板的频繁切换,这个动静太大了,而且人的眼球也会被迫由上下运动变成左右运动,有点干扰注意力(所以我不是集中查看,一般都不开反链面板)
    2. 从直观性而言,放左边感觉也不如放下面直观。
    3. 更不必说,并不是每个文档都带反链,这时候要么始终长期开着反链面板占位置(因为反链面板的内容很详细啊,要开就必须是一整个侧边,我个人感觉没法和其他的并列),要么频繁用快捷键开启反链面板(麻烦)

    如果是用插件大佬开发的反链,不知为何,总觉得界面设计都相当繁琐(不咋好看)

    so,这个面板如果没有改动,再加上现在索引面板不能高度支持(友好度适配)的话,将标签改为双链这个行为,意义感大于实质作用。

    翻译一下:

    这个反链面板放在左边,就是一言难尽啊,仅有个开发的功能性,没有特别的实用性(其实总体来说,这个已经更新过好几次了,最开始更是摆设)。这玩意儿好像只是为了表明自己有这么个功能而被开发出来,这玩意儿作为“双链”的两大根基之一,现在完全是被浮窗给碾压。(当然浮窗好用这个必须夸)

    1 回复
    1 操作
    Floria233 在 2024-10-19 00:27:10 更新了该回帖
  • 查看全部回帖

推荐标签 标签

  • CongSec

    本标签主要用于分享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学习笔记

    1 引用 • 1 回帖 • 25 关注
  • JavaScript

    JavaScript 一种动态类型、弱类型、基于原型的直译式脚本语言,内置支持类型。它的解释器被称为 JavaScript 引擎,为浏览器的一部分,广泛用于客户端的脚本语言,最早是在 HTML 网页上使用,用来给 HTML 网页增加动态功能。

    729 引用 • 1278 回帖
  • 倾城之链
    23 引用 • 66 回帖 • 160 关注
  • 反馈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makers and users.

    126 引用 • 929 回帖 • 270 关注
  • 小薇

    小薇是一个用 Java 写的 QQ 聊天机器人 Web 服务,可以用于社群互动。

    由于 Smart QQ 从 2019 年 1 月 1 日起停止服务,所以该项目也已经停止维护了!

    34 引用 • 467 回帖 • 758 关注
  • Kubernetes

    Kubernetes 是 Google 开源的一个容器编排引擎,它支持自动化部署、大规模可伸缩、应用容器化管理。

    116 引用 • 54 回帖 • 2 关注
  • Gzip

    gzip (GNU zip)是 GNU 自由软件的文件压缩程序。我们在 Linux 中经常会用到后缀为 .gz 的文件,它们就是 Gzip 格式的。现今已经成为互联网上使用非常普遍的一种数据压缩格式,或者说一种文件格式。

    9 引用 • 12 回帖 • 169 关注
  • 印象笔记
    3 引用 • 16 回帖
  • InfluxDB

    InfluxDB 是一个开源的没有外部依赖的时间序列数据库。适用于记录度量,事件及实时分析。

    2 引用 • 87 关注
  • MongoDB

    MongoDB(来自于英文单词“Humongous”,中文含义为“庞大”)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由 C++ 语言编写。旨在为应用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数据存储解决方案。MongoDB 是一个介于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之间的产品,是非关系数据库当中功能最丰富,最像关系数据库的。它支持的数据结构非常松散,是类似 JSON 的 BSON 格式,因此可以存储比较复杂的数据类型。

    90 引用 • 59 回帖 • 6 关注
  • Solidity

    Solidity 是一种智能合约高级语言,运行在 [以太坊] 虚拟机(EVM)之上。它的语法接近于 JavaScript,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语言。

    3 引用 • 18 回帖 • 432 关注
  • SQLite

    SQLite 是一个进程内的库,实现了自给自足的、无服务器的、零配置的、事务性的 SQL 数据库引擎。SQLite 是全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引擎。

    5 引用 • 7 回帖
  • Bootstrap

    Bootstrap 是 Twitter 推出的一个用于前端开发的开源工具包。它由 Twitter 的设计师 Mark Otto 和 Jacob Thornton 合作开发,是一个 CSS / HTML 框架。

    18 引用 • 33 回帖 • 653 关注
  • 以太坊

    以太坊(Ethereum)并不是一个机构,而是一款能够在区块链上实现智能合约、开源的底层系统。以太坊是一个平台和一种编程语言 Solidity,使开发人员能够建立和发布下一代去中心化应用。 以太坊可以用来编程、分散、担保和交易任何事物:投票、域名、金融交易所、众筹、公司管理、合同和知识产权等等。

    34 引用 • 367 回帖 • 1 关注
  • wolai

    我来 wolai:不仅仅是未来的云端笔记!

    2 引用 • 14 回帖 • 1 关注
  • Chrome

    Chrome 又称 Google 浏览器,是一个由谷歌公司开发的网页浏览器。该浏览器是基于其他开源软件所编写,包括 WebKit,目标是提升稳定性、速度和安全性,并创造出简单且有效率的使用者界面。

    62 引用 • 289 回帖
  • RIP

    愿逝者安息!

    8 引用 • 92 回帖 • 393 关注
  • 996
    13 引用 • 200 回帖 • 6 关注
  • Netty

    Netty 是一个基于 NIO 的客户端-服务器编程框架,使用 Netty 可以让你快速、简单地开发出一个可维护、高性能的网络应用,例如实现了某种协议的客户、服务端应用。

    49 引用 • 33 回帖 • 34 关注
  • 微服务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模式,它提倡将单一应用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服务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每个服务运行在独立的进程中。服务于服务之间才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互相沟通。每个服务都围绕着具体业务构建,能够被独立的部署。

    96 引用 • 155 回帖
  • SSL

    SSL(Secure Sockets Layer 安全套接层),及其继任者传输层安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是为网络通信提供安全及数据完整性的一种安全协议。TLS 与 SSL 在传输层对网络连接进行加密。

    70 引用 • 193 回帖 • 415 关注
  • 微软

    微软是一家美国跨国科技公司,也是世界 PC 软件开发的先导,由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创办于 1975 年,公司总部设立在华盛顿州的雷德蒙德(Redmond,邻近西雅图)。以研发、制造、授权和提供广泛的电脑软件服务业务为主。

    8 引用 • 44 回帖
  • Swagger

    Swagger 是一款非常流行的 API 开发工具,它遵循 OpenAPI Specification(这是一种通用的、和编程语言无关的 API 描述规范)。Swagger 贯穿整个 API 生命周期,如 API 的设计、编写文档、测试和部署。

    26 引用 • 35 回帖 • 3 关注
  • 叶归
    5 引用 • 16 回帖 • 11 关注
  • TextBundle

    TextBundle 文件格式旨在应用程序之间交换 Markdown 或 Fountain 之类的纯文本文件时,提供更无缝的用户体验。

    1 引用 • 2 回帖 • 80 关注
  • TGIF

    Thank God It's Friday! 感谢老天,总算到星期五啦!

    289 引用 • 4492 回帖 • 653 关注
  • SEO

    发布对别人有帮助的原创内容是最好的 SEO 方式。

    35 引用 • 200 回帖 • 20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