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软件不需要 DeepSeek

豆包 1

  最近,打开各种笔记软件,铺天盖地都是 AI 智能功能的宣传。什么“AI 写作助手”、“智能总结”、“DeepSeek 同款模型加持”,仿佛不用上 AI,你的笔记就落后了一个时代。

  但等等,我们真的需要一个“DeepSeek”级别的笔记软件吗? 或者说,我们真的需要在笔记软件里“DeepSeek”吗?


  1. 我们谈论笔记软件,究竟在谈论什么?

  深夜伏案工作时,你是希望灵感乍现时能立刻记录下来,还是花费 5 分钟让 AI 帮你生成一段?

  撰写卡片笔记时,你是让 AI 先帮“深度分析知识图谱”,还是提炼出能转化行动的关键信息?

  我们似乎陷入了一种误区:功能越多,效率越高。于是,笔记软件开始竞逐“智能标签”、“AI 写作”、“知识图谱”,甚至能预测用户明天的会议主题。然而,当 80% 的功能从未被开启,当搜索框需要学习特定语法才能使用——我们是否正在以科技之名,制造一场效率幻觉


  2. 那些被遗忘的“基本功”

  我认为笔记软件最重要的三项基本功是:快速输入、多端同步、全文检索


  3. 先问问自己:你用笔记软件,是为了什么?

  绝大多数人使用笔记软件,是为了解决这几个核心需求:

  • 快速捕捉灵感: 随时随地记录想法,不让灵感溜走。
  • 整理知识体系: 对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库。
  • 高效检索回顾: 需要时能迅速找到过去的笔记内容。

  这些需求,说到底,都是围绕着 运用 二字。 我们需要的是更方便地记录、更有效地行动、更高效地查找。


  那么,DeepSeek 这类 AI,能直接提升笔记效率吗? 答案可能没那么乐观。

  诚然,AI 在某些方面能提供帮助,比如:

  • AI 写作助手: 可以帮你润色文字,甚至生成一些框架。
  • 智能总结: 可以快速概括长篇笔记的内容。

  但问题在于:

  1. AI 本质在于辅助: AI 的本意是辅助我们更好地使用笔记软件,但目前的趋势是,AI 功能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重”。 为了用好这些 AI,用户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去学习各种指令和技巧,原本应该作为辅助的 AI,反而变成了用户学习和使用的负担,甚至喧宾夺主,掩盖了笔记软件本身的核心价值。

  2. 打断思考流程: 使用 AI 功能往往需要切换模式,等待分析,这很容易打断流畅的思考过程。 原本一气呵成的记录,可能被 AI 的“智能”打断。

  3. 结果并非完美: AI 的理解能力始终有限,生成的文字和总结,往往需要人工二次校对和修改,反而增加了工作量。

  更重要的是,我们常常忽略了笔记软件最核心的价值: “用”起来顺手。

  那些真正高效的笔记使用者,他们更看重的是:快速输入、多端同步、全文检索

  • 快速输入: 打开软件就能立刻开始记录,不浪费一秒钟。
  • 多端同步: 随时可调用,随时随地都能访问和编辑笔记。
  • 全文检索: 能快速精准地找到需要的笔记,而不是依赖 AI 的“智能推荐”。

  与其追求“DeepSeek”这种看似高大上的概念,不如回归笔记的初心,关注那些真正能提升效率的基础功能。

  选择笔记软件,不妨试试“减法思维”:

  • 砍掉不常用的花哨功能。
  • 简化操作流程,追求极致效率。
  • 选择稳定可靠,用起来安心的工具。

  记住,工具的价值在于服务于人,而不是反过来让人适应工具。 对于笔记软件来说,好用、顺手、高效,远比“DeepSeek”更重要。

  与其把时间花在研究 AI 提示词上,不如花时间思考:

  • 如何建立更适合自己的笔记工作流程?
  • 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笔记提高产出?

  这才是笔记的真正价值所在,也是我们选择笔记软件时应该关注的重点。

  所以,你的笔记软件,真的需要 DeepSeek 吗? 或许,你需要的只是一个更简单、更纯粹、更高效的笔记工具。当然我说的不是 flomo,虽然它是我认为的快速记录佼佼者,但仅仅是快速记录一方面而已。


  结语

  笔记软件的战场,不在于功能的竞赛,而在于对人性需求的深刻洞察。当我们不再追求 DeepSeek 式的“深度”,或许才能触达效率的“深度”。Action is Power,笔记的尽头是行动。

  ‍

 1. 本文由 AI 生成,写的很烂。就想表达一些观点。

  1. 标题故意这么起的,为了吸引大家进来的。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4922 引用 • 102646 回帖
4 操作
pakeh2866 在 2025-02-08 17:25:35 更新了该帖
pakeh2866 在 2025-02-08 17:20:04 更新了该帖
pakeh2866 在 2025-02-08 17:19:09 更新了该帖
pakeh2866 在 2025-02-08 17:09:38 更新了该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FACAI8

    国内研发的 AI

  • 其他回帖
  • veryzhh 1 赞同

    我持保留意见。

    我同样坚信,笔记应该用“自己的话”去写。但并不等于,这样就应该全盘否定将 AI 应用到笔记流中的积极意义。

    虽然说“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是笔记领域的一个底层逻辑,但现在就下结论—— AI 对笔记是减益的,还是过于武断和保守了。怎么就确定 AI 对于笔记是“无必要”的呢?

    在全民 AI 大跃进的时代,我们不应该“抱残守缺”,固守“纯人类思考”的一亩三分地,而是应该积极探索如何让 AI 应用,对笔记流产生正向收益,最起码能提升效率。不然,很快就会落伍了。

    以上手机端纯手打,可不是 Deepseek-R1 的魔音灌输哦!😋

  • HeliX2e 2 1 赞同

    就拿文中的“快速捕捉灵感”来说,这确实是做笔记的核心目的之一,但很多时候灵感只是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要想把这句话表述清楚以至于能够作为写作素材,仅靠自己贫瘠的词汇量去加工将会面临相当大的阻力,而 AI 能够帮助你把一个词扩写成一段富有逻辑且通顺的话,你只需要去阅读、去评判,而不需要从头去创造。

    文章却并没有强调这一点,而是在 AI 的作用呼之欲出的地方,转而去批判 AI 的臃肿,前后逻辑出现了很大的断层。

    1 回复
  • i1356

    目前虎鲸可以

  • 查看全部回帖

推荐标签 标签

  • Tomcat

    Tomcat 最早是由 Sun Microsystems 开发的一个 Servlet 容器,在 1999 年被捐献给 ASF(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隶属于 Jakarta 项目,现在已经独立为一个顶级项目。Tomcat 主要实现了 JavaEE 中的 Servlet、JSP 规范,同时也提供 HTTP 服务,是市场上非常流行的 Java Web 容器。

    162 引用 • 529 回帖 • 4 关注
  • Access
    1 引用 • 3 回帖 • 3 关注
  • Docker

    Docker 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操作系统上。容器完全使用沙箱机制,几乎没有性能开销,可以很容易地在机器和数据中心中运行。

    494 引用 • 928 回帖
  • 创业

    你比 99% 的人都优秀么?

    82 引用 • 1395 回帖
  • B3log

    B3log 是一个开源组织,名字来源于“Bulletin Board Blog”缩写,目标是将独立博客与论坛结合,形成一种新的网络社区体验,详细请看 B3log 构思。目前 B3log 已经开源了多款产品:SymSoloVditor思源笔记

    1063 引用 • 3455 回帖 • 164 关注
  • gRpc
    11 引用 • 9 回帖 • 92 关注
  • OAuth

    OAuth 协议为用户资源的授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开放而又简易的标准。与以往的授权方式不同之处是 oAuth 的授权不会使第三方触及到用户的帐号信息(如用户名与密码),即第三方无需使用用户的用户名与密码就可以申请获得该用户资源的授权,因此 oAuth 是安全的。oAuth 是 Open Authorization 的简写。

    36 引用 • 103 回帖 • 28 关注
  • FFmpeg

    FFmpeg 是一套可以用来记录、转换数字音频、视频,并能将其转化为流的开源计算机程序。

    23 引用 • 32 回帖 • 2 关注
  • Gzip

    gzip (GNU zip)是 GNU 自由软件的文件压缩程序。我们在 Linux 中经常会用到后缀为 .gz 的文件,它们就是 Gzip 格式的。现今已经成为互联网上使用非常普遍的一种数据压缩格式,或者说一种文件格式。

    9 引用 • 12 回帖 • 168 关注
  • 工具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97 引用 • 755 回帖
  • 一些有用的避坑指南。

    69 引用 • 93 回帖
  • IBM

    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或万国商业机器公司,简称 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总公司在纽约州阿蒙克市。1911 年托马斯·沃森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全球雇员 30 多万人,业务遍及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17 引用 • 53 回帖 • 147 关注
  • Redis

    Redis 是一个开源的使用 ANSI C 语言编写、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亦可持久化的日志型、Key-Value 数据库,并提供多种语言的 API。从 2010 年 3 月 15 日起,Redis 的开发工作由 VMware 主持。从 2013 年 5 月开始,Redis 的开发由 Pivotal 赞助。

    286 引用 • 248 回帖 • 13 关注
  • 心情

    心是产生任何想法的源泉,心本体会陷入到对自己本体不能理解的状态中,因为心能产生任何想法,不能分出对错,不能分出自己。

    59 引用 • 369 回帖
  • JWT

    JWT(JSON Web Token)是一种用于双方之间传递信息的简洁的、安全的表述性声明规范。JWT 作为一个开放的标准(RFC 7519),定义了一种简洁的,自包含的方法用于通信双方之间以 JSON 的形式安全的传递信息。

    20 引用 • 15 回帖 • 19 关注
  • CongSec

    本标签主要用于分享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学习笔记

    1 引用 • 1 回帖 • 26 关注
  • PHP

    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是一种开源脚本语言。语法吸收了 C 语言、 Java 和 Perl 的特点,主要适用于 Web 开发领域,据说是世界上最好的编程语言。

    179 引用 • 408 回帖 • 485 关注
  • 单点登录

    单点登录(Single Sign On)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企业业务整合的解决方案之一。SSO 的定义是在多个应用系统中,用户只需要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所有相互信任的应用系统。

    9 引用 • 25 回帖 • 6 关注
  • 职场

    找到自己的位置,萌新烦恼少。

    127 引用 • 1708 回帖
  • RYMCU

    RYMCU 致力于打造一个即严谨又活泼、专业又不失有趣,为数百万人服务的开源嵌入式知识学习交流平台。

    4 引用 • 6 回帖 • 53 关注
  • SQLite

    SQLite 是一个进程内的库,实现了自给自足的、无服务器的、零配置的、事务性的 SQL 数据库引擎。SQLite 是全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引擎。

    5 引用 • 7 回帖
  • 负能量

    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然后就去睡觉了....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轻松 (° ー °〃)

    89 引用 • 1243 回帖 • 414 关注
  • OneNote
    1 引用 • 3 回帖 • 1 关注
  • 酷鸟浏览器

    安全 · 稳定 · 快速
    为跨境从业人员提供专业的跨境浏览器

    3 引用 • 59 回帖 • 47 关注
  • JRebel

    JRebel 是一款 Java 虚拟机插件,它使得 Java 程序员能在不进行重部署的情况下,即时看到代码的改变对一个应用程序带来的影响。

    26 引用 • 78 回帖 • 677 关注
  • danl
    165 关注
  • CAP

    CAP 指的是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 Consistency(一致性)、 Availability(可用性)、Partition tolerance(分区容错性),三者不可兼得。

    12 引用 • 5 回帖 • 640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