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软件不需要 DeepSeek

本贴最后更新于 24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物是人非

豆包 1

  最近,打开各种笔记软件,铺天盖地都是 AI 智能功能的宣传。什么“AI 写作助手”、“智能总结”、“DeepSeek 同款模型加持”,仿佛不用上 AI,你的笔记就落后了一个时代。

  但等等,我们真的需要一个“DeepSeek”级别的笔记软件吗? 或者说,我们真的需要在笔记软件里“DeepSeek”吗?


  1. 我们谈论笔记软件,究竟在谈论什么?

  深夜伏案工作时,你是希望灵感乍现时能立刻记录下来,还是花费 5 分钟让 AI 帮你生成一段?

  撰写卡片笔记时,你是让 AI 先帮“深度分析知识图谱”,还是提炼出能转化行动的关键信息?

  我们似乎陷入了一种误区:功能越多,效率越高。于是,笔记软件开始竞逐“智能标签”、“AI 写作”、“知识图谱”,甚至能预测用户明天的会议主题。然而,当 80% 的功能从未被开启,当搜索框需要学习特定语法才能使用——我们是否正在以科技之名,制造一场效率幻觉


  2. 那些被遗忘的“基本功”

  我认为笔记软件最重要的三项基本功是:快速输入、多端同步、全文检索


  3. 先问问自己:你用笔记软件,是为了什么?

  绝大多数人使用笔记软件,是为了解决这几个核心需求:

  • 快速捕捉灵感: 随时随地记录想法,不让灵感溜走。
  • 整理知识体系: 对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库。
  • 高效检索回顾: 需要时能迅速找到过去的笔记内容。

  这些需求,说到底,都是围绕着 运用 二字。 我们需要的是更方便地记录、更有效地行动、更高效地查找。


  那么,DeepSeek 这类 AI,能直接提升笔记效率吗? 答案可能没那么乐观。

  诚然,AI 在某些方面能提供帮助,比如:

  • AI 写作助手: 可以帮你润色文字,甚至生成一些框架。
  • 智能总结: 可以快速概括长篇笔记的内容。

  但问题在于:

  1. AI 本质在于辅助: AI 的本意是辅助我们更好地使用笔记软件,但目前的趋势是,AI 功能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重”。 为了用好这些 AI,用户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去学习各种指令和技巧,原本应该作为辅助的 AI,反而变成了用户学习和使用的负担,甚至喧宾夺主,掩盖了笔记软件本身的核心价值。

  2. 打断思考流程: 使用 AI 功能往往需要切换模式,等待分析,这很容易打断流畅的思考过程。 原本一气呵成的记录,可能被 AI 的“智能”打断。

  3. 结果并非完美: AI 的理解能力始终有限,生成的文字和总结,往往需要人工二次校对和修改,反而增加了工作量。

  更重要的是,我们常常忽略了笔记软件最核心的价值: “用”起来顺手。

  那些真正高效的笔记使用者,他们更看重的是:快速输入、多端同步、全文检索

  • 快速输入: 打开软件就能立刻开始记录,不浪费一秒钟。
  • 多端同步: 随时可调用,随时随地都能访问和编辑笔记。
  • 全文检索: 能快速精准地找到需要的笔记,而不是依赖 AI 的“智能推荐”。

  与其追求“DeepSeek”这种看似高大上的概念,不如回归笔记的初心,关注那些真正能提升效率的基础功能。

  选择笔记软件,不妨试试“减法思维”:

  • 砍掉不常用的花哨功能。
  • 简化操作流程,追求极致效率。
  • 选择稳定可靠,用起来安心的工具。

  记住,工具的价值在于服务于人,而不是反过来让人适应工具。 对于笔记软件来说,好用、顺手、高效,远比“DeepSeek”更重要。

  与其把时间花在研究 AI 提示词上,不如花时间思考:

  • 如何建立更适合自己的笔记工作流程?
  • 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笔记提高产出?

  这才是笔记的真正价值所在,也是我们选择笔记软件时应该关注的重点。

  所以,你的笔记软件,真的需要 DeepSeek 吗? 或许,你需要的只是一个更简单、更纯粹、更高效的笔记工具。当然我说的不是 flomo,虽然它是我认为的快速记录佼佼者,但仅仅是快速记录一方面而已。


  结语

  笔记软件的战场,不在于功能的竞赛,而在于对人性需求的深刻洞察。当我们不再追求 DeepSeek 式的“深度”,或许才能触达效率的“深度”。Action is Power,笔记的尽头是行动。

  ‍

 1. 本文由 AI 生成,写的很烂。就想表达一些观点。

  1. 标题故意这么起的,为了吸引大家进来的。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7479 引用 • 115057 回帖
4 操作
pakeh2866 在 2025-02-08 17:25:35 更新了该帖
pakeh2866 在 2025-02-08 17:20:04 更新了该帖
pakeh2866 在 2025-02-08 17:19:09 更新了该帖
pakeh2866 在 2025-02-08 17:09:38 更新了该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ddwewe

    赞同

  • 现在读这种总分总还分点的文章总感觉是 AI 生成的

    1 回复
  • jolly90s 1 赞同

    本文由 DeepSeek 生成trollface

  • pakeh2866

    AI 不会骂 flomo,哈哈哈

  • Gartner 的《2023 年数字化工作趋势报告》

    这个报告在哪里找?

  • baicai12138

    非常赞同。想用 AI 生成,随随便便起个标题几分钟,一篇排版优秀,段落清晰的文章就出来了。但是有什么用呢?笔记记录的是自己思考的过程,AI 生成的笔记再多敢问你自己会认真看吗?

  • daloo via macOS

    不需要和极端依赖是两极,更多人是需要,但不完全依赖。更需要留意的事怎么用的问题

  • zeroemil

    你这种断言式的标题更让人厌恶吧,你谁啊在这指点我用什么软件?我想用就用。

    1 回复
  • 正常起标题就是这样的啊,开门见山下结论

    1 回复
  • veryzhh 1 赞同

    我持保留意见。

    我同样坚信,笔记应该用“自己的话”去写。但并不等于,这样就应该全盘否定将 AI 应用到笔记流中的积极意义。

    虽然说“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是笔记领域的一个底层逻辑,但现在就下结论—— AI 对笔记是减益的,还是过于武断和保守了。怎么就确定 AI 对于笔记是“无必要”的呢?

    在全民 AI 大跃进的时代,我们不应该“抱残守缺”,固守“纯人类思考”的一亩三分地,而是应该积极探索如何让 AI 应用,对笔记流产生正向收益,最起码能提升效率。不然,很快就会落伍了。

    以上手机端纯手打,可不是 Deepseek-R1 的魔音灌输哦!😋

  • zeroemil 1 评论

    那在前面加上”我的“两个字。

    你的笔记软件不需要 DEEPSEEK

    别人的笔记软件可需要呢

    没必要
    JeffreyChen
  • HeliX2e 2 1 赞同

    就拿文中的“快速捕捉灵感”来说,这确实是做笔记的核心目的之一,但很多时候灵感只是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要想把这句话表述清楚以至于能够作为写作素材,仅靠自己贫瘠的词汇量去加工将会面临相当大的阻力,而 AI 能够帮助你把一个词扩写成一段富有逻辑且通顺的话,你只需要去阅读、去评判,而不需要从头去创造。

    文章却并没有强调这一点,而是在 AI 的作用呼之欲出的地方,转而去批判 AI 的臃肿,前后逻辑出现了很大的断层。

    1 回复
  • shellingford 1 2 赞同 via macOS

    先说结论,我非常需要在笔记软件中加入 AI

    只不过好多笔记软件里的 AI 功能都和楼主描述的一样,但我要的不是这样的,我不需要用 AI 来生成笔记。我需要用 AI 来总结笔记。

    例如在日常工作中已经记录了非常多的笔记,希望在我问 AI 的时候,能找到相关的笔记,并根据内容直接告诉我答案。这用起来不比全文检索来的舒服吗?

  • GreenOnion 1 评论

    认同,笔记原本就是只需要纸和笔的事情,东西太多反而会失去本来的目的。

    现在的笔记软件不应该叫“笔记”,应该叫信息管理系统
    GreenOnion 1 赞同
  • i1356

    虎鲸笔记,最新版 0.3,已经可以接入 ai 进行全库对话了,比单纯的搜索好太多了,强得一批,不是不需要,这要看你怎么用。

  • Mayrain

    关键是将所有笔记作为一个 RAG 库接入 AI,才能有一个显著的效果。问题是现在 siyuan 里 ai 的接入应该只是一个便捷查看和生成的接口而已?

    信息的检索让 AI 完成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这需要信息的 normalization,意味着原生和垄断。我是这么想的。

    1 回复
  • i1356

    目前虎鲸可以

  • cyx98

    软件官方应该开发这个功能,把是否使用的决定权交给用户。

  • Adaxi

    ai 可以帮自己节省很多的时间,看你怎么用了。人应该需要更多时间发挥创造性,很多繁琐重复的工作可以交给 ai。

  • yuan93

    想要全局检索的话,上下文长度也是一个问题啊。

  • nbox 1 赞同

    需要 AI 接入,做知识库管理

  • 实践了一下,扩写和加工确实是很好用的方法

    image.png

  • meitt via macOS

    如果不是 “本文由 AI 生成” 就更好了。

  • zihan1983 2 评论

    需要,至少你把 api 接口给我, 我自己设置 rag 知识库。 接入 deepseek 效果非常好,甚至不需要 r1 推理模型。搜索就已经很方便了。

    捕获.PNG

    1 回复
    请教一下,自己设置知识库相比百度法行宝这类专门的对话软件有什么优势吗?
    ONIONLYONE
    有很多基于我自己的笔记数据。
    zihan1983
  • Achuan-2 via Android

    请问这个是什么软件

    1 回复
  • zihan1983

    cherrystudio,不是一个笔记软件,只能算是 ai 的前端吧

    1 回复
  • Achuan-2 via Android

    好的谢谢

  • FACAI8

    国内研发的 AI

请输入回帖内容 ...

推荐标签 标签

  • V2Ray
    1 引用 • 15 回帖 • 3 关注
  • Sillot

    Insights(注意当前设置 master 为默认分支)

    汐洛彖夲肜矩阵(Sillot T☳Converbenk Matrix),致力于服务智慧新彖乄,具有彖乄驱动、极致优雅、开发者友好的特点。其中汐洛绞架(Sillot-Gibbet)基于自思源笔记(siyuan-note),前身是思源笔记汐洛版(更早是思源笔记汐洛分支),是智慧新录乄终端(多端融合,移动端优先)。

    主仓库地址:Hi-Windom/Sillot

    文档地址:sillot.db.sc.cn

    注意事项:

    1. ⚠️ 汐洛仍在早期开发阶段,尚不稳定
    2. ⚠️ 汐洛并非面向普通用户设计,使用前请了解风险
    3. ⚠️ 汐洛绞架基于思源笔记,开发者尽最大努力与思源笔记保持兼容,但无法实现 100% 兼容
    29 引用 • 25 回帖 • 146 关注
  • Laravel

    Laravel 是一套简洁、优雅的 PHP Web 开发框架。它采用 MVC 设计,是一款崇尚开发效率的全栈框架。

    19 引用 • 23 回帖 • 750 关注
  • 30Seconds

    📙 前端知识精选集,包含 HTML、CSS、JavaScript、React、Node、安全等方面,每天仅需 30 秒。

    • 精选常见面试题,帮助您准备下一次面试
    • 精选常见交互,帮助您拥有简洁酷炫的站点
    • 精选有用的 React 片段,帮助你获取最佳实践
    • 精选常见代码集,帮助您提高打码效率
    • 整理前端界的最新资讯,邀您一同探索新世界
    488 引用 • 384 回帖
  • Spring

    Spring 是一个开源框架,是于 2003 年兴起的一个轻量级的 Java 开发框架,由 Rod Johnson 在其著作《Expert One-On-One J2EE Development and Design》中阐述的部分理念和原型衍生而来。它是为了解决企业应用开发的复杂性而创建的。框架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允许使用者选择使用哪一个组件,同时为 JavaEE 应用程序开发提供集成的框架。

    948 引用 • 1460 回帖
  • 代码片段

    代码片段分为 CSS 与 JS 两种代码,添加在 [设置 - 外观 - 代码片段] 中,这些代码会在思源笔记加载时自动执行,用于改善笔记的样式或功能。

    用户在该标签下分享代码片段时需在帖子标题前添加 [css] [js] 用于区分代码片段类型。

    256 引用 • 1855 回帖
  • 印象笔记
    3 引用 • 21 回帖
  • 心情

    心是产生任何想法的源泉,心本体会陷入到对自己本体不能理解的状态中,因为心能产生任何想法,不能分出对错,不能分出自己。

    59 引用 • 369 回帖
  •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智能合约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这些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智能合约概念于 1994 年由 Nick Szabo 首次提出。

    1 引用 • 11 回帖
  • Mobi.css

    Mobi.css is a lightweight, flexible CSS framework that focus on mobile.

    1 引用 • 6 回帖 • 781 关注
  • CloudFoundry

    Cloud Foundry 是 VMware 推出的业界第一个开源 PaaS 云平台,它支持多种框架、语言、运行时环境、云平台及应用服务,使开发人员能够在几秒钟内进行应用程序的部署和扩展,无需担心任何基础架构的问题。

    4 引用 • 16 回帖 • 201 关注
  • TGIF

    Thank God It's Friday! 感谢老天,总算到星期五啦!

    293 引用 • 4496 回帖 • 665 关注
  • IPFS

    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际文件系统)是永久的、去中心化保存和共享文件的方法,这是一种内容可寻址、版本化、点对点超媒体的分布式协议。请浏览 IPFS 入门笔记了解更多细节。

    20 引用 • 245 回帖 • 241 关注
  • 一些有用的避坑指南。

    69 引用 • 93 回帖
  • jsoup

    jsoup 是一款 Java 的 HTML 解析器,可直接解析某个 URL 地址、HTML 文本内容。它提供了一套非常省力的 API,可通过 DOM,CSS 以及类似于 jQuery 的操作方法来取出和操作数据。

    6 引用 • 1 回帖 • 512 关注
  • Typecho

    Typecho 是一款博客程序,它在 GPLv2 许可证下发行,基于 PHP 构建,可以运行在各种平台上,支持多种数据库(MySQL、PostgreSQL、SQLite)。

    12 引用 • 67 回帖 • 440 关注
  • Love2D

    Love2D 是一个开源的, 跨平台的 2D 游戏引擎。使用纯 Lua 脚本来进行游戏开发。目前支持的平台有 Windows, Mac OS X, Linux, Android 和 iOS。

    14 引用 • 53 回帖 • 563 关注
  • 小薇

    小薇是一个用 Java 写的 QQ 聊天机器人 Web 服务,可以用于社群互动。

    由于 Smart QQ 从 2019 年 1 月 1 日起停止服务,所以该项目也已经停止维护了!

    35 引用 • 468 回帖 • 762 关注
  • Git

    Git 是 Linux Torvalds 为了帮助管理 Linux 内核开发而开发的一个开放源码的版本控制软件。

    212 引用 • 358 回帖
  • sts
    2 引用 • 2 回帖 • 245 关注
  • Word
    13 引用 • 41 回帖
  • 反馈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makers and users.

    120 引用 • 906 回帖 • 289 关注
  • SOHO

    为成为自由职业者在家办公而努力吧!

    7 引用 • 55 回帖 • 2 关注
  • OpenResty

    OpenResty 是一个基于 NGINX 与 Lua 的高性能 Web 平台,其内部集成了大量精良的 Lua 库、第三方模块以及大多数的依赖项。用于方便地搭建能够处理超高并发、扩展性极高的动态 Web 应用、Web 服务和动态网关。

    17 引用 • 52 关注
  • IDEA

    IDEA 全称 IntelliJ IDEA,是一款 Java 语言开发的集成环境,在业界被公认为最好的 Java 开发工具之一。IDEA 是 JetBrains 公司的产品,这家公司总部位于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布拉格,开发人员以严谨著称的东欧程序员为主。

    181 引用 • 400 回帖 • 3 关注
  • 开源

    Open Source, Open Mind, Open Sight, Open Future!

    415 引用 • 3602 回帖
  • Follow
    4 引用 • 12 回帖 • 14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