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千言:为何说完美的笔记迁移只是幻想
相关帖子
- 其他回帖
-
确实如此。
想当初,我下决心将 Onenote 中的所有笔记,迁移到思源,是做足了心理建设才行动的——办法就是,一篇篇手动复制粘贴。还好当时在 Onenote 上只是单纯的文档树笔记,不然就更麻烦了。
也因为笔记迁移的过程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在迁入思源之前,我先化了不少时间去试用各种笔记软件,Ob 也试过的,最后还是觉得思源更合适。
1 操作veryzhh 在 2025-02-22 14:13:05 更新了该回帖我是从 ediary 迁到思源的,费了老大劲,现在才迁一半感觉EmberSky •onenote 教会了我不少关于笔记方面的经验,比如文字长文最好别用这种无限画布,比如笔记软件至少要可以导出一个通用格式,又比如笔记软件的管理功能一定要很强大,搜索标签笔记本分组双链能够使笔记发生联系的通通都要上,又比如笔记的数据最好别放在厂家的云服务器上,又比如编辑器与其是五颜六色的标注富文本还不如是几种规定格式便于减少选择焦虑……即没体验过 onenote 的种种毛病,就不会对新一代笔记软件有这么严苛的选择标准 😁 当然我不是批判 onenote,只能说,爱过,哈哈哈是啊,这些都是记忆的一部分了。我当时追求跨平台,因为我既有 PC,又有 Mac,加上还有手机、iPad,必须找一个多端都能用且能方便同步的笔记软件。当时选了 Onenote,虽然也嗑嗑绊绊,但总算是一直用下来了。好像印象也可以实现,但我讨厌这个软件的吃相,所以一直拒绝用它。veryzhh •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