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统战部
-
生命等同于时间,这碳基生命脆弱又美好珍贵的时间,若是可以,谁不想将它挥洒的灿若晨星;
-
人的现在来源于过去的积累,我们各自是过往所有经历的总和,即我们的所有来源于我们的时间;
-
当前的短视频已经造出了曾经哲学家们假设的“快乐机”,但你是否真正快乐;
-
即时刺激改变了我们的多巴胺阈值和时间感受尺度,所以你只能依靠越来越多的即时刺激才能得到和初始相同的快感,然后陷入无休止的恶性循环;
-
抖音所属字节跳动创始人的自我法则是:延迟满足,终身学习,也正因他深谙人之本性并能加以掌控,所以制造出来当下的最大时间黑洞;
-
对于领域创作者和科研创作者,或者对于当下信息社会的所有人来说,信息源永远是最重要的,质量与数量,如何广泛而高效的获取是一个课题;
-
当前的所有信息门户都努力将信息的生产与分发尽可能的掌控在自己的领域内,所以会带来许多限制;
-
我们应该始终追求的:信息的根源性,真实性,一手性;主动获取信息而非接受被动推送;
-
了解信息的本质,是物理世界的现象和人类思想的结合,媒介主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及其他;
-
人类拥有了解与探索尽可能多的信息的原始本能,即更大程度的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以使自我的安全和利益得以保护与发展;
-
审视当前自己获取的所有信息,是一手的原始信息,还是被具有可信度的媒体或个人转载报道的二手信息,或是被无数互联网从业者加工的 N 手信息;
-
第一性原理,终其一切途径,你要了解的是信息的本质,即再度强调的:物理世界的现象和人类思想的结合,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需要更多的是主观思考与探索发问。举个例子:这里是虎嗅的当前推送,做部分解析:
-
日益联系的世界,为何越来越脆弱?
事件分析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换一个说法,中国传统中的天地人),这里主要提出人的看法和理论,即重点在于作者的一个观点以及其解释,这个过程中需要带有自己的足够思辨,或者在开启正文阅读之前不妨先自己给出问题的解答,然后带着思考与疑惑与作者来一次对话与辩论,其中产生更多的问题和思考以及自己的知识盲区,再去做进一步的考证。【更多可参见《如何阅读一本书》】
-
这里的要素便是一个事件,主体是 OpenAI,通过对比提到了 Google,首先要确保这个信息与你有关,以及多大程度和你有关,非从业者基本不用去看,从业者要知道一手信息来源于 OpenAI 官方的资料,以及自己去尝试发布工具,或者更自信一些,大部分的公众号文章作者并没有你的水平,这一个基本事件像一个光源,经过无数媒体的传播反射,形成无数的残影,都不具备价值,你只需要探究光源即可;
-
这是一个短视频推送,事件是蔚来亏损的信息,并且作者给出了一些数据,数据来自一个财经媒体平台,首先确定,这个信息与你有什么关系?因为无论从古至今,即使在信息爆炸的前期,一个人都无法了解世界上的全部信息,而必须有所选择。除非你是商业财经方面的从业者,这一类信息才与你有关;在与你有关的前提确立下,在回探根本性,这实在是一个 N 手信息,数据可以看源头财报,或者专业的分析文章,范围可以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或者造车新势力,或者是蔚来单个企业,这取决于你的目的和视角,最终你根据信息和自己的知识积累,调研与思考,得出一个结论从而消化这一信息;
-
关于综合性媒体平台,需要对其内容由足够的了解与分析:
下图是笔者多年前“沉迷”短视频时针对自己的推送内容所做的总结图,于是想到这个平台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而再次强调,我们的时间有限而资源信息无限,所以必须有所取舍,在需要的时候将其作为一个查询平台集思广益即可,更何况这里信息质量更是参差不齐,内容涉及牢牢抓住人类的一些基本心理特征。当前最火的短视频平台的另一个巨大问题在于,它使用单列的形式直接将富有感官刺激与冲击的内容放到我们面前,让我们失去了选择的权利,从而一个接一个的无休止刷下去;有问题,但要一步步解决,有相关问题的读者可以先将其设为“双列”模式,需要自己去选择观看什么内容,体验会立刻不同。
综上,给出一些方法论,即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思考能力,判断信息的本质、与自己的相关性、信息的质量,追寻一手源头信息。
-
-
长期主义,专注与复利:这几个词的出现似乎无需解释与证明,结合当前的主题,需要意识到,信息越便宜,专注越昂贵。举前面综合媒体平台的例子,你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获取来自全世界的信息,但却丧失了自己的专注,同时时间也因此消耗。
当前的初步方案分享:使用 RSS 搭建自己的信息交互平台
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并非一个新鲜的技术和词汇,只不过因为当前的信息霸权思想,越来越多的网站和平台不支持这种方式。并且因为技术限制和一定的使用门槛,使得只有少数人在使用。基于伟大的开源精神和社区合作,著名的 RSS 源生成器(RSShub)的作者推出了阅读器 Folo,支持多端同步(除了 Android 还在路上),支持 RSS 和 RSS3 等多种导入方式,原生最大程度接入 RSSHub,并且处于持续开发中,简单易用和广泛的支持性。(注:这里不做技术性讨论和其他介绍,不探究与比较 RSS 的众多实现技术和阅读器的比较,只针对更广泛的读者给出完整的步骤与方案)。
-
Folo 注册登录
Folo 支持客户端和浏览器使用,点击链接进入如下页面(iPhone 及 Mac 平台可直接在软件商店中下载),Window 及 Linux 可进行相关下载,注册账号,支持邮箱及 Github 和苹果账号;
-
注册登录后按照下图进行配置。
-
接下来详细介绍订阅源的导入。
理论上 RSS 支持所有信息源的导入整合,但由于当前受到的许多限制,有些只能曲径通幽。简单介绍 RSSHub 的原理:点此超链接查看(不看也没关系,跟着下面的步骤操作即可)。
总而言之,就是所有的信息源都可以转化为一个 RSS 订阅源,用户在 RSS 阅读器中添加这个订阅源,即可订阅这个信息源的消息。而对于非常多的订阅,可以综合成一个 OPML 文件,进行导入导出。
而鉴于当前许多软件不支持 RSS 订阅,因此 RSSHub 开发了相应的浏览器插件 RSSRadar(以及移动端辅助 App RSSBud (iOS) 与 RSSAid (Android)),使得用户在相关网站可以通过该插件一键获取相应订阅源。
插件链接:Chrome,Edge,Firefox (其他主流浏览器在插件商店直接搜索 RSSHub Radar 并安装即可)
下面介绍获取订阅并导入的具体操作,常用的信息源包括:个人博客,知乎,小红书,B 站,Youtube,微博,新闻网站,社区论坛。
-
个人博客
博客地址:Sam Altman
使用插件获取订阅源,并添加到 Folo;
-
主流媒体
这里可以点击进入下面举例的网站链接:知乎,小红书,B 站,Youtube,Elon Musk (@elonmusk) / X,@ 雷军 的个人主页 - 微博,新闻网站,论坛
-
微信公众号
微信严重闭源并封锁 RSS 路径,一般需要自己 DIY(可搜索相关教程),对于小白来说,使用 RSSHub 提供的搜索可以满足绝大部分需求。
-
-
拓展配置
讲解源自 RSSHub 官方文档使用,英文版更具时效性,下面以中文版举例【中文;英文】
这里提供更详细的自定义配置,当插件自动化失效或者不能满足需求时,可以通过这里自定义
观察 RSS 订阅,可以发现由三部分构成:
(1)RSSHub 实例地址,这里使用官方实例 rsshub.app
(2)信息源路由,已经给定,无需更改
(3)参数{分为必选和额外参数}
一般情况我们只需要给出具体 id 即可,类似与居民的唯一标识为身份证号,在互联网上每个网站的每个用户也有对应的唯一 id 或用户名,在对应的主页链接的 URL 中可以找到
-
个性化
个性化自己的订阅并整理分类,可以搜索(开源 RSS 合集)借鉴它人的优质 RSS 订阅源,从而最终整理出自己的信息门户。切忌量不在于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SS 的初始目的是走出单一软件平台的推荐算法构建的信息茧房,以及将多个平台的信息聚合统一。
-
Folo 使用
- 了解基本界面功能,以及设置中的配置
- 善用分组管理与相关快捷键
- 收藏功能和自定义列表功能
- AI 功能及与其他用户的互动
- Android 用户建议使用 Edge 浏览器安装 Folo 网页使用
-
参考及友链
万物皆可订阅追更:RSS、RSSBud、RSSHub、Follow、加密解密
我所使用过的微信公众号文章转 RSS 的方法 · ZMonster's Blog
可能是 2023 年最全的 RSS 源,微信公众号也有! - 奔跑中的奶酪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