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源笔记与 Zotero 联动经验与教程
2024-09-09 10:04Zotero 7 听说改动非常大,所有插件都要重新开发,我还没更新。
如果需要替代 Zutilo 快速复制的功能,可以在编辑 - better bibtex 首选项 - 快速复制中设置想要的格式。如果要代替其他快捷键就不清楚了。
-
思源笔记与 Zotero 联动经验与教程
2024-07-17 20:34用这么久 Zotero 都没有发现这个区域选择的批注功能,又学到了 😄
不过你说的这个问题可能和思源里“文献引用”插件作者遇到的是同一问题,就是图片从 Zotero 到思源会显示不出来,暂时可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
关于把文献存思源里这回事有没有可行性?
2024-07-16 09:33文献少还有可行性。后期上千篇文献用思源管理不现实,毕竟不是专业的文献管理软件。也不能直接在 Word 中插文献,写作不方便。
Zotero 挺简单的呀,浏览器插件做的也很好,可以一键转存文件。与思源联动也不难,可以看看这篇:思源笔记与 Zotero 联动经验与教程 - 链滴 (ld246.com)
-
安卓移动端什么时候能增加桌面快速输入小部件
2024-05-20 20:45支持。之前也提过这个需求,但目前开发者的重心不再移动端。只能先寻找替代方案。
我目前是专门用一个笔记本收集移动端笔记。打开 app → 左滑 → 点击“+”新建笔记,操作步骤也不是很多。
-
如何进行知识管理丨 MOC:面向主题地去管理笔记链接
2024-05-12 12:39学习了。想请教一下,如果只用链接管理笔记,将来万一需要迁移笔记,链接可以迁移吗?
我目前还是用链接 + 文件树的方式管理,比如在主题笔记中想创建一个概念笔记时,会先到合适的文件树下创建笔记,再回到主题笔记中引用。感觉操作有些冗余,就是担心未来如果需要迁移笔记,又需要重新整理。
当然也希望思源能一直维护下去。
-
大家最期待优化或者开发什么功能?
2024-05-07 15:02移动端现在功能太复杂了,不太符合移动端的需求特点。
我觉得移动端最大需求是快速查阅和快速无压新建笔记。
配合标签功能,快速查阅倒是基本可以实现。比如工作中一些经常需要查阅的参考值笔记,我会打个标签,手机上就不用到文件树里找。
快速无压记录这方面体验较差。有灵感,或者突然有记录的冲动的时候往往不是在电脑前,这可能并不是个别现象。这时候就需要移动端去完成,基本需求有 2 点:
- 快速新建笔记
- 能在固定位置方便的找到这些碎片化的笔记
目前思源移动端没有找到理想的实现方法
- 通过移动端右滑界面的“新建文档”,新文档位置不固定
- 右滑界面的“日记”按钮每次都会询问新建日记的位置,增加操作复杂度;而且日记这种形式没法通过标题知道大概的内容,整理的时候也不方便
为知笔记现在已经 90% 弃坑了,但这个移动端的桌面小工具思源还替代不了。也理解目前开发者的重点不在移动端,但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有类似的功能吧——一键在指定位置新建笔记,且笔记第一段自动设为标题。
-
如何进行知识管理丨 P.A.R.A 系统:以行动为导向
2024-05-05 17:40第一次听说 PARA 系统,但 5 年的笔记用下来,最后只剩下这几个文件夹,是巧合还是必然 😂
至少说明这种方法确实有价值吧,有空再仔细学习一下。
最后的“我的笔记”是一些暂时没法归类的笔记,比如一些摘录的文章、碎片化的想法、灵感等
-
我个人的感觉是 SiYuan 太极客、学生复杂化,Obisidan
2024-05-01 17:53同意,思源在易用性上确实可以提升。
自由度高可能是双刃剑,有人可能看到错综复杂的配置选项就直接劝退了。也许可以把非常个性化、包含专业术语的配置统一放到一个“高级选项”的页面下?减少对新手的压迫感。此外,在官方的学习文档里,可以附上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一两篇优秀的读书笔记、素材笔记、工作日志等,就会有趣很多。通过学习、模仿,再结合自己的需求实践一下,可能很快就能上手。目前,以官方操作手册内容为素材展示笔记功能的做法也有道理,但比较枯燥、有压迫感。记得当时看到“名词解释”部分的时候,差点就放弃了,因为让我想到大学的是时候为了应付“名词解释”这种题型,通宵背书的痛苦。潜意识里会觉得要使用这个软件,哪怕只是简单的记录,都要投入大量的学习成本,可能会影响我眼前的工作进度。
而实际上当初开始用的时候确实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这还是建立在我已经用了 5 年为知笔记,对知识管理和笔记方法论非常熟悉的基础上。虽然现在证明前期的投入完全是值得的,思源已经变成了我的主力笔记,但不是所有人,甚至不是大多数人,会愿意投入这个学习成本。我最近用思源写了一篇专业领域的教程笔记,几个同学都想要。因为笔记里有大量的链接,我就让他们先下载思源,然后用思源的格式导出分享,保证链接能看。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安利思源的机会吧,但无一例外,所有人都放弃了,有人折腾了一晚上,没找到怎么倒入、查看笔记。我也没有时间教他们怎么用思源,最后还是用 pdf 把主要笔记导出分享。
官方文档可以采用一些渐进式的设计,也就是重点先介绍最基本的功能,满足最基础的需求。让新手看个几分钟,再结合具体案例,就可以动手记一些简单的笔记了。把那些高阶的功能,比如个性化的配置说明放到另外的部分,等新手用一段时间,熟悉基础功能以后,再来学习。
-
全局快捷键快速新建笔记
2024-04-18 09:31嗯嗯,我主要是需要一个能在任意软件界面快速呼出一个新笔记页面的功能,而不是打开思源界面后再新建笔记。另一个人回复中的“卡片式写作”插件我试了一下,可以满足这个需求。
-
思源笔记学习心得 | 教程
2024-04-05 11:18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目标:记完以后看笔记就可以,不用再看第二遍文献。
-
不赞同这个观点,现在觉得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之前记的笔记只是当时一部分的理解,笔记一方面是记录对信息的总结,但更重要的是记录自己当下的思考。读完书和文献,记完笔记后,笔记当然会是首选复习资料,但是有空再去读读书和文献,经常会有进一步的想法。
同意这个观点。有些重点文献需要反复阅读,因为随着自身认知的不断深入,每次读都可能有新的见解。“但更重要的是记录自己当下的思考”,这句话对我也很有启发,我现在的笔记重点仍是记录关键的信息。
之所以强调形式不重要,重点是内容,是因为现在要面对的信息量和初学的时候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经常面临数十甚至数百篇文献的归纳整理,形成一份报告,而并不是每一篇文献都值得花大量时间。初学的时候经常被一些“好看”的笔记模板所吸引,每篇文献都花大量时间按模板去记笔记。等到真正要输出的时候,可以记得这篇文献里提到一个有意思的点,但笔记里又没记到,又得去翻原文,感觉笔记就白记了。所以现在记笔记的前我都会想一下:针对我看文献的目的,这篇文献最有价值,或者之后会用到的是哪些点,只记这些就行,不要为了“好看、完整”而记很多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