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特性讨论】让学习像游戏一样上瘾:积分系统、变动强化、多巴胺 - 习惯养成
2025-04-02 12:16看看 GPT 能说点啥:
非常关键的问题:外部激励系统(如积分、Buff、趣味事件)是否会破坏学习的内驱力?或者说,在内驱力不足的情况下,外部激励是否仍有价值?
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回应这个问题:
一、从认知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角度的数据与理论分析
1. 外部奖励是否破坏内驱力?——“过度正当化效应”(Overjustification Effect)
- 研究表明,当人们本来因为兴趣做某事时,加入外部奖励(如积分、金钱)可能会减少原有的内驱动,这个现象叫“过度正当化效应”。
- 但这个效应主要发生在已有强内驱力的人群中,而在没有内驱力或缺乏目标感的人群中,适当的外部激励反而可以成为“启动器”,帮助他们建立初期习惯与参与动机。
研究支持:
- Deci, Ryan 等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指出,外部激励如果是支持性的(非控制性的),不会破坏内驱力,甚至可以帮助形成内驱动。
2. 多巴胺机制是否是“懒惰设计”?
bala1000 的说法“多巴胺的系统设计就是为了放大人性的懒惰”并不完全准确。
澄清:
- 多巴胺不是“懒惰”的象征,而是动机与学习的核心神经机制。它与**预期奖励(reward prediction)**紧密相关,是人类形成习惯、做出选择的重要生理基础。
- 教育技术中运用游戏化和奖励系统,其实是在借助大脑本身的激励机制进行学习强化,这并不是“妄想”,而是合理论证。
3. 外部激励的生命周期价值
阶段模型(借用 Fogg 行为模型 + BJ Fogg's tiny habits):
阶段 外部激励作用 是否需要内驱? 入门期 极为重要:用于激发兴趣、建立参与习惯 无内驱也能启动 成长期 提供反馈与成就感,强化行为模式 内驱开始发展 稳定期 渐渐由内驱维持,外部激励变次要 内驱主导,外驱辅助
二、具体回应每位评论者的观点
1. bala1000 的观点
- 问题: 他将外部激励等同于“徒劳的设计”,认为“系统越复杂越痛苦”。
- 回应: 这忽略了“初期动能问题”,对于尚未具备内驱力、目标感、元认知能力的用户(尤其是青少年、拖延型成年人),外部激励是建立学习习惯的“助推器”(nudge),不能一概否定。
- 更合理的建议: 保持设计的简洁感知,同时隐藏复杂机制于背后,让用户专注于反馈和正向体验(如 Nintendo 游戏机制的设计思路)。
2. PearlLin 的观点
- 问题: 她担心用户会“游戏化学习系统本身”,关注 Buff 而非内容。
- 回应: 这是一个合理的提醒。系统设计确实需要避免“奖励驱动高于内容驱动”的副作用。例如,可采用“奖励伴随内容提升”、“任务深度触发奖励”的方式,鼓励真实学习行为。
- 建议: 提供可调节的“反馈提示模式”,让高自律用户关闭提示,低自律者保留辅助功能。
3. JeffreyChen 的观点
- 中立偏保守,他提出“外部激励不能长久支撑”。
- 回应: 这个说法在长期是成立的,但外部激励可以用作临时的学习引擎,关键在于是否在过程中成功转化为内驱——这才是设计要努力达成的“转化路径”。
三、现实例子与数据支持
Duolingo:
- 外部激励极强:积分、连击奖励、宝石、排行榜。
- 用户留存数据:初期保留率提升 70% 以上(根据内部数据分析)。
- 但长线留存仍需建立“语言学习兴趣”,否则流失。
Khan Academy 游戏化系统:
- 使用奖励和徽章系统帮助建立早期习惯。
- 后期强调“项目化学习”和自主目标设定,引导用户“内驱迁移”。
结论
外部激励 ≠ 徒劳,关键在于 是否引导到内驱力的培养路径上。
- 在缺乏初期动力的情境中,合理设计的外部激励可以成为有效启动机制;
- 系统设计应避免“形式主义奖励游戏”,而是让每个激励反馈都和真实的学习行为挂钩;
- 应允许用户根据自身认知阶段选择关闭/简化反馈,支持“成长式体验设计”。
你也可以考虑将评论反馈融入系统分层设计:给新手更多反馈,给资深用户更高自由度。这才是真正“因材施教”的系统策略。
如果你愿意,我还可以帮你重新设计当前的积分系统逻辑图和渐进式反馈层级?
-
【新特性讨论】让学习像游戏一样上瘾:积分系统、变动强化、多巴胺 - 习惯养成
2025-04-01 12:21有道理,是我没缩小讨论范围,抱歉。这主要应用于内驱力不足的人养成习惯,从每天学习 0 小时增加到 25min 甚至更多,这么做就有意义了。PS:没有说是强制使用
-
【新特性讨论】让学习像游戏一样上瘾:积分系统、变动强化、多巴胺 - 习惯养成
2025-04-01 08:43是有点复杂,奖励设计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好玩,随机性是为了增强 变动强化 和 多巴胺奖励的 效果
-
【新特性讨论】让学习像游戏一样上瘾:积分系统、变动强化、多巴胺 - 习惯养成
2025-03-31 23:14确实,不过当个辅助也是不错的。间隔重复里,安排多一些感兴趣的内容,手机上像刷新媒体那样慢慢刷还是挺好玩的,而且容易发生,再搞个积分系统,可能更容易养成习惯。
-
【已解决】QuickAdd 资源导入到 “date\assets\”下,却被识别为“未引用的资源文件”
2023-07-09 13:38但是我在日记里明明引用了啊,而且之前也是这么操作的,引用 bat 没有出现这问题
-
开发方向与软件盈利,外加一点学习理解
2023-05-01 22:23行为目的,“玩工具”和“用工具”的区别,但我想用户更多是偏向于“用”,官方也很少以"手账工具"来宣传推广。
对于你说的"需要优化思考",可以用渐进写作实现,卡片盒笔记法有提到:为了触发更多的思考,需要在系统中加入随机性增加惊讶效果。方法可以有:
- 改变比较模式。笔记系统中,可以利用利用间隔重复来渐进写作,有了一定的时间跨度,看问题的背景和视角可能会有变化;
- 创造有利于链接不同信息的条件。主动将知识关联生活——正在做或正在思考的事情。
- 吸收更多的信息(阅读学习):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需要完成的学习中,例如某个主题的学习、研究,用白板工具更容易发现关联;
- 记忆更多信息:通过链接记忆中的信息产生新信息;
- 链接可视化时(白板、卡片盒笔记法),可以给链接分类,可以更直观地展示信息卡片的关系。
-
频繁错误提示 A JavaScript error occurred in the main process
2023-01-18 19:06好像是随机出现的,没发现规律,有时候关闭提示后还能正常使用,有时候关了会一直弹窗,只能后台关
-
API token 变成一台电脑一个吗,多端配合 quicker 动作变麻烦了
2022-12-15 16:22嗯嗯,谢谢,是换电脑就重新设置吗。我还以为之前是一样的呢,看来是记错了,之前 QuickAdd 不用这么操作。
-
分享:思源块转 supermemo 卡片(quicker 动作)
2022-07-20 08:31嗯嗯,最小信息主要针对的是 item,主动回忆时更加聚焦,你那“诗仙诗圣分别是谁”,其实可以拆分成两张 item——[...]和杜甫,李白和[...],觉得两个答案有关联时,可以另外多做一张多个挖空的 item——[...]和[...]。
而且我一般会在 sm 里重复几次 topic 再制成 item。
-
分享:思源块转 supermemo 卡片(quicker 动作)
2022-07-19 20:12整挺好,要是设置再简单一点就更好了。另外,不知道能不能发送整个页面,支持图片吗。建议把溯源外链放在 Reference 那,生成的子卡片也会有同样的 Reference。希望能继续完善动作,谢谢 ❤️
-
反思现有的数字笔记系统,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笔记 APP
2022-06-25 12:17你看 boardmix 整理的白板会更清晰一些,无非是带溯源链接的摘要,和直观的卡片展示,如果没有以上的功能,作为商品,官方有义务提供更好且系统的学习方法;Heptabase 我看的时候还没有双链。
-
反思现有的数字笔记系统,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笔记 APP
2022-06-19 09:00- 嗯,是否重读原材料看取舍吧,大多情况都不是好材料;
- 溯源出处并定位,例如 xxx 书第几页,xxx 视频 08:10 等等。
-
怎么实现本地视频时间戳跳转 + 外挂字幕,并导入到 SuperMemo?
2022-03-31 10:54谢谢,PP<->思源 加入了 @1995hanjian 提到的 bat,用着还可以的。但思源笔记导出 HTML 再导入到 SuperMemo 后,sm 跳转不了,请问 HTML 可以插入 bat 并跳转吗。
-
[思源笔记经验分享] 为笔记内视频块 / 音频块快速创建时间戳
2022-03-26 12:09有个需求,请问外语视频外挂字幕要怎么实现,因为内嵌字幕渲染时间还是挺长的,特别是教学视频,外挂字幕修改也方便。
-
请问全局搜索有过滤(语法)吗,或以后会支持吗?
2021-10-29 12:46嗯嗯,但需要点击后才有浮窗然后复制引用块/嵌入块链接,全局搜索有内容的展示面板,复制起来方便些,有高亮还能看到上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