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ngx
关注
138380 号成员,2024-04-12 21:08:39 加入
54
个人主页 浏览
228
帖子 + 回帖 + 评论
44h54m
在线时长
  • 思源周边开发者所获之巨利

    2024-06-07 07:20

    真的有点搞不懂你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义愤要做这两天的发言,

    实际上不就是插件收费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么?

    觉得有用付个费就当请插件作者喝杯奶茶了,觉得对自己无用就别去付费使用不就好了,到底有什么好争论的。。。

    而且本质上别人和你争论的点是:开源 ≠ 免费

    事实上就算这点也没什么对错好讲的,你觉得 开源 = 免费 也没什么错误啊,都是很主观的价值判断,你为啥就非要别人都接受你的看法呢?

    给这些不多的插件开发者留口吃的吧,

    思源笔记提供平台,能把收费插件搞起来本身就是对开源的一大贡献了。

  • 思源笔记的表格不能支持放置媒体文件的么?

    2024-06-06 19:53

    数据库那里可以贴一个视频链接,然后在列中显示一个「预览」,点击播放么?

    我不太熟悉那个数据库组件,要是可以的话,我学一下。

    不过还是表格方便欸

  • xdm 们,你们现在的笔记都存储了多少空间

    2024-06-06 19:21

    trollface 你的下一个网盘为什么不能是思源笔记。

  • 请问大佬们怎么修改思源设置页面字体

    2024-06-06 18:39

    嗯嗯。顺便贴一个这个插件的一个小坑,有时候可能会遇到载入页面不生效的情况,

    必须得手动到插件页面「关闭」再「启用」一下这个字体插件。

    我是有一次和手机同步过之后就这样了,解决办法是卸载插件重新安装一次,折腾了好久哈哈。😂

  • 请问大佬们怎么修改思源设置页面字体

    2024-06-06 18:25

    集市里面就有一个「霞鹜文楷」插件,效果挺好的。

    截屏 2024060507.53.50.png

  • 分享使用虚拟局域网工具 zerotier 结合思源的网络伺服功能,实现异地设备 浏览器访问 思源笔记

    2024-06-06 17:55

    我也是使用异地组网来组织我的资源的,

    使用了两三年了,也踩过不少坑,最后我自己稳定的方案是:

    1. 找电信要了一个公网 IP(有些地方电信给得还是很爽快的)
    2. 我用的华硕家的路由器,他家路由器免费送一个「DDNS」
    3. 异地的机器通过 wireguard 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局域网。

    相当稳定,总计传输过 10 几 T 的数据,基本没有再操心过数据传输。

  • 国人的开源精神我就呵呵了

    2024-06-06 17:37

    比起所谓“开源精神”,我倒是觉得「国人」更欠缺「付费精神」。

    不过我向来讨厌张口「国人」,闭口「精神」的,

    因为向来,跟你谈「精神」,谈「奉献」的,背后很少憋着好屁的。

    美好的品德如果不是用来「约束自己」,那将毫无意义。

  • 思源使用 docker 运行时消耗的内存和 CPU 数量

    2024-06-06 11:41

    cpu 消耗极低,毕竟大部分逻辑都在客户端。内存的话我的 docker 中的应用消耗了 500MB 少点,会有波动,平均在 350MB 左右。

    你说的第二点是内存泄漏,我是没发现。如果你发现内存水位是持续增加的,那应该反馈一个 bug。

    回到你的问题,你给个 2 核,1G 左右的内存限额完全够用了。

  • 浏览器的剪藏插件要是支持传一个「标签」会不会更方便?

    2024-06-06 11:04

    了解。这个倒是不急,目前看只是锦上添花,如果只是打个标签也不是特别要紧,还是要手动移动归档的。

  • 浏览器的剪藏插件要是支持传一个「标签」会不会更方便?

    2024-06-06 11:00

    带空格或者标点符号的标签还是比较离谱的

  • 浏览器的剪藏插件要是支持传一个「标签」会不会更方便?

    2024-06-06 10:48

    另外如果打算支持「剪藏」时候传标签,建议是个 text 框,然后以「空格」,「逗号」,「分号」等的字符隔开的一个非空的词作为标签。

  • 浏览器的剪藏插件要是支持传一个「标签」会不会更方便?

    2024-06-06 10:46

    好的,不过上面关联那个「保存查询条件」有可能会做么?

    这样的好处是,我可以准备一些「智能组」比如保存的是 #知乎# 这种标签的文档,那么以后只需要一直往笔记本中剪藏就可以了,然后在那个「智能组」里整理了。

  • v3.0.17 维基百科剪藏问题反馈

    2024-06-06 08:35

    你好,这两个知乎的文章,剪藏的公式完全崩了。

    看起来好像是因为拷贝的文字多了一些 \\$ 的字符。

  • 是不是可以给思源笔记做一个离线模式?

    2024-06-06 07:59

    有网的时候,按照笔记现有的策略同步就可以了,完全手动不一定能及时同步,

    特别是多设备使用的时候。

  • 数据库容量多大

    2024-06-05 18:07

    要是能够测一下数据量到多少会有显著性能下降也是有意义的,

    有些软件随着数据量变大,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卡顿的。

    理论上这个阈值的出现肯定会比你的磁盘或者云空间的存储耗尽先到来。

  • v3.0.17 维基百科剪藏问题反馈

    2024-06-05 10:00

    我个我发现了,直接 ⌘-v 粘贴确实是不行,在思源笔记里面就跟剪藏一样会丢失公式,我把复制出来的文字往其他编辑器里面粘贴是「可以显示」公式的,说明内容是在的。

    我使用 macos 下的剪切板工具(一个叫 Alfred 的带一个剪切板历史)粘贴也是可以成功粘贴到「思源笔记」的,我不太明白里面的原理,不过正如我说的,我通过那个剪切板工具是可以把文字带公式贴进思源笔记的,所以无所谓。

    只要「剪藏」工具支持就够了。

  • 又消失了两个笔记本组,心累了...... 昨天刚求助完

    2024-06-05 09:57

    可以在「已关闭笔记本」那个文案最右边显示笔记本数量。并且可以弄一个带灰色背景的数字。

  • v3.0.17 维基百科剪藏问题反馈

    2024-06-05 09:17

    辛苦了,我下个版本试试效果~

  • v3.0.17 维基百科剪藏问题反馈

    2024-06-05 08:37

    你好,这个 math.stackexchange.com 算不算比较常用的网站?

    这个「剪藏」是存在问题的,公式都会丢失。它的公式好像也不是 tex 格式的。

    如果适配起来麻烦就算了,目前的剪藏加自己改改也快的。而且主要是这种「问答」形式的,好像只能自己去拷贝,因为剪藏工具也不知道到底剪藏哪层楼比较好,就像「知乎」一样,目前好像是按照「最高赞」那层楼剪藏的,但是有时候要的可能是另一个答案,确实无解。

  • v3.0.17 维基百科剪藏问题反馈

    2024-06-05 07:56

    嗯嗯,好的。不过这个也不算太高频,我现在都是手工去掉的~

    能自动去除当然最好了~

  • 可不可以增强对于资源文件的管理?

    2024-06-05 07:55

    不是很明白该怎么弄。我就想保留一些比较用得到的「资源」,但是不是马上会贴到文件中去的。

    并且能够重命名成有意义的名字。

  • v3.0.17 维基百科剪藏问题反馈

    2024-06-05 03:59

    截屏 2024060503.56.49.png

    这种图片后面跟着的链接是不是有点多余了?是不是去掉比较好。

    测试链接: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gree_of_a_continuous_mapping

  • 希望思源下一步能对手写功能大力开发

    2024-06-05 00:36

    也可以考虑考虑我这个想法:

    思源笔记的移动端该怎么正确上传图片?

    让思源笔记支持太多可能不一定现实,手写功能也是一个「大坑」耗费的精力巨大。但是如果打通了应用间的交互,我就可以在类似「概念画板」之类的专业手写软件上手写,然后导入结果到「思源笔记」了。

  • 又消失了两个笔记本组,心累了...... 昨天刚求助完

    2024-06-05 00:21

    参考参考我的方案:

    我是在 NAS 上启用了 webdav,然后让思源笔记同步到那个 webdav 的;然后在 NAS 上对那个 webdav 目录做快照,一小时一个~

  • 又消失了两个笔记本组,心累了...... 昨天刚求助完

    2024-06-05 00:15

    哇,这样的话数据会爆炸吧,都是全量备份。(我发现我还没有迁移完笔记,目录就有 500 多 M 了,不过 temp 比较大,没必要备份 🤣)

    全量备份不需要这么频繁吧~ 还是得依赖快照做增量~

  • 又消失了两个笔记本组,心累了...... 昨天刚求助完

    2024-06-05 00:07

    第一个还好吧,一个「馊主意」是在思源软件本地内支持一个「webdav」把读写交给他,sync 本地的目录作为 webdav 的目录。这样问题就又变成一个 web 问题了,可以避开不同平台、系统的文件 api 了,反正笔记内置了一个 http 服务器的。

    第二个的话,我之前本来也想提的,后来想想没啥必要(虽然我常用的 DevonThink 可以支持多个备份源的)。我是一开始用 webdav,后来加了一个 s3,发现只能 enable 一个。这个倒不是什么大问题,也没必要搞那么多备份。

  • 又消失了两个笔记本组,心累了...... 昨天刚求助完

    2024-06-04 23:55

    复制整个工作文件夹又都是明文的内容,导出的话只能算是备份的一种方式吧。

    为啥不复用现在的 sync 逻辑呢?理论上就是把文件的 api 上传下载换成文件系统的写入读取吧,这个应该更容易才对。背后用 google drive,icloud 之类的客户端做云备份。


    突然有了一个点子,我之前提到的一个关于笔记本加密的: 可不可以考虑支持对单个笔记本加密?

    这种「加密的笔记本」是不是可以总是「优先」从“sync”的目标读取,然后所有数据都放在内存中,这样就解决明文保存的问题了。 因为 “sync”的目标总是加过密,只要解密之后的笔记本不落盘就可以了

    不行,对于「笔记本的上锁」的目的是打开笔记本的时候需要「输入密码」。

  • 又消失了两个笔记本组,心累了...... 昨天刚求助完

    2024-06-04 23:49

    OK,了解,但是希望也考虑考虑同步到本地的方式。感觉这样的话你们也不用再去考虑其他什么云的 api 了,可以瞬间支持各种云备份了~ 搞各种像什么坚果云什么云的他们的 webdav,还是有点门槛的~

    我还没有使用过快照回滚的功能,现在是在服务器上定时任务做文件夹快照的 😂 ,这样看起来有点多余了~

  • 又消失了两个笔记本组,心累了...... 昨天刚求助完

    2024-06-04 23:10

    我的意思是,就像这个楼主遇到的情况,有可能触发了某些「诡异」,让他正在经历丢数据的痛苦中。

    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那么会「导出」一份数据,然后把原来的「笔记软件」和「笔记数据」全删除了,然后重新安装一份,从本地 sync 回来。

    而且支持 sync 到本地,那么我的 google drive 和 icloud 也可以用来备份数据了。这个也是我使用了很多笔记软件它们的套路,非常适合小白用户的。


    你看,我这样想对不对。如果有时候因为插件,或者逻辑缺陷,导致思源笔记在做一些错误的数据删除,那么此时你的数据是"绝对不安全"的。因为本地的修改会被同步到 s3 云上,云上的数据也会经历删除。

    那么我作为一个用户第一步应该先本地备份一下我的数据,再排查问题。这样我只要保证第一份备份在,数据总有回复的一天。

    在出故障的时候,就不太能相信软件内的快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