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尝试从 siyuan 切换到 ob 的经历(三天)(还是思源符合我的需求!)
2025-02-15 23:09我其实也试过 Ob,但我始终用不惯它,啥都要插件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界面让人太出戏了,每次想写点什么,看着一堆冒出来的 MD 代码,就觉得别扭。
-
关于思源的网络伺服与双端同步的疑问
2025-02-15 17:27我个人基本不用伺服。简况如下:
- 重度笔记本电脑用户,采用缤纷云 S3 云端同步方案,半自动同步(开启和关闭时同步);
- 有第二个笔记本电脑,但较少用,也较少同步,采用纯手动同步 S3;
- 手机端(鸿蒙非纯血)外出时用一下,也是纯手动同步 S3,避免日记等产生重复文档。
伺服的话,除非是某些笔记要共享给老婆看,但一般是导出 PDF,较少用伺服,主要是她不用思源。
-
将反向链接和数据库结合的尝试
2025-02-15 00:12你是不是模型没选对啊,我也是用的硅基流动,要用它的 R1 模型。你看到了,还是一个过时的模型库。
因为 DS 本体的免费 Token 已经过期了,我现在也只能用第三方的 DS API…… -
将反向链接和数据库结合的尝试
2025-02-14 23:24这两天用了一下 SuperRef 插件,对于已创建了快引反链的内容,能够一键生成数据库,有相当大的便利性。
但也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是当相关文档中已创建了 SuperRef 数据库之后,新创建的快引反链,就不能自动加入到该数据库中了,还得手动右键
绑定为SuperRef
。这就意味着,本来我想加某个块进数据库,只需要右键添加到数据库
即可,现在中间还多了一步操作,加快引反链,再绑定数据库……感觉应用上还是有一些困惑,这种情况要如何才能简化操作呢?
-
新建文档并引用和新建子文档并引用,两者有什么区别?
2025-02-12 15:28是的,因为每个人的习惯都不同:
- 有些人新建会放在 Indox 目录下,按年按月自动分类创建,日后再迁移,或干脆不迁移;
- 有些就放在每日 Daily Note 下,处理方式同上;
- 比如我,不想把文件夹叫 Indox,就自己起个名字叫闪存,我只想按年创建,所以位置中没有月份参数。
-
新建文档并引用和新建子文档并引用,两者有什么区别?
2025-02-12 15:22子文档就是在这个位置,即在当前文档下新建子文档。
文档的位置是可以自己设定的,如果不设定,那也是在当前文档下新建。
从笔记体系规划的角度来讲,这个地方是留给每个用户自己来定义的,系统没有强制给定义一个位置。
-
新建文档并引用和新建子文档并引用,两者有什么区别?
2025-02-12 15:06直观展示一下这两个的不同效果。
我在今天的 Daily Note 里分别使用这两个功能,生成文档的位置和命名各有不同。如下图:
新建文档的位置和命名格式,可以在思源笔记的总【设置】的【文档树】设置中自己设定:
-
官方会考虑出 Ulysses,Effie 式布局吗?
2025-02-12 14:39其实,也可以参考以下方法(我从链滴学到的):
- 把思源官方的大纲图标,移到右侧栏上方;
- 然后左边继续开文档树,方便找资料,整合资料;
- 右边开大纲栏,这样大纲就能与文档、文档树一起展开。
文档树、大纲栏中所有标题前的小图标是可以展开悬浮窗来看文档内容的。虽然与你展现的 Effie 比有所区别,但我个人觉得,这个办法不论对于阅读,还是写作,都非常实用。供参考。
PS:左下还能开一个书签 +(这个插件我还在学习用法,感觉对部署专门的写作空间会有很大帮助)。
-
清华大学团队出品:104 页 DeepSeek 全功能指南手册
2025-02-12 13:44快速浏览了一下,感觉是把以前关于 AI 应用和 Prompt 设计的 PPT 拿来,套了个 Deekseek 的卷首语。
其实 Deekseek-R1 根本不需要什么复杂的 Prompt,直接一步步深入提问,就能挖掘出需要的东西。
-
告别同步费用!用「缤纷云 + 思源」实现 50G 免费空间 + 思源笔记加密同步,这份薅羊毛攻略藏不住了
2025-02-12 13:23我也用缤纷云,endpoint 用的是 http,同步正常。
-
v3.1.21 同步失败:magic number mismatch(含个人解决方案)
2025-02-12 13:13看到你这个回复,我去看了一下我的 S3 设置,原来我一开始就设成 http://了。
还好还好!我的 20、21 版本同步都还正常。 -
关闭软件自动更新时再次报错
2025-02-11 21:47我今天更新 3.1.21 又双叒叕遇到这个问题(其实之前更新 3.1.20 时就遇到了)。
今天尝试了很多办法,包括关闭所有插件、给 Siyuan 安装目录和工作空间目录增加登录用户完全控制权限、变更系统默认 Temp 目录到 D 盘……等等,都没有用!
最后,我抱着最后一次,再不行,就直接运行升级包的时候,我发现成了……你想不到是什么鬼做法成了!
就是——把系统默认的 Temp 目录(也就是 C:\Users\登录帐户目录\AppData\Local\Temp)加入到 Windows Defender(安全中心)的排除项里。(注:我把默认 Temp 目录又改回 C 盘原来位置了)
真是哪哪都有你啊,“
超级友好”的 Windows Defender!!!大家实在没辙的时候,可以按上述方法试一试,我不保证一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