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 请求头中的 X-Forwarded-For

本贴最后更新于 321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沧海桑田

###背景

通过名字就知道,X-Forwarded-For 是一个扩展头。HTTP/1.1(RFC 2616)协议并没有对它的定义,它最开始是由 Squid 这个缓存代理软件引入,用来表示 HTTP 请求端真实 IP,现在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标准,被各大 HTTP 代理、负载均衡等转发服务广泛使用,并被写入 RFC 7239(Forwarded HTTP Extension)标准之中。

X-Forwarded-For 请求头格式非常简单,就这样:

X-Forwarded-For: client, proxy1, proxy2

可以看到,XFF 的内容由「英文逗号 + 空格」隔开的多个部分组成,最开始的是离服务端最远的设备 IP,然后是每一级代理设备的 IP。

如果一个 HTTP 请求到达服务器之前,经过了三个代理 Proxy1、Proxy2、Proxy3,IP 分别为 IP1、IP2、IP3,用户真实 IP 为 IP0,那么按照 XFF 标准,服务端最终会收到以下信息:

X-Forwarded-For: IP0, IP1, IP2

Proxy3 直连服务器,它会给 XFF 追加 IP2,表示它是在帮 Proxy2 转发请求。列表中并没有 IP3,IP3 可以通过服务端的 Remote Address 字段获得。我们知道 HTTP 连接基于 TCP 连接,HTTP 协议中没有 IP 的概念,Remote Address 来自 TCP 连接,表示与服务端建立 TCP 连接的设备 IP,在这个例子里就是 IP3。

Remote Address 无法伪造,因为建立 TCP 连接需要三次握手,如果伪造了源 IP,无法建立 TCP 连接,更不会有后面的 HTTP 请求。不同语言获取 Remote Address 的方式不一样,例如 php 是 $_SERVER["REMOTE_ADDR"],Node 是 req.connection.remoteAddress,但原理都一样。

###问题

有了上面的背景知识,开始说问题。我用 Node 写了一个最简单的 Web Server 用于测试。HTTP 协议跟语言无关,这里用 Node 只是为了方便演示,换成任何其他语言都可以得到相同结论。另外本文用 Nginx 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有兴趣,换成 Apache 或其他 Web Server 也一样。

下面这段代码会监听 9009 端口,并在收到 HTTP 请求后,输出一些信息:

JSvar http = require('http');

http.createServer(function (req, res) {
res.writeHead(200, {'Content-Type': 'text/plain'});
res.write('remoteAddress: ' + req.connection.remoteAddress + '\n');
res.write('x-forwarded-for: ' + req.headers['x-forwarded-for'] + '\n');
res.write('x-real-ip: ' + req.headers['x-real-ip'] + '\n');
res.end();
}).listen(9009, '0.0.0.0');

这段代码除了前面介绍过的 Remote Address 和 X-Forwarded-For,还有一个 X-Real-Ip,这又是一个自定义头。X-Real-Ip 通常被 HTTP 代理用来表示与它产生 TCP 连接的设备 IP,这个设备可能是其他代理,也可能是真正的请求端。需要注意的是,X-Real-Ip 目前并不属于任何标准,代理和 Web 应用之间可以约定用任何自定义头来传递这个信息。

现在可以用域名 + 端口号直接访问这个 Node 服务,再配一个 Nginx 反向代理:

NGINXlocation / {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proxy_set_header Host $http_host;
    proxy_set_header X-NginX-Proxy true;
<span class="hljs-title">proxy_pass</span> <span class="hljs-url">http://127.0.0.1:9009/</span>;
<span class="hljs-title">proxy_redirect</span> <span class="hljs-built_in">off</span>;

}

我的 Nginx 监听 80 端口,所以不带端口就可以访问 Nginx 转发过的服务。

测试直接访问 Node 服务:

SHELLcurl http://t1.imququ.com:9009/

remoteAddress: 114.248.238.236
x-forwarded-for: undefined
x-real-ip: undefined

由于我的电脑直接连接了 Node 服务,Remote Address 就是我的 IP。同时我并未指定额外的自定义头,所以后两个字段都是 undefined。

再来访问 Nginx 转发过的服务:

SHELLcurl http://t1.imququ.com/

remoteAddress: 127.0.0.1
x-forwarded-for: 114.248.238.236
x-real-ip: 114.248.238.236

这一次,我的电脑是通过 Nginx 访问 Node 服务,得到的 Remote Address 实际上是 Nginx 的本地 IP。而前面 Nginx 配置中的这两行起作用了,为请求额外增加了两个自定义头: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实际上,在生产环境中部署 Web 应用,一般都采用上面第二种方式,好处多多,具体是哪些不是本文重点不写了。这就引入一个隐患:很多 Web 应用为了获取用户真正的 IP,从 HTTP 请求头中获取 IP。

HTTP 请求头可以随意构造,我们通过 curl 的 -H 参数构造 X-Forwarded-Fox 和 X-Real-Ip,再来测试一把。

直接访问 Node 服务:

SHELLcurl http://t1.imququ.com:9009/ -H 'X-Forwarded-For: 1.1.1.1' -H 'X-Real-Ip: 2.2.2.2'

remoteAddress: 114.248.238.236
x-forwarded-for: 1.1.1.1
x-real-ip: 2.2.2.2

对于 Web 应用来说,X-Forwarded-Fox 和 X-Real-Ip 就是两个普通的请求头,自然就不做任何处理原样输出了。这说明,对于直连部署方式,除了从 TCP 连接中得到的 Remote Address 之外,请求头中携带的 IP 信息都不能信。

访问 Nginx 转发过的服务:

SHELLcurl http://t1.imququ.com/ -H 'X-Forwarded-For: 1.1.1.1' -H 'X-Real-Ip: 2.2.2.2'

remoteAddress: 127.0.0.1
x-forwarded-for: 1.1.1.1, 114.248.238.236
x-real-ip: 114.248.238.236

这一次,Nginx 会在 X-Forwarded-For 后追加我的 IP;并用我的 IP 覆盖 X-Real-Ip 请求头。这说明,有了 Nginx 的加工,X-Forwarded-For 最后一节以及 X-Real-Ip 整个内容无法构造,可以用于获取用户 IP。

用户 IP 往往被使用在跟 Web 安全有关的场景上,例如检查用户登录地区,基于 IP 做访问频率控制等等。这种场景下,确保 IP 无法构造更重要。经过前面的测试和分析,对于直接面向用户部署的 Web 应用,必须使用从 TCP 连接中得到的 Remote Address;对于部署了 Nginx 这样反向代理的 Web 应用,在正确配置了 Set Header 行为后,可以使用 Nginx 传过来的 X-Real-Ip 或 X-Forwarded-Ip 最后一节(实际上它们一定等价)。

那么,Web 应用自身如何判断请求是直接过来,还是由可控的代理转发来的呢?在代理转发时增加额外的请求头是一个办法,但是不怎么保险,因为请求头太容易构造了。如果一定要这么用,这个自定义头要够长够罕见,还要保管好不能泄露出去。

判断 Remote Address 是不是本地 IP 也是一种办法,不过也不完善,因为在 Nginx 所处服务器上访问,无论直连还是走 Nginx 代理,Remote Address 都是 127.0.0.1。这个问题还好通常可以忽略,更麻烦的是,反向代理服务器和实际的 Web 应用不一定部署在同一台服务器上。所以更合理的做法是收集所有代理服务器 IP 列表,Web 应用拿到 Remote Address 后逐一比对来判断是以何种方式访问。

通常,为了简化逻辑,生产环境会封掉通过带端口直接访问 Web 应用的形式,只允许通过 Nginx 来访问。那是不是这样就没问题了呢?也不见得。

首先,如果用户真的是通过代理访问 Nginx,X-Forwarded-For 最后一节以及 X-Real-Ip 得到的是代理的 IP,安全相关的场景只能用这个,但有些场景如根据 IP 显示所在地天气,就需要尽可能获得用户真实 IP,这时候 X-Forwarded-For 中第一个 IP 就可以排上用场了。这时候需要注意一个问题,还是拿之前的例子做测试:

SHELLcurl http://t1.imququ.com/ -H 'X-Forwarded-For: unknown, <>"1.1.1.1'
remoteAddress: 127.0.0.1
x-forwarded-for: unknown, <>"1.1.1.1, 114.248.238.236
x-real-ip: 114.248.238.236

X-Forwarded-For 最后一节是 Nginx 追加上去的,但之前部分都来自于 Nginx 收到的请求头,这部分用户输入内容完全不可信。使用时需要格外小心,符合 IP 格式才能使用,不然容易引发 SQL 注入或 XSS 等安全漏洞。

结论

  1. 直接对外提供服务的 Web 应用,在进行与安全有关的操作时,只能通过 Remote Address 获取 IP,不能相信任何请求头;
  2. 使用 Nginx 等 Web Server 进行反向代理的 Web 应用,在配置正确的前提下,要用 X-Forwarded-For 最后一节 或 X-Real-Ip 来获取 IP(因为 Remote Address 得到的是 Nginx 所在服务器的内网 IP);同时还应该禁止 Web 应用直接对外提供服务;
  3. 在与安全无关的场景,例如通过 IP 显示所在地天气,可以从 X-Forwarded-For 靠前的位置获取 IP,但是需要校验 IP 格式合法性;

PS:网上有些文章建议这样配置 Nginx,其实并不合理: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remote_addr;

这样配置之后,安全性确实提高了,但是也导致请求到达 Nginx 之前的所有代理信息都被抹掉,无法为真正使用代理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还是应该弄明白这中间的原理,具体场景具体分析。

  • HTTPS
    99 引用 • 274 回帖 • 3 关注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推荐标签 标签

  • 资讯

    资讯是用户因为及时地获得它并利用它而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信息,资讯有时效性和地域性。

    55 引用 • 85 回帖
  • Solo

    Solo 是一款小而美的开源博客系统,专为程序员设计。Solo 有着非常活跃的社区,可将文章作为帖子推送到社区,来自社区的回帖将作为博客评论进行联动(具体细节请浏览 B3log 构思 - 分布式社区网络)。

    这是一种全新的网络社区体验,让热爱记录和分享的你不再感到孤单!

    1434 引用 • 10054 回帖 • 490 关注
  • Lute

    Lute 是一款结构化的 Markdown 引擎,支持 Go 和 JavaScript。

    25 引用 • 191 回帖 • 16 关注
  • 钉钉

    钉钉,专为中国企业打造的免费沟通协同多端平台, 阿里巴巴出品。

    15 引用 • 67 回帖 • 339 关注
  • Bug

    Bug 本意是指臭虫、缺陷、损坏、犯贫、窃听器、小虫等。现在人们把在程序中一些缺陷或问题统称为 bug(漏洞)。

    75 引用 • 1737 回帖 • 5 关注
  • IBM

    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或万国商业机器公司,简称 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总公司在纽约州阿蒙克市。1911 年托马斯·沃森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全球雇员 30 多万人,业务遍及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17 引用 • 53 回帖 • 136 关注
  • 微服务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模式,它提倡将单一应用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服务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每个服务运行在独立的进程中。服务于服务之间才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互相沟通。每个服务都围绕着具体业务构建,能够被独立的部署。

    96 引用 • 155 回帖 • 1 关注
  • 招聘

    哪里都缺人,哪里都不缺人。

    190 引用 • 1057 回帖
  • iOS

    iOS 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最早于 2007 年 1 月 9 日的 Macworld 大会上公布这个系统,最初是设计给 iPhone 使用的,后来陆续套用到 iPod touch、iPad 以及 Apple TV 等产品上。iOS 与苹果的 Mac OS X 操作系统一样,属于类 Unix 的商业操作系统。

    85 引用 • 139 回帖 • 1 关注
  • 博客

    记录并分享人生的经历。

    273 引用 • 2388 回帖
  • 安装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132 引用 • 1184 回帖
  • FlowUs

    FlowUs.息流 个人及团队的新一代生产力工具。

    让复杂的信息管理更轻松、自由、充满创意。

    1 引用 • 1 关注
  • Eclipse

    Eclips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基于 Java 的可扩展开发平台。就其本身而言,它只是一个框架和一组服务,用于通过插件组件构建开发环境。

    75 引用 • 258 回帖 • 617 关注
  • 互联网

    互联网(Internet),又称网际网络,或音译因特网、英特网。互联网始于 1969 年美国的阿帕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98 引用 • 344 回帖
  • 开源中国

    开源中国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开源技术社区。传播开源的理念,推广开源项目,为 IT 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发现、使用、并交流开源技术的平台。目前开源中国社区已收录超过两万款开源软件。

    7 引用 • 86 回帖
  • 创业

    你比 99% 的人都优秀么?

    84 引用 • 1399 回帖
  • SVN

    SVN 是 Subversion 的简称,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版本控制系统,相较于 RCS、CVS,它采用了分支管理系统,它的设计目标就是取代 CVS。

    29 引用 • 98 回帖 • 680 关注
  • Latke

    Latke 是一款以 JSON 为主的 Java Web 框架。

    71 引用 • 535 回帖 • 787 关注
  • 心情

    心是产生任何想法的源泉,心本体会陷入到对自己本体不能理解的状态中,因为心能产生任何想法,不能分出对错,不能分出自己。

    59 引用 • 369 回帖
  • 新人

    让我们欢迎这对新人。哦,不好意思说错了,让我们欢迎这位新人!
    新手上路,请谨慎驾驶!

    52 引用 • 228 回帖
  • IPFS

    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际文件系统)是永久的、去中心化保存和共享文件的方法,这是一种内容可寻址、版本化、点对点超媒体的分布式协议。请浏览 IPFS 入门笔记了解更多细节。

    21 引用 • 245 回帖 • 241 关注
  • jQuery

    jQuery 是一套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库,强化 HTML 与 JavaScript 之间的操作。由 John Resig 在 2006 年 1 月的 BarCamp NYC 上释出第一个版本。全球约有 28% 的网站使用 jQuery,是非常受欢迎的 JavaScript 库。

    63 引用 • 134 回帖 • 724 关注
  • wolai

    我来 wolai:不仅仅是未来的云端笔记!

    2 引用 • 14 回帖
  • TGIF

    Thank God It's Friday! 感谢老天,总算到星期五啦!

    287 引用 • 4484 回帖 • 669 关注
  • SEO

    发布对别人有帮助的原创内容是最好的 SEO 方式。

    35 引用 • 200 回帖 • 22 关注
  • 国际化

    i18n(其来源是英文单词 internationalization 的首末字符 i 和 n,18 为中间的字符数)是“国际化”的简称。对程序来说,国际化是指在不修改代码的情况下,能根据不同语言及地区显示相应的界面。

    8 引用 • 26 回帖
  • Dubbo

    Dubbo 是一个分布式服务框架,致力于提供高性能和透明化的 RPC 远程服务调用方案,是 [阿里巴巴] SOA 服务化治理方案的核心框架,每天为 2,000+ 个服务提供 3,000,000,000+ 次访问量支持,并被广泛应用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各成员站点。

    60 引用 • 82 回帖 • 595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