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安装

本贴最后更新于 301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异事殊

**官方网站地址: http://redis.io
下载地址: http://redis.io/download
简介: redis 是一个 key-value 存储系统,和 Memcached 类似,它支持存储的 value 类型相对更多,包括 string(字符串)、list(链表)、 set(集合)和 zset(有序集 合)。这些数据类型都支持 push/pop、add/remove 及取交集并集和差集及更丰富的操作,而且这些操作都是原子性的。在此基础上,redis 支持各种不同方式的排序。与 memcached 一样,为了保证效率,数据都是缓存在内存中。区别的是 redis 会周期性的把更新的数据写入磁盘或者把修改 操作写入追加的记录文件,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 master-slave(主从)同步.

安装:
下载安装包之后
tar -zxvf redis-2.4.14.tar.gz
cd redis-2.4.14
make

注:安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
make: Warning: File `Makefile' has modification time 5.4e+06 s in the future
系统时间调整错了,调过来就好了

第二个问题:
make[2]: Entering directory `/redis/redis-2.4.7/deps/hiredis'
cc -c -std=c99 -pedantic -O3 -fPIC -Wall -W -Wstrict-prototypes -Wwrite-strings -g -ggdb net.c
make[2]: cc: Command not found
没安装 gcc,
yum install gcc-c++

第三个问题:
make 的时候显示
make[1]: Entering directory `/redis/redis-2.4.7/src'
which: no tclsh8.5 in (/usr/kerberos/sbin:/usr/kerberos/bin:/usr/local/sbin:/usr/local/bin:/sbin:/bin:/usr/sbin:/usr/bin:/root/bin)
You need 'tclsh8.5' in order to run the Redis test
没安装 tcl
按照官网 http://www.linuxfromscratch.org/blfs/view/cvs/general/tcl.html 上的安装

解压后进入根目录

cd unix

./configure --prefix=/usr --enable-threads --mandir=/usr/share/man

make

sed -e "s@^(TCL_SRC_DIR=').*@\1/usr/include'@" -e "/TCL_B/s@='(-L)?.*unix@='\1/usr/lib@" -i tclConfig.sh

make test

make install

make install-private-headers
ln -v -sf tclsh8.5 /usr/bin/tclsh
chmod -v 755 /usr/lib/libtcl8.5.so

安装完成之后
make
make install
程序会自动执行:
mkdir -p /usr/local/bin
cp -pf redis-server /usr/local/bin
cp -pf redis-benchmark /usr/local/bin
cp -pf redis-cli /usr/local/bin
cp -pf redis-check-dump /usr/local/bin
cp -pf redis-check-aof /usr/local/bin

配置:
此时如果直接启动 redis 的话会如下错误:
Warning: no config file specified, using the default config. In order to specify a config file use 'redis-server /path/to/redis.conf'

WARNING overcommit_memory is set to 0! Background save may fail under low memory condition. To fix this issue add 'vm.overcommit_memory = 1' to /etc/sysctl.conf and then reboot or run the command 'sysctl vm.overcommit_memory=1' for this to take effect.

第一个警告是没创建配置文件,使用了默认的配置,关于配置在后面我们会详细讲解
第二个警告是系统配置参数问题:

这里说一下这个配置的含义:
/proc/sys/vm/overcommit_memory
该文件指定了内核针对内存分配的策略,其值可以是 0、1、2。
0,表示内核将检查是否有足够的可用内存供应用进程使用;如果有足够的可用内存,内存申请允许;否则,内存申请失败,并把错误返回给应用进程。
1,表示内核允许分配所有的物理内存,而不管当前的内存状态如何。
2,表示内核允许分配超过所有物理内存和交换空间总和的内存

这里推荐设置成 1:
运行命令:
sysctl vm.overcommit_memory=1

测试 redis 安装情况:
我只在一台虚拟机上安装了 redis,所以这台虚拟机既是服务器,又是客户端
测试:
使用 SSH 工具开一个会话,redis-server,让其作为服务器运行
[13769] 03 Jun 18:30:47 * Server started, Redis version 2.4.14
[13769] 03 Jun 18:30:47 * The server is now ready to accept connections on port 6379
[13769] 03 Jun 18:30:48 - 0 clients connected (0 slaves), 717496 bytes in use
[13769] 03 Jun 18:30:53 - 0 clients connected (0 slaves), 717496 bytes in use
[13769] 03 Jun 18:30:58 - 0 clients connected (0 slaves), 717496 bytes in use

这样 redis 服务端就成功启动了...现在没有一个客户链接

打开另一个 SSH 会话:
输入 redis-cli ping
响应 PONG 表示客户端找到了服务端
响应 Could not connect to Redis at 127.0.0.1:6379: Connection refused 表示服务端未开启

确定服务端开启后
输入 redis-cli
响应 redis 127.0.0.1:6379> 表示客户端成功开启
此时服务端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13802] 03 Jun 18:37:38 - Accepted 127.0.0.1:55828
[13802] 03 Jun 18:37:41 - 1 clients connected (0 slaves), 726024 bytes in use
[13802] 03 Jun 18:37:46 - 1 clients connected (0 slaves), 726024 bytes in use
[13802] 03 Jun 18:37:51 - 1 clients connected (0 slaves), 726024 bytes in use
redis 服务端接受了客户端的一个链接

接下来测试 set key 和 get key 都正确
客户端输入:
redis 127.0.0.1:6379> ping
PONG
redis 127.0.0.1:6379> set key test
OK
redis 127.0.0.1:6379> get key
"test"
服务端响应:
[13802] 03 Jun 18:42:42 - DB 0: 1 keys (0 volatile) in 4 slots HT.
[13802] 03 Jun 18:42:42 - 1 clients connected (0 slaves), 726216 bytes in use
[13802] 03 Jun 18:42:47 - DB 0: 1 keys (0 volatile) in 4 slots HT.
[13802] 03 Jun 18:42:47 - 1 clients connected (0 slaves), 726216 bytes in use
[13802] 03 Jun 18:42:52 - DB 0: 1 keys (0 volatile) in 4 slots HT.
[13802] 03 Jun 18:42:52 - 1 clients connected (0 slaves), 726216 bytes in use

redis 搭建测试通过!!!

redis.conf 配置:
参考配置
编辑 /etc/redis.conf
daemonize yes
pidfile /webser/logs/redis.pid
port 6379
bind 127.0.0.1
timeout 300
loglevel verbose
logfile /webser/logs/redis.log
databases 16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rdbcompression yes
dbfilename dump.rdb
dir /webser/redis
slave-serve-stale-data yes
appendonly no
appendfsync everysec
no-appendfsync-on-rewrite no
vm-enabled no
vm-swap-file /tmp/redis.swap
vm-max-memory 0
vm-page-size 32
vm-pages 134217728
vm-max-threads 4
hash-max-zipmap-entries 512
hash-max-zipmap-value 64
list-max-ziplist-entries 512
list-max-ziplist-value 64
set-max-intset-entries 512
activerehashing yes

以下结合自己翻译,以及在网上找的,比较全的参数说明:
1,是否以后台进程运行,默认为 no
daemonize no
2,如以后台进程运行,则需指定一个 pid,默认为/var/run/redis.pid
pidfile /var/run/redis.pid
3,监听端口,默认为 6379
port 6379
4,绑定主机 IP,默认值为 127.0.0.1(注释)
bind 127.0.0.1
5,超时时间,默认为 300(秒)
timeout 300
6,日志记录等级,有 4 个可选值,debug,verbose(默认值),notice,warning
loglevel verbose
7,日志记录方式,默认值为 stdout
logfile stdout
8,可用数据库数,默认值为 16,默认数据库为 0
databases 16
9,指出在多长时间内,有多少次更新操作,就将数据同步到数据文件。这个可以多个条件配合,比如默认配置文件中的设置,就设置了三个条件。
900 秒(15 分钟)内至少有 1 个 key 被改变
save 900 1
300 秒(5 分钟)内至少有 10 个 key 被改变
save 300 10
10,存储至本地数据库时是否压缩数据,默认为 yes
rdbcompression yes
11,本地数据库文件名,默认值为 dump.rdb
dbfilename /root/redis_db/dump.rdb
12,本地数据库存放路径,默认值为 ./
dir /root/redis_db/
13,当本机为从服务时,设置主服务的 IP 及端口(注释)
slaveof
14,当本机为从服务时,设置主服务的连接密码(注释)
masterauth
15,连接密码(注释)
requirepass foobared
16,最大客户端连接数,默认不限制(注释)
maxclients 128
17,设置最大内存,达到最大内存设置后,Redis 会先尝试清除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 Key,当此方法处理后,任到达最大内存设置,将无法再进行写入操作。(注释)
maxmemory
18,是否在每次更新操作后进行日志记录,如果不开启,可能会在断电时导致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丢失。因为 redis 本身同步数据文件是按上面 save 条件来同步的,所以有的数据会在一段时间内只存在于内存中。默认值为 no
appendonly yes
19,更新日志文件名,默认值为 appendonly.aof(注释)
appendfilename /root/redis_db/appendonly.aof
20,更新日志条件,共有 3 个可选值。no 表示等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缓存同步到磁盘,always 表示每次更新操作后手动调用 fsync()将数据写到磁盘,everysec 表示每秒同步一次(默认值)。
appendfsync everysec
21,是否使用虚拟内存,默认值为 no
vm-enabled yes
22,虚拟内存文件路径,默认值为/tmp/redis.swap,不可多个 Redis 实例共享
vm-swap-file /tmp/redis.swap
23, 将所有大于 vm-max-memory 的数据存入虚拟内存,无论 vm-max-memory 设置多小,所有索引数据都是内存存储的 (Redis 的索引数据就是 keys),也就是说,当 vm-max-memory 设置为 0 的时候,其实是所有 value 都存在于磁盘。默认值为 0。
vm-max-memory 0
24,虚拟内存文件以块存储,每块 32bytes
vm-page-size 32
25,虚拟内在文件的最大数
vm-pages 134217728
26,可以设置访问 swap 文件的线程数,设置最好不要超过机器的核数,如果设置为 0,那么所有对 swap 文件的操作都是串行的.可能会造成比较长时间的延迟,但是对数据完整性有很好的保证.
vm-max-threads 4
27,把小的输出缓存放在一起,以便能够在一个 TCP packet 中为客户端发送多个响应,具体原理和真实效果我不是很清楚。所以根据注释,你不是很确定的时候就设置成 yes
glueoutputbuf yes
28,在 redis 2.0 中引入了 hash 数据结构。当 hash 中包含超过指定元素个数并且最大的元素没有超过临界时,hash 将以一种特殊的编码方式(大大减少内存使用)来存储,这里可以设置这两个临界值
hash-max-zipmap-entries 64
29,hash 中一个元素的最大值
hash-max-zipmap-value 512
30, 开启之后,redis 将在每 100 毫秒时使用 1 毫秒的 CPU 时间来对 redis 的 hash 表进行重新 hash,可以降低内存的使用。当你的使 用场景中,有非常严格的实时性需要,不能够接受 Redis 时不时的对请求有 2 毫秒的延迟的话,把这项配置为 no。如果没有这么严格的实时性要求,可以设置 为 yes,以便能够尽可能快的释放内存
activerehashing yes

修改好配置后启动时注意指定配置文件
redis-server /etc/redis.conf

关闭服务:
redis-cli shutdown
注: .3.1 如果端口变化可以指定端口:
redis-cli -p 6380 shutdown
这时内存中的数据会自动写入硬盘,文件地址是在 redis.conf 里配置的:
dbfilename dump.rdb
dir /webser/redis
这是持久化存储的关键,务必保证该文件/文件夹有写入权限

强制保存内存数据到硬盘:
因为 redis 是异步写入磁盘的,如果要让内存中的数据马上写入硬盘可以执行如下命令:
redis-cli save 或者 redis-cli -p 6380 save(指定端口)

同步机制
redis 实现的同步机制相对简单,缺少同步机制常见的 check point 和校验机制。
在 运行时,如果 master -> slave 同步请求转发被丢弃, slave 将无法恢复该请求的相关信息,直到 slave 重启时从 master 全量加载数据时才能修复。因此,建议使用 redis 尽量利用其 key/value 和 value 支持多种类型的特性,存储一些相对不重要的数据

附加信息:
启动 redis-server 后可使用 redis-benchmark 检查当前机器的处理性能.
另外执行 redis-benchmark 命令时也会将内存数据写入硬盘.

redis 针对很多语言都有客户端 http://redis.io/clients
这对 PHP 扩展推荐 phpredis

解压后进入文件夹
/webser/php53/bin/phpize
./configure --with-php-config=/webser/php53/bin/php-config
make && make install

php.ini 中添加
extension = "redis.so"

重启服务器
查看 phpinfo,安装完成后开始使用了\

首先确认 redis server 正常运行
运行下面代码

$redis = new Redis();
$redis->connect(‘127.0.0.1′,6379);
$redis->set(‘test’,'hello world!’);
echo $redis->get(‘test’);
?>
输出 hello world!

在 redis-cli 运行
get test
同样会输出 hello world!

就是这么轻松简单...**

  • Redis

    Redis 是一个开源的使用 ANSI C 语言编写、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亦可持久化的日志型、Key-Value 数据库,并提供多种语言的 API。从 2010 年 3 月 15 日起,Redis 的开发工作由 VMware 主持。从 2013 年 5 月开始,Redis 的开发由 Pivotal 赞助。

    286 引用 • 248 回帖

相关帖子

2 回帖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tmedivh
    作者

    能不同步论坛吗, 我从别的地方收藏的东西 怎么都同步到论坛上了

  • alanfans

    这文档格式没法看

推荐标签 标签

  • NetBeans

    NetBeans 是一个始于 1997 年的 Xelfi 计划,本身是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的数学及物理学院的学生计划。此计划延伸而成立了一家公司进而发展这个商用版本的 NetBeans IDE,直到 1999 年 Sun 买下此公司。Sun 于次年(2000 年)六月将 NetBeans IDE 开源,直到现在 NetBeans 的社群依然持续增长。

    78 引用 • 102 回帖 • 701 关注
  • Latke

    Latke 是一款以 JSON 为主的 Java Web 框架。

    71 引用 • 535 回帖 • 832 关注
  • SpaceVim

    SpaceVim 是一个社区驱动的模块化 vim/neovim 配置集合,以模块的方式组织管理插件以
    及相关配置,为不同的语言开发量身定制了相关的开发模块,该模块提供代码自动补全,
    语法检查、格式化、调试、REPL 等特性。用户仅需载入相关语言的模块即可得到一个开箱
    即用的 Vim-IDE。

    3 引用 • 31 回帖 • 113 关注
  • 强迫症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15 引用 • 161 回帖 • 1 关注
  • RESTful

    一种软件架构设计风格而不是标准,提供了一组设计原则和约束条件,主要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交互类的软件。基于这个风格设计的软件可以更简洁,更有层次,更易于实现缓存等机制。

    30 引用 • 114 回帖 • 7 关注
  • HHKB

    HHKB 是富士通的 Happy Hacking 系列电容键盘。电容键盘即无接点静电电容式键盘(Capacitive Keyboard)。

    5 引用 • 74 回帖 • 504 关注
  • PHP

    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是一种开源脚本语言。语法吸收了 C 语言、 Java 和 Perl 的特点,主要适用于 Web 开发领域,据说是世界上最好的编程语言。

    182 引用 • 408 回帖 • 490 关注
  • 周末

    星期六到星期天晚,实行五天工作制后,指每周的最后两天。再过几年可能就是三天了。

    14 引用 • 297 回帖
  • OneDrive
    2 引用
  • 大疆创新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DJI-Innovations,简称 DJI),成立于 2006 年,是全球领先的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的研发和生产商,客户遍布全球 100 多个国家。通过持续的创新,大疆致力于为无人机工业、行业用户以及专业航拍应用提供性能最强、体验最佳的革命性智能飞控产品和解决方案。

    2 引用 • 14 回帖 • 4 关注
  • SQLServer

    SQL Server 是由 [微软] 开发和推广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它最初是由 微软、Sybase 和 Ashton-Tate 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并于 1988 年推出了第一个 OS/2 版本。

    21 引用 • 31 回帖 • 3 关注
  • C

    C 语言是一门通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应用广泛。C 语言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能以简易的方式编译、处理低级存储器、产生少量的机器码以及不需要任何运行环境支持便能运行的编程语言。

    86 引用 • 165 回帖 • 3 关注
  • MongoDB

    MongoDB(来自于英文单词“Humongous”,中文含义为“庞大”)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由 C++ 语言编写。旨在为应用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数据存储解决方案。MongoDB 是一个介于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之间的产品,是非关系数据库当中功能最丰富,最像关系数据库的。它支持的数据结构非常松散,是类似 JSON 的 BSON 格式,因此可以存储比较复杂的数据类型。

    91 引用 • 59 回帖 • 2 关注
  • Ant-Design

    Ant Design 是服务于企业级产品的设计体系,基于确定和自然的设计价值观上的模块化解决方案,让设计者和开发者专注于更好的用户体验。

    17 引用 • 23 回帖
  • React

    React 是 Facebook 开源的一个用于构建 UI 的 JavaScript 库。

    195 引用 • 291 回帖 • 373 关注
  • ReactiveX

    ReactiveX 是一个专注于异步编程与控制可观察数据(或者事件)流的 API。它组合了观察者模式,迭代器模式和函数式编程的优秀思想。

    1 引用 • 2 回帖 • 181 关注
  • Sym

    Sym 是一款用 Java 实现的现代化社区(论坛/BBS/社交网络/博客)系统平台。

    下一代的社区系统,为未来而构建

    524 引用 • 4601 回帖 • 706 关注
  • jsoup

    jsoup 是一款 Java 的 HTML 解析器,可直接解析某个 URL 地址、HTML 文本内容。它提供了一套非常省力的 API,可通过 DOM,CSS 以及类似于 jQuery 的操作方法来取出和操作数据。

    6 引用 • 1 回帖 • 487 关注
  • 博客

    记录并分享人生的经历。

    273 引用 • 2388 回帖
  • MyBatis

    MyBatis 本是 Apache 软件基金会 的一个开源项目 iBatis,2010 年这个项目由 Apache 软件基金会迁移到了 google code,并且改名为 MyBatis ,2013 年 11 月再次迁移到了 GitHub。

    173 引用 • 414 回帖 • 364 关注
  • 国际化

    i18n(其来源是英文单词 internationalization 的首末字符 i 和 n,18 为中间的字符数)是“国际化”的简称。对程序来说,国际化是指在不修改代码的情况下,能根据不同语言及地区显示相应的界面。

    8 引用 • 26 回帖 • 4 关注
  • jQuery

    jQuery 是一套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库,强化 HTML 与 JavaScript 之间的操作。由 John Resig 在 2006 年 1 月的 BarCamp NYC 上释出第一个版本。全球约有 28% 的网站使用 jQuery,是非常受欢迎的 JavaScript 库。

    63 引用 • 134 回帖 • 733 关注
  • 单点登录

    单点登录(Single Sign On)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企业业务整合的解决方案之一。SSO 的定义是在多个应用系统中,用户只需要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所有相互信任的应用系统。

    9 引用 • 25 回帖
  • OpenCV
    15 引用 • 36 回帖 • 5 关注
  • 友情链接

    确认过眼神后的灵魂连接,站在链在!

    24 引用 • 373 回帖
  • Jenkins

    Jenkins 是一套开源的持续集成工具。它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插件,让构建、部署、自动化集成项目变得简单易用。

    54 引用 • 37 回帖 • 1 关注
  • Ngui

    Ngui 是一个 GUI 的排版显示引擎和跨平台的 GUI 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基于
    Node.js / OpenGL。目标是在此基础上开发 GUI 应用程序可拥有开发 WEB 应用般简单与速度同时兼顾 Native 应用程序的性能与体验。

    7 引用 • 9 回帖 • 396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