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ync+lsyncd 实现文件实时同步 (自己实践)

本贴最后更新于 229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事过境迁

参考地址:rsync+lsyncd 实现文件实时同步

参考地址:lsyncd 实时同步搭建指南——取代 rsync+inotify

一、环境

lsyncd   10.211.55.22
rsync    10.211.55.21

二、配置 rsync 服务器

配置 rsync 以 xinetd 方式运行

[root@rsync ~]# yum install rsync -y
[root@rsync ~]# yum install xinetd -y

#修改/etc/xinetd.d/rsync
[root@rsync ~]# vim /etc/xinetd.d/rsync
service rsync
{
    disable         = no          ##将yes改成no  
    socket_type     = stream
    wait            = no
    user            = root
    server          = /usr/bin/rsync
    server_args     = --daemon
    log_on_failure  += USERID
}

#启动xinetd服务
[root@rsync ~]# service xinetd start
Starting xinetd:                                           [  OK  ]

#rsync默认的监听端口是873,查看873号端口是否启动
[root@rsync ~]# netstat -tunlp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only servers)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PID/Program name   
tcp        0      0 0.0.0.0:22                  0.0.0.0:*                   LISTEN      1247/sshd           
tcp        0      0 127.0.0.1:25                0.0.0.0:*                   LISTEN      1324/master         
tcp        0      0 :::22                       :::*                        LISTEN      1247/sshd           
tcp        0      0 ::1:25                      :::*                        LISTEN      1324/master         
tcp        0      0 :::873                      :::*                        LISTEN      1561/xinetd

创建 rsync 服务目录和配置文件

#创建rsync服务目录
[root@rsync ~]# mkdir /etc/rsyncd
# 创建配置文件
[root@rsync ~]# touch /etc/rsyncd/rsyncd.conf
# 创建密码文件
[root@rsync ~]# touch /etc/rsyncd/rsyncd.secrets
#权限修改
[root@rsync ~]# chown root:root /etc/rsyncd/rsyncd.secrets
[root@rsync ~]# chmod 600 /etc/rsyncd/rsyncd.secrets            #这里的权限设置必须是600

创建用户和密码

[root@rsync ~]# echo "rsync:test" >>/etc/rsyncd/rsyncd.secrets

创建 rsync 配置文件

# GLOBAL OPTIONS
uid = root
gid = root

use chroot = yes        #这个参数要设置成yes,如果同步的是软连接文件,同步过来后会多一个前缀,导致软连接不能正常使用
read only = no        #我们需要实时同步lsyncd服务器上的资源,这个需要有写权限,或者在模块中赋予写权限

#limit access to private LANs
hosts allow=10.211.55.21/255.255.0.0
hosts deny=*
max connections = 5

pid file = /var/run/rsyncd.pid

secrets file = /etc/rsyncd/rsyncd.secrets
#lock file = /var/run/rsync.lock           

motd file = /etc/rsyncd/rsyncd.motd        

#This will give you a separate log file
log file = /var/log/rsync.log               

#This will log every file transferred - up to 85,000+ per user, per sync
transfer logging = yes

log format = %t %a %m %f %b
syslog facility = local3
timeout = 300

# MODULE OPTIONS
[test]
path = /home/syncfile
list=yes
ignore errors
auth users = rsync            #客户端连接过来使用的用户是rsync
comment = welcome to rsync server

编辑 xinetd 的 rsync 配置文件,添加配置文件路径

#添加rsync的配置文件路径
[root@rsync ~]# vim /etc/xinetd.d/rsync
service rsync
{
    disable = no
    socket_type     = stream
    wait            = no
    user            = root
    server          = /usr/bin/rsync
    server_args     = --daemon --config=/etc/rsyncd/rsyncd.conf    #添加配置文件路径
    log_on_failure  += USERID
}

#重启xinetd服务
[root@rsync ~]# service xinetd restart
Stopping xinetd:                                           [  OK  ]
Starting xinetd:                                           [  OK  ]
[root@rsync ~]# netstat -anpt |grep 873
tcp        0      0 :::873                      :::*                        LISTEN      1586/xinetd 

#创建数据目录
[root@rsync ~]# mkdir -p /home/syncfile

三、配置 lsyncd 服务器

#安装rsync,lsyncd
[root@lsyncd ~]# rpm -ivh http://dl.fedoraproject.org/pub/epel/6/x86_64/epel-release-6-8.noarch.rpm
[root@lsyncd ~]# sed -i 's@#b@b@g' /etc/yum.repos.d/epel.repo
[root@lsyncd ~]# sed  -i 's@mirrorlist@#mirrorlist@g' /etc/yum.repos.d/epel.repo
[root@lsyncd ~]# yum install rsync lsyncd -y

配置 lsyncd 服务配置文件适用:500+ 万文件,变动不大

注意:这里配置的方案有很多,我是参考上面两个链接的方法:

#lsyncd.conf 配置选项说明:

settings
里面是全局设置,-- 开头表示注释,下面是几个常用选项说明:

  • logfile 定义日志文件
  • stausFile 定义状态文件
  • nodaemon=true 表示不启用守护模式,默认
  • statusInterval 将 lsyncd 的状态写入上面的 statusFile 的间隔,默认 10 秒
  • inotifyMode 指定 inotify 监控的事件,默认是 CloseWrite,还可以是 ModifyCloseWrite or Modify
  • maxProcesses 同步进程的最大个数。假如同时有 20 个文件需要同步,而 maxProcesses = 8,则最大能看到有 8 个 rysnc 进程
  • maxDelays 累计到多少所监控的事件激活一次同步,即使后面的 delay 延迟时间还未到

sync
里面是定义同步参数,可以继续使用 maxDelays 来重写 settings 的全局变量。一般第一个参数指定 lsyncd 以什么模式运行:rsyncrsyncsshdirect 三种模式:

  • default.rsync :本地目录间同步,使用 rsync,也可以达到使用 ssh 形式的远程 rsync 效果,或 daemon 方式连接远程 rsyncd 进程;
    default.direct :本地目录间同步,使用 cprm 等命令完成差异文件备份;
    default.rsyncssh :同步到远程主机目录,rsync 的 ssh 模式,需要使用 key 来认证

  • source 同步的源目录,使用绝对路径。

  • target 定义目的地址.对应不同的模式有几种写法:
    /tmp/dest :本地目录同步,可用于 directrsync 模式
    172.29.88.223:/tmp/dest :同步到远程服务器目录,可用于 rsyncrsyncssh 模式,拼接的命令类似于 /usr/bin/rsync -ltsd --delete --include-from=- --exclude=* SOURCE TARGET,剩下的就是 rsync 的内容了,比如指定 username,免密码同步
    172.29.88.223::module :同步到远程服务器目录,用于 rsync 模式
    三种模式的示例会在后面给出。

  • init 这是一个优化选项,当 init = false,只同步进程启动以后发生改动事件的文件,原有的目录即使有差异也不会同步。默认是 true

  • delay 累计事件,等待 rsync 同步延时时间,默认 15 秒(最大累计到 1000 个不可合并的事件)。也就是 15s 内监控目录下发生的改动,会累积到一次 rsync 同步,避免过于频繁的同步。(可合并的意思是,15s 内两次修改了同一文件,最后只同步最新的文件)

excludeFrom
排除选项,后面指定排除的列表文件,如

excludeFrom = "/etc/lsyncd.exclude"

如果是简单的排除,可以使用

exclude = LIST

这里的排除规则写法与原生 rsync 有点不同,更为简单:

  • 监控路径里的任何部分匹配到一个文本,都会被排除,例如 /bin/foo/bar 可以匹配规则 foo

  • 如果规则以斜线 / 开头,则从头开始要匹配全部

  • 如果规则以 / 结尾,则要匹配监控路径的末尾

  • ? 匹配任何字符,但不包括 /

  • * 匹配 0 或多个字符,但不包括 /

  • ** 匹配 0 或多个字符,可以是 /

  • delete 为了保持 target 与 souce 完全同步,Lsyncd 默认会 delete = true 来允许同步删除。它除了 false,还有 startuprunning 值,请参考 Lsyncd 2.1.x ‖ Layer 4 Config ‖ Default Behavior

rsync
(提示一下,deleteexclude 本来都是 rsync 的选项,上面是配置在 sync 中的,我想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减少 rsync 的开销)

  • bwlimit 限速,单位 kb/s,与 rsync 相同(这么重要的选项在文档里竟然没有标出)
  • compress 压缩传输默认为 true。在带宽与 cpu 负载之间权衡,本地目录同步可以考虑把它设为 false
  • perms 默认保留文件权限。
  • 其它 rsync 的选项

其它还有 rsyncssh 模式独有的配置项,如 hosttargetdirrsync_pathpassword_file,见后文示例。rsyncOps={"-avz","--delete"} 这样的写法在 2.1.*版本已经不支持。

lsyncd.conf 可以有多个 sync,各自的 source,各自的 target,各自的模式,互不影响。

lsyncd.conf 其它模式示例:

[root@rsync ~]# cat /etc/rsyncd/rsyncd.conf 

# GLOBAL OPTIONS
uid = root
gid = root

use chroot = yes        #这个参数要设置成yes,如果同步的是软连接文件,同步过来后会多一个前缀,导致软连接不能正常使用

read only = no        #我们需要实时同步lsyncd服务器上的资源,这个需要有写权限,或者在模块中赋予写权限

#limit access to private LANs
hosts allow=10.211.55.21/255.255.0.0
hosts deny=*
max connections = 5

pid file = /var/run/rsyncd.pid

secrets file = /etc/rsyncd/rsyncd.secrets
#lock file = /var/run/rsync.lock           

motd file = /etc/rsyncd/rsyncd.motd        

#This will give you a separate log file
log file = /var/log/rsync.log               

#This will log every file transferred - up to 85,000+ per user, per sync
transfer logging = yes

log format = %t %a %m %f %b
syslog facility = local3
timeout = 300

# MODULE OPTIONS
[test]
path = /home/syncfile
list=yes
ignore errors
auth users = rsync            #客户端连接过来使用的用户是rsync
comment = welcome to rsync server



#添加rsync的配置文件路径
[root@rsync ~]# vim /etc/xinetd.d/rsync
service rsync
{
    disable = no
    socket_type     = stream
    wait            = no
    user            = root
    server          = /usr/bin/rsync
    server_args     = --daemon --config=/etc/rsyncd/rsyncd.conf    #添加配置文件路径
    log_on_failure  += USERID
}

#重启xinetd服务
[root@rsync ~]# service xinetd restart
Stopping xinetd:                                           [  OK  ]
Starting xinetd:                                           [  OK  ]
[root@rsync ~]# netstat -anpt |grep 873
tcp        0      0 :::873                      :::*                        LISTEN      1586/xinetd 

#创建数据目录
[root@rsync ~]# mkdir -p /data/test

#安装rsync,lsyncd
[root@lsyncd ~]# rpm -ivh http://dl.fedoraproject.org/pub/epel/6/x86_64/epel-release-6-8.noarch.rpm
[root@lsyncd ~]# sed -i 's@#b@b@g' /etc/yum.repos.d/epel.repo
[root@lsyncd ~]# sed  -i 's@mirrorlist@#mirrorlist@g' /etc/yum.repos.d/epel.repo
[root@lsyncd ~]# yum install rsync lsyncd -y

settings {
    logfile ="/usr/local/lsyncd-2.1.5/var/lsyncd.log",
    statusFile ="/usr/local/lsyncd-2.1.5/var/lsyncd.status",
    inotifyMode = "CloseWrite",
    maxProcesses = 8,
    }


-- I. 本地目录同步,direct:cp/rm/mv。 适用:500+万文件,变动不大
sync {
    default.direct,
    source    = "/tmp/src",
    target    = "/tmp/dest",
    delay = 1
    maxProcesses = 1
    }

-- II. 本地目录同步,rsync模式:rsync
sync {
    default.rsync,
    source    = "/tmp/src",
    target    = "/tmp/dest1",
    excludeFrom = "/etc/rsyncd.d/rsync_exclude.lst",
    rsync     = {
        binary = "/usr/bin/rsync",
        archive = true,
        compress = true,
        bwlimit   = 2000
        } 
    }

-- III. 远程目录同步,rsync模式 + rsyncd daemon
sync {
    default.rsync,
    source    = "/tmp/src",
    target    = "syncuser@172.29.88.223::module1",
    delete="running",
    exclude = { ".*", ".tmp" },
    delay = 30,
    init = false,
    rsync     = {
        binary = "/usr/bin/rsync",
        archive = true,
        compress = true,
        verbose   = true,
        password_file = "/etc/rsyncd.d/rsync.pwd",
        _extra    = {"--bwlimit=200"}
        }
    }

-- IV. 远程目录同步,rsync模式 + ssh shell
sync {
    default.rsync,
    source    = "/tmp/src",
    target    = "172.29.88.223:/tmp/dest",
    -- target    = "root@172.29.88.223:/remote/dest",
    -- 上面target,注意如果是普通用户,必须拥有写权限
    maxDelays = 5,
    delay = 30,
    -- init = true,
    rsync     = {
        binary = "/usr/bin/rsync",
        archive = true,
        compress = true,
        bwlimit   = 2000
        -- rsh = "/usr/bin/ssh -p 22 -o StrictHostKeyChecking=no"
        -- 如果要指定其它端口,请用上面的rsh
        }
    }

-- V. 远程目录同步,rsync模式 + rsyncssh,效果与上面相同
sync {
    default.rsyncssh,
    source    = "/tmp/src2",
    host      = "172.29.88.223",
    targetdir = "/remote/dir",
    excludeFrom = "/etc/rsyncd.d/rsync_exclude.lst",
    -- maxDelays = 5,
    delay = 0,
    -- init = false,
    rsync    = {
        binary = "/usr/bin/rsync",
        archive = true,
        compress = true,
        verbose   = true,
        _extra = {"--bwlimit=2000"},
        },
    ssh      = {
        port  =  1234
        }
    }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推荐标签 标签

  • 资讯

    资讯是用户因为及时地获得它并利用它而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信息,资讯有时效性和地域性。

    55 引用 • 85 回帖
  • Solo

    Solo 是一款小而美的开源博客系统,专为程序员设计。Solo 有着非常活跃的社区,可将文章作为帖子推送到社区,来自社区的回帖将作为博客评论进行联动(具体细节请浏览 B3log 构思 - 分布式社区网络)。

    这是一种全新的网络社区体验,让热爱记录和分享的你不再感到孤单!

    1434 引用 • 10054 回帖 • 490 关注
  • Lute

    Lute 是一款结构化的 Markdown 引擎,支持 Go 和 JavaScript。

    25 引用 • 191 回帖 • 16 关注
  • 钉钉

    钉钉,专为中国企业打造的免费沟通协同多端平台, 阿里巴巴出品。

    15 引用 • 67 回帖 • 339 关注
  • Bug

    Bug 本意是指臭虫、缺陷、损坏、犯贫、窃听器、小虫等。现在人们把在程序中一些缺陷或问题统称为 bug(漏洞)。

    75 引用 • 1737 回帖 • 5 关注
  • IBM

    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或万国商业机器公司,简称 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总公司在纽约州阿蒙克市。1911 年托马斯·沃森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全球雇员 30 多万人,业务遍及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17 引用 • 53 回帖 • 136 关注
  • 微服务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模式,它提倡将单一应用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服务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每个服务运行在独立的进程中。服务于服务之间才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互相沟通。每个服务都围绕着具体业务构建,能够被独立的部署。

    96 引用 • 155 回帖 • 1 关注
  • 招聘

    哪里都缺人,哪里都不缺人。

    190 引用 • 1057 回帖
  • iOS

    iOS 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最早于 2007 年 1 月 9 日的 Macworld 大会上公布这个系统,最初是设计给 iPhone 使用的,后来陆续套用到 iPod touch、iPad 以及 Apple TV 等产品上。iOS 与苹果的 Mac OS X 操作系统一样,属于类 Unix 的商业操作系统。

    85 引用 • 139 回帖 • 1 关注
  • 博客

    记录并分享人生的经历。

    273 引用 • 2388 回帖
  • 安装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132 引用 • 1184 回帖
  • FlowUs

    FlowUs.息流 个人及团队的新一代生产力工具。

    让复杂的信息管理更轻松、自由、充满创意。

    1 引用 • 1 关注
  • Eclipse

    Eclips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基于 Java 的可扩展开发平台。就其本身而言,它只是一个框架和一组服务,用于通过插件组件构建开发环境。

    75 引用 • 258 回帖 • 617 关注
  • 互联网

    互联网(Internet),又称网际网络,或音译因特网、英特网。互联网始于 1969 年美国的阿帕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98 引用 • 344 回帖
  • 开源中国

    开源中国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开源技术社区。传播开源的理念,推广开源项目,为 IT 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发现、使用、并交流开源技术的平台。目前开源中国社区已收录超过两万款开源软件。

    7 引用 • 86 回帖
  • 创业

    你比 99% 的人都优秀么?

    84 引用 • 1399 回帖
  • SVN

    SVN 是 Subversion 的简称,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版本控制系统,相较于 RCS、CVS,它采用了分支管理系统,它的设计目标就是取代 CVS。

    29 引用 • 98 回帖 • 680 关注
  • Latke

    Latke 是一款以 JSON 为主的 Java Web 框架。

    71 引用 • 535 回帖 • 787 关注
  • 心情

    心是产生任何想法的源泉,心本体会陷入到对自己本体不能理解的状态中,因为心能产生任何想法,不能分出对错,不能分出自己。

    59 引用 • 369 回帖
  • 新人

    让我们欢迎这对新人。哦,不好意思说错了,让我们欢迎这位新人!
    新手上路,请谨慎驾驶!

    52 引用 • 228 回帖
  • IPFS

    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际文件系统)是永久的、去中心化保存和共享文件的方法,这是一种内容可寻址、版本化、点对点超媒体的分布式协议。请浏览 IPFS 入门笔记了解更多细节。

    21 引用 • 245 回帖 • 241 关注
  • jQuery

    jQuery 是一套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库,强化 HTML 与 JavaScript 之间的操作。由 John Resig 在 2006 年 1 月的 BarCamp NYC 上释出第一个版本。全球约有 28% 的网站使用 jQuery,是非常受欢迎的 JavaScript 库。

    63 引用 • 134 回帖 • 724 关注
  • wolai

    我来 wolai:不仅仅是未来的云端笔记!

    2 引用 • 14 回帖
  • TGIF

    Thank God It's Friday! 感谢老天,总算到星期五啦!

    287 引用 • 4484 回帖 • 669 关注
  • SEO

    发布对别人有帮助的原创内容是最好的 SEO 方式。

    35 引用 • 200 回帖 • 22 关注
  • 国际化

    i18n(其来源是英文单词 internationalization 的首末字符 i 和 n,18 为中间的字符数)是“国际化”的简称。对程序来说,国际化是指在不修改代码的情况下,能根据不同语言及地区显示相应的界面。

    8 引用 • 26 回帖
  • Dubbo

    Dubbo 是一个分布式服务框架,致力于提供高性能和透明化的 RPC 远程服务调用方案,是 [阿里巴巴] SOA 服务化治理方案的核心框架,每天为 2,000+ 个服务提供 3,000,000,000+ 次访问量支持,并被广泛应用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各成员站点。

    60 引用 • 82 回帖 • 595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