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型模式:观察者模式

本贴最后更新于 208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水流花落

行为型模式:观察者模式

灯塔

十一大行为型模式之七:观察者模式。

简介

姓名 :观察者模式
英文名 :Observer Pattern
价值观 :盯着你怎么着
个人介绍
Define a one-to-many dependency between objects so that when one object changes state,all its dependents are notified and updated automatically.
定义对象间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使得每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则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来自《设计模式之禅》)

你要的故事

想来想去,就拿我们现在生活中最常体会到的事情来讲观察者模式--朋友圈。小明、小红、小东 3 人是好朋友,最近他们的父母都给安排了手机,刚用上手机那是相当的兴奋呀。他们立马从 QQ 转投到微信的怀抱,对微信的朋友圈玩的不亦乐乎,什么事情都往上面发。突然有一天,小明和小红因为一些小事争执闹别扭了,原因就是他们对一道数学题有不同的见解。就跟我们小时候和朋友玩得好好的,突然因为一点小事就闹翻了。小红比较孩子气,立马就屏蔽了小明的朋友圈,不想再看到有关小明相关的信息。故事就是这么一回事,关注点就在这 朋友圈 上。朋友圈就是运用观察者模式的一个很好的样例。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发朋友圈的时候,那些没有屏蔽我们朋友圈的好友,会收到信息推送。也就是没有屏蔽我们朋友圈的好友其实是订阅了我们朋友圈,好友相当于观察者,我们是被观察的对象。符合观察者模式这个关系。

我们通过代码来描述小明、小红、小东他们在朋友圈玩的场景。利用观察者模式,需要观察对象和被观察对象,所以我们先定义 2 个接口,分别是 Observable (可被观察接口) 和 Observer (观察者接口)。

实现 Observable 接口的对象说明是可被订阅观察的,所以它需要 addObserver() 新增订阅者方法和 removeObserver() 移除订阅者方法,另外还有一个是必须的,就是通知各个订阅者消息的方法 notifyObservers()。那 Observable 接口代码如下所示。

interface Observable {
    void add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void remove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void notifyObservers(String message);
}

实现 Observer 接口的对象说明是可以去订阅观察的,也就是说可以接收被订阅的对象发出来的消息,那就需要一个接收消息的方法 update()。代码如下所示。

interface Observer {
    void update(String name, String message);
}

为了让大家不混淆,先把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分离开,其实在这个例子中,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是同一个对象 User 的。这里就分开,分成 UserFriend,后面会给出正确的代码,稍安勿躁哈。这里 User 作为被观察者,实现了 Observable 接口,而 Friend 作为观察者,实现了 Observer 接口。代码如下。

class User implements Observable {

    private List<Observer> friends;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User(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this.friends = new LinkedList<>();
    }

    public void sendMessage(String message) {
        this.notifyObservers(message);
    }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
        this.friends.add(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move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
        this.friends.remove(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String message) {
        this.friends.forEach(friend -> {
            friend.update(this.name, message);
        });
    }
}

class Friend implements Observer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Friend(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name, String 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 + this.name + "】看到【" + name + "】发的朋友圈:" + message);
    }
}

public class Observ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User xiaoMing = new User("小明");
        Friend xiaoHong = new Friend("小红");
        Friend xiaoDong = new Friend("小东");
        xiaoMing.addObserver(xiaoHong);
        xiaoMing.addObserver(xiaoDong);
        xiaoMing.sendMessage("今天真开心");
        // 小红和小明闹别扭了,小红取消订阅小明的朋友圈
        xiaoMing.removeObserver(xiaoHong);
        xiaoMing.sendMessage("希望明天也像今天一样开心");
    }

}

打印结果:
【小红】看到【小明】发的朋友圈:今天真开心
【小东】看到【小明】发的朋友圈:今天真开心
【小东】看到【小明】发的朋友圈:希望明天也像今天一样开心

看到代码执行结果,小红和小东都订阅了小明的朋友圈,小明发了朋友圈:今天真开心。他们俩都收到了,因为小红和小明闹别扭,小红取消订阅小明的朋友圈,所以小明后来发的朋友圈,小红没收到。

上面代码其实是不对的,不应该用 UserFriend 2 个类来定义。如果小明订阅小红和小东的朋友圈呢?这样实现比较麻烦,主要是为了分清 观察者被观察者 这 2 个概念,通过上面的例子应该分清楚了 2 个概念了,那就可以来看正确的代码,小明、小红、小东他们其实都是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所以我们用 User2 来定义他们就可以,User2 实现了 ObservableObserver 接口。代码如下。

class User2 implements Observable, Observer {

    private List<Observer> friends;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User2(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this.friends = new LinkedList<>();
    }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
        this.friends.add(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move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
        this.friends.remove(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String message) {
        this.friends.forEach(friend -> {
            friend.update(this.name, messag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name, String 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 + this.name + "】看到【" + name + "】发的朋友圈:" + message);
    }

    public void sendMessage(String message) {
        this.notifyObservers(message);
    }
}

public class Observ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User2 xiaoMing2 = new User2("小明");
        User2 xiaoHong2 = new User2("小红");
        User2 xiaoDong2 = new User2("小东");
        xiaoMing2.addObserver(xiaoHong2);
        xiaoMing2.addObserver(xiaoDong2);
        xiaoMing2.sendMessage("今天真开心");
        xiaoMing2.removeObserver(xiaoHong);
        xiaoMing2.sendMessage("希望明天也像今天一样开心");

        xiaoHong2.addObserver(xiaoMing2);
        xiaoHong2.addObserver(xiaoDong2);
        xiaoHong2.sendMessage("今天和小明吵架了,屏蔽他的朋友圈");

        xiaoDong2.addObserver(xiaoMing2);
        xiaoDong2.addObserver(xiaoHong2);
        xiaoDong2.sendMessage("小明和小红吵架了,夹在中间好尴尬");
    }

}

打印结果:
【小红】看到【小明】发的朋友圈:今天真开心
【小东】看到【小明】发的朋友圈:今天真开心
【小红】看到【小明】发的朋友圈:希望明天也像今天一样开心
【小东】看到【小明】发的朋友圈:希望明天也像今天一样开心
【小明】看到【小红】发的朋友圈:今天和小明吵架了,屏蔽他的朋友圈
【小东】看到【小红】发的朋友圈:今天和小明吵架了,屏蔽他的朋友圈
【小明】看到【小东】发的朋友圈:小明和小红吵架了,夹在中间好尴尬
【小红】看到【小东】发的朋友圈:小明和小红吵架了,夹在中间好尴尬

从代码中,我们看到小明、小红、小东 3 个人互相订阅朋友圈,当然中途小红屏蔽了小明的朋友圈。这就是 观察者被观察者 刚好是同一个对象的实现。

总结

观察者模式 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设计模式,它定义了触发机制,观察者只要订阅了被观察者,就可以第一时间得到被观察者传递的信息。在工作中,使用观察者模式的场景也比较多,比如消息队列消费,Android 开发中的事件触发机制等等。好,观察者模式就到这。

推荐阅读:

行为型模式:迭代器模式

行为型模式:策略模式

行为型模式:责任链模式

设计模式系列文章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公众号 LieBrother,一起交流学习。

  •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代表了最佳的实践,通常被有经验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人员所采用。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是众多软件开发人员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试验和错误总结出来的。

    200 引用 • 120 回帖
  • 观察者
    1 引用 • 1 回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baymin

    学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