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笔记之如何防止 goroutine 泄露

本贴最后更新于 217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移世异

今天简单谈谈,Go 如何防止 goroutine 泄露。

概述
Go 的并发模型与其他语言不同,虽说它简化了并发程序的开发难度,但如果不了解使用方法,常常会遇到 goroutine 泄露的问题。虽然 goroutine 是轻量级的线程,占用资源很少,但如果一直得不到释放并且还在不断创建新协程,毫无疑问是有问题的,并且是要在程序运行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发现的问题。

对于上面描述的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解决,如下:

一是预防,要做到预防,我们就需要了解什么样的代码会产生泄露,以及了解如何写出正确的代码;

二是监控,虽说预防减少了泄露产生的概率,但没有人敢说自己不犯错,因而,通常我们还需要一些监控手段进一步保证程序的健壮性;

接下来,我将会分两篇文章分别从这两个角度进行介绍,今天先谈第一点。

如何监控泄露
本文主要集中在第一点上,但为了更好的演示效果,可以先介绍一个最简单的监控方式。通过 runtime.NumGoroutine() 获取当前运行中的 goroutine 数量,通过它确认是否发生泄漏。它的使用非常简单,就不为它专门写个例子了。

一个简单的例子
语言级别的并发支持是 Go 的一大优势,但这个优势也很容易被滥用。通常我们在开始 Go 并发学习时,常常听别人说,Go 的并发非常简单,在调用函数前加上 go 关键词便可启动 goroutine,即一个并发单元,但很多人可能只听到了这句话,然后就出现了类似下面的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runtime" "time" ) func sayHello() { for { fmt.Println("Hello gorotine") time.Sleep(time.Second) } } func main() { defer func() { fmt.Println("the number of goroutines: ", runtime.NumGoroutine()) }() go sayHello() fmt.Println("Hello main") }

对 Go 比较熟悉的话,很容易发现这段代码的问题,sayHello 是个死循环,没有如何退出机制,因此也就没有任何办法释放创建的 goroutine。我们通过在 main 函数最前面的 defer 实现在函数退出时打印当前运行中的 goroutine 数量,毫无意外,它的输出如下:

the number of goroutines: 2

不过,因为上面的程序并非常驻,有泄露问题也不大,程序退出后系统会自动回收运行时资源。但如果这段代码在常驻服务中执行,比如 http server,每接收到一个请求,便会启动一次 sayHello,时间流逝,每次启动的 goroutine 都得不到释放,你的服务将会离奔溃越来越近。

这个例子比较简单,我相信,对 Go 的并发稍微有点了解的朋友都不会犯这个错。

泄露情况分类
前面介绍的例子由于在 goroutine 运行死循环导致的泄露。接下来,我会按照并发的数据同步方式对泄露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简单可归于两类,即:

channel 导致的泄露
传统同步机制导致的泄露
传统同步机制主要指面向共享内存的同步机制,比如排它锁、共享锁等。这两种情况导致的泄露还是比较常见的。go 由于 defer 的存在,第二类情况,一般情况下还是比较容易避免的。

chanel 引起的泄露
先说 channel,如果之前读过官方的那篇并发的文章,翻译版,你会发现 channel 的使用,一个不小心就泄露了。我们来具体总结下那些情况下可能导致。

发送不接收
我们知道,发送者一般都会配有相应的接收者。理想情况下,我们希望接收者总能接收完所有发送的数据,这样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但现实是,一旦接收者发生异常退出,停止继续接收上游数据,发送者就会被阻塞。这个情况在 前面说的文章 中有非常细致的介绍。

示例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time" func gen(nums ...int) <-chan int { out := make(chan int) go func() { for _, n := range nums { out <- n } close(out) }() return out } func main() { defer func() { fmt.Println("the number of goroutines: ", runtime.NumGoroutine()) }() // Set up the pipeline. out := gen(2, 3) for n := range out { fmt.Println(n) // 2 time.Sleep(5 * time.Second) // done thing, 可能异常中断接收 if true { // if err != nil break } } }

例子中,发送者通过 out chan 向下游发送数据,main 函数接收数据,接收者通常会依据接收到的数据做一些具体的处理,这里用 Sleep 代替。如果这期间发生异常,导致处理中断,退出循环。gen 函数中启动的 goroutine 并不会退出。

如何解决?

此处的主要问题在于,当接收者停止工作,发送者并不知道,还在傻傻地向下游发送数据。故而,我们需要一种机制去通知发送者。我直接说答案吧,就不循渐进了。Go 可以通过 channel 的关闭向所有的接收者发送广播信息。

修改后的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time" func gen(done chan struct{}, nums ...int) <-chan int { out := make(chan int) go func() { defer close(out) for _, n := range nums { select { case out <- n: case <-done: return } } }() return out } func main() { defer func() { time.Sleep(time.Second) fmt.Println("the number of goroutines: ", runtime.NumGoroutine()) }() // Set up the pipeline. done := make(chan struct{}) defer close(done) out := gen(done, 2, 3) for n := range out { fmt.Println(n) // 2 time.Sleep(5 * time.Second) // done thing, 可能异常中断接收 if true { // if err != nil break } } }

函数 gen 中通过 select 实现 2 个 channel 的同时处理。当异常发生时,将进入 <-done 分支,实现 goroutine 退出。这里为了演示效果,保证资源顺利释放,退出时等待了几秒保证释放完成。

执行后的输出如下:

the number of goroutines: 1

在只有主 goroutine 存在。

接收不发送
发送不接收会导致发送者阻塞,反之,接收不发送也会导致接收者阻塞。直接看示例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func main() { defer func() { time.Sleep(time.Second) fmt.Println("the number of goroutines: ", runtime.NumGoroutine()) }() var ch chan struct{} go func() { ch <- struct{}{} }() }

运行结果显示:

the number of goroutines: 2

当然,我们正常不会遇到这么傻的情况发生,现实工作中的案例更多可能是发送已完成,但是发送者并没有关闭 channel,接收者自然也无法知道发送完毕,阻塞因此就发生了。

解决方案是什么?那当然就是,发送完成后一定要记得关闭 channel。

nil channel
向 nil channel 发送和接收数据都将会导致阻塞。这种情况可能在我们定义 channel 时忘记初始化的时候发生。

示例代码:

func main() { defer func() { time.Sleep(time.Second) fmt.Println("the number of goroutines: ", runtime.NumGoroutine()) }() var ch chan int go func() { <-ch // ch<- }() }

两种写法:<-ch 和 ch<- 1,分别表示接收与发送,都将会导致阻塞。如果想实现阻塞,通过 nil channel 和 done channel 结合实现阻止 main 函数的退出,这或许是可以一试的方法。

func main() { defer func() { time.Sleep(time.Second) fmt.Println("the number of goroutines: ", runtime.NumGoroutine()) }() done := make(chan struct{}) var ch chan int go func() { defer close(done) }() select { case <-ch: case <-done: return } }

在 goroutine 执行完成,检测到 done 关闭,main 函数退出。

真实的场景
真实的场景肯定不会像案例中的简单,可能涉及多阶段 goroutine 之间的协作,某个 goroutine 可能即使接收者又是发送者。但归根接底,无论什么使用模式。都是把基础知识组织在一起的合理运用。

传统同步机制
虽然,一般推荐 Go 并发数据的传递,但有些场景下,显然还是使用传统同步机制更合适。Go 中提供传统同步机制主要在 sync 和 atomic 两个包。接下来,我主要介绍的是锁和 WaitGroup 可能导致 goroutine 的泄露。

Mutex
和其他语言类似,Go 中存在两种锁,排它锁和共享锁,关于它们的使用就不作介绍了。我们以排它锁为例进行分析。

示例如下:

func main() { total := 0 defer func() { time.Sleep(time.Second) fmt.Println("total: ", total) fmt.Println("the number of goroutines: ", runtime.NumGoroutine()) }() var mutex sync.Mutex for i := 0; i < 2; i++ { go func() { mutex.Lock() total += 1 }() } }

执行结果如下:

total: 1 the number of goroutines: 2

这段代码通过启动两个 goroutine 对 total 进行加法操作,为防止出现数据竞争,对计算部分做了加锁保护,但并没有及时的解锁,导致 i = 1 的 goroutine 一直阻塞等待 i = 0 的 goroutine 释放锁。可以看到,退出时有 2 个 goroutine 存在,出现了泄露,total 的值为 1。

怎么解决?因为 Go 有 defer 的存在,这个问题还是非常容易解决的,只要记得在 Lock 的时候,记住 defer Unlock 即可。

示例如下:

mutex.Lock()
defer mutext.Unlock()
其他的锁与这里其实都是类似的。

WaitGroup
WaitGroup 和锁有所差别,它类似 Linux 中的信号量,可以实现一组 goroutine 操作的等待。使用的时候,如果设置了错误的任务数,也可能会导致阻塞,导致泄露发生。

一个例子,我们在开发一个后端接口时需要访问多个数据表,由于数据间没有依赖关系,我们可以并发访问,示例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runtime" "sync" "time" ) func handle() { var wg sync.WaitGroup wg.Add(4) go func() { fmt.Println("访问表1") wg.Done() }() go func() { fmt.Println("访问表2") wg.Done() }() go func() { fmt.Println("访问表3") wg.Done() }() wg.Wait() } func main() { defer func() { time.Sleep(time.Second) fmt.Println("the number of goroutines: ", runtime.NumGoroutine()) }() go handle() time.Sleep(time.Second) }

执行结果如下:

the number of goroutines: 2

出现了泄露。再看代码,它的开始部分定义了类型为 sync.WaitGroup 的变量 wg,设置并发任务数为 4,但是从例子中可以看出只有 3 个并发任务。故最后的 wg.Wait() 等待退出条件将永远无法满足,handle 将会一直阻塞。

怎么防止这类情况发生?

我个人的建议是,尽量不要一次设置全部任务数,即使数量非常明确的情况。因为在开始多个并发任务之间或许也可能出现被阻断的情况发生。最好是尽量在任务启动时通过 wg.Add(1) 的方式增加。

示例如下:

wg.Add(1) go func() { fmt.Println("访问表1") wg.Done() }() wg.Add(1) go func() { fmt.Println("访问表2") wg.Done() }() wg.Add(1) go func() { fmt.Println("访问表3") wg.Done() }()

总结
大概介绍完了我认为的所有可能导致 goroutine 泄露的情况。总结下来,其实无论是死循环、channel 阻塞、锁等待,只要是会造成阻塞的写法都可能产生泄露。因而,如何防止 goroutine 泄露就变成了如何防止发生阻塞。为进一步防止泄露,有些实现中会加入超时处理,主动释放处理时间太长的 goroutine。

本篇主要从如何写出正确代码的角度来介绍如何防止 goroutine 的泄露。下篇将会介绍如何实现更好的监控检测,以帮助我们发现当前代码中已经存在的泄露。

参考资料
Concurrency In Go
Goroutine leak
Leaking-Goroutines
Go Concurrency Patterns: Context
Go Concurrency Patterns: Pipelines and cancellation
make goroutine stay running after returning from function
Never start a goroutine without knowing how it will stop

  • golang

    Go 语言是 Google 推出的一种全新的编程语言,可以在不损失应用程序性能的情况下降低代码的复杂性。谷歌首席软件工程师罗布派克(Rob Pike)说:我们之所以开发 Go,是因为过去 10 多年间软件开发的难度令人沮丧。Go 是谷歌 2009 发布的第二款编程语言。

    500 引用 • 1396 回帖 • 254 关注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推荐标签 标签

  • QQ

    1999 年 2 月腾讯正式推出“腾讯 QQ”,在线用户由 1999 年的 2 人(马化腾和张志东)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上亿用户了,在线人数超过一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聊天软件之一。

    45 引用 • 557 回帖
  • 国际化

    i18n(其来源是英文单词 internationalization 的首末字符 i 和 n,18 为中间的字符数)是“国际化”的简称。对程序来说,国际化是指在不修改代码的情况下,能根据不同语言及地区显示相应的界面。

    8 引用 • 26 回帖 • 1 关注
  • uTools

    uTools 是一个极简、插件化、跨平台的现代桌面软件。通过自由选配丰富的插件,打造你得心应手的工具集合。

    7 引用 • 28 回帖 • 1 关注
  • Telegram

    Telegram 是一个非盈利性、基于云端的即时消息服务。它提供了支持各大操作系统平台的开源的客户端,也提供了很多强大的 APIs 给开发者创建自己的客户端和机器人。

    5 引用 • 35 回帖 • 2 关注
  • 锤子科技

    锤子科技(Smartisan)成立于 2012 年 5 月,是一家制造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公司,公司的使命是用完美主义的工匠精神,打造用户体验一流的数码消费类产品(智能手机为主),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4 引用 • 31 回帖 • 1 关注
  • Linux

    Linux 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 Unix 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 POSIX 和 Unix 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 CPU 的操作系统。它能运行主要的 Unix 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并支持 32 位和 64 位硬件。Linux 继承了 Unix 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

    955 引用 • 944 回帖
  • 区块链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 。

    92 引用 • 752 回帖 • 2 关注
  • 运维

    互联网运维工作,以服务为中心,以稳定、安全、高效为三个基本点,确保公司的互联网业务能够 7×24 小时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151 引用 • 257 回帖 • 1 关注
  • 脑图

    脑图又叫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32 引用 • 99 回帖
  • 安装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132 引用 • 1184 回帖
  • Pipe

    Pipe 是一款小而美的开源博客平台。Pipe 有着非常活跃的社区,可将文章作为帖子推送到社区,来自社区的回帖将作为博客评论进行联动(具体细节请浏览 B3log 构思 - 分布式社区网络)。

    这是一种全新的网络社区体验,让热爱记录和分享的你不再感到孤单!

    134 引用 • 1127 回帖 • 110 关注
  • Facebook

    Facebook 是一个联系朋友的社交工具。大家可以通过它和朋友、同事、同学以及周围的人保持互动交流,分享无限上传的图片,发布链接和视频,更可以增进对朋友的了解。

    4 引用 • 15 回帖 • 444 关注
  • 程序员

    程序员是从事程序开发、程序维护的专业人员。

    591 引用 • 3528 回帖
  • Netty

    Netty 是一个基于 NIO 的客户端-服务器编程框架,使用 Netty 可以让你快速、简单地开发出一个可维护、高性能的网络应用,例如实现了某种协议的客户、服务端应用。

    49 引用 • 33 回帖 • 43 关注
  • Office

    Office 现已更名为 Microsoft 365. Microsoft 365 将高级 Office 应用(如 Word、Excel 和 PowerPoint)与 1 TB 的 OneDrive 云存储空间、高级安全性等结合在一起,可帮助你在任何设备上完成操作。

    5 引用 • 34 回帖
  • 爬虫

    网络爬虫(Spider、Crawler),是一种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地抓取万维网信息的程序。

    106 引用 • 275 回帖
  • TextBundle

    TextBundle 文件格式旨在应用程序之间交换 Markdown 或 Fountain 之类的纯文本文件时,提供更无缝的用户体验。

    1 引用 • 2 回帖 • 81 关注
  • 安全

    安全永远都不是一个小问题。

    199 引用 • 818 回帖
  • GAE

    Google App Engine(GAE)是 Google 管理的数据中心中用于 WEB 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托管的平台。2008 年 4 月 发布第一个测试版本。目前支持 Python、Java 和 Go 开发部署。全球已有数十万的开发者在其上开发了众多的应用。

    14 引用 • 42 回帖 • 824 关注
  • NGINX

    NGINX 是一个高性能的 HTTP 和反向代理服务器,也是一个 IMAP/POP3/SMTP 代理服务器。 NGINX 是由 Igor Sysoev 为俄罗斯访问量第二的 Rambler.ru 站点开发的,第一个公开版本 0.1.0 发布于 2004 年 10 月 4 日。

    315 引用 • 547 回帖
  • Kubernetes

    Kubernetes 是 Google 开源的一个容器编排引擎,它支持自动化部署、大规模可伸缩、应用容器化管理。

    118 引用 • 54 回帖 • 5 关注
  • Typecho

    Typecho 是一款博客程序,它在 GPLv2 许可证下发行,基于 PHP 构建,可以运行在各种平台上,支持多种数据库(MySQL、PostgreSQL、SQLite)。

    12 引用 • 67 回帖 • 445 关注
  • LaTeX

    LaTeX(音译“拉泰赫”)是一种基于 ΤΕΧ 的排版系统,由美国计算机学家莱斯利·兰伯特(Leslie Lamport)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开发,利用这种格式,即使使用者没有排版和程序设计的知识也可以充分发挥由 TeX 所提供的强大功能,能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生成很多具有书籍质量的印刷品。对于生成复杂表格和数学公式,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它非常适用于生成高印刷质量的科技和数学类文档。

    12 引用 • 59 回帖 • 1 关注
  • jsDelivr

    jsDelivr 是一个开源的 CDN 服务,可为 npm 包、GitHub 仓库提供免费、快速并且可靠的全球 CDN 加速服务。

    5 引用 • 31 回帖 • 108 关注
  • AngularJS

    AngularJS 诞生于 2009 年,由 Misko Hevery 等人创建,后为 Google 所收购。是一款优秀的前端 JS 框架,已经被用于 Google 的多款产品当中。AngularJS 有着诸多特性,最为核心的是:MVC、模块化、自动化双向数据绑定、语义化标签、依赖注入等。2.0 版本后已经改名为 Angular。

    12 引用 • 50 回帖 • 520 关注
  • ZooKeeper

    ZooKeeper 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是 Google 的 Chubby 一个开源的实现,是 Hadoop 和 HBase 的重要组件。它是一个为分布式应用提供一致性服务的软件,提供的功能包括:配置维护、域名服务、分布式同步、组服务等。

    61 引用 • 29 回帖 • 10 关注
  • wolai

    我来 wolai:不仅仅是未来的云端笔记!

    2 引用 • 14 回帖 • 2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