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作 - 学习与写作 (一)

本贴最后更新于 186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天翻地覆

前言

写作与学习有这千丝万缕的关系。最好的学习方式是以教为学。那么为什么写作会让学习效率更加高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写作呢?

就现在,动笔开始写

就我自己来说,刚开始写的时候,潜意识里面总有一种想法是"把自己脑子里面乱七八糟的东西理清楚了,写下来的文章不仅要行云流水,而且要深入浅出,最好还能带点幽默感"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渐渐发现自己家不仅永远写不了一篇行云流水的文章而且永远也写不下来一篇文章。

因为大脑的容量是有限制的。什么意思?如果让你在脑海中计算两个两位数的加法 23 + 45,大部分人耗费一定的时间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但是如果要计算十个两位数的加法,大部分人都计算不出来。这就是因为大脑对于临时的存储有容量限制。大脑不能进行数量太多的存储和运算。所以,文章不能在脑海中进行梳理,文章需要在写的过程中不断的梳理。因为脑海中的内容需要通过文章来进行整理。

梳理文章框架

为什么要梳理文章的框架,确定立意,核心论点和分论点呢?

曾经在知乎上面看到过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看了那么多书,感觉还是什么都没有学习到?

有人在回答中说是因为没有把零散的知识整合为知识晶体

从书本中输入的知识在大脑中如同一盘散沙,今天把这把散沙装进口袋。明天又把那盘散沙装进口袋,可是口袋有缝隙会漏。走着走着,发现口袋里面什么都没有了。

但是经过准确定义,分类整理的知识就不一样了。这时候知识散沙形成了知识晶体。知识晶体不易丢失,也不易损耗。我们可以灵活使用知识晶体来影响我们生活中的事情。

写作是通过表达倒逼自己准确定义,分类整理的过程

整理就是要把事物准确定义,分门别类。你想想你周末在整理房间的时候,是不是会把经常使用到的东西放在显眼的地方,方便自己能够拿到。把不经常使用的东西都放进一个小箱子里面,然后把小箱子放入某一个小角落里面。把锅碗瓢盆放在厨房,把散落在各个房间的书籍都统一放在书架上面。其实,这就是在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的工作。

一篇文章由立意,核心论点和分论点组成。在梳理立意,核心论点和分论点的过程中,知识就逐渐被定义,逐渐被分门别类。每个知识在自己的论点上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我们没有办法不好好地进行定义和分类的过程,因为如果知识没有被放在相应的论点下面,文章的效果就非常差。

最重要的是在定义和分门别类的过程中,我们对知识进行了深度的思考。我们既要思考这个知识是什么?我们还要思考这个知识是用来做什么的?我们还要思考这个知识为什么会存在?

梳理案例

对于每一个论点都要能够有一个形象生动的例子,其实这个过程也是倒逼自己去将不同种类的知识产生关联关系。知识散沙形成知识晶体,知识晶体之间产生关联关系,形成更稳定的知识体系。

更具有普适作用的知识一般更多理论更加抽象。但是,这种知识如果能够用具象化的其他知识来表达出来就更加易于理解。来寻找具象化知识的过程中,又倒逼我们去寻找其他的知识。并且尝试连接知识,应用知识。知识在连接的过程中,形成知识体系,带给我们更大的帮助。

上学的时候,老师讲解乘法的运算。老师并不是直接要求我们去背诵九九乘法表。而是,告诉我们乘法的原理,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联关系。乘法原来是因为加法的数量太多,而且这些加数每个都是一样的。这个时候,人们为了偷懒就使用了乘这个符号来表示多个相同数量的加法。不仅如此,人们还把常用的几个数的乘法整理称为表格,通过背诵这些表格来更加快速地进行计算。其实这就是老师尝试在帮助我们链接现有知识和已有知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乘法和加法不是孤立的,两者是有联系的。能够被我们更加灵活地使用。

小结

一个人有灵魂和肉体。一篇文章也有框架和骨肉。当然还有更多的技巧还需要自己打磨。以后再讨论。

关于写作

"百天"写作计划下半部。

每周更新一篇碎碎念。

每周三、周六更新一篇尽量全面,详细的文章。

可能时长突破了百天,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提高写作水平,形成写作的习惯才是最终的目的。

如果这篇文章给你带来了一些帮助,可以动动手指点个赞,顺便关注一波就更好了。

如果上面都没有,那么写下读完之后最想说的话?有效的反馈和你的鼓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另外打算把博客给重新捡起来了。欢迎大家来访问吃西瓜

我是 shane。今天是 2019 年 9 月 27 日。"百天"写作计划下半部,54/100。

  • 写作
    15 引用 • 62 回帖 • 1 关注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