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源中链接的处理方式

本贴最后更新于 149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移世易

关于链接点击方式的看法

单选 公开 已于 2021-03-20 16:36:00 结束 31 票
直接点击
29% 9 票
按 ctrl 点击
70% 22 票

诸位 你们是觉得链接直接可以点开(当前原样),还是点击链接会显示语法,按住 Ctrl 再点击链接才会跳转比较好?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5102 引用 • 103491 回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fangly 2 赞同

    我的体验是:10 次点击链接,8 次是为了打开链接,1 次是误触,1 次是为了修改

    貌似其他双链笔记也都是直接点开的吧?

    1 回复
    2 操作
    fangly 在 2021-03-09 17:23:16 更新了该回帖
    fangly 在 2021-03-09 17:22:59 更新了该回帖
  • fangly 1 赞同

    大家为啥喜欢点击后显示语法呀?难道大家修改链接的频率比点击链接跳转的频率还要高,那么这样链接的意义在哪?

    作为长期 typora 用户,第一次用思源的时候这种链接方式也不习惯。但随着笔记内的双链链接越来越多,发现还是直接点开更加方便,尤其在做“roam”的时候,按 ctrl 会打断思路

    如果思源要改的话,也希望能加入开关让用户选择

    1 回复
  • Darcula 主题是直接点击就能打开的.我 CSS 学习的并不深入,好像里面能设置.

    个人感觉.按住 Crtl 再打开,比其想要修改的时候,结果直接打开一个页面 犯错成本要小一点

    1 回复
  • fangly 1 赞同

    默认的就是直接点击就能打开吧

    假设点击 10 次链接,8 次是为了打开,1 次误触,1 次为了修改,这种情况应该优先考虑 80% 时间下的操作吧

    类似于 1 个黑粉顶 100 个粉丝的感觉,1 次误触可能就让大家觉得直接点开这种设计不好,然而实际上大家大部分时间是在享受这种方式带来的便利的

    1 回复
  • 直接做成可选配置是最好的,搞投票不如讲理由。

    我也想搞个投票问问各位平均每天修改几次链接,反正我的真实数据是零次。

  • 可选吧,我个人习惯 Ctrl+Click 点开。可以预览就行了,不一定要老是跳转,况且思源的预览极其强大可以修改。

  • LininCN

    别吵呀 😭 我开投票也是希望能引发小伙伴们一起讨论,现在觉得下面说的也很有道理,对我来说我习惯于点击后再修改,但点击链接能改也是一个很愉快的事情,这和 typora 的使用习惯有关。链接直接点开,对于大量链接的文章,很有用,我收藏了一篇文章,是收集的知乎优秀帖子,直接点开很快乐。

    另一个角度来说,按 Ctrl 点击能减少难度,降低误触。当十次里面,有一次要修改的时候,我必须精确的点到链接和文字的边缘,才会显示语法,这需要精确。按住 Ctrl 再点击,以及点击后修改,都是低精度的点击,思考成本会降低。手一般一直放在键盘上,用手掌边缘蹭一下 Ctrl 键也不会很麻烦,也是低精度操作。

    关于精度问题,可以以 LOL 的用 A 键走 A,有很多人喜欢按 A 键攻击,就不需要百分百点中攻击的人,这就可以降低精度,降低思考成本。

    个人想法!

    1 回复
  • 我也觉得弄个开关比较好

    我有时候点击链接是为了复制里面的文本,所以误触次数会多一点。

    按住 ctrl 对我来说没什么不便,因为我在鼠标侧键设置了一个 "ctrl+click" 操作,所以平常习惯用侧键来打开页面。

    1 操作
    Yotsuba 在 2021-03-09 23:33:28 更新了该回帖
  • 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开关让用户选了(也可以是在修改快捷键里面加入)

    我见过不少笔记软件为了那 5% 时间会用到的功能精益求精,而对 95% 时间会用到的功能相比之下却打磨得比较粗糙,我是实在不能理解他们的思路,我也是因此放弃了很多笔记软件,投奔思源的

    对我来说,我是不可能为了避免 5% 时间下的小麻烦,而放弃 95% 时间下的便利的

    1 操作
    fangly 在 2021-03-09 23:45:04 更新了该回帖
  • fangly 2 赞同

    那其实换一下思路,按 ctrl+ 点击可以修改链接,而点击是直接跳转,不也可以降低思考成本么 😂

    1 回复
  • larryggao 1 赞同 via macOS

    无论是点击打开链接还是按 ctrl 点击打开链接,但都不要点击链接显示语法。这个体验好不容易优化过来,不要开倒车。

  • ctrl+点击 进入链接编辑, 这个可以有.

    我的话写文档的时候图省事, 直接把文件或链接拖拽进去, 过 1 周再 review 的时候经常会想要改文档名, 所以改的多, 打开的少.

  • someone

    众口难调的问题。

    这根本就是个人的习惯,类似的问题可以是:

    1. 打开笔记默认是预览还是编辑模式
    2. 大纲默认折叠还是展开
    3. 文件树拖动排序还是编号排序

    我的习惯是:首次添加超链接一般都需要另命名,所以编辑是高频操作(前提肯定要展示语法)。

  • llej via Android

    你这是处于阅读模式,但如果处于创作模式点击就直接打开链接就很折磨人了,想改下链接描述或地址特别恼火

    1 回复
  • 我这是整个工作流的统计

    创作模式就是第一次复制链接的时候,这个时候链接都是出于语法状态,很好修改。剩下时间大部分是用来点击链接的

    如果一个链接大部分时候是用来修改而不是点击的,那这个链接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呢?链接不就是用来点击链接其他地方的吗?

    我当然理解现在想修改链接的时候很难受,我用起来也不舒服。但是想要修改链接的时候舒服一点,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跳转链接的时候麻烦呢?如果跳转还是一样使用 click,修改链接改成使用 ctrl+click,这种方式的话不是更好吗?

请输入回帖内容 ...

推荐标签 标签

  • IPFS

    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际文件系统)是永久的、去中心化保存和共享文件的方法,这是一种内容可寻址、版本化、点对点超媒体的分布式协议。请浏览 IPFS 入门笔记了解更多细节。

    21 引用 • 245 回帖 • 227 关注
  • MySQL

    MySQL 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由瑞典 MySQL AB 公司开发,目前属于 Oracle 公司。MySQL 是最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

    693 引用 • 537 回帖
  • 一些有用的避坑指南。

    69 引用 • 93 回帖
  • 京东

    京东是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2015 年第一季度在中国自营式 B2C 电商市场的占有率为 56.3%。2014 年 5 月,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JD),是中国第一个成功赴美上市的大型综合型电商平台,与腾讯、百度等中国互联网巨头共同跻身全球前十大互联网公司排行榜。

    14 引用 • 102 回帖 • 316 关注
  • OneDrive
    2 引用
  • CentOS

    CentOS(Community Enterprise Operating System)是 Linux 发行版之一,它是来自于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依照开放源代码规定释出的源代码所编译而成。由于出自同样的源代码,因此有些要求高度稳定的服务器以 CentOS 替代商业版的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使用。两者的不同在于 CentOS 并不包含封闭源代码软件。

    239 引用 • 224 回帖 • 1 关注
  • PHP

    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是一种开源脚本语言。语法吸收了 C 语言、 Java 和 Perl 的特点,主要适用于 Web 开发领域,据说是世界上最好的编程语言。

    179 引用 • 408 回帖 • 489 关注
  •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技术科学。

    161 引用 • 307 回帖
  • BAE

    百度应用引擎(Baidu App Engine)提供了 PHP、Java、Python 的执行环境,以及云存储、消息服务、云数据库等全面的云服务。它可以让开发者实现自动地部署和管理应用,并且提供动态扩容和负载均衡的运行环境,让开发者不用考虑高成本的运维工作,只需专注于业务逻辑,大大降低了开发者学习和迁移的成本。

    19 引用 • 75 回帖 • 666 关注
  • OneNote
    1 引用 • 3 回帖 • 1 关注
  • 前端

    前端技术一般分为前端设计和前端开发,前端设计可以理解为网站的视觉设计,前端开发则是网站的前台代码实现,包括 HTML、CSS 以及 JavaScript 等。

    245 引用 • 1338 回帖
  • Sublime

    Sublime Text 是一款可以用来写代码、写文章的文本编辑器。支持代码高亮、自动完成,还支持通过插件进行扩展。

    10 引用 • 5 回帖
  • 七牛云

    七牛云是国内领先的企业级公有云服务商,致力于打造以数据为核心的场景化 PaaS 服务。围绕富媒体场景,七牛先后推出了对象存储,融合 CDN 加速,数据通用处理,内容反垃圾服务,以及直播云服务等。

    28 引用 • 226 回帖 • 134 关注
  • SQLServer

    SQL Server 是由 [微软] 开发和推广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它最初是由 微软、Sybase 和 Ashton-Tate 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并于 1988 年推出了第一个 OS/2 版本。

    21 引用 • 31 回帖
  • GraphQL

    GraphQL 是一个用于 API 的查询语言,是一个使用基于类型系统来执行查询的服务端运行时(类型系统由你的数据定义)。GraphQL 并没有和任何特定数据库或者存储引擎绑定,而是依靠你现有的代码和数据支撑。

    4 引用 • 3 回帖 • 5 关注
  • jsoup

    jsoup 是一款 Java 的 HTML 解析器,可直接解析某个 URL 地址、HTML 文本内容。它提供了一套非常省力的 API,可通过 DOM,CSS 以及类似于 jQuery 的操作方法来取出和操作数据。

    6 引用 • 1 回帖 • 488 关注
  • Caddy

    Caddy 是一款默认自动启用 HTTPS 的 HTTP/2 Web 服务器。

    12 引用 • 54 回帖 • 167 关注
  • 安全

    安全永远都不是一个小问题。

    203 引用 • 818 回帖
  •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机器学习的分支,是一种试图使用包含复杂结构或由多重非线性变换构成的多个处理层对数据进行高层抽象的算法。

    53 引用 • 40 回帖
  • 印象笔记
    3 引用 • 16 回帖
  • 生活

    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生活包括人类在社会中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日常活动和心理影射。

    230 引用 • 1454 回帖
  • Pipe

    Pipe 是一款小而美的开源博客平台。Pipe 有着非常活跃的社区,可将文章作为帖子推送到社区,来自社区的回帖将作为博客评论进行联动(具体细节请浏览 B3log 构思 - 分布式社区网络)。

    这是一种全新的网络社区体验,让热爱记录和分享的你不再感到孤单!

    133 引用 • 1124 回帖 • 117 关注
  • Flutter

    Flutter 是谷歌的移动 UI 框架,可以快速在 iOS 和 Android 上构建高质量的原生用户界面。 Flutter 可以与现有的代码一起工作,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和组织使用,并且 Flutter 是完全免费、开源的。

    39 引用 • 92 回帖
  • IDEA

    IDEA 全称 IntelliJ IDEA,是一款 Java 语言开发的集成环境,在业界被公认为最好的 Java 开发工具之一。IDEA 是 JetBrains 公司的产品,这家公司总部位于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布拉格,开发人员以严谨著称的东欧程序员为主。

    181 引用 • 400 回帖
  • 服务器

    服务器,也称伺服器,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由于服务器需要响应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因此一般来说服务器应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

    125 引用 • 585 回帖 • 1 关注
  • Hadoop

    Hadoop 是由 Apache 基金会所开发的一个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用户可以在不了解分布式底层细节的情况下,开发分布式程序。充分利用集群的威力进行高速运算和存储。

    89 引用 • 122 回帖 • 619 关注
  • MongoDB

    MongoDB(来自于英文单词“Humongous”,中文含义为“庞大”)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由 C++ 语言编写。旨在为应用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数据存储解决方案。MongoDB 是一个介于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之间的产品,是非关系数据库当中功能最丰富,最像关系数据库的。它支持的数据结构非常松散,是类似 JSON 的 BSON 格式,因此可以存储比较复杂的数据类型。

    90 引用 • 59 回帖 • 9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