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帖子
-
不知道你是在哪个地方看到“思源笔记要取消文档树”这个观点的,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提出这个观点,文档树作为思源和 rr、logseq 的不同点之一,我始终认为文档树是不能取消的,包括思源特有的“靠笔记本释放性能”等功能都要靠文档树功能来支持
文档树和 MOC 都是自顶向下结构化管理笔记的方法,两者可以在不同的角度进行笔记的结构化管理
详细案例和相关讨论可以查看 思源第一次双链实践交流会讨论区 下面的回帖
1 回复 - 其他回帖
-
典型双链笔记软件类似 roam research、logseq 都是没有文档树的,因此主要使用 MOC 的思想进行自顶向下的文件管理,而思源里面是有文档树的,因此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但因为有很多用户是从传统笔记软件中转过来的,因此文件夹分类的思想根深蒂固,对于一些新的方法可能会难以接受,因此需要让大家跳出舒适圈,尝试一些新的方法,在视频下面我也放了一个挑战:
- 3 天的时间(最好能尝试更长时间)
- 忘记文档树、忘记标签树,当做这两个功能不存在,完全使用双链构建笔记系统
- 把所有内容都写在 daily note 中,并且 daily note 中通过列表写笔记
3 天过后,开始思考重构自己原先的笔记系统,这时候对 MOC 和文档树的理解会和之前不一样,这时候可以尝试将 MOC 和文档树进行结合使用,也希望大家能多多分享自己如何将文档树和 MOC 结合的案例,可以一起讨论,事实上,我在去年也是将 MOC 和文档树结合使用管理知识体系的,但在今年对文档树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在文档树上只进行时间层面的分类,在 MOC 上进行知识体系、时间管理等层面的分类。
关于图谱,我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知识图谱有一定关系,知识图谱领域主要研究内容有两个:① 构建知识图谱,这是起点,后续应用的基础;② 将知识图谱和其他技术结合进行应用,例如利用知识图谱增强预训练语言模型,利用知识图谱增强推荐系统,利用知识图谱增强机器翻译,知识图谱本身是没有明显的应用价值的,需要和其他技术结合。
而在双链软件中,很多人将重心放在了知识图谱的构建上,而且将知识图谱的构建当成了终点,而事实上,这只是起点而已,真正有价值的是如何让构建出来的知识图谱能赋能知识管理,这个难度非常大,我目前唯一看到的类似应用就是学术图谱在文献挖掘等领域的应用,但它是以文献、学者、出版地点等实体作为节点,这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粗粒度,而笔记内容是非常细粒度的,我目前还没看到将知识图谱和细粒度笔记管理结合的算法或应用。
2 回复 -
“你用文档树找过你的文件吗?”:这个问题的主体是“找文件”,那么找文件有很多方法,例如在构建好的 MOC 中找文件,使用搜索找文件,在文档树中找文件。如果要找的文件属于构建好的体系中的一部分,那么可以通过 MOC,如果要找的文件属于零散的文件,可以通过搜索,不知道你是在什么场景下只能使用文档树找文件,而不能使用 MOC 或者搜索找文件。
如果是连得文档的关键字都想不出来,那么至少应该记得是在哪几个月写的这个文档,在视频中也可以看到,我的文档树中,某个月创建的文档都是该月文档例如《03》的子文档,那么在这几个月份下面找就好。如果是使用文档树管理的话,要找这种连得关键字都想不出来的文档,也应该是比较困难的,需要在文档树中找到有可能存在该文档的部分,然后进行遍历搜索。
某种程度上,我现在也有在用文档树管理文档,只不过文档树中的分类只有三层,第一层年份,第二层月份,第三层是该月的所有文档。在文档树中通过时间管理文档,在 MOC 中通过知识体系和分类管理文档。
我没有说图谱没用,我自己在科研时也做知识图谱的研究,不可能我还主动研究一个没用的东西吧,我说的是单独只有一个图谱是很难通过肉眼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所有图谱的应用场景都是图谱和其他技术的结合,图谱的价值需要和其他技术结合才能充分体现,例如需要有一个算法从图谱中挖掘信息,但这个是非常难做的,目前双链软件都停留在构建知识图谱的层面,最多是知识图谱应用的起点,剩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思源重置图谱目前走的是白板路线,其实还是 MOC,已经和图谱没有关系了,其他软件也没有在图谱构建功能的基础上做图谱数据挖掘的功能,只有在去年听说葫芦笔记有这方面的想法,但现在也是杳无音信。
- 查看全部回帖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