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链使用经验分享:PPIP< 时间 - 事件 > 笔记模型

本贴最后更新于 77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斗转星移

双链使用经验分享:PPIP< 时间-事件 > 笔记模型

本篇文章分享的内容取自去年葫芦笔记社区的直播:ppip:职场人士的第二大脑——从时间/事件两个维度透视工作笔记

ppip 也就是 p 总是一位重度的笔记用户,他的工作繁杂多样,最忙时一天有 18 件事要去做,每年因为工作的原因都会记录大量的纸质和电子笔记。

他有丰富的笔记使用经验和繁重的记录需求,因此这期视频是对工作中双链的使用场景分享,不是知识管理,而是对“时间-事件”进行管理,就像他开篇所点明的主题:

通过对自我观察,在每天处理各种工作的过程中,做到忙而不乱,同时保持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敏感性。

不过经过实践探索,我们发现 < 时间-事件 > 这个模型同样可以应用在知识管理里,更准确地说它是知识管理的构成之一。

ppip 的方法论

ppip 的方法论是基于《自我导向行为》这本书开始的,他第一次推荐这本书是在 2011 年的 8 月 9 号:

这本书是心理学教程,人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去改进自己的行为,我们所有人都可以通过自我练习,掌握自我分析的技能,从而实现自己最初设定的目标——提高技能的方法以应对困难的任务情景 。

这本书基于一个很简行为控制模型,即一个行为的发生包含着“前提-行为-后果”这样一个事件链条,改变这个链条上的任何一点,就有可能改变这个行为。甚至对这个链条的观察本身,也可以改变行为。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你需要戒烟,那么你可以选择改变前提(不带着烟出门,或者尽量不去你需要吸烟的场合)、动作(用口香糖来代替烟)、后果(让你的朋友看见一旦你抽烟就找你要 100 元钱)。或者最简单的,你可以仅仅记录你每天抽烟的数量,或许看见你每天抽多少烟已经能够给戒烟提供足够多的动力。

对我们行为的观察本身也可以改变行为,比如说我每天仅仅记录我抽了多少烟,就足以改变这个行为,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首先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那么怎么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呢,那就是要记录它,通过一个模板一个规范化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子才有机会有动力有能力去不断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持续的改进的过程。

自我调节意味着我们让自己进入更好的秩序。自我调节暗示着控制自己、掌握自己的行动和内心的能力。人们越多的自我调节,对他们越有益处。说某人有很强的自我控制力,意味着着他们能够在不同的情境里面进行成功的自我调节。

这样的人通常在学校里面得到更好的焚烧,更少抑郁或焦虑,自尊更高,拥有更多令人满足的亲密关系,也更加受人欢迎。而且,似乎没有消极的一面。

自我认知是成功改变自我的关键,但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自己,这时候就需要用到系统的自我观察技巧——记录日志。

这是为记录日志找到了意义和应用场景,因此他的记录日志除了管理任务,更多还是在自我反思、发现问题和提升自己。

p 总在这里所讲的核心点在“前提-行为-后果”这个行为链,通过改变这个链条上的任何一点来影响自己的行为,如他所说“记录某个行为本身就能改变这个行为”,改变前提、后果亦能影响到行为,那么我们可以试着用这个模型分析下如何维持“记笔记”这个行为。

我们可以改变前提,比如说改变自己的记录环境,让记录变得更容易,深入一点则是观察自己记录时的问题,主动解放自己的记录时的压力。

我们可以直接改变行为,与其往笔记里塞成堆的资料,不如每次只记录一点关键的笔记,这样虽然记得少了,但是在理解后反而会更积极地去阅读和思考,记录也能维持下去。

我们可以改变后果,像许多人建议的那样,在记录完成后奖励自己,这样也能为记录提供动力,但我不推荐这么做。记笔记是一种长期的行为,它是我们积极主动学习时的产物,我们不能将刺激视为一种快速的解决方法,一旦习惯,这种游戏化就失效了。关键的区别在于,不是因为存在着奖励我们才会去记录,而是记笔记学习时会产生奖励。

问题:ppip 所提到《自我导向行为》中的简单行为控制模型是什么?

问题 2:“改变这个链条上的任何一点,就有可能改变这个行为”,那么我们改变行为后除了改变后果外,还能改变什么?

< 时间-事件 > 维度与 tick-tock 节奏

< 时间-事件 > 笔记模型是 p 总模仿“tick-tock 节奏”得来的,它的起源如下:

“Tck-Tock”的名称源于时钟秒针行走时所发出的声响。这个词最早是 Intel 提出来的。

Intel 指,每一次“Tick 代表着一代微架构的处理器芯片制程的更新,意在处理器性能几近相同的情况下,缩小芯片面积、减小能耗和发热量。

而每一次 Tock 代表着在上一次“Tick”的芯片制程的基础上,更新微处理器架构,提升性能。

一般一次“Tick-Tock”的周期为两年,“Tick”占一年,“Tock”占一年。

Intel 指出,每一次处理器微架构的更新和每一次芯片制程的更新,它们的时机应该错开,使他们的微处理器芯片设计制造业务更有效率地发展。

我的工作特别多,一天要做很多事情跟不过来,所以我就给 Pimgeek 画了一个示意图:

image

image

比如说我的 A 事件 1 它在第一天发生了,然后他在第二天继续发生,第三天我忙别的事情没做它,但是第四天它又有后续的事情在发生,我一直在跟这个事情,但它一直在这个时间序列上面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刚才说传统方面我会用一个笔记本,我会用一个纸质的笔记本,但是纸质的笔记本上面每一页上面只能单独地去记一天的事情,但是你很难把事情和时间拆开,笔记本上面更多的是一个时间维度,你的一天就是一天,纸质笔记和传统笔记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是没有办法把我的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事件和时间你本身只能走一个维度,但是我又很希望按照时间去跟踪自己的时间是怎么使用的然后去安排。

双链笔记体系给 < 时间-事件 > 笔记模型提供了一个非常优雅的解决方案。

问题:tick-tock 和 ppip 的需求有什么关系?

案例演示

葫芦笔记宣传是做知识管理的,时间事件是知识管理很小的一部分。

比如说 21 年我要做重点工作,我可能要做十几个重点的工作,这些工作都是跟环保有关的,这些都是年度会议里的八个事情,这些事情我们都要做,所以我们会把这些事情拆开,分成一些项目去做,会交替着去做,你总是会碰到这种情况,你有很多个目标要去完成。

image

我拿葫芦笔记直播做个例子,我有个主要的目标,我在今天晚上八点要做一场在线直播,这有个进度情况,比如说已经确认了海报封面。

image

image

那我们进入到具体的项目来看,这是个事件,我的主要目标是要完成一场精彩的直播,这个目标是引用的。

image

因为块引用动态的特性,最理想的情况下,你写下来的东西只需要做一次就可以。

image

image

大纲笔记有强制的树形结构,有优点也有缺点,缺点是对人有限制,优点是记笔记时间长了会自然而然形成树形结构,必须有树形结构才能有效地去整理,所以一开始它就强制把你所有东西都变成树形的。

image

image

双链和时间事件有什么关系?

所有的笔记我们默认是有一个时间的,我的每一天会有一个笔记,这个笔记的标题就是我的日期,然后我在当天的笔记里记录我要做什么、我做了什么,它很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在这条笔记引用的列表的下面,这个事件发生的过程被客观的记录在我的时间轴上面 。

image

image

在当天的笔记里,我只需要在我做这件事的时候加一个双链,其他事情都不需要做,加完之后这个链接就会跑到引用的地方来,我的事件工作的过程和我所有的准备过程,能在反链里面很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了,就好像瀑布一样流淌出来了。

image

p 总所讲的第二个核心即是 < 时间-事件 > 笔记模型,双链笔记能在日常记录里能像在普通纸质笔记里记录,又能利用双链作为汇总任务之轴。

image

在他的案例演示里有表格 MOC 用作任务的索引,在建立项目的时候,不一定要给项目建立一个页面(文档块),在思源里这是很自由的,在没有导出分享的使用场景下,标题块 + 下方内容、列表项块的使用体验要比文档块好,所以不用拘泥于传统的做法给新笔记建立一个页面,在思源里建立一个文档块跟建立标题块、列表项块的效果是一样的,如果想快速找到任务项目的块,只需要一个 MOC 索引块或者搜索就行。

这契合我们上面所说的“改变前提”,解放自己记录时的压力,让记录回归简单。

也同样契合思源开发者 D @88250 的设计理念——“逻辑上用户完全可以不关心物理文件存放路径,只用关心内容块的组织方式” 统一知识展示方式,隔离知识层与物理存储层的联系,真正做到“在思源笔记中,唯一重要的核心概念是内容块" · Issue #1166 · siyuan-note/siyuan (github.com)

在思源 2.3.0 反链改版后,双链块引用的使用会更加直观:

  • 在叶子块(如段落块)里使用 [[块引用]]+ 内容会把内容传递给定义块(引用的块),你可以拿这个功能做评论、备注。

image

  • 在列表项块父节点使用 [[块引用]],子列表写具体内容,这样会把具体内容传递给定义块(引用的块)

image

要注意的是,在思源里并不区分“文档块”(page)和“其他块”(block),这是一种在页面的基础上的进步,不在拘泥于页面这个概念。在过去我们常为一个主题(问题、任务等等)建立一个页面(文档块),现在我们在思源里建立一个标题块、列表项块是和建立一个页面等价的。

块引用 + 反链的这种改革解放了记录时的压力,在中期的归纳阶段、后期的整理阶段又能利用块引用实现快速收集素材、整理输出,与过去、未来的自己对话,conor 的这套方法在最不折腾上是做到了闭环。详情可以阅读【笔记方法分享】conor 的写作工作流 | 块引用的作用 - 链滴 (ld246.com),而本文也是利用块引用的技巧写出来的,在思源 2.3.0 加入了这三个特性可谓是大大提升了双链流程的流畅度:

如今若对双链还抱着「互相链接」「网状」「关联知识点」这样的理解只能说是在双链的门口呆了太久了。

要注意的是,在大纲双链笔记里,标签是被改造过的,它们的标签和双链是同一种效果,即双链的效果是覆盖传统标签的。

imageimage

大纲笔记强制的树形结构正如 P 总所说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但没必要因噎废食不去用大纲,在快速记录时大纲用着确实是大有益处。

这里是一个块引用的小技巧,可以把任务块发送到未来某一天的 daily notes 里。

image

传统记录的方式很难能同时兼顾“时间”和“主题”这两个维度,要么每一页上面只能单独地去记一天的事情,只重时间维度,要么在主题页面里记录,只重事件维度,很难兼顾事件和时间并在它们之间切换,这是它们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

问题 :ppip 说 < 时间-事件 > 维度是时间管理维度,如何应用到知识管理里呢?

ppip 的结语

自我观察的成本

根据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的观点,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制度的使用是有成本的,制度安排是有成本的,制度安排的变更也是有成本的,一切制度安排的产生及其变更都离不开交易费用的影响。

做笔记是有时间成本的,我们要仔细去思考要什么样的笔记工具能在自我观察的时候帮到自己,还能控制成本,我有时候会去记纸质的笔记,有时候回去用草稿纸,因为草稿纸的成本足够的低,当然有时候它也有特定的作用,不一定一定要用葫芦笔记,而是在特定的场合去去思考这个问题。

事件驱动的世界

我们的生活并不是靠笔记软件驱动的,我们的生活是去靠事件驱动的 。
比如说这场直播,为了这场直播我不断地去改进自己的行为,不断地通过事件反过来推动自己行为的改变,笔记和笔记软件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当然它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

这个世界是用事件去驱动的,笔记本身不产生事件,它的推动作用比较弱,这个事情要注意 。

锤子与钉子

“当你有一把锤子,什么东西看起来都像个钉子” 。

任何的笔记软件它都有它自己的短板,卢曼是德国社会学家,有这么一个人用了这样一套笔记系统做了多么多么厉害的工作,但是其实卢曼这个人是个社会学家,他在国内还是有本书能买到的,叫风险社会学,这个人最近在笔记圈内非常有名,大家都在推崇他说他一辈子写了 4w 多张卡片,直到他去世还有许多卡片没有整理出来。

但你可以看到他是一个更偏向形式化的概念的研究者,他写的一些书很多都是一些社会学的研究方面的一些东西,他所做的事情不一定适用于你,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工作的人,每个人还是要根据自己要去解决的问题,来选择自己的工具 。

葫芦笔记也不只用在知识管理上面,我今天的用法就是人生事件的管理 。

但更重要的是理解自己的边界,自己想要什么?工具永远是为目的服务的。

人作为一个活着的人,我们要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是谁。笔记软件的自我记录呢,它能帮助你了解从哪里来的过程,但是他不一定能帮助你了解去哪里,这些事情很多功夫都是在室外的,有些东西可以在记录笔记时思考,但笔记记录本身不解决这个问题 。

记录是有成本的,P 总这一段是在说一些笔记方法不一定完全适合普通用户,成本会太大了,比如卢曼记笔记的方式是因为他有研究的需求,他获得的反馈足够支撑他的记录成本。

比如 p 总用记录工作日志的核心需求是他想通过观察自己寻求进步,从而找到意义。在这期视频开头他讲到:“因为任务的繁重他不记得很多东西,和朋友吃完饭过一年后不知道吃没吃过,吃什么,和谁吃,所以会做很多很多笔记,做电子化的笔记,至少每天见过谁还是找得到的” 。

他也有在信息化时代的焦虑驱动他在做笔记,在语雀上也有一系列博文分享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考:序言:困于信息流沙 · 语雀 (yuque.com)

不能自我改进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有很多东西是我们能改变的,有些是我们不可改变的。作为一个个体,要去坚持自我导向,自我改进,这样的一个方式和方法,这样一个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每天醒来认识到自己比之前好那么一点点,这样我们过得比较充实、开心 。

彩蛋

利用块引用快速解读材料

ppip 在视频结尾展示了如何利用块引用解读材料:

image这里右边是原文,左边是块引用拆解原文组合出的内容

解读用块引用拆解原文,哪些是省级部门要做的归到一起,哪些是基层要做的归到一起,不用去复制粘贴搬运文件文字,在新的动态的过程中完成这样一个新的体系构建 。

相当于我们尽可能用现代化的工具去帮助我们去跟踪一些文件的变化,在我的专业里我是这么用这些东西的 ,我调整完之后简单的编辑下,然后直接发在我的专栏里去 。

我们将材料、文章剪藏进思源也可以利用块引用 + 块引用的方式重新组合原文,在不改动原文的情况下对原文做出阐述、改写、评论、备注,如下图:

image

由于是利用块引用的特性,可以用思源里的任何块级内容来做备注,代码块、公式块、图片、视频、表格、iframe 块等等。

总结 - < 时间-事件 > 笔记模型中的妙处

记录是有成本的,方法论也是。这篇文章写出来的目的,并不是只想让读者亦步亦趋地按照 ppip 的方法记录,因为你可能没有这样的需求,这同样也不是 ppip 所愿,它希望传达的是一种思考的强烈的意识——这些人是怎么看待世界的?他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理解这些需要读者把这些观点、思考带入实践中,在实践中去留意这些观点和思考的展现,让它们得到实际的意义,这需要读者的努力。

单论任务管理,双链笔记是没有专业的软件好使的,但是任务管理的时间属性对知识管理的也有益,我们把 < 时间-事件 > 拆开,把事件单独拿出来,它可以归于“主题”之下,主题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主题可以是一系列问题、任务、感兴趣的话题、领域等等,于是 < 时间-事件 > 笔记模型就变成了< 时间-主题 >笔记模型,主题是我们要去记录的东西,而时间则是 PKM 里一个重要的构成。

在 ppip 的 < 时间-事件 > 笔记模型里,是事件在驱动 ppip 做笔记,这个过程是被动的,只有事件在发生时才会被笔记记录在时间轴上,事件何时发展我们无法掌控。

我们可以将 < 时间-事件 > 笔记模型逆练,化被动为主动,主动将任务分散开,选择利用时间轴上的自己来重复参与这些任务,将认知负担、记录压力分摊在时间轴上的每一个自己。

在我们的日常中也会体现这一点,比如你很少有机会能一次读完一本书,在你的日常课程安排中——例如“数学”是跟其他课程交替安排的。这个逆练的笔记模型用到知识处理工作中是这样的:

  • 探索式的学习:探索式的学习基于学习者自己的储备知识,这时一般会有个目标或者问题。这种基于连贯性理解的学习是有充足快乐反馈的,它同时会让你产生“寻找与问题相关的新信息的欲望”,这也是我记笔记的动力。

    • 我们可以将学习的过程拆解开:

      • 收集信息:将收集某个问题、主题材料信息的动作安排在时间轴上,让自己重复参与,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未来的自己储备知识会越来越多,所搜集到的信息、看到的细节也就更加准确。
      • 归纳推理:将归纳信息的过程安排在时间轴上,不断完善自己提取出来的规则 ,通俗点讲就是“把书读薄”。归纳能提升自己的储备知识,增强我们其它的阶段,如增强“收集信息”、“探索应用场景”,随着你对某类知识的深入并建立连贯性的理解,你会越来越能把握一些文章的妙处和本质,然后超越它们。
      • 探索应用场景:归纳提取出来的规则、模型需要寻找应用场景,积累哪些场景适用哪些不适用,通俗一点讲就是把书读厚,我们可以将这个过程拆解开,让自己在未来的实践中逐步发现应用场景 ,和“收集信息”这一步一样,随着“归纳推理”建立的理解加深,找到知识的应用场景也更加容易。
  • 完善自己模糊的想法:将模糊的想法发送到时间轴上,利用过去与未来的自己共同积累思考,它会越来越清晰,例如这篇文章中的一些观点。

  • 阅读:文字的局限性在于它很难长期与你交流,知识是很难被传达的,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与书籍交流,在读书时我经常发现之前阅读漏过的东西,这是因为当时我的知识水平只支持我看到一些浅层内容,更多的细节我看不到也无法理解,所以需要将一些内容反复阅读,与实践相结合,温故知新。

  • 写作:一篇文章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没有人真正从零开始创作。我创作的内容是来自我过去的思考、从探索中学到的东西、已经被完善的想法,例如这篇文章的创作过程就被我拆解安排在时间轴上,自今年五月份开始间隔地收集材料和自己想法来完善它。

这个理念在后面几篇《双链实践经验分享》的文章里也有体现,它同样也存在于其他优秀的工作流、方法论、学习经验里,例如在 @deerain 老师的文章 双向链接时代的快速无压记录 · 语雀 (yuque.com)里它被叫做“分布在时间轴上的压力”,在 Andy 的文章里,他利用间隔重复系统来“间隔一切”,SuperMemo 作者则利用间隔重复系统实现渐进学习、渐进阅读、渐进写作、渐进任务处理等等。

在重复参与这些任务时有一个准则,即“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动作”,这个我们之后再做分享。

下一篇分享的则是何雪清:《智识的生产技术》——理解做笔记的内在逻辑,是从科研工作者的视角讲解了科研工作中的知识管理经验和双链的技术。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2337 引用 • 89380 回帖
2 操作
dammy 在 2022-10-08 00:46:11 更新了该帖
dammy 在 2022-10-07 23:56:15 更新了该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哇!很棒的分享。读完受益颇多。“时间 + 事件”的思路是没想到的。

    关于"彩蛋"部分可以再详细一些吗?没太看懂具体步骤。

    1 回复
  • dammy 1

    p 总利用块引用拆解材料是这么做的:

    1. 剪藏材料进笔记
    2. 块引用材料里的原文,开始对块引用进行改写、重组

    这样能做到在不改动原材料文章结构的前提下,对内容进行重组、排版,利用 2.3.0 新加的特性 alt+ 拖拽为块引用的快捷操作,这么用是很舒服的,也不需要再复制原文粘贴增加重复的内容了。

    在下方我的操作是这么做的:

    1. 思源里有原材料
    2. 利用 alt+ 拖拽块引用原材料到 daily notes 里
    3. 右键锚文本弹出选项——转换为“文本 * ”
    4. 开始对原材料进行解读改写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后期回顾 daily notes 时能看到我当时读了什么,有哪些想法,能快速跳回原材料。而在原材料处通过反链面板又能汇总我对它的多次解读,你可以把块引用 + 反链面板的这种操作当作备注、评论来用。

    1 回复
  • 懂了懂了。谢谢大佬分享

    一直不太懂 * 的用法。这下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