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笔记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本贴最后更新于 34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水流花落

数字笔记软件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粗略地总结一下,数字笔记(相对传统纸质)具有以上 3 点优势:

  1. 输入效率高;也很容易再编辑 (相对于手写), 修改, 重新组织
  2. 极易检索、取回
  3. 灵活、创新的笔记方法

笔记编辑器设计主要影响第 1 点。即一个笔记软件的编辑器好不好用,影响输入、修改、重组织的效率。

笔记管理能力,如目录、大纲、结构、链接、搜索、索引实现的是第 2 点。

后面第 3 点主要在于使用者的使用方法。

这三个的效率提升效率基本上是乘法关系。如果你在 3 点上都比对手达到 10 倍的效率,那你可以总共达到 10x10x10 = 1000 倍效率提高,非常可怕。当然,这个数字不绝对,只用于说明概念。当然,如果对 10 这个数字不认同,都换成 2 基本成立。我认为每个单项的差距可以达到 10 倍。我后面以 10 倍为例说明。

现在,数字笔记相对手写笔记,输入方面效率提高了应该有 10 倍。

搜索 engine、数据库技术也应该将信息的检索效率提高了 10 倍以上(个人猜测有 1000 倍)。但个人笔记内容的检索一般远没有达到这个指标。

再接下来,第 3 点就是当前讨论的比较热乎的“方法论”,不过很少有能达到 10 倍效率的。但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信赖使用者。因为很可能大家都是用的相同(差不多的)的工具,但别人总的效率比你高得多。例如,卢曼 使用的是传统纸质笔记,但他的效率也比你高几个个数量级,就是方法论。


总结完了,那么,哪个地方最有可能是别人帮我们提高效率的呢?对,就是不用自己努力,笔记软件就可以帮我们做好,我们付钱就可以了的那个因素是什么? 显然是第 2 点。

印象笔记的收藏做得可以,但编辑器不好用:输入效率低,组织不方便,搜索不好用,所以明显被别人甩出了塞道,差了两个数量级。

语雀笔记输入与组织还可以,但搜索就是个渣渣,简直是负分。用语雀的朋友们要小心了,总体效率因为这一点效率低 1 个数量级。

思源笔记呢,编辑器这块没问题,组织管理也没有问题。检索呢?很久没用了,不知道进步了没有,以及是笔记多了,搜索不到想要的,被那个搜索结果小窗口压缩得难受。我觉得思源笔记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信息检索上。双链可能可能可以减轻这一问题,也可以在当前帮思源吸引到新用户。但这只是极不稳定的短暂现象,最终双链一定会退去热度。在所有笔记软件最终都能实现差不多的能力的情况下,稳定用户最看重的肯定是效率问题。

正是因为对笔记(搜索)效率的极度追求,我开始寻求自定义的组装笔记本。有哪个搜索工具能像 google 那样,将你最需要的内容在 1 秒钟之内找回来,那它就是王者!既然谷哥可以做到,那么数据量小得多的个人笔记肯定也很容易做到,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这们的本地搜索,它很聪明,懂权重和排序,理解主人的意思。

当有了这种能力之后,其它的管理管理能力反而不重要了,什么目录、排序、tag 关键词、双链,不都被秒成渣吗?当然,我们如果给谷歌这个搜索引擎装上这些能力也不是坏事。如何装配,那就体现不同人的工作特点了,应该没有固定方法。

不会有人读了这篇贴子后,会疯狂到把本地搜索引擎直接应用到思源笔记上来的吧?我感觉最有可能把这个问是做做的应该是思源本身,因为思源笔记有许多原数据,天然支持自定义的极速高精度搜索。如果语雀哪天实现了这一点,那就是在第 2 条上高出对手一个数量级的能力哦。(今天我也不是来提功能需求的,只是希望大家都有好的笔记软件用。我是真的用上了本地搜索,不等思源了)

以上,献给正在狂热探索笔记软件用户们。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输入效率高这一点真的不敢苟同,很多理工科的笔记尤其是涉及到大量公式推导真的不如手写,除非对笔记软件进行高度定制,比如加上大量的 snippets 和快捷键(这同样需要大量的时间去习惯),甚至笔记的呈现方式也是有很大影响的:像 typora 从渲染的公示到代码本身需要一段时间,而且不能对应;latex 有超强的反向追踪功能,但是未必能实现实时渲染;显示纯粹的代码又缺乏可读性。如果只能用现有的笔记软件的话,必然导致需要大量的时间让使用者去磨合软件。然后要是换个平台就……

    1 回复
  • 7TFTTivV1ZeykKAcW38p 1 1 赞同

    在我看来,tag 这些功能都是为了在文件树上展现出一种不同于文件树的结构。我个人的 blog 里有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分类:tag 和 category,前者基于内容对文章进行分类,后者基于文章的结构/形式对文章进行分类。而双链则是为了开辟专门用于写作的空间,利用双向链接将内容链接到它该去的地方。

    如果笔记软件仅仅依赖于搜索,这意味着这个软件内的笔记的结构仅存在于笔记的拥有者的大脑中,并且可能还会因为缺乏文件树这种表现形式而有超长的目录;或者利用软件对笔记进行整理,但是整理的结果以及整理的逻辑对人类来说可能是无法理解的,那么这样照样没有任何用处。如果内容的呈现需要依赖于搜索的话,也同样要求这软件的使用者至少记住内容中出现的一个词汇,笔记的整体内容和写作形式却对搜索没有任何用处——这样的软件大概率没法使用。但是如果能够支持对笔记的整体内容和写作形式,那么这必然意味着存在一个 AI 对笔记不断分析,那么功耗又会成为一个问题,我想没有人愿意记个笔记还要动用 cuda 吧

    1 回复
  • buzzingbee
    作者

    感谢你的回复!我觉得 99% 以上依靠搜索就够了。例如:你每天找信息,不是用的搜索是什么?只不过笔记软件的搜索的确做的不行。余下的 1% 我们可以用链接,目录,分类,索引,tag,时间线 来解决。后面这几种方法是对搜索的补充,做好分工就行。也就是说 99% 的情况下你是记得某个问题的大概,但只要你一搜,你的相关笔记中的提示词马上就提醒你接着搜什么。当然,这依赖于笔记是什么做的。考虑到搜索的极度高效性,我个人认为笔记应该针对搜索而优化写作,就像网站要做 seo 一样。

  • buzzingbee
    作者

    感谢你的回复!我仅讨论的是一般情况,但肯定有特殊场景不是这样。我想补充一下的是讨论效率要看总体和平均。毕竟数学公式输入只占整个人类输入活动的极小一部分,数学之外的输入效率是提高数量级的。更何况广义输入不只包括打字输入,还包括重新编辑,修改,更新,再版。这些总体加起来,即使对于数学公式,数字输入也更有优势。

    只不过我觉得一般的数学公式输入的缺点是极不足观,可读性太差,完全干不过手写。typora 的即时渲染也算帮了点忙吧。但是 typora 的数学输入效率肯定不高效。但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数学的学习从来都不是看速度,而是看深度的啊。

  • PJunQuey

    我的话单纯的就是不想消停 😂

    1 回复
  • buzzingbee
    作者

    我也感觉是这样,毕竟这类工具顶着一个好听的名字(学习),实际上给了大家一个极好玩的玩具(折腾)。

  • yuyuyuyu

    数学笔记呢

  • UENKU

    作者说的本地搜索是什么?

  • capgrey

    我选择了 Notion,因为学生能用 Pro

请输入回帖内容 ...

推荐标签 标签

  • SOHO

    为成为自由职业者在家办公而努力吧!

    7 引用 • 55 回帖 • 120 关注
  • Telegram

    Telegram 是一个非盈利性、基于云端的即时消息服务。它提供了支持各大操作系统平台的开源的客户端,也提供了很多强大的 APIs 给开发者创建自己的客户端和机器人。

    5 引用 • 35 回帖 • 1 关注
  • Bug

    Bug 本意是指臭虫、缺陷、损坏、犯贫、窃听器、小虫等。现在人们把在程序中一些缺陷或问题统称为 bug(漏洞)。

    78 引用 • 1730 回帖 • 2 关注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14974 引用 • 52057 回帖 • 1 关注
  • etcd

    etcd 是一个分布式、高可用的 key-value 数据存储,专门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保存关键数据。

    5 引用 • 26 回帖 • 474 关注
  • GAE

    Google App Engine(GAE)是 Google 管理的数据中心中用于 WEB 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托管的平台。2008 年 4 月 发布第一个测试版本。目前支持 Python、Java 和 Go 开发部署。全球已有数十万的开发者在其上开发了众多的应用。

    14 引用 • 42 回帖 • 651 关注
  • TextBundle

    TextBundle 文件格式旨在应用程序之间交换 Markdown 或 Fountain 之类的纯文本文件时,提供更无缝的用户体验。

    1 引用 • 2 回帖 • 22 关注
  • SQLite

    SQLite 是一个进程内的库,实现了自给自足的、无服务器的、零配置的、事务性的 SQL 数据库引擎。SQLite 是全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引擎。

    4 引用 • 7 回帖 • 1 关注
  • ActiveMQ

    ActiveMQ 是 Apache 旗下的一款开源消息总线系统,它完整实现了 JMS 规范,是一个企业级的消息中间件。

    19 引用 • 13 回帖 • 593 关注
  • Eclipse

    Eclips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基于 Java 的可扩展开发平台。就其本身而言,它只是一个框架和一组服务,用于通过插件组件构建开发环境。

    75 引用 • 258 回帖 • 628 关注
  • NetBeans

    NetBeans 是一个始于 1997 年的 Xelfi 计划,本身是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的数学及物理学院的学生计划。此计划延伸而成立了一家公司进而发展这个商用版本的 NetBeans IDE,直到 1999 年 Sun 买下此公司。Sun 于次年(2000 年)六月将 NetBeans IDE 开源,直到现在 NetBeans 的社群依然持续增长。

    78 引用 • 102 回帖 • 600 关注
  • Flume

    Flume 是一套分布式的、可靠的,可用于有效地收集、聚合和搬运大量日志数据的服务架构。

    9 引用 • 6 回帖 • 584 关注
  • Java

    Java 是一种可以撰写跨平台应用软件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是由 Sun Microsystems 公司于 1995 年 5 月推出的。Java 技术具有卓越的通用性、高效性、平台移植性和安全性。

    3148 引用 • 8197 回帖 • 164 关注
  • InfluxDB

    InfluxDB 是一个开源的没有外部依赖的时间序列数据库。适用于记录度量,事件及实时分析。

    2 引用 • 53 关注
  • 数据库

    据说 99% 的性能瓶颈都在数据库。

    329 引用 • 604 回帖
  • 七牛云

    七牛云是国内领先的企业级公有云服务商,致力于打造以数据为核心的场景化 PaaS 服务。围绕富媒体场景,七牛先后推出了对象存储,融合 CDN 加速,数据通用处理,内容反垃圾服务,以及直播云服务等。

    24 引用 • 206 回帖 • 159 关注
  • 开源中国

    开源中国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开源技术社区。传播开源的理念,推广开源项目,为 IT 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发现、使用、并交流开源技术的平台。目前开源中国社区已收录超过两万款开源软件。

    7 引用 • 86 回帖
  • GitHub

    GitHub 于 2008 年上线,目前,除了 Git 代码仓库托管及基本的 Web 管理界面以外,还提供了订阅、讨论组、文本渲染、在线文件编辑器、协作图谱(报表)、代码片段分享(Gist)等功能。正因为这些功能所提供的便利,又经过长期的积累,GitHub 的用户活跃度很高,在开源世界里享有深远的声望,并形成了社交化编程文化(Social Coding)。

    205 引用 • 2019 回帖
  • Vim

    Vim 是类 UNIX 系统文本编辑器 Vi 的加强版本,加入了更多特性来帮助编辑源代码。Vim 的部分增强功能包括文件比较(vimdiff)、语法高亮、全面的帮助系统、本地脚本(Vimscript)和便于选择的可视化模式。

    27 引用 • 66 回帖
  • WebComponents

    Web Components 是 W3C 定义的标准,它给了前端开发者扩展浏览器标签的能力,可以方便地定制可复用组件,更好的进行模块化开发,解放了前端开发者的生产力。

    1 引用 • 2 关注
  • SMTP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是一组用于由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送邮件的规则,由它来控制信件的中转方式。SMTP 协议属于 TCP/IP 协议簇,它帮助每台计算机在发送或中转信件时找到下一个目的地。

    4 引用 • 18 回帖 • 555 关注
  • TGIF

    Thank God It's Friday! 感谢老天,总算到星期五啦!

    283 引用 • 4481 回帖 • 632 关注
  • OAuth

    OAuth 协议为用户资源的授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开放而又简易的标准。与以往的授权方式不同之处是 oAuth 的授权不会使第三方触及到用户的帐号信息(如用户名与密码),即第三方无需使用用户的用户名与密码就可以申请获得该用户资源的授权,因此 oAuth 是安全的。oAuth 是 Open Authorization 的简写。

    36 引用 • 103 回帖 • 10 关注
  • Dubbo

    Dubbo 是一个分布式服务框架,致力于提供高性能和透明化的 RPC 远程服务调用方案,是 [阿里巴巴] SOA 服务化治理方案的核心框架,每天为 2,000+ 个服务提供 3,000,000,000+ 次访问量支持,并被广泛应用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各成员站点。

    60 引用 • 82 回帖 • 596 关注
  • JRebel

    JRebel 是一款 Java 虚拟机插件,它使得 Java 程序员能在不进行重部署的情况下,即时看到代码的改变对一个应用程序带来的影响。

    26 引用 • 78 回帖 • 586 关注
  • 百度

    百度(Nasdaq:BIDU)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2000 年 1 月由李彦宏创立于北京中关村,致力于向人们提供“简单,可依赖”的信息获取方式。“百度”二字源于中国宋朝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象征着百度对中文信息检索技术的执著追求。

    63 引用 • 785 回帖 • 308 关注
  • 互联网

    互联网(Internet),又称网际网络,或音译因特网、英特网。互联网始于 1969 年美国的阿帕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96 引用 • 330 回帖 • 1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