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比 Not****Obs***** 好多了,怎么 SiYuan 不火呢?一直没有破圈,疑问

本贴最后更新于 59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东海扬尘

如题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19773 引用 • 75634 回帖 • 1 关注

相关帖子

优质回帖
  • deerain 1 6 赞同

    因为思源不能【轻易地】实现【大容量】【免费】同步。

    我很早就开始玩 notion,当初 notion 对免费用户 block 总数有限制的时候,在国内外的热度都远没有现在这么高,而且当时很多使用 notion 的人都是在用早期羊毛账号或者教育邮箱白嫖。

    notion 的热度真正开始暴涨就是在放开对免费用户的 block 数量限制之后,不存储大附件的用户无需付费就能用到几乎所有功能——而且能够免费同步——这才是用户们愿意选择 notion 最重要的原因。

    image.png

    但这种心态多数人并不愿意大方承认,为了掩盖这种心态,他们有时会搜肠刮肚想一些别的理由,比如夸夸 notion 的一些功能优点。当然 notion 在功能上确实有一些优点,但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他们对同样优秀的 roam research ($15 / month) 一致表示不感兴趣。

    大家都说思源有上手成本所以难以推广,但我想说,对于真正的小白用户,notion 的上手成本其实也不低,然而人家依然愿意去克服 notion 的学习门槛。免费之花散发的香气能让人甘愿跨越荆棘去采摘它,思源过去是没有这种香气的。

    思源最近开源了云端同步服务实现、开源了 webdav 实现、接入了对象存储服务,虽然跟某些靠一个教育邮箱就能白嫖大容量同步的软件没法比,但这些特性对于推广思源肯定是有帮助的,我当然是资瓷。

  • murxuan 2 4 赞同

    思源笔记对比 notion,是没有数据库的。之前有人做挂件,差不多向着这个方向努力了,现在可能做的人也跑有半年了。理由看后面会说到。

    思源对比 obsidian,obsidian 的社区插件现在 700+,其中核心的不多。但是各个都打在点子上了。我举个例子,obsidian 靠命令操控,commander 可以做成很多自动化封装。再比如说 shift+k 可以在 ob 的 excalidraw 插件里添加双链,这个做思源挂件的也跑了有一年了。再比如说 Ob 的 workspace,场景切换,其实思源要做也能做。但在信息数据处理上,ob 有很多自动流,而思源靠人工打字复制粘贴或者裁剪方式输入,这效率太慢了。现在 ob+ 简约后,都是全自动化定制化获取,更不要说 ob 窗口的多框架随意布局了。

    再说思源的不足,任务管理形同虚设。虽然有日记,但是块引双链的优势完全没发挥出来。并没有 lsq 和 roam 那样完善这块。最大的弊端那就是拖动后布局失效,一阵鸡飞狗跳的恢复。放弃 dailynote 的产品化,这就天然失去了一个用户的切入口,仅仅是个特殊一点的编辑器,这也是为什么小白用户说思源难用的原因。用户接口上几乎没有任何优势而言,像 roamedit 就聪明的直接 cp 了 roam 的 dailynote 设计。而这些东西,技术上并不难,最重要的是感知用户,起码要给用户一个很好用的入口才行。

    这就造就了思源的特色块引双链非常靠后,用户得积累很多很多笔记,才能发挥出块引双链的优势。而很多用户仅仅是用三两天,还没积累几篇笔记就因为体验上并不是不可替代而放弃了。按照我的估计,没有 3000 篇的知识积累,是无法发挥出块引双链的优势,另外一天写 10 篇,需要一年。干工作的人,谁能保证一天创作 10 篇?如果是开启无脑从 web 剪辑的话,又不会复习,还是白瞎。比如我从 lsq 复制粘贴一篇文章,因为格式问题。我需要去除 lsq 特有的特殊字符,只保留汉字。我不知道思源有没有基于正则的替换,但是 obsidian 上,可一键清除其他字符。

    总而言之,并不是推广营销问题,就算拿钱砸营销,用户也持续不下去。本身块引双链就没找到产品定位,仅仅是个块引双链编辑器的程度。思源的特色还处在编辑器功能够强够好用的阶段。思源要把块引双链落地为产品,就要在场景模式下多去探索。换言之,roam 和 notion 的特色,他们的产品如果没这方面的经验,绝对不可能凭空设计出这种产品。 本来双链元年,各个笔记百花齐放,思源的底层十分优秀,但是却因为没有逻辑闭环的入口,或者让用户自己设计入口?如果用户是设计师/程序员,无可厚非。

    我举个例子说一下这块,下图这个入口,一般产品会是,我点一下鼠标不用勾选,立刻马上就打开今天日记,而不是我要选目录。我不相信开发人员就不能实现这个功能,把这个东西放在后台去配置好,用户点击就可以打开日记,而不是选了再点。也不要跟我说什么快捷键之类,入门小白不会为这个工具去纠正习惯。用户的习惯只能培养,而不是强行纠正。我用了一年多了,到现在我都不想去用快捷键。快捷键是因为操作足够繁琐时,我才用快捷键。比如自动化工作流,点数十次鼠标就用快捷键。而这个同样的功能,我在 roam 和 lsq,ob 上打开软件都可自动打开,为啥到了这儿就要我点两次。我点鼠标也是为了解压。

    【我也不知道为啥,想说的建议最后变为吐槽了】

    image.png

    你再比如说,实现下面这个东东很难吗?点这个东西,自动创建下一天的日记。因为我今天晚上要做第二天的计划安排。我在思源要点击创建文档,输入标题等等。这无形中让我十分困惑。

    image.png

    再比如下面这个东东,一旦复制粘贴个东西,有个什么格式问题,粘贴进去格式错乱,手忙脚乱一阵回退,然后在 vscode 里调整好,再小心翼翼挪过来。这是我改的一个玩花活的人的日记,请问这个距离元旦多少天,除了增加焦虑有个毛用处。还有创建时间及星期天,如果有日历面板,我会在乎他跟不跟我显示星期天这三个字?除了增加页面负担,完全都是摆设,更多花里胡哨的,我看着眼花,所以删除了。所以整个思源圈的风气,都是莫名其妙,迷之自信。完全想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思路?依靠 diy 笔记面板,在小白用户面前,显示自己高超的 css 和 js 技术,从而获得迷之自信感?看我能检索出星期天这三个字,其他人就不能,所以我比他们强?

    image.png

    再比如说这个,真正点了几下切换网络图片,说实话没一个好看的,都灰不拉几的这种。其他图标压根没点过几次,没有产生任何实质性的效率上提升,或者功能上的扩展,好看是好看了一些。

    image.png

    再比如说同样 B 站视频打时间戳,思源里有个问题:一个视频分成十个,后面那个号不管为 8 或者 9,自动默认打开 1。而且那个时间戳,也是极度难以操作。在 ob 上仅仅是点一下鼠标,自动就记录好了。

    再比如下面的,我用 custom frame 习惯了,我要挪移 vika,滴答,语雀画板过来,且不说 commander 这样的按钮快捷直达了,点几下鼠标,下图这个东东,能配置的去掉吗。配置上去后,就没新建过任务,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image.png

    这个是我代知乎一大批网友吐槽的,思源上最近打开文件显示很难实现?每次我要找我前天的文件,我在思源上要用到搜索,要点开 N 多个目录层级,没有 5-10 分钟,我休想找全我的各个工作记录,并进行更新!!!如果在开会时间,我找个记录,我说领导,大家等我 10 分钟,我找个文档再跟大家演示。你猜想领导会不会开除我。我不知道其他人咋用的,感觉大家都像不食人间烟火一样,或者我怀疑所谓的忠实用户,仅仅是每天在哪里玩玩而已,一直在哪里整花活。

    image.png

    思源的块引双链,确实编辑体验,已经做到了天下无双的地步。但是一天也要工作,也要养家糊口,谁能安安静静的坐那儿,在思源上码字呢。可能晚上写个日记,排个计划,20 分钟左右吧。平时 ob 里 20 分钟能搞定的事,到了思源这里就要 1 小时?为哈我要吃力不讨好。css 再精美,他也不能当饭吃啊。因为 ob 里能组 workspace,quickadd 能自动帮忙办不少事,这些都要在思源里找来找去,点半天鼠标。

    以上也仅仅是思源笔记问题的四分之一多点,因为我累了,所以没精力不想说再多。在网上都是一篇歌颂这软件多厉害,多棒!对于产品改进意见视而不见,脱离实际工作学习场景,天天加一些莫名其妙的功能?很多用户真的是生产用户?再说依靠用户自发设计入口,他们要是那么自律,自己都创业成功,自己开发笔记软件了!

    一个双链编辑器,跟人 notion obsidian 比什么双链笔记产品。产品跟软件的本质区别,软件可以自嗨分享,但产品是服务用户的。用户是生产用户,并非什么测试整花活的双链笔记爱好者。把用户定义为测试者就是最大的败笔。版本控制都做不好,稳定版和测试版都搞不定。你家开发产品在生产环境直接发布?不是数据同步问题就是丢失笔记,跑了多少人,还视而不见呢。生产用户你让人学 css,sql 自己设计场景?人家是要贴合场景,提升效率,产生价值的。没有升职加薪的助力,谁会用?没有场景谈什么产品!!!

  • qifengle1998 1 2 赞同

    破圈要等到这么几个契机

    1. 思源的稳定性大大提升,使用门槛进一步降低。 (不会再出现一分享就反馈不会用,各种 bug 之类的)
    2. 思源的脑图真正做出思维可视化的效果,在一众视关系图如鸡肋的双链笔记中脱颖而出
    3. 除了像其他双链笔记那样简化输入之外,思源能给出一套从输入到输出的渐进式整理解决方案,变得独一无二。
    4. 思源推出完善的插件机制,形成一个插件生态,通过一系列牛掰的插件吸引大量用户。
    5. 思源推出自带的间隔复习功能,成为一个除了记笔记还自带间隔复习的软件,增加一大亮点。
    6. 思源推出用户笔记集市(或者整合思源论坛),成为一个用户可以自由传递知识的笔记软件,通过一些用户的精品笔记吸引大量用户加入创作和学习。
    7. 思源推出一套共享协作机制,再加上思源的安全性,被一些团队,公司所青睐
    8. 等着双链笔记进一步抢夺传统笔记的用户,思源借着国产 + 本地的标签,跟着分一点盘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我感觉还没火的原因是,思源一直在增加新的功能,然后持续带来新的 bug,给用户的感觉就是修不完的 bug,劝退了很多犹豫的用户。

    针对这一点提个建议:分两个更新版本,一个持续更新版,一个长期稳定版。持续更新版不断增加新功能,长期稳定版本不断修正 bug,保证正常使用。(根据 D 大之前对版本号的安排,也就是 v2.x.y,x 不断增加的同时,针对例如 v.2.4.y,不断增加 y)

    @88250

    1 回复
  • 其他回帖
  • murxuan 2 4 赞同 2 评论

    思源笔记对比 notion,是没有数据库的。之前有人做挂件,差不多向着这个方向努力了,现在可能做的人也跑有半年了。理由看后面会说到。

    思源对比 obsidian,obsidian 的社区插件现在 700+,其中核心的不多。但是各个都打在点子上了。我举个例子,obsidian 靠命令操控,commander 可以做成很多自动化封装。再比如说 shift+k 可以在 ob 的 excalidraw 插件里添加双链,这个做思源挂件的也跑了有一年了。再比如说 Ob 的 workspace,场景切换,其实思源要做也能做。但在信息数据处理上,ob 有很多自动流,而思源靠人工打字复制粘贴或者裁剪方式输入,这效率太慢了。现在 ob+ 简约后,都是全自动化定制化获取,更不要说 ob 窗口的多框架随意布局了。

    再说思源的不足,任务管理形同虚设。虽然有日记,但是块引双链的优势完全没发挥出来。并没有 lsq 和 roam 那样完善这块。最大的弊端那就是拖动后布局失效,一阵鸡飞狗跳的恢复。放弃 dailynote 的产品化,这就天然失去了一个用户的切入口,仅仅是个特殊一点的编辑器,这也是为什么小白用户说思源难用的原因。用户接口上几乎没有任何优势而言,像 roamedit 就聪明的直接 cp 了 roam 的 dailynote 设计。而这些东西,技术上并不难,最重要的是感知用户,起码要给用户一个很好用的入口才行。

    这就造就了思源的特色块引双链非常靠后,用户得积累很多很多笔记,才能发挥出块引双链的优势。而很多用户仅仅是用三两天,还没积累几篇笔记就因为体验上并不是不可替代而放弃了。按照我的估计,没有 3000 篇的知识积累,是无法发挥出块引双链的优势,另外一天写 10 篇,需要一年。干工作的人,谁能保证一天创作 10 篇?如果是开启无脑从 web 剪辑的话,又不会复习,还是白瞎。比如我从 lsq 复制粘贴一篇文章,因为格式问题。我需要去除 lsq 特有的特殊字符,只保留汉字。我不知道思源有没有基于正则的替换,但是 obsidian 上,可一键清除其他字符。

    总而言之,并不是推广营销问题,就算拿钱砸营销,用户也持续不下去。本身块引双链就没找到产品定位,仅仅是个块引双链编辑器的程度。思源的特色还处在编辑器功能够强够好用的阶段。思源要把块引双链落地为产品,就要在场景模式下多去探索。换言之,roam 和 notion 的特色,他们的产品如果没这方面的经验,绝对不可能凭空设计出这种产品。 本来双链元年,各个笔记百花齐放,思源的底层十分优秀,但是却因为没有逻辑闭环的入口,或者让用户自己设计入口?如果用户是设计师/程序员,无可厚非。

    我举个例子说一下这块,下图这个入口,一般产品会是,我点一下鼠标不用勾选,立刻马上就打开今天日记,而不是我要选目录。我不相信开发人员就不能实现这个功能,把这个东西放在后台去配置好,用户点击就可以打开日记,而不是选了再点。也不要跟我说什么快捷键之类,入门小白不会为这个工具去纠正习惯。用户的习惯只能培养,而不是强行纠正。我用了一年多了,到现在我都不想去用快捷键。快捷键是因为操作足够繁琐时,我才用快捷键。比如自动化工作流,点数十次鼠标就用快捷键。而这个同样的功能,我在 roam 和 lsq,ob 上打开软件都可自动打开,为啥到了这儿就要我点两次。我点鼠标也是为了解压。

    【我也不知道为啥,想说的建议最后变为吐槽了】

    image.png

    你再比如说,实现下面这个东东很难吗?点这个东西,自动创建下一天的日记。因为我今天晚上要做第二天的计划安排。我在思源要点击创建文档,输入标题等等。这无形中让我十分困惑。

    image.png

    再比如下面这个东东,一旦复制粘贴个东西,有个什么格式问题,粘贴进去格式错乱,手忙脚乱一阵回退,然后在 vscode 里调整好,再小心翼翼挪过来。这是我改的一个玩花活的人的日记,请问这个距离元旦多少天,除了增加焦虑有个毛用处。还有创建时间及星期天,如果有日历面板,我会在乎他跟不跟我显示星期天这三个字?除了增加页面负担,完全都是摆设,更多花里胡哨的,我看着眼花,所以删除了。所以整个思源圈的风气,都是莫名其妙,迷之自信。完全想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思路?依靠 diy 笔记面板,在小白用户面前,显示自己高超的 css 和 js 技术,从而获得迷之自信感?看我能检索出星期天这三个字,其他人就不能,所以我比他们强?

    image.png

    再比如说这个,真正点了几下切换网络图片,说实话没一个好看的,都灰不拉几的这种。其他图标压根没点过几次,没有产生任何实质性的效率上提升,或者功能上的扩展,好看是好看了一些。

    image.png

    再比如说同样 B 站视频打时间戳,思源里有个问题:一个视频分成十个,后面那个号不管为 8 或者 9,自动默认打开 1。而且那个时间戳,也是极度难以操作。在 ob 上仅仅是点一下鼠标,自动就记录好了。

    再比如下面的,我用 custom frame 习惯了,我要挪移 vika,滴答,语雀画板过来,且不说 commander 这样的按钮快捷直达了,点几下鼠标,下图这个东东,能配置的去掉吗。配置上去后,就没新建过任务,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image.png

    这个是我代知乎一大批网友吐槽的,思源上最近打开文件显示很难实现?每次我要找我前天的文件,我在思源上要用到搜索,要点开 N 多个目录层级,没有 5-10 分钟,我休想找全我的各个工作记录,并进行更新!!!如果在开会时间,我找个记录,我说领导,大家等我 10 分钟,我找个文档再跟大家演示。你猜想领导会不会开除我。我不知道其他人咋用的,感觉大家都像不食人间烟火一样,或者我怀疑所谓的忠实用户,仅仅是每天在哪里玩玩而已,一直在哪里整花活。

    image.png

    思源的块引双链,确实编辑体验,已经做到了天下无双的地步。但是一天也要工作,也要养家糊口,谁能安安静静的坐那儿,在思源上码字呢。可能晚上写个日记,排个计划,20 分钟左右吧。平时 ob 里 20 分钟能搞定的事,到了思源这里就要 1 小时?为哈我要吃力不讨好。css 再精美,他也不能当饭吃啊。因为 ob 里能组 workspace,quickadd 能自动帮忙办不少事,这些都要在思源里找来找去,点半天鼠标。

    以上也仅仅是思源笔记问题的四分之一多点,因为我累了,所以没精力不想说再多。在网上都是一篇歌颂这软件多厉害,多棒!对于产品改进意见视而不见,脱离实际工作学习场景,天天加一些莫名其妙的功能?很多用户真的是生产用户?再说依靠用户自发设计入口,他们要是那么自律,自己都创业成功,自己开发笔记软件了!

    一个双链编辑器,跟人 notion obsidian 比什么双链笔记产品。产品跟软件的本质区别,软件可以自嗨分享,但产品是服务用户的。用户是生产用户,并非什么测试整花活的双链笔记爱好者。把用户定义为测试者就是最大的败笔。版本控制都做不好,稳定版和测试版都搞不定。你家开发产品在生产环境直接发布?不是数据同步问题就是丢失笔记,跑了多少人,还视而不见呢。生产用户你让人学 css,sql 自己设计场景?人家是要贴合场景,提升效率,产生价值的。没有升职加薪的助力,谁会用?没有场景谈什么产品!!!

    3 回复
    不好意思,用思源断断续续一年了。一直害怕挫伤开发者和爱好者的热情,害怕影响大家积极性,但有些话不吐不快。我也希望思源能成为块引双链之光,成为一个现象级产品。
    murxuan
    时隔 1-2 年,我对 notion 和 obsidian 最想说,这两都非常有特色,有短板的同时,也让人知道他的优势。而思源,细看之下无短板,简直无敌,但是一用起来就是不顺手,拉低了整体效率。
    murxuan
  • deerain 1 6 赞同 1 评论

    因为思源不能【轻易地】实现【大容量】【免费】同步。

    我很早就开始玩 notion,当初 notion 对免费用户 block 总数有限制的时候,在国内外的热度都远没有现在这么高,而且当时很多使用 notion 的人都是在用早期羊毛账号或者教育邮箱白嫖。

    notion 的热度真正开始暴涨就是在放开对免费用户的 block 数量限制之后,不存储大附件的用户无需付费就能用到几乎所有功能——而且能够免费同步——这才是用户们愿意选择 notion 最重要的原因。

    image.png

    但这种心态多数人并不愿意大方承认,为了掩盖这种心态,他们有时会搜肠刮肚想一些别的理由,比如夸夸 notion 的一些功能优点。当然 notion 在功能上确实有一些优点,但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他们对同样优秀的 roam research ($15 / month) 一致表示不感兴趣。

    大家都说思源有上手成本所以难以推广,但我想说,对于真正的小白用户,notion 的上手成本其实也不低,然而人家依然愿意去克服 notion 的学习门槛。免费之花散发的香气能让人甘愿跨越荆棘去采摘它,思源过去是没有这种香气的。

    思源最近开源了云端同步服务实现、开源了 webdav 实现、接入了对象存储服务,虽然跟某些靠一个教育邮箱就能白嫖大容量同步的软件没法比,但这些特性对于推广思源肯定是有帮助的,我当然是资瓷。

    1 操作
    deerain 在 2022-11-12 17:33:27 更新了该回帖
    此番见解,对即将发布的 2.5.0 版支持三方同步功能,形成了良好的背书
    Bard 1 赞同
    1. pdf 现在是能实现定位到位置的,而不仅仅是哪一页,不知道是不是你用的是 mac os 还是出 bug 了,亦或者是没更新,如果是前两者,记得报告。
    2. 数学公式的支持是使用了 latex,这是目前学界公认的数学公式输入标准,通用性很高,确实不是很直观,但是学会后基本上任何支持数学公式输入的东西都可以套用。当然,你也可以使用可视化的数学公式编辑器,然后导出为 latex,在粘贴到思源内。至于为什么不内置可视化的数学公式编辑器,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很重的功能了,甚至足以制作一个很贵的应用,参照 mathtype。
    3. 流程图确实没啥好说的,因为用的是第三方的模块,我也用不惯,期待之后的白板吧。或者,你可以花点钱,尝试下 logseq 现在 alpha 阶段的白板模式。
    1 回复
  • 查看全部回帖

推荐标签 标签

  • OkHttp

    OkHttp 是一款 HTTP & HTTP/2 客户端库,专为 Android 和 Java 应用打造。

    16 引用 • 6 回帖 • 51 关注
  • DNSPod

    DNSPod 建立于 2006 年 3 月份,是一款免费智能 DNS 产品。 DNSPod 可以为同时有电信、网通、教育网服务器的网站提供智能的解析,让电信用户访问电信的服务器,网通的用户访问网通的服务器,教育网的用户访问教育网的服务器,达到互联互通的效果。

    6 引用 • 26 回帖 • 524 关注
  • TextBundle

    TextBundle 文件格式旨在应用程序之间交换 Markdown 或 Fountain 之类的纯文本文件时,提供更无缝的用户体验。

    1 引用 • 2 回帖 • 45 关注
  • Flutter

    Flutter 是谷歌的移动 UI 框架,可以快速在 iOS 和 Android 上构建高质量的原生用户界面。 Flutter 可以与现有的代码一起工作,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和组织使用,并且 Flutter 是完全免费、开源的。

    39 引用 • 92 回帖
  • 友情链接

    确认过眼神后的灵魂连接,站在链在!

    24 引用 • 373 回帖 • 3 关注
  •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中文俗称“火狐”(正式缩写为 Fx 或 fx,非正式缩写为 FF),是一个开源的网页浏览器,使用 Gecko 排版引擎,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如 Windows、OSX 及 Linux 等。

    7 引用 • 30 回帖 • 447 关注
  • SQLite

    SQLite 是一个进程内的库,实现了自给自足的、无服务器的、零配置的、事务性的 SQL 数据库引擎。SQLite 是全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引擎。

    4 引用 • 7 回帖
  • Caddy

    Caddy 是一款默认自动启用 HTTPS 的 HTTP/2 Web 服务器。

    10 引用 • 54 回帖 • 139 关注
  • 微服务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模式,它提倡将单一应用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服务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每个服务运行在独立的进程中。服务于服务之间才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互相沟通。每个服务都围绕着具体业务构建,能够被独立的部署。

    96 引用 • 155 回帖
  • SQLServer

    SQL Server 是由 [微软] 开发和推广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它最初是由 微软、Sybase 和 Ashton-Tate 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并于 1988 年推出了第一个 OS/2 版本。

    19 引用 • 31 回帖
  • Ubuntu

    Ubuntu(友帮拓、优般图、乌班图)是一个以桌面应用为主的 Linux 操作系统,其名称来自非洲南部祖鲁语或豪萨语的“ubuntu”一词,意思是“人性”、“我的存在是因为大家的存在”,是非洲传统的一种价值观,类似华人社会的“仁爱”思想。Ubuntu 的目标在于为一般用户提供一个最新的、同时又相当稳定的主要由自由软件构建而成的操作系统。

    123 引用 • 168 回帖
  • CodeMirror
    1 引用 • 2 回帖 • 128 关注
  • Kafka

    Kafka 是一种高吞吐量的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它可以处理消费者规模的网站中的所有动作流数据。 这种动作(网页浏览,搜索和其他用户的行动)是现代系统中许多功能的基础。 这些数据通常是由于吞吐量的要求而通过处理日志和日志聚合来解决。

    35 引用 • 35 回帖 • 1 关注
  • danl
    92 关注
  • Postman

    Postman 是一款简单好用的 HTTP API 调试工具。

    4 引用 • 3 回帖 • 2 关注
  • Hprose

    Hprose 是一款先进的轻量级、跨语言、跨平台、无侵入式、高性能动态远程对象调用引擎库。它不仅简单易用,而且功能强大。你无需专门学习,只需看上几眼,就能用它轻松构建分布式应用系统。

    9 引用 • 17 回帖 • 610 关注
  • 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28 引用 • 108 回帖
  • AngularJS

    AngularJS 诞生于 2009 年,由 Misko Hevery 等人创建,后为 Google 所收购。是一款优秀的前端 JS 框架,已经被用于 Google 的多款产品当中。AngularJS 有着诸多特性,最为核心的是:MVC、模块化、自动化双向数据绑定、语义化标签、依赖注入等。2.0 版本后已经改名为 Angular。

    12 引用 • 50 回帖 • 439 关注
  • Flume

    Flume 是一套分布式的、可靠的,可用于有效地收集、聚合和搬运大量日志数据的服务架构。

    9 引用 • 6 回帖 • 609 关注
  • Sillot

    Insights(注意当前设置 master 为默认分支)

    汐洛彖夲肜矩阵(Sillot T☳Converbenk Matrix),致力于服务智慧新彖乄,具有彖乄驱动、极致优雅、开发者友好的特点。其中汐洛绞架(Sillot-Gibbet)基于自思源笔记(siyuan-note),前身是思源笔记汐洛版(更早是思源笔记汐洛分支),是智慧新录乄终端(多端融合,移动端优先)。

    主仓库地址:Hi-Windom/Sillot

    安卓端仓库:Hi-Windom/Sillot-android

    注意事项:

    1. ⚠️ 汐洛仍在早期开发阶段,尚不稳定
    2. ⚠️ 汐洛并非面向普通用户设计,使用前请了解风险
    28 引用 • 25 回帖 • 55 关注
  • 链书

    链书(Chainbook)是 B3log 开源社区提供的区块链纸质书交易平台,通过 B3T 实现共享激励与价值链。可将你的闲置书籍上架到链书,我们共同构建这个全新的交易平台,让闲置书籍继续发挥它的价值。

    链书社

    链书目前已经下线,也许以后还有计划重制上线。

    14 引用 • 257 回帖 • 1 关注
  • V2EX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这里目前汇聚了超过 400,000 名主要来自互联网行业、游戏行业和媒体行业的创意工作者。V2EX 希望能够成为创意工作者们的生活和事业的一部分。

    17 引用 • 236 回帖 • 394 关注
  • Windows

    Microsoft Windows 是美国微软公司研发的一套操作系统,它问世于 1985 年,起初仅仅是 Microsoft-DOS 模拟环境,后续的系统版本由于微软不断的更新升级,不但易用,也慢慢的成为家家户户人们最喜爱的操作系统。

    215 引用 • 463 回帖
  • 服务器

    服务器,也称伺服器,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由于服务器需要响应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因此一般来说服务器应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

    124 引用 • 580 回帖
  • jsDelivr

    jsDelivr 是一个开源的 CDN 服务,可为 npm 包、GitHub 仓库提供免费、快速并且可靠的全球 CDN 加速服务。

    5 引用 • 31 回帖 • 52 关注
  • Openfire

    Openfire 是开源的、基于可拓展通讯和表示协议 (XMPP)、采用 Java 编程语言开发的实时协作服务器。Openfire 的效率很高,单台服务器可支持上万并发用户。

    6 引用 • 7 回帖 • 96 关注
  • 黑曜石

    黑曜石是一款强大的知识库工具,支持本地 Markdown 文件编辑,支持双向链接和关系图。

    A second brain, for you, forever.

    10 引用 • 87 回帖 • 3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