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软件仅仅合格,何谈推广——借题发挥,小题大做

并没有刻意贬抑,纯粹是讨论其中的不足,提供一些改进的方向。会有不完善的地方,大佬们多指正。

用户会慢慢发现下面提到的问题,不利于推广。即使花钱推广,用户也容易流失。

在用户自发推广方面,抛开利益,软件目前没有好到让人主动分享安利,甚至用心制作软件教程,这点从迟迟没有闪卡相关教程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为什么用户推广会减少,因为工具使用,如果不是为了玩,工具一般追求又快又好地完成事情。当使用者有了各种能实现又快又好的新观念,还有多少理由能让他回归纸质笔记。思源笔记并没有在观念上有突破,跟其他的工具区别不大。像纸质笔记一样,这类工具虽然能曲线的使用各种高效学习技巧,但这并不能又快又好,所以思源合格而已。继续推广纸质笔记也行,只是在追求效率的情况下守旧多少有些不明智,像是抱着传真机不放,岂不贻笑大方。

而想要通过优质内容来推广,通常需要资深用户创作,如果工具不完善,有几个资深用户愿意创作相关的内容。硬是要推广不完善的工具,明显不负责任。工具相关的优质内容应该建立在严肃的使用环境中——从开始到结束。


从个人创造赋能环境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思考知识管理中的内化迁移、检索、记忆等等究竟能在其中占多少比重,个人知识数据库有没有认为的那么重要。⭐**个人创造赋能环境,一般要的是给自己创造出成长和行动的机会,以此做好那些能为其生活赋予意义的事情。**而技能培养只是赋能环境中的一个环节,另外还有意识情感-自我效能感(自我意识,自信心,积极心态,情绪管理等)、人际关系-社交能力(支持体系,领导力等)。

个人创造赋能环境中的环节,通常都需要刻意练习来学得或者提高。不巧,思源笔记目前还只是一般的“第二大脑/数字花园”软件,参考《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With Effective Learning》1,这类软件的功能和宣传大多都围绕着低效能的学习技巧。


另外,抛开个人因素,“第二大脑”很多时候反馈机制低效,不利于提高学习动力,难以持续学习。

  1. 一般会使用低效能的学习技巧,效果一般,不容易建立自信心。
  2. 笔记写作的反馈非常迟缓。通常,当你写了一个笔记,你可能在几周内都不会去看它。这样的反馈也模棱两可:如果一个笔记能(或不能)帮助你提炼出一些深刻见解,它通常都不会特别明显。
  3. “第二大脑”容易让人推迟处理摘录后的知识。而且没有进一步内化,之后即使检索命中,也要重读一次。
  4. “第二大脑”会降低社交支持的效益。至少目前,相比检索笔记,AI 工具等,外界会更欣赏靠“真个人能力”来解决问题的行为,例如记忆,这样的获取的支持、资源可能会更丰富。

补充:目前 SiYuan 社区氛围也一般

  1. 论坛功能不完善(分区,官方内容精选,检索功能等)
    1. 没有分类不同学科的阅读、笔记、记忆技巧
  2. 论坛文章展示上,传统树状结构的文本展示也不是最优的选择,作者在排版上往往有很多限制,在线白板工具有分享功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3. 用户群/生态不够丰富(软件不够完善和缺少优质内容导致的吧)

注 1 各学习技巧效能:

概括-Summarization(低效)
高亮-Highlighting(低效)
关键词助记符-The keyword mnemonic(低效)
图像辅助学习-Imagery use for text learning(低效)
重读-Rereading(低效)

中高效能的学习技巧有:
分散练习/间隔效应-Distributed practice(高效)
练习测试/测试效应-Practice testing(高效)
交替练习/跨学科练习-Interleaved practice(中等)
自我解释-Self-explanation(中等)
深入提问-Elaborative interrogation(中等)

5 操作
holduan 在 2023-05-03 19:38:10 更新了该帖
holduan 在 2023-05-03 17:51:34 更新了该帖
holduan 在 2023-05-01 14:08:04 更新了该帖
holduan 在 2023-04-30 23:34:53 更新了该帖 holduan 在 2023-04-30 23:01:27 更新了该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bylx

    虽然看起来讲了很多理性的东西,但这篇写的多少有点逞强的感觉

  • 其他回帖
  • StarDustSheep

    关于个人学习方面,的确,你举例的那些学习技巧的效益确实不错,但思源并不是只能做低效的学习,也能完成 自我解释 深入提问 间隔练习的使用操作。但这是学习方法的问题,不是思源的问题,思源能支持效益不低的学习方式。

    我认同“第二大脑”反馈机制低效这个看法,但就算不使用思源,其他工具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取得更高的正反馈以支持用户持续使用呢?

    社区氛围一般,其实部分人可能不赞同,但我是能理解的。q 群里论坛里一部分的交流对于新用户来讲太过于晦涩,而另外一部分信息则是可能带来负面效应的问题反馈。从情绪释放的角度上,或许缺乏一个更加轻松的交流和分享氛围。

    用户群体可能是不够丰富,没有很多人写文章发表在思源内部社区以外的地方,也鲜有人去做视频讲解自己的经验。用思源的用户数量也不算少了,但在这块的分享就是很少,不知道原因为何。(我自己是知乎号锁了懒得找回,视频制作又太过于麻烦)

  • zxhd86 1 赞同
    订阅者

    我想思源只是个笔记工具,谈不上什么第二大脑/数字花园,这种花里胡哨的概念还是少提吧……

    它就是一张纸,这张纸相对于现实中的纸和笔有所长处,有所短处,总之就是适合最好,无论是思源还是现实中的纸笔,还是你说提到的 LiquidText ,都是工具而已。虽然发明者可能给他预设了什么用途,但是这不应该限制你实际使用的方法。

    如果你觉得一个工具不能满足你的用途,你可以改造它,或者加一个顺手的辅助工具,或者干脆就换一个,但是没必要上升到说这个工具不行,因为它只是针对你的用法不太行。

    当然,如果这个工具真的就只有这一个专精的用途(比如说一个只能扫二维码的软件),它在这个地方失败了,那它确实就是不行。但是思源确实不是这样的。

    最简单的例子来说,为啥不能拿思源写日记?但是日记需要拿来复习吗?

  • TangQi 1 3 评论
    捐赠者

    我赞同这位大哥的说法,siyuan 作为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就我个人的使用方法来说,我只会拿 siyuan 来进行记录,这是纯粹的低效学习,我也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发现这一个问题,原因

    1.个人没有去探究学习方法

    2.siyuan 配套的学习教程不易找到,我每天混迹 q 群和知乎才能看到大米老师和叶哥的文章

    3.siyuan 其实基本功能都有,但是高阶的功能似乎对于小白不友好,比如使用 SQL 这一个方法,如何进行进行之前的笔记查看呢?我是一个不会去主动复习之前笔记的人,所以就会去找其他的方法比如 SQL,但是即使是使用 SQL 生成器,也无法满足我的需求,除了在群里询问之外,没有其他的方法

    论坛确实,从我视角来看,论坛只有 qq 群很活跃,但是如何解决这一个问题?我也不知道

    我认为在发展过程中,这些问题会慢慢解决,所以现在开始宣传,利弊还是大哥们讨论吧,然后谢谢这位哥提出的学习方法,受用了
    TangQi
    思源是块,我感觉最好的流派应该是搞图形化的 moc 了,只是感觉这个功能实现起来可能要很久
    Yylicon
    @TangQi 正如你所说,没有配套的学习教程。那岂不是更应该宣传么?所谓宣传还是鼓励大家多创作内容,这其中自然包含各类学习教程。思源提供的可操作空间很大,但是相对应的就是上手难度很高,只有激励更多的内容制作者,才能给我们普通用户更多学习的选择。
    LeonardoDiCaprio
  • 查看全部回帖

推荐标签 标签

  • etcd

    etcd 是一个分布式、高可用的 key-value 数据存储,专门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保存关键数据。

    5 引用 • 26 回帖 • 482 关注
  • Shell

    Shell 脚本与 Windows/Dos 下的批处理相似,也就是用各类命令预先放入到一个文件中,方便一次性执行的一个程序文件,主要是方便管理员进行设置或者管理用的。但是它比 Windows 下的批处理更强大,比用其他编程程序编辑的程序效率更高,因为它使用了 Linux/Unix 下的命令。

    119 引用 • 73 回帖 • 109 关注
  • 钉钉

    钉钉,专为中国企业打造的免费沟通协同多端平台, 阿里巴巴出品。

    14 引用 • 67 回帖 • 386 关注
  • Google

    Google(Google Inc.,NASDAQ:GOOG)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公有股份公司),于 1998 年 9 月 7 日以私有股份公司的形式创立,设计并管理一个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 公司的总部称作“Googleplex”,它位于加利福尼亚山景城。Google 目前被公认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它提供了简单易用的免费服务。不作恶(Don't be evil)是谷歌公司的一项非正式的公司口号。

    49 引用 • 192 回帖
  • OpenShift

    红帽提供的 PaaS 云,支持多种编程语言,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框架、存储选择。

    14 引用 • 20 回帖 • 575 关注
  • 招聘

    哪里都缺人,哪里都不缺人。

    185 引用 • 1050 回帖 • 106 关注
  • frp

    frp 是一个可用于内网穿透的高性能的反向代理应用,支持 TCP、UDP、 HTTP 和 HTTPS 协议。

    14 引用 • 5 回帖
  • 游戏

    沉迷游戏伤身,强撸灰飞烟灭。

    162 引用 • 797 回帖
  • 面试

    面试造航母,上班拧螺丝。多面试,少加班。

    319 引用 • 1392 回帖
  • 阿里云

    阿里云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提供云服务器、云数据库、云安全等云计算服务,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服务、精准定制基于场景的行业解决方案。

    84 引用 • 334 回帖 • 2 关注
  • 星云链

    星云链是一个开源公链,业内简单的将其称为区块链上的谷歌。其实它不仅仅是区块链搜索引擎,一个公链的所有功能,它基本都有,比如你可以用它来开发部署你的去中心化的 APP,你可以在上面编写智能合约,发送交易等等。3 分钟快速接入星云链 (NAS) 测试网

    3 引用 • 16 回帖 • 29 关注
  • 知乎

    知乎是网络问答社区,连接各行各业的用户。用户分享着彼此的知识、经验和见解,为中文互联网源源不断地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

    10 引用 • 66 回帖
  • Chrome

    Chrome 又称 Google 浏览器,是一个由谷歌公司开发的网页浏览器。该浏览器是基于其他开源软件所编写,包括 WebKit,目标是提升稳定性、速度和安全性,并创造出简单且有效率的使用者界面。

    60 引用 • 284 回帖
  • 前端

    前端技术一般分为前端设计和前端开发,前端设计可以理解为网站的视觉设计,前端开发则是网站的前台代码实现,包括 HTML、CSS 以及 JavaScript 等。

    248 引用 • 1350 回帖
  • Docker

    Docker 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操作系统上。容器完全使用沙箱机制,几乎没有性能开销,可以很容易地在机器和数据中心中运行。

    455 引用 • 893 回帖
  • NetBeans

    NetBeans 是一个始于 1997 年的 Xelfi 计划,本身是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的数学及物理学院的学生计划。此计划延伸而成立了一家公司进而发展这个商用版本的 NetBeans IDE,直到 1999 年 Sun 买下此公司。Sun 于次年(2000 年)六月将 NetBeans IDE 开源,直到现在 NetBeans 的社群依然持续增长。

    78 引用 • 102 回帖 • 585 关注
  • Love2D

    Love2D 是一个开源的, 跨平台的 2D 游戏引擎。使用纯 Lua 脚本来进行游戏开发。目前支持的平台有 Windows, Mac OS X, Linux, Android 和 iOS。

    14 引用 • 53 回帖 • 479 关注
  • Spring

    Spring 是一个开源框架,是于 2003 年兴起的一个轻量级的 Java 开发框架,由 Rod Johnson 在其著作《Expert One-On-One J2EE Development and Design》中阐述的部分理念和原型衍生而来。它是为了解决企业应用开发的复杂性而创建的。框架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允许使用者选择使用哪一个组件,同时为 JavaEE 应用程序开发提供集成的框架。

    922 引用 • 1452 回帖 • 350 关注
  • Vditor

    Vditor 是一款浏览器端的 Markdown 编辑器,支持所见即所得、即时渲染(类似 Typora)和分屏预览模式。它使用 TypeScript 实现,支持原生 JavaScript、Vue、React 和 Angular。

    264 引用 • 1450 回帖 • 1 关注
  • Wide

    Wide 是一款基于 Web 的 Go 语言 IDE。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进行 Go 开发,并有代码自动完成、查看表达式、编译反馈、Lint、实时结果输出等功能。

    欢迎访问我们运维的实例: https://wide.b3log.org

    30 引用 • 218 回帖 • 566 关注
  • HHKB

    HHKB 是富士通的 Happy Hacking 系列电容键盘。电容键盘即无接点静电电容式键盘(Capacitive Keyboard)。

    5 引用 • 74 回帖 • 368 关注
  • GAE

    Google App Engine(GAE)是 Google 管理的数据中心中用于 WEB 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托管的平台。2008 年 4 月 发布第一个测试版本。目前支持 Python、Java 和 Go 开发部署。全球已有数十万的开发者在其上开发了众多的应用。

    14 引用 • 42 回帖 • 630 关注
  • 房星科技

    房星网,我们不和没有钱的程序员谈理想,我们要让程序员又有理想又有钱。我们有雄厚的房地产行业线下资源,遍布昆明全城的 100 家门店、四千地产经纪人是我们坚实的后盾。

    6 引用 • 141 回帖 • 508 关注
  • Bug

    Bug 本意是指臭虫、缺陷、损坏、犯贫、窃听器、小虫等。现在人们把在程序中一些缺陷或问题统称为 bug(漏洞)。

    83 引用 • 1749 回帖 • 1 关注
  • golang

    Go 语言是 Google 推出的一种全新的编程语言,可以在不损失应用程序性能的情况下降低代码的复杂性。谷歌首席软件工程师罗布派克(Rob Pike)说:我们之所以开发 Go,是因为过去 10 多年间软件开发的难度令人沮丧。Go 是谷歌 2009 发布的第二款编程语言。

    483 引用 • 1387 回帖 • 466 关注
  • Quicker

    Quicker 您的指尖工具箱!操作更少,收获更多!

    17 引用 • 81 回帖
  •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集团)是以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 18 人,于 1999 年在中国杭州创立,他们相信互联网能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小企业通过创新与科技扩展业务,并在参与国内或全球市场竞争时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43 引用 • 221 回帖 • 336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