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笔记】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温铁军

本贴最后更新于 73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渤澥桑田
  1. ​​中国的 8 次危机及其“软着陆”​

    1. 发展陷阱和中国经验

      1. 从外资外债视角解析“中国经验”

        1. 核心观点:1997-1998 年以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发生的六次经济危机,其主因与一般后发工业化国家相同,都是内生性的资本短缺。
        2.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追求工业化,一般都会因国内资本和技术短缺而陷入“外资依赖”,其主权债务主要是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对发达国家形成的。
        3. 一旦国际地缘格局变化下其外部投资援助中断,国内往往发生经济危机,并容易蔓延成政治危机、社会动乱、人道主义灾难,即陷入各种“发展陷阱”。
        4. 中国的特殊经验,在于发生上述危机时,依托国内的城乡二元结构弱化经济周期波动而向农村转移危机成本,使工业化进程虽然减缓但没有中断。
      2. 从危机化解视角思考中国发展的可持续性

    2. 1958-1976:工业化初期的 3 次危机及其外资外债背景

      1. 第一次借助外资走出民国危机的背景及其逻辑演变:二战后地缘战略的重构及演变 #苏联援助#​

      2. 危机一:1958-1960 年苏联援华投资中断之后,中国发生了什么 #经济危机#​

        • 起始时间:1958-1960

        • 产生原因

          • 中国坚持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苏联需依中苏条约规定于 1952 年交回中长铁路和 1955 年交回旅顺军港、撤走在中国东北的军事基地,苏联以“五年计划”方式提供的援华投资于 1957 年突然中断 #苏联#​
        • 发展过程

        • 传导机制

        • 主要影响

          • 经由苏联专家协助制定的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胎死腹中
          • 放权后,中央财政占比下降到约 20%,则以增发货币为手段加快积累
          • 没有条件及时建立工业化“学习机制”,却忽然得到资源资本化权力的地方政府,唯一能参照的历史经验就是 20 世纪 50 年代苏联大规模投资期间的高增长和革命战争时期的国民动员,盲目推进工业化,造成有“大炼钢铁”和“大跃进”等恶果 #大跃进#​,#大炼钢铁#​
          •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工业生产,造成了农业生产的下滑
          • 财政赤字,农产品严重短缺,还需以农产品和稀有矿产品来偿还苏联外债,生育率下降,新生儿死亡率增高,成人死亡率上升,俗称 1960-1962“三年自然灾害” #三年自然灾害#​
        • 应对措施及效果

          • 外交上通过谈判争取到数十个后续的投资项目

          • 内部,在无预案的情况下,动员地方财政资金,勉强 维系以重工业为主的国民经济的拉动

          • 中央大规模下放了财权、计划管理权和企业管理权,号召地方大办“五小工业”

          • 1961 年开始,不得不修养生息,动员上千万城市人口到农村生产自救,以弱化城市事业的巨大压力

          • “农民退出”:允许小农村制的传统经济,从服务于国家产业资本的高度集体化经济中部分退出,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农产品供给连年增长,农业税占财政收入比例由 8% 上升到 22%,财政形势随之好转。

            • 其一,改“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全面统治经济为“队为基础”的村落经济,意味着允许基本上以传统自然村落为基础建立的生产队作为核算单位,从以乡为单位的集体经济中部分退出。
            • 其二,农民可以在生产队(自然村)内搞“三自一包”,意味着允许家庭兼业化的农村户营经济从国家严格控制的集体经济中部分的退出。
      3. 危机二:1968-1970 年“三线建设”中的国家战略调整与经济危机

        • 起始时间:1968-1970

        • 产生原因

          • 中国处于外部全面封锁和周边地缘环境高度紧张的压力下
          • 中国 20 世纪 50 年代建设的符合苏联重工业管理模式的政府部门体制,难以自觉地与主要依靠劳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经济方针一致起来,甚至具有反作用
          • 国内经济建设方针几经争论,最后形成以毛泽东的意见为主的决策主张:一方面要克服困难,集中力量上核武器;另一方面,宁可遭受损失也得把沿海容易遭受军事打击的基础工业转移到内地,形成国家工业“大三线”、地方工业“小三线”的战备经济模式
          • 1965-1975 年(包括“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几乎拿出全部基本建设资金的一半用于“三线”战略后方的建设,这种建设只能时空间移动,并没有工业结构的调整,且有意布局分散,不易形成工业配套条件
          • 因此 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的国家工业发展投入的成本显著增加,代价巨大,造成了更高的财政赤字,最终引爆危机。
        • ​#三线建设#​

          1. 国际背景

            1. 1964 年,苏联在边界陈兵百万,并派兵进驻蒙古,一部分战屡导弹指向了我国几个大城市和重要军事设施,试图对我国正在搞的核设施实行“外科手术”
            2. 美国对中国实行紧缩包围圈政策,从 1960-1964 年和中国周边国家结成反华同盟
            3. 60 年代初,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要“反攻大陆”,派遣武装特务对东南沿海进行袭击,企图建立“游击战走廊”
          2. 中央决策

            1. 要搞#原子弹#​
            2. 要搞三线建设:把中国工业建设的布局全面铺开,使沿海的一线、中部的二线、西部和西北部的三线并存,而把三线作为建设重点,原子弹也放到三线去搞。
            3. 1969 年珍宝岛冲突后,为了应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毛泽东又提出了“小三线”思路,要各省在推进国家的三线建设外,还要搞省内的小三线,两个体系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大系统。
          3. 为“三线建设”提供的人财物支持

            1. 产业配套:必须把三线的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搞起来,如攀枝花钢铁厂
            2. 用人方面:毛泽东曾选派彭德怀、聂荣臻及多位将军和一批国内最优秀的科学家如钱三强、邓稼先等到三线地区搞建设。
            3. 日常工作: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主要负责人主持
            4. 资金支持:1965-1975 年,国家几乎拿出全国基本建设资金的一半用于三线建设;1965-1971 总投资达 340.8 亿,还不包括各省搞小三线的资金。
          4. 三线建设的成绩

            通过三线建设,建成了 1100 多个大中型工业交通企业、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基本形成了交通、电力、煤炭、化工、石油、建材、钢铁等生产部门相互配套但地域上比较分散的工业体系。

          5. 三线建设的战略意义

            1. 使中国有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战略后方,形成了中国的威慑力
            2. 1973 年中美在新的国际局势下战略接近时,中国的三线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从当时世界军事格局和技术水平来看,中国已经建成了打不垮、炸不烂、能长期支持战争的牢固后方基地,使工业片面集中于沿海城市的状况得到了改变。
        • 传导机制

        • 主要影响

        • 应对措施及效果

          • 1968-1970 年全国又有上千万知青下乡,除兵工厂和三线建设有少量招工之外,沿海城市工业经济处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状态。这第二次财长赤字增加造成的城市危机还是靠向农村转嫁危机代价而得以实现“软着陆”的。
      4. 第二次更大规模借助外资调整结构的背景及其符合逻辑的危机演变——20 世纪 70 年代来自西方的外债:从“四三方案”到“八二方案”

      5. 危机三:1974-1976 年最后一次“上山下乡”

        • 起始时间:1974-1976

        • 产生原因:

          •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初期中苏发生边境军事冲突,再次根本噶便了国际地缘战略格局,毛泽东终于得以利用日益尖锐的美苏两个霸权国家之间的矛盾,于 1972 年开始恢复了与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
          • 中国在作出调整周边传统地缘关系的政治让步的条件下,才有了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改变长期过重的经济结构的条件
          • 通过 70 年代的这第二次对外引资,中国大规模引进欧美日设备,开始了对重工业偏斜的工业结构大调整,试图形成产业门类齐全的国家工业体系
          • 与第一次苏联援建不同(苏联派来大批专家和技工从图纸到工具“手把手传帮带”),转向西方后,除了必须支付昂贵的“服务”成本外,还得在上层建筑领域让官员们倍感痛苦的转变过去照搬苏联政府体制的思路,以自觉地适用现在照搬西方生产线的情况及其内生性的制度要求
          • 1974 年,财政赤字连续突破 100 亿,当时财政总规模约 800 亿,国家进行扩大再生产的投资能力再次严重不足,国家工业化的第三次经济危机爆发
        • 发展过程

        • 传导机制

        • 主要影响

          • 毛泽东时代国家利用农村土地产权残缺而得以强势介入促成的农村“集体经济”,不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下的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未必能够维护农民利益,但却客观上在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时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以按人口数量有限分配且不可能产生“激励”机制的“大锅饭”分配方式为主要特点、带有小农村社制传统、以“内部化”特性来化解外部风险的所谓“中国特色的农民社会主义”,接受并容纳了 20 年内三次总计约 4000 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中国的三农在这种重复发作的社会运动中,至少 3 次默默无闻地承载了集中于城市的国家资本主义体制的周期性经济危机造成的巨大代价。
          • 1976 年毛泽东去世,后任者无论谁遭到城市经济危机,都不能再像他那样三次向农村送去成千上万的城市失业群体,此后的城市经济危机一般都在城里“硬着陆”。
        • 应对措施及效果

          • 政府不得不再次以晚年毛泽东的威望动员数百万城市过剩劳动力到农村,由农村集体所有制条件下的“大锅饭”来承担他们的基本生存保障
    3. 1978-1997:改革以来 3 次内源性经济危机及其化解

      1. 危机四:1979-1980 年改革以来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及借助“三农”的复苏

      2. 危机五:1989-1990 年改革以来的第二次经济危机及“三农”应对

      3. 第三次外资外债背景及其逻辑演变:1988-1994 年:“关键要把出口创汇搞上去”

      4. 危机六:1993-1994 年改革以来第三次经济危机及其外向型转化

    4. 1997 和 2008 年中国 2 次“输入型”危机的发生、应对及影响

      1. 现象归纳:60 年 4 次引进外资各伴生 2 次危机

      2. 危机七: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及影响

      3. 第四次外资外债背景及逻辑演变:1997-2008 年国内外两个“产能过剩”的碰撞

      4. 危机八:2008 年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及影响

  2. 关于全球危机与中国对策研究的简报和会议记录选辑

    1. 一个趋势,两种保守,三大战略——2011 年春季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发展战略闭门会议综述

    2. 中国构筑战略回旋空间要靠两条腿“走出去”——2010 年秋季宏观形势闭门研讨会辑要

    3. 灰色经济、压力维稳与政治体制改革——2010 年 11 月 4 日闭门研讨会观点摘要

    4. 中产阶级的崛起与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2010 年 3 月 1 日闭门研讨会观点摘要

危机的研究框架:

  • 起始时间
  • 产生原因
  • 发展过程
  • 传导机制
  • 主要影响
  • 应对措施及效果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推荐标签 标签

  • golang

    Go 语言是 Google 推出的一种全新的编程语言,可以在不损失应用程序性能的情况下降低代码的复杂性。谷歌首席软件工程师罗布派克(Rob Pike)说:我们之所以开发 Go,是因为过去 10 多年间软件开发的难度令人沮丧。Go 是谷歌 2009 发布的第二款编程语言。

    499 引用 • 1395 回帖 • 249 关注
  • Visio
    1 引用 • 2 回帖 • 1 关注
  • Telegram

    Telegram 是一个非盈利性、基于云端的即时消息服务。它提供了支持各大操作系统平台的开源的客户端,也提供了很多强大的 APIs 给开发者创建自己的客户端和机器人。

    5 引用 • 35 回帖
  • 锤子科技

    锤子科技(Smartisan)成立于 2012 年 5 月,是一家制造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公司,公司的使命是用完美主义的工匠精神,打造用户体验一流的数码消费类产品(智能手机为主),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4 引用 • 31 回帖 • 2 关注
  • Node.js

    Node.js 是一个基于 Chrome JavaScript 运行时建立的平台, 用于方便地搭建响应速度快、易于扩展的网络应用。Node.js 使用事件驱动, 非阻塞 I/O 模型而得以轻量和高效。

    139 引用 • 269 回帖 • 2 关注
  • etcd

    etcd 是一个分布式、高可用的 key-value 数据存储,专门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保存关键数据。

    6 引用 • 26 回帖 • 544 关注
  • Dubbo

    Dubbo 是一个分布式服务框架,致力于提供高性能和透明化的 RPC 远程服务调用方案,是 [阿里巴巴] SOA 服务化治理方案的核心框架,每天为 2,000+ 个服务提供 3,000,000,000+ 次访问量支持,并被广泛应用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各成员站点。

    60 引用 • 82 回帖 • 614 关注
  • OpenResty

    OpenResty 是一个基于 NGINX 与 Lua 的高性能 Web 平台,其内部集成了大量精良的 Lua 库、第三方模块以及大多数的依赖项。用于方便地搭建能够处理超高并发、扩展性极高的动态 Web 应用、Web 服务和动态网关。

    17 引用 • 53 关注
  • RabbitMQ

    RabbitMQ 是一个开源的 AMQP 实现,服务器端用 Erlang 语言编写,支持多种语言客户端,如:Python、Ruby、.NET、Java、C、PHP、ActionScript 等。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存储转发消息,在易用性、扩展性、高可用性等方面表现不俗。

    49 引用 • 60 回帖 • 345 关注
  • 知乎

    知乎是网络问答社区,连接各行各业的用户。用户分享着彼此的知识、经验和见解,为中文互联网源源不断地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

    10 引用 • 66 回帖
  • Ruby

    Ruby 是一种开源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服务器端脚本语言,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由日本的松本行弘(まつもとゆきひろ/Yukihiro Matsumoto)设计并开发。在 Ruby 社区,松本也被称为马茨(Matz)。

    7 引用 • 31 回帖 • 249 关注
  • 国际化

    i18n(其来源是英文单词 internationalization 的首末字符 i 和 n,18 为中间的字符数)是“国际化”的简称。对程序来说,国际化是指在不修改代码的情况下,能根据不同语言及地区显示相应的界面。

    8 引用 • 26 回帖 • 3 关注
  • 酷鸟浏览器

    安全 · 稳定 · 快速
    为跨境从业人员提供专业的跨境浏览器

    3 引用 • 59 回帖 • 47 关注
  • OnlyOffice
    4 引用 • 22 关注
  • flomo

    flomo 是新一代 「卡片笔记」 ,专注在碎片化时代,促进你的记录,帮你积累更多知识资产。

    6 引用 • 143 回帖 • 2 关注
  • CSS

    CSS(Cascading Style Sheet)“层叠样式表”是用于控制网页样式并允许将样式信息与网页内容分离的一种标记性语言。

    199 引用 • 542 回帖
  • DevOps

    DevOps(Development 和 Operations 的组合词)是一组过程、方法与系统的统称,用于促进开发(应用程序/软件工程)、技术运营和质量保障(QA)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与整合。

    58 引用 • 25 回帖 • 2 关注
  • 链书

    链书(Chainbook)是 B3log 开源社区提供的区块链纸质书交易平台,通过 B3T 实现共享激励与价值链。可将你的闲置书籍上架到链书,我们共同构建这个全新的交易平台,让闲置书籍继续发挥它的价值。

    链书社

    链书目前已经下线,也许以后还有计划重制上线。

    14 引用 • 257 回帖
  • GitHub

    GitHub 于 2008 年上线,目前,除了 Git 代码仓库托管及基本的 Web 管理界面以外,还提供了订阅、讨论组、文本渲染、在线文件编辑器、协作图谱(报表)、代码片段分享(Gist)等功能。正因为这些功能所提供的便利,又经过长期的积累,GitHub 的用户活跃度很高,在开源世界里享有深远的声望,并形成了社交化编程文化(Social Coding)。

    210 引用 • 2040 回帖
  • ActiveMQ

    ActiveMQ 是 Apache 旗下的一款开源消息总线系统,它完整实现了 JMS 规范,是一个企业级的消息中间件。

    19 引用 • 13 回帖 • 680 关注
  • 996
    13 引用 • 200 回帖 • 6 关注
  • 房星科技

    房星网,我们不和没有钱的程序员谈理想,我们要让程序员又有理想又有钱。我们有雄厚的房地产行业线下资源,遍布昆明全城的 100 家门店、四千地产经纪人是我们坚实的后盾。

    6 引用 • 141 回帖 • 590 关注
  • FreeMarker

    FreeMarker 是一款好用且功能强大的 Java 模版引擎。

    23 引用 • 20 回帖 • 468 关注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5438 引用 • 105218 回帖
  • 代码片段

    代码片段分为 CSS 与 JS 两种代码,添加在 [设置 - 外观 - 代码片段] 中,这些代码会在思源笔记加载时自动执行,用于改善笔记的样式或功能。

    用户在该标签下分享代码片段时需在帖子标题前添加 [css] [js] 用于区分代码片段类型。

    165 引用 • 1129 回帖 • 3 关注
  • Rust

    Rust 是一门赋予每个人构建可靠且高效软件能力的语言。Rust 由 Mozilla 开发,最早发布于 2014 年 9 月。

    58 引用 • 22 回帖 • 5 关注
  • Follow
    4 引用 • 12 回帖 • 12 关注